星洲日报——全国_-_12_05_2025

 星洲日报——全国_-_12_05_2025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我为您整理了新闻标题及简介,并按主题进行了分类,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内容:

一、 国内政治与政党动态

  • 公正党党选署理主席之争: 公正党中央选举提名已截止,署理主席一职由原任拉菲兹对垒原副主席努鲁依莎。这场选举被视为“后安华时代”的接班人及改革议程的关键。政治分析员认为,努鲁依莎在竞选中占有优势,得益于中央代表选制及父亲安华的支持,但面临“答东埔之耻”(上届大选败选)和“家族政治”的质疑。拉菲兹则因担任部长后的表现受到质疑(如PADU)而失去昔日气势,但他仍被视为经验丰富的“政治操盘手”和善于打选战的高手。拉菲兹表示,如果在此次竞选中败选,他将离开内阁,只担任普通国会议员,并向各方保证竞选不会引发政局动荡。公正党新山区部新任主席莫哈末道菲批评拉菲兹对其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并反指拉菲兹派系建立了“垄断利益集团”。努鲁依莎已对“家族政治”的质疑做出回应,强调其参选是基于民主程序和基层授权,而非家族任命。
  • 巫统立场与团结政府: 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在党庆活动上反击外界对巫统加入团结政府的质疑,斥责有人蓄意散播巫统屈服行动党的谣言,称对方虚伪,因其曾与行动党结盟。他强调巫统加入团结政府是基于国家利益,维护马来人权益及伊斯兰地位,并由18个政党组成以保障国家稳定。阿末扎希 outlining 巫统未来的三个核心支柱:政治解决方案、政治遗产及温和政治。巫统副主席莫哈末哈山承认巫统过去存在缺点失误,但相信其在塑造大马未来仍发挥作用。巫统领导强调纪律是力量根基。
  • 沙巴政治合作: 首相安华宣布,希盟与国阵在沙巴扩大合作范围,纳入沙巴人民联盟(GRS),以维护国家与州政治稳定。阿末扎希表示,国阵与希盟在沙巴州选上的合作是“加、加、再加”,旨在确保州选后成立联合政府,延续沙巴发展。
  • 政府任命与制度改革: 净选盟谴责政府延长反贪污委员会主席丹斯里阿占巴基的合约,认为这缺乏改革方向。公正党副主席努鲁依莎及祖基菲里也反对延长阿占巴基合约,认为此决定“不受欢迎”,并批评公务员体系缺乏有效接班人计划,阻碍进步与创新。
  • 诽谤案与言论自由: 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在吉打州务大臣莫哈末沙努西提起的诽谤案中供证,强调他揭发吉打盗采稀土课题是为公众利益,非个人政治议程,旨在暴露州政府管理不当。槟州民政党为署理主席胡栋强在诽谤案败诉一事发起众筹,放眼50万令吉以提出上诉,称此举是为捍卫人民知情与自由发声的权利。

二、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 中美经贸会谈: 中美经贸高层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首日会谈超10小时,双方未透露细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并表示“已通过谈判实现了全面重启”。美国商务部长对此感乐观。分析认为,此次谈判对缓解贸易战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至关重要,但双方可能缺乏快速达成协议的动力,且谈判复杂性高因涉及地缘政治。
  • 俄乌冲突与和平倡议: 俄罗斯总统普汀提议于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乌克兰直接谈判,称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基辅愿意会谈,但莫斯科必须首先同意停火。乌克兰、法国、德国、波兰和英国领导人呼吁自周一起实施30天无条件停火。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希望这场“大屠杀”结束,并称将继续与双方合作促成停战。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在首次公开讲话中呼吁世界主要大国“不再战争”,特别是俄乌冲突,促谈判实现持久和平。
  • 印巴冲突与调停: 美国高官(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印度及巴基斯坦官员密集协商,促双方停火。《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起初不愿介入,但因印度空袭一度逼近巴基斯坦核武库附近,出于核战担忧,美方紧急调停。中方表示印巴是搬不走的邻居,真诚希望双方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分歧。新教宗也欢迎印巴停火。
  • 区域安全: 日本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草案直指,中俄加强军事合作是日本“安保方面重大的关切事项”,并提到“在东亚发生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相同事态的可能性”。草案视中国的军事动向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并关注朝鲜的核导能力为“更严重和迫在眉睫的威胁”。
  • 其他国际新闻: 英国宣布收紧技术工人签证发放条件,并强制企业加大本地人才培训,以管控移民制度。香港富豪李嘉诚在长和港口交易风波后鲜有公开露面,近日现身观看演唱会,未回应交易问题。菲律宾中期选举涉及家族政治角力,与美中在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有关,中国议题成为焦点。国台办副主任提及南亚事件,称中国“有能力挫败台独分裂图谋”。

三、 社会、文化与活动

  • 宗教与社区活动: 配合佛诞日、母亲节与全球慈济日,吉隆坡举行慈济浴佛典礼,超过3000人参与。雪州政府推广“卫塞节打卡活动”,鼓励民众参访指定寺庙。巫统庆祝成立79周年党庆。
  • 文化教育交流: 马来西亚与中国加强影视媒体及文化交流,副通讯部长张念群提及会见中共官员,促进双边合作。吉隆坡展出“山海相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剪纸艺术展”,展出中马艺术家作品。2025年首届“中华儿女杯”国际中华传统音乐大赛总决赛吸引马、新、中逾百人参赛。
  • 纪念与传承: 吉隆坡举行纪念甲必丹叶亚来公祭仪式,重申其作为吉隆坡开埠重要奠基者的贡献,希望传承其精神。隆雪华堂及相关单位将通过系列活动,包括重走历史路径,推广叶亚来的事迹。蕉赖国会议员争取设立“吉隆坡城市博物馆”记录城市发展史及叶亚来角色。
  • 社会问题与警示: 华总总会长吴添泉关注中国公民利用免签便利可能“抢滩”本地企业或非法打工的问题,促政府关注监督。马来西亚玻璃商面临中美贸易战增税及中国产品低价入销的双重考验。马来西亚兽医服务局警告炭疽病风险,与泰国死亡病例有关,吁畜牧业者报告疑似症状。网上流传“毒牙膏”消息被专家驳斥为误导性说法,称牙膏中重金属含量有标准限制。有不法之徒冒名星洲日报与南洋商报成立“会员俱乐部”进行投资骗局,诱骗手机号码。
  • 表彰与倡议: 举办“铁娘子”奖表扬勇敢女性,并向政府医院捐赠轮椅。罪案醒觉运动通过模拟互动教导民众应对街头罪案和加强居家防盗。有人呼吁提升公民干净卫生意识,但批评仅靠一天“清洁大马日”活动不足,需持续教育和实际行动。加州州长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伤害美国家庭。

四、 意外与事件

  • 犯罪与攻击: 马来西亚足球员法伊萨哈利姆遭酸性液体攻击,蒙受四级灼伤。警方已将案件列为“无进一步行动”,但不意味着结案。一名巫裔男子根据神庙酬神演出海报,录视频指控神庙涉及不当活动(女子卖淫、赌博),引起当地村民不满并集体报案澄清。男子后报案承认是误会,基于对外籍劳工非法活动传闻的误解。
  • 事故与自然灾害: 霹雳实兆远一辆休旅车撞进快餐店致1死8伤,肇祸司机(律师)在母亲节到死者灵前道歉。司机解释事发是为避摩托车失控,否认喝酒或吸毒,并解释网传“笑”照是因受伤无法合嘴。东西大道发生罗里撞毙小象事故,母象守护尸体阻交通,后被麻醉移走。印尼苏门答腊发生地震,大马半岛部分地区有震感,无海啸威胁。沙巴拿笃发生小型地震,无海啸威胁。霹雳一名15岁少女溺亡,遗体已被寻获并办理丧事。

五、 其他新闻

  • 科技与创新: 中国研发出高仿真观赏鱼“金鳞”,融合人造肌肉与人工智能模拟游动,可与人互动,具广泛应用潜力。
  • 艺术与人物: 10岁男孩Rucu每日画佛像,风格独特,为世界和平作画。
  • 经济与民生: 日本“白米荒”已持续近年。雅加达有年轻男子全身涂银在街头乞讨,被称为“银人”,反映生活困境。
  • 杂项: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摆放了一座描绘特朗普去年遇刺未遂事件的青铜雕塑,被视为韧性象征。

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您快速了解提供的资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