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

林连玉的多元文化国族建构方案:从林连玉与梁宇臬的政治分歧谈起

“林连玉与马来世界的对谈”学术研讨会,2009竿9月19日,加影
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族群研究中心、林连玉基金、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林连玉的多元文化国族建构方案:
从林连玉与梁宇臬的政治分歧谈起
潘永杰 董总资讯局研究员



摘要

    本文以林连玉与梁宇皋两人就《1960年拉曼达立教育检讨报告书》内容所引发的华文教育问题公开论战为主轴,剖析两人论战背後的主要政治分歧。我们认为林梁两入在马来亚建国後的国族建构原则持有完全不同的政治想像从而导致在政治认知上对国族建构过程中少数群体语言在国家的地位有迥异的看法再而影响他们各自对华文教育在本地发展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1957年马来亚独立,当时大多败统治菁英认为,这个新兴缔造的民族国家,全民必须采用一种共同的言语,如此才能强化国民团结,故选择在全国推行具有强制性的国语言语教育政策。做为当时统治菁英集团一员的梁宇皋,一方面是认同这样的国家言语教育政策安排,另一方面身为宣称代表马来亚华人的马华公会要员,必须照顾当时华人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所以梁在为政府教育政策辩护时,诉愿一种笔者称之为『扈从民族主义』的舆论策略:本地华文教育问题,必须要取得马来人的协议与谅解,方能保存并承继;所以需在接受公共机构全面统一使用马来语,以建立『国家意识、消除语言与种族隔阂』的前提下,方能向友族谈争取维护华文教育的问题。

    不同於梁的政治态度,相反地,林连玉抗拒这套具有浓厚马来至上色彩的官方式国族建构政策,并力图要求官方承认、接纳和尊重少数群体的多元文化与言语为事实前提,做为建国後的国族建构方案。林以各族文化地位平等为诉求骨干的多元文化国族建构方案,成为他回应官方政策的有力论述。

    最後,笔者想针对上文所提的『扈从民族主义』概念多加著墨。所谓,『扈从民族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民族主义主张,做为区域内的少数族群;只有在肯认多数族群具有支配优势的情况下,方能进一步在少数族群的权益上取得多数族群的谅解和让步。所以马华公会,从梁宇皋时代开始,就是此类民族主义在论述上的辩护者。



    林连玉并非思想型人物,其是以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华教斗士的形象,在本地华人政治史留下鲜明且重要的一页。他绝大部份政治言论的形成、揭橥的理念,皆离不开当其时华教运动形势的需要,有其时局大环境的烙印和明确针对性,也同样受到时代氛围的制约,这是林连玉政治言论的底蕴。

    本地华教运动具有文化集体抗争运动的特性,而社会运动做为『有许多个体参与的,高度组织化、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注1),其必须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识型态,价值观和诉求,以吸引、说服和有效动员群众。这些社运论述更不能对其企图要动员的群众,过於抽象,遥远或不甚相关(注2),并且相关主张有实践上的可能或政策上的可操作。同时,做为大部份社会运动施压的对象——国家部门——在不愿释出资源,以满足抗争者要求的情况下,会选择以压制,疏导,淡化和舆情抵销等反制手段,以阻隔社会运动进一步争取社会大众的同情。(注3)所以,林连玉若干重要的政治言论具有这样的特性:在内容上是针对当下的政策和课题的澄清、回应和抗辩,在内藉以凝聚内部的共识,在外则阐明所要处理的相关课题的立场和态度。同时,其根本著眼点在於寻求一套持之成理,逻辑一贯的政治论述,藉以做为证成本地华文教育争取平等对待的正当性论据。

    职是之故,1960年8月3日,以教育部长阿都拉曼达立(Abdul Rahman Talib)为首的教育检讨委员会,公布《达立报告书》针对中学教育,建议将本地中学划分为国民或国民型政府津贴学校和不受津贴的独立中学两类。其中在津贴学校方面,则必须以英文或马来文做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这也意味著当时的华文中学若不接受政府的政策要求,采取两种官方语文的其中之一为学校教学媒介语,则无法获得任何公款津贴·为此,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公开大力反对,并与当时教育检讨委员会成员的马华公会领袖梁宇皋,展开公开激辩。这场约长达一年关於华文教育论争,最终以林连玉遭褫夺公民权和撤销教师注册,同时当时马来半岛70所华文中学,54所选择改制为国民型中学,16所则拒绝政府献议,坚持成为华文独立中学,而划下休止符。(注4)因此,林连玉在这场论战所发表文字和言论,提供我们理解、挖掘和检视林连玉若千重要政治观点的理想切入点。

    林梁这场围绕在华文中学改制的论战,虽然谈的是教育政策,不过造成双方对华文教育立场回异,其关键在於对建国後的马来亚国族建构方案持有不同的政治态度(注5)。所以,本文首先企图以林梁关於本地华文教育的论战为探讨主轴,剖析双方的主要政治分歧和立场,并说明此等政治歧异如何影响双方对本地华文教育的态度。其次,透过上述爬梳的工作,拟对林连玉在论战中所诉诸的政治诉求做出若干学理概括。



    1960年2月联盟政府成立以阿都拉曼达立为首的教育检讨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工作为检讨当时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政策,当时担任司法部长的梁宇皋为该委员会三位马华公会代表之一(注6)。《达立报告书》清楚阐明政府的教育政策,乃是『实行一种意在培养国家意识及使马来语为本邦国语的教育政策。』’该报告书认为,政府已经以公款资助母语小学,所以继续以公款资助母语中学,将会抵触此项教育政策的目的。因此,《达立报告书》建议,接受公款支付的中学,必须以官方语文为学校教学媒介语。

    同时该报告书认为,在小学阶段实施四种语文源流的免费教育,并且规定只要有15名或以上的学生家长要求,英文和马来丈小学便可以开办华语和淡米尔语文班。同意允许在全部津贴中学教导英巫文以外的语言文化,『已经合理地使一种马来亚化的制度满足各民族的要求成为可能』(注8)。针对这项教育措施,该报告书解释,目前教育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在透过国家教育体系以塑造国人的国家意识,同时兼顾本地不同族群语言文化的发展,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在小学阶段允许母语做为学校教学媒介语,不过中学阶段和以後,『则减少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的语文与种族的歧异』。(注9)

    由此可见,《达立报告书》是视学校教育为手段,以此做为灌输国家意识和推动马来语做为国语的语言政策工具。事实上,做为教育检讨委员会成员的梁宇皋,也直指『培育青年成为爱国的公民』是政府教育政策三大目的之首(注10),同时政府希望借以教育政策的落实,以达致『在国民教育制度下用国语为主要教育媒介使到各民族儿童同在一起念书』(注11)。事实上,对马来亚这样刚取得独立的多元族群新兴国家,就如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一样,必须面对国族建构(nation-building)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国人心中树立国家认同和集体归属感。面对这样的国族建构过程,当地执政集团经常援用的手段,就是在政策上鼓励或强制公民,在公共机构使用一种共同语言,这些措施更被加拿大学者Will Kymlicka称为『国家式国族建构工具』(the tools of state nation-building)(注12)。因为对一些人来说,一个多元族群的国家,多语言环境的存在,实不利於公民培养国家意识,反而徒增族群壁垒和歧异,因此有必要透过提倡全国公民共同使用一种语言,以做为凝聚国民的手段。所以,建立一套采用共同语言的国家教育体系,以促进全民融入共同的文化被视为打造国民团结的基本条件,因为它有助在全民间形塑共同的认同和归属感(注13)。易言之,公民共同使用一种语言,有利於塑造国家认同戚或国民意识,就这样被逻辑地连贯起来。这样的看法,受到一些政治理论家所认同,如十九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就曾如此推论多言语情境的社会可能导致的政治问题:

    一个没有共同感情的国家,如果人们所读所写的是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那种为实行代议政治所必需的联合舆论,就不会存在。形成舆论和决定政治行为的势力,将随国内的不同地区而不同。影响他们的不是同样的书籍、报纸、小册子和讲词。一地也不知道另一地传播着什么言论或煽动的言词。(注14)

    在密尔看来,社会多语言情境,易於形成政治分离的氛围,所以国人共同使用一种语文,有助於凝聚国家认同感,进而有利於落实民主政治。因为倘若国人连相互沟通都无法做到,叉如何透过民主制度,从事政治讨论、说服和妥协,进而达成政治共识。然而,密尔的说法,从实证经验案例来看,只能算是政治理论家的一种成见,因为以加拿大,比利时和瑞士等长期实施民主制度的民族国家为例,它们的公共机构允许双语或多语并存,所以社会的多语言情境,并不一定阻碍一个国家的国家认同戚的塑造,更不会因此成为推行民主制度的阻力。

    当时梁宇皋是认同上述多语言情境是国家分离主义的诱因和温床的观点,他曾指出『作为一个独立、团结、统一的国家,各民族间共同了解,共同感情和共同文化的培育,是绝对必要的』。至於『培育国家的语文和民族间的共同文化』(注15),是否对其他族群的语言文化在本地的发展构成挑战。梁宇皋则辩称《达立报告书》所建议的内容完全采纳了『维护并发展各民族的语文和文化以及培育国家的共同语文和共同文化这两个大原则。』他认为上述两大原则,并非相互矛盾,反而是可以相容并存。同时,梁宇皋解释道『各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文化的泉源,所以要培育国家的共同文化,就必需维护并发展各民族文化』。因为,上述两项原则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注16)

    在梁宇皋看来,对於如何一方面建立国家意识、消除言语隔阙以促进国民团结,另一方面又能照顾到本地各族群语雷的发展和维系(注17),《达立报告书》采取了一个合理的折衷方案,就是在小学阶段,提供公费资助官方语文以外的华文和淡米尔学校,而所有小学必须教授马来文;在中学教育方面,则要求公费资助的学校只能以官方语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同时华文和淡米尔文可以在这些中学里做为一个科目来教授。(注18)借由这些教育措施,《达立报告书》已经照顾到本地华文教育的要求,因为『一个学生,在接受了六年的华文小学教育,又在中学里学习了华文之後』,已经具备华文基本应用能力,同样地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也提供有志於专研华文文学和文化的本地学子继续深造的机会真(注19)因此,在梁宇皋看来,只要政府允许华文小学存在,而华文在中学教育以上继续在国家教育体系作为一个科目教授,本地华文教育的地位,已经透过政府这些教育措施安排得到保存和发展,就已经证明『联盟政府的教育政策绝无消减本邦任何民族语文及文化的意图』。所以,他强调,『有了这些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能维护华文文化,而且将会使它发扬光大』(注20)。

    从梁宇皋以上的谈话,我们可以发现,他认为只要政府允许母语源流小学存在,同时未明文禁止人民学习官方言语以外的其他语文,就满足了宪法的152条下规定除官方用途外,任何人不得禁止或阻止教授或使用其他语文的法律保障,也『已经可以保证和维护华文教育了』(注21)。他完全无视,政府采用单一言语为官方言语或国语的措施,积极推动共同语文政策,势必将推挤、影响和边缘化其他语文在本地发展。换句话说,在公共机构独尊马来语的结果,意味著其他族群的语言使用遭到人为的限制、压抑和排斥,让使用这些语文的族群,在政治权力的竞争、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文化发展维系上处於不利的地位。因为一种言语如果无法在公共事务上使用,势必会影响它的生存和发展(注22)。

    为了说服当时华社接受《达立报告书》,梁宇皋更提醒华社在本地争取平等权益的过程,必须体认到在本地马来人的选票占了多数这样的事实,『如果不得到马来人的协议与谅解,什么都没用』(注23)。同时,他直陈倘若本地的『华文教育问题』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本邦民族间分裂的信号,成为马来亚的隐忧』(注24)。另外,他更形容民族间破裂与冲突,如同赤色的暴力革命及颠覆活动一般,是当时国家安全的两大威胁(注25)。

    梁宇皋上述的政治言论,对华社来说可是『耳热能详』,因为往後的马华公会领袖频频发表相同类似的的政治言论,来解释该党在处理攸关华社权益课题时所采取的政治态度。马华公会这套具逻辑连贯性的政治说辞,笔者称之为『扈从民族主义』。在形式上,『扈从民族主义』接受争取一个民族应有的平等权益做为其政治斗争的目标,故是民族主义。不过,在内容上,『扈从民族主义』因为是做为一国境内少数族群的民族主义主张,它强调若少数族群选择采和平议会民主斗争方式来实现其族群平权理想,境内多数族群的政治态度就成为他们必须要加衡量和重视的关键。因此,在他们看来,达成政治斗争目标取决於两个前提:(一)、必须取得多数族群的理解和信任;(二)、要做到(一),就要让多数族群相信少数族群争取平等权益的过程,并不是危害到多数族群的利益,不然会造成族群间的分裂和严重冲突,从而让少数族群处於更不利的情况。

    综括而言,『扈从民族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民族主义主张,做为区域内的少数族群,只有在肯认多数族群具有支配优势的情况下,方能进一步在少数族群的权益上取得多数族群的谅解和让步。所以马华公会,从梁字皋时代开始,就是此类民族主义在论述上的辩护者。

    最後,在谈论梁宇皋对於本地的华文中学态度时,有一点不提不到及,就是在当时冷战政治意识型态底下,这位前国民党人认定华文中学是左派人士的温床。所以,他在国会反驳怡保区国会议员D.R辛尼华沙甘时,就情绪地直指马共份子都是来自华校,更指责华校学生『毕业出来,不能找到职业,失望而沮丧而成为反社会的份子。』(注26)显然,梁宇皋这种反共的政治情绪,多少影响到他对当时本地华文中学的观感。


    在剖析林连玉在林梁论辩所持的立论前,必须对在1959年4月26日吉隆坡召开的全国华文教育大会,会上通过发布的《全国华文教育大会宣言》和《本邦华人对教育的总要求》这两份文件,加以讨论,以便我们更好的掌握林连玉在这场华文教育论辩的立场。事实这两份文献的内容,实际上都是由林连玉本人执笔草拟,而且他更是大会的主要幕後推手。而促成林连玉筹划这次大会的原因,在於1959年随著林苍佑和朱运兴等同情华文教育的马华公会领袖在党内失势,过去林连玉透过马华公会中央教育委员会为管道来影响联盟政府的教育政策的政治策略,愈来愈行不通。故林连玉企图透过诉诸群众的手段,向马华公会领袖展现他对华文教育的立场,是有一定的群众基层,借以向马华公会施压(注27)。

    在内容上,《宣言》强调『本邦华人多已成为公民,自应教育其子女效忠本邦;然吾人之优秀文化,决不放弃。是以母语母文之学习、应用与发扬,实为吾人神圣之权利而不可牲者:华文教育之应成为本邦教育体制中不可分割之一环,乃吾人一致之基本要求』(注28)。而《总要求》则提纲挈领提出了四项诉求,要求政府在教育政策上贯彻:一、各民族教育均以母语母文为主要媒介;二、各民族学校教育一律平等;三、政府应设立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由华文教育代表性机构委派代表参加,协助政府解决有关华文教育诸问题;四、请政府对目前华文中学津贴,即行增加一百巴仙。(注29)总的来说,《宣言》这篇文献阐明了接受政府透过教育政策以做为塑造国家认同和归属感的工具,不过却认为国家集体认同戚的建设并不能以牺牲其他族群的文化传承为代价,因为国人学习母语的权利需要保障,所以要求华文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易言之,《宣言》认同国族建构在新兴民族国家的意义,然而对建构的方案持有不同想像,它试图以少数群体权利论述回应联盟政府的国族建构。不同於基本人权理论,其只能确保国家不禁止国人在民间使用和学习其母语,而并未触及在公共机构使用母语的权利(注30)。所以《宣言》所持的立场的是一种少数族群文化权论述的主张,要求少数族群的语言在公共机构使用的权利。同时,在《总要求》则以少数族群文化权为正当性依据,要求政府在透过教育政策从事国族建构的过程,不以牺牲其他各族群的言语学校为前提,并且在政策落实公正对待所有的语言学校。

    综括而论,这两份文献的指导精神,就是不反对联盟政府在国族建构过程,借由国家教育制度来塑造国家意识和集体认同感以及推动以马来语为官方言语。然而,它认为联盟政策要达成上述国族建构的目的,不能以打压各族群言语文化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地位为手段。同时,它更援引少数族群权利论述,要求联盟政府不能只是消积地不禁止各族群在民间学习其母语,更应积极地给与政策上的扶持和承认(注31)。

    林连玉反对《达立报告书》和驳斥梁宇皋的公开言论里,充分反映上述文献的精神。在针对《达立报告书》第18条:『实行一种意在培养国家意识及使马来语为本邦国语的教育政策,与在以公款支付的学校中长久推行语言及民族差异,是互相矛盾的』(注32)为由,建议华文中学若要接受政府的津贴必须改变教学媒介语的政策,林连玉就直指,当时华文中学,『接受共同课程,列马来文为必修科,业已满足国家的需要』(注33)。他坦承,马来亚做为多元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贡语丈字不同,确实需要规定一种语文为国语,作为各民族沟通的共同语,同时他更重申华校教总和淡米尔校教总在1956年,就联名主张,以马来文为国语,列华文和淡米尔文为官方语文的立场。所以,在林连玉看来,华校列马来文为必修科,就已经符合推动马来语为国语的教育政策(注34)。至於培养国家意识问题,林连玉认为,『要养成国家的意识是在於决定教育精神的教育宗旨,以及课程纲领上,绝对不是在於作为教育工具的语文上,用巫文可以,用华文也可以,用印文也一样可以』(注35)。所以,林连玉质问,『像达立报告书的建议,那是灭异呢?抑或存异?』(注36)

    显然,林连玉追两点反驳十分有力,梁宇皋在尔後的论战里,完全回避林连玉在这两点批评,反而在华文改制後学校毕业生出路较广和小学是母语教育,中学有华文一种,就保证政府没有消灭华文教育的企图等课题做文章,继续说服华社接受《达立报告书》,他掌握当时华人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普遍持有的功利心态,企图转移论辩的焦点,即从华文教育平等问题偷渡为华人教育问题。梁宇皋谓,教育检讨委员会对华文改制的建议,完全以华校学生利益为依归,『因为改制後,他们可升学、求深造,也容易找到职业,遗有什么不好呢?』(注37)针对梁宇皋的说词,林连玉在举出如大学升学率、海外深造人数等华校生各项学术成绩表现来加以反驳外,同时他也一针见血直陈,『华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为什么会落在别人的後面?是不是能力比别人不上呢?我敢说,绝对不是的,这一层,梁宇皋不敢说明,我就揭穿来罢,那就如南非总理所说的,马来亚也有歧视的存在』(注38)显然,林连玉清楚认识到,华校毕业生在就业的不顺利,归根究底乃是政府独尊马来文和英文,而对华文采歧视性政策所造成。因此,林连玉才会说,『华校毕业生的前途,目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都是人为的,华校资格不曾受到应有的承认』(注39),『官方语文,在马来亚,变成一把刀,利用这把刀,可以扼杀我们宝贵的文化』(注40),『教育政策所以这样悖谬,都是由於官方语文作怪……我们为求文化自卫,除掉争取华印文并列为官方语文,是不是遢有第二条路可走呢?』(注41)。诚如加拿大政治哲学家Charles Taylor指出,『假如现代社会有一官方语言,按这一术语的完整意思,就是国家赞助、灌输和定义的语言和文化,所有经济职能和国家职能都透过这一语言和文化起作用。因此,使用这种语言并属於这一文化的人们很明显拥有极大的优势。讲其他语言的人则明显处於劣势。』(注42)


    郑文泉在一篇文章称,华教运动的本质是保守主义,其诉求为『见诸於华人文明、且已经历千年历史考验或证明的一些文明品性或价值观,值得被人们珍惜并保存下来者』(注43),并援引林连玉一些言论为证。此说自然其一定的洞见,然而无法概括林连玉的政治立场,在笔者看来,这涉及两个问题:首先,对保守主义的认知。我们是否能将所有对文化传统中一些价值持肯定态度者,直接据此冠上保守主义,因为保守主义提倡传统有其背後的理由,就是为了维护、恢复或重建特定的社会秩序(注44)。所以,在文化上,保守主义要求回归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政治上,坚持传统价值观在维系政治共同体的秩序,具有不可取代的社会功能。诚然林连玉在一些言论肯认文化传承在华文教育的意义,但其对传统文化的肯定的言论是否发之於以上的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则有待提出更多文献上的支持和论证。其次,仅以保守主义对文化传统价值的承认做为华文教育运动的政治诉求,做为争取文化平等对待的正当性论据,说服力薄弱。因为,只要政府不明令禁止民办华校,就足以满足了保守主义的文化愿意。

    另外,潘永强则以『公民民族主义』概括林连玉的政治立场,认为林连玉期待马来亚这个新兴的民族国家,不是以族群概念整合全民的国家认同,而是以公民权为基础,以尊重各族群的传统与文化为前提,做为国家认同的对象(注45)。事实上,林连玉所诉诸的主张,已非公民权利理论所能含概,诚如笔者在上文所分析,有关公民权所规定的母语权利,仅能保障政府不在法律禁止国人在民间学习母语,则谈不上保障官方语文以外的少数族群母语在公共机构的使用。

    据此,笔者认为,林连玉在争取本地华文教育平等地位所诉愿的论述,是多元文化主义。首先,他是文化主义,因为重视『文化认同』,『文化归属』的意义,强调『我们要保有文化、发扬文化、享受文化,这是天经地义之事』(注46),从而要求官方给与各族群文化的承认和平等地位。其次,林连玉认同『多元』,认为『在马来亚,各族文化可以相互发展,吸收,这样对马来亚是有利益的,不应高高在上而压迫其他种族文化』(注47)。同时对有人谓华教组织是种族主义,他驳斥道:『有人说,我们不要提起华字,一提起华字,便会陷於种族主义,殊不知这是幼稚极无常识的说法。须知道,所谓种族主义,是胸怀狭隘;只有自己存在,不许别人并立的,才是种族主义者。如果胸怀广阔,有了自己,还有别人,认为大家平等的,便不是种族主义者。』(注48)


注释:
注1:上述关於社会运动的定义,参见赵鼎新,(《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页。
注2:同上书,第209-212页。
注3:何明修,《社会运动概论》,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第207-212页。
注4:有关林梁论争的历史背景,参见Tan Liok E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 1945-1961, 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p. 266-276.
注5:陈绿漪认为1950年代林连玉所领导的华文教育运动,对建国後的马来亚提出以多元族群、多元语言和文化的替代性愿景,陈的看法为潘永强继续发挥,并以『公民的民族主义』概括林连玉的政治立场,对此潘氏的观点,我们会在下文检讨,请参见Tan Liok E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 1945-1961,pp.96-101;潘永强,<林连玉,董教总与公民民族主义>,收入氏著《马华政治散论》,吉隆坡:隧人氏,2005年,第124-132页。
注6:该委员会除了当时的教育部长阿都拉曼达立为委员会主席外,委员成员为梁宇皋、Mohd. Khir Johari、王保尼、Abdul Hamid Khan、V. Manickavasagam、许金龙,Abdul Ghani bin Ishak、Mohd. Dahari bin Haji Mohd Ali等,全部都是来自联盟三党的政治人物。
注7:<马来亚联合邦1960年教育检讨委员会报告书(摘录)>,收入林连玉基金委员会,《林梁公案》,吉隆坡:林连玉基金委员会,1988年,第12页。
注8:<马来亚联合邦1960年教育检讨委员会报告书(摘录)>,同上书,第12-13页。
注9:同上书,第24-25页。
注10:同上书,第72页。
注11:同上书,第34页。
注12:威里·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群体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权》,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第49-52页。
注13:同上书,第82-83页。
注14:约翰·司徒亚特·密尔著,郭志嵩译,《论自由及代议政治》,台北:恊志工业,1991年,第288页。
注15:《林梁公案》,第111页。
注16:同上书,第109-110页。
注17:同上书,第95页。
注18:同上书,第34页。
注19:同上书,第89-90页。
注20:同上书,第112页。
注21:同上书,第40页。
注22:威里·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群体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权》,第155-160。
注23:《林梁公案》,第61页。
注24:同上书,第95页。
注25:同上书,第51页。
注26:同上书,第41-42页。
注27:颜清煌,<林连玉与马来亚华文教育的斗争,1949-61>,《马来西亚华文研究学刊》10,35-70
注28:《林梁公案》,第2页。
注29:同上书,第3页。
注30:威里·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群体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权》,第79页。
注31:本地一些持自由派立场者,尝试主张以诉诸个人选择做为华教的政治诉求,明显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就是仅仅以个人选择为由,事实上是无法做为要求政府在政策上提供积极扶持和承认,因为在权利论述里,对於一个没有抵触伤害原则的个人选择,一般上我们只有消积的义务,就是不干预,然而无法要求给与鼓励。关於自由派的看法,参见黄进发,<非民主化华教无以转型中兴:林连玉忌辰省思华教运动(四)>,《独立新闻在线》,2008年12月9日,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8388.html。
注32:<马来亚联合邦1960年教育检讨委员会报告书(摘录)>,《林梁公案》,第12页。
注33:同上书,第38页。
注34:同上书,第63-64页。
注35:同上书,第64页。
注36:同上书,第87页。
注37:同上书,第50页。
注38:同上书,第80页。
注39:同上书,第67页。
注40:同上书,第36页。
注41:同上书,第47页。
注42:转引自威里·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群体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权》,第83-84页。
注43:郑文泉,<华教的本质与保守主义>,星洲日报言路版,2005年7月13日。
注44:罗杰·斯克拉顿著,王皖强译,《保守主义的含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5-29页。
注45:潘永强,<林连玉,董教总与公民民族主义>,《马华政治散论》,第124-128。
注46:《林梁公案》,第71页。
注47:郑良树编纂,《林连玉先生言论集》,吉隆坡:林连玉基金会,2003年,第277页。
注48:《林梁公案》,第65页。

九十年代后期动荡中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人文杂志》第1期2000年1月

九十年代后期动荡中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何启良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高级讲师



一、引言

    九十年代后期的马来西亚,无论是政治、经济或社会方面,都是动荡不安的。一九九七年前爆发的金融危机,带来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波及社会治安稳定,终于渗蚀到政治高层卡久以来潜在的矛盾。这场巫统内首相马哈迪和前副首相安华之间的政治权力斗争,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效应,已经超出了马来人政治斗争的范畴,而波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经发展,冲撞着每一位国民的心智。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政经情况下,显得异常无从、怅然和犹豫。过去彰显在《全国十五华团联合宣言》的政治诉求和野心不复存在,即使是最近几年来的发出“新华人”口号以及由政党主导的“华人思想兴革”运动等也黯然无声。走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廿世纪末,承受经济和政治双重的打击,目睹邻国(印尼)排华事件的严重,再加上民生问题的纠缠,马来西亚华人在这动荡的社会变迁和政治漩涡中应如何自处?这些事件对马来西亚华人公民社会的冲击在哪里?这是本文企图探讨的议题。

二、马哈迪政权、经济危机与政治动荡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马来西亚政治体制仍然脱离不了强人政治的阴影,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存有“权威政治”的特征.而这个政治强人,权威政治的守门人,就是现任首相马哈迪医生。所以,我们必须先指出首相马哈迪医生庄九十年代马来西亚政治变迁的重要性。一九八一年开始马哈迪医生就担任首相,到今年已整整十七年.他执政期间的种种政策,不单单是对华族.而是对整体马来西亚人来说,其意义异常重大。马哈迪首相的权威性统治手法给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了一连串的变化。

    首相马哈迪的政权和统治可以大约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新政焕发)一九八一至一九八四/八五
二、第二阶段:(批斗全胜)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九
三、第三阶段:(二零二零整合)一九九零至一九九七
四、第四阶段:(危机四伏)一九九七至现在

    第一阶段可从马哈迪就职那一年算起(即一九八一年),至约一九八四年、八五年。当年马哈迪医生和他出身相约的拿督慕沙希淡合伙无间,缔造新政,组成了所谓“二M”政权(即马哈迪Mahathir和慕沙Musa Hitam)。一时气势如虹,改革热诚高涨。一九八二年“二M”政权直接要求人民委托,举行大选,大选口号“廉洁、有效率与可信赖的政府”最能表示出那时的政府作风和执政的重点。我们所熟悉的“向东政策”、“重工业化政策”、“私营化政策”、“马来西亚大宝号”、“以身作则运动”、“提高生产力政策”等等都是这个阶段的思想结晶。

    马哈迪的第二时期大约始于一九八五、八六年到一九九零年间。这几年间有三件重大事件发生:大选、经济萧条和“二M”决裂。对马哈迪来说,大选的成绩并不如意,甚至锐气大挫,其中的原因当然有许多,经济萧条、金融丑闻、种族两极化都应是关键.“二M”政权的真正决裂是在一九八六年,但之前已见端倪。“二M”政权一开始就播下了分裂的种子:我们发觉,在大马政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山容二虎”的记录.马哈迪与慕沙决裂后,重用元老嘉化(提升为副首相)和新进安华(从农业部转到教育部)。这样也为以后他本身与拉沙里之争、嘉化和安华之争埋下了地雷。在这一个阶段,马哈迪的表现最具争论性,政绩褒贬不一,许多贪污事件频频发生,最严重的是土著银行亏空事件,愈闹愈大,其中情节离奇曲折。巫统内部发生空前的政治斗争,拉沙里向马哈迪开炮,背水一战,A队和B队的对峙,后来拉沙里组四六精神党,巫统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马哈迪重组旧队伍,成立新巫统。国阵成员党内外亦出现异议和裂缝,一九八八年马华公会会长林良实就曾以“渡假抗议”过国阵政府的“缺乏诚意”。华社集会于天后宫抗议政府委派不懂中文者到华校任职,巫青团悻然恫言组织更大集会,一时种族情绪高涨,马哈迪政府于是采取“茅草行动”,共逮捕了一百零六人。在同一时期,司法部被攻击,最高法院院长被罢撤,同时,马哈迪也躲不开金钱政治在巫统内泛滥的指责。

    从一九九零年到一九九七年是第三阶段。经过了第二阶段的批斗、镇压,马哈迪在这段时期开始致力于整合和建设的工作,尤其注重巫统团结,中央和州政府之间关系的缓和以及族群情绪的安抚。这段时期有三个重大标志:国家发展政策(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的拟定,“二零二零宏愿“的提出和首相职位继承人的出现。国家发展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和内涵,设定了大马以后二十年的发展方向,经济的复苏也稳定了之前族群之间的不安情绪。而自“二零二零宏愿”提出以后,政府政策无不以此目标作为骨干。看来政治意涵比实际意涵来得浓厚,但也不失为振兴和团结国人的手段.安华和他的“宏愿队伍”在一九九三年巫统大会胜出,已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首相继承人的问题。一九九四年巫统夺下了沙巴政权,提出了“新沙巴”口号。在这个安稳、自若、自信的状况下,国内就出现了所谓“小开放“的现象。看来重大事件已尘埃落定,马哈迪政府可以全心致力于建设和发展未来大计了。

    从一九九七到现在为第四阶段,即经济危机及政治动荡期。一九九三年巫统党选之后安华接任副首相,在巫统和政府的职权不断扩大,厚植了基层力量,更在党内高层安置了许多亲信。自从“宏愿队伍“在党选中取得胜利后,这些支持者对“更上一层楼“充满雄心,对党内元老形成强大压力,也加剧了马哈迪支持者和安华支持者的矛盾。后来马哈迪和安华两人对克服经济问题的看法明显出现分歧。安华倾向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认为必须实行紧缩政策,包括停止大型工程、提高利率、克服赤字;而马哈迪则要纾解企业界困境,主张放松资金,降低利率和恢复部分大型工程。

    从此两人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在六月的巫统大会,被视为安华阵营的巫青团团长阿末查希高举反对朋党和裙带的旗帜,结果招来马哈迪强力的反击。数天之后,前任财政部长敦达因入阁,被委任为应付当前经济问题的特别任务部长。此后,安华的权力不断被削弱。一九九八年九月安华终于被革职及逮捕,被指控贪污和“不自然”性行为等罪行,国内局势开始出现动荡不安,安华支持者多次在首都吉隆坡举行集会与示威游行,高喊“烈火莫熄”,与镇暴警察发生多次冲突,导致极为少见的以催泪弹与发射水炮驱逐群众的场面。

    一九九九年四月安华夫人旺阿兹莎医生及非政府组织分子为主的“国民公正党”,在支持者的见证及呐喊声中宣布正式成立,并加入反对党阵容。安华事件所引发的改革运动终于从街头示威诉求演变成选举的较量。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发展。马来西亚政治发展到这里,马哈迪也似乎心疲力尽,四月病倒住院就医,安华案件十四日下判,安华被判有罪,四项滥权舞弊罪名全部成立,每项控状坐牢六年,刑期同时执行。

    对于马哈迪政权,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褒贬有之。对于整个安华事件和政改运动尤其重要,华人社会采取了旁观态度。华人社会一开始对此事件当着马来人在巫统内的另一场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想到切身利益的保障,不得不小心翼翼。当安华支持者走上街头与警卫发生冲突,华人社会更显得谨慎,七十年代以后的华人社会一路来排斥街头对抗,认为这种行为无视政治体制和法律运作的常规,且倾向暴力,当然期间已有少数的华裔知识分子和年轻社会活动者主张直接参与政改运动,但是一般反应冷淡。现在改革运动更组织化和合法化,华人社会的动向就令人注目了。虽然政治动向或选举成绩并不取决于华人选民,但是其颠覆能力却不能被忽视。于是两方面政要和领导皆游说华人社会。首相马哈迪说国阵的多元种族组成才是政治主流,政府将保持中庸和不走向极端;而政改领袖旺阿兹莎亦说这次的改革运动是中庸、和平的,与印尼的暴力改革截然不同,呼吁华人不必惧怕改革运动。

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政改的反应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最大困境,是在于它们希望摆脱政治的干扰,但是又无时无刻被政治所纠缠。华人社会在这次政改运动的态度和思维,是有其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重复了八十年代时在多元文化下的彷徨。从大局势来看,在八十年代,华人政治和华人政党的衰弱,华人政治路向的分歧,人口政治的讨论,都反映出华人政治的彷徨,也因此出现了极多的危机现象。九十年代初期国阵政府采取较开放政策,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呼唤下,华人选择了以经济为主和协商为策略的政治路线.到了九十年代末,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使到华人社会极度惶恐不安。华人社会的诉求本来分歧不大,如果政治和社会力量能够凝聚,本不难谈大团结。但是因为政治策略和方向的差异,故有“分裂”.“对立”的情况常出现。这种情况,在现时的政改运动里表露无遗。

    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态度基本上可以分出三个脉络,反映在三项组织中,即在朝的政党、在野的政党、和游离于两者之间的华团和选民.我概念化地称之为统协。反对和游离。在朝的政党如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基本上是扮演着统协的角色。所谓统协,乃协助执政者统治庶民百姓。马华公会和民政党的领导层虽时常坚持代表全体华人在政府里争取利益,但更多时候它们是帮助政府去说服华裔公民认同执政者统治地位和其政策的正当性。这是一般政治观察者的共识。这两项角色上配合的困难,当然是政治人物常挂在嘴边的“吃力不讨好”的。基本上这两项角色是矛盾的,因此不只是政党本身策略紊乱,华社对他们的看法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誊清。这就是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在华人选民心中缺乏正当性和信服力的关键所在。

    马来西亚华人的反对侧面显然在反对党(即民主行动党)的身上可以看到。反对党的存在与其说是华社的一种政治需要,不如说是民主制度里的一项“必要的邪恶”。它在马来西亚的民主制度树立必要的对抗力。在大马的政治历史里,反对势力一直存在着,虽然时强时弱。但是帮助它们生存的条件却是有增无减。虽然一九九五年的大选反对势力受挫,但可以肯定的,这只不过是暂时的,不可能是长久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民主行动党的组合和未来发展是提供给大马华社不满国阵政府一条普遍诉求的管道.这股反对力量在华社里扮演着一个极重要的角色。

    华社的游离团体非常多。所谓游离,是指那些常说“超越政党、但不超越政治”的那些团体.他们的“超越”当然是有前提和后盾的,而常出现双重标准的恶劣现象。华社谈“华团是否可以、应该参政”的问题已谈了二十多年,正是这种游离心态的最佳证明了。我们说得刻薄一点,这些华团基本上是“骑墙”派,“骑墙”当然是有贬意的,而可能不能用在华裔的选民身上。在选民里,有相当多是中坚分子,有一定的立场,他们当然不是游离者。基本上,选民有投票选择的自由,而作为公共组织和压力团体的华团则没有。必须指出的是,这股游离力量是蛮具影响力的,在一九九五年的大选里,游离的团体和选民的力量显得特别强大,而进一步发挥了牵制的作用。

    在政治动荡中的九十年代,这些华人政党,团体采取了什么样的立场?基本上,马华公会作为政府的成员之一,它的立场是可以预料的。它以社会、政治安稳为前提.一方面大力指责安华支持者和反对运动,另一方面则对于一般华人的不热忱于改革运动表示赞扬。马华公会政要贬责政改趋势,不只一次提醒华人社会不要冒险搞“烈火莫熄”的活动,以避免马来权力斗争问题变成宗教和种族问题而连累华社。同时,该党领导层皆表示对首相马哈迪的领导有信心,并利用对媒体的引导和控制,左右民众的识知。

    做为华人为主的反对党,民主行动党的立场则是倾向改革运动,但是并不彻底。一方面它想利用这个时机来捞取政治本钱,但是另一方面政改运动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孤疑不决.这种相似的情况过去几届大选皆如此.身为一个政党,民主行动党的局限性乃其对马来选民缺乏吸引力.一九九五年大选该党惨败,在华人占大多数选民比例的选区都输掉。从选票的支持来说,民主行动党必须继续获得华人选票,但是随着华人人口比例的逐渐减少,它必须赢取更多非华人,特别是马来人的支持。这次政改运动,就像一九九零年大选前夕与四六精神党结盟一样.给予反对阵线另一次结盟的机会。而民主行动党是否能够更果断的付出,乃令人注目的事项。

    华人社会的非政治团体组织松散,境况亦比较复杂。经过多年来”解去政治化“(depoliticisation),代表华人社团的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简称华总)的政治诉求已经完全失去了八十年代全国十五华团的激励和执着,逐渐走向妥协和被动的道路。这次的政治和经济动荡,华总的立场反映出多年来被“协统”(co-optated)的结果,它的领导层是绝对支持国阵政府的。可以看出,国阵政府执政长达四十多年,华商利益集团都和它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甚少有马来西亚华人财团可以不依靠国阵而保持经济特权和垄断地位。但是那些“心之忧矣”的华裔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却是比较激进和果断。一九九八年十月来自华社学术界、评论界、民权活跃分子对国内的局势发展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在声明里,他们支持废除不民主的法令,反对镇压和平请愿者,呼吁大众传播媒介落实新闻自由理念等等。他们认为华社对政治改革运动冷感是“不正确的”.而进一步呼吁华裔积极参与,而他们同时亦个别提笔在华文报章撰文,看法和态度更为激进,他们一方面责斥华社领袖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另一方面认为政改运动对华社的前景好处多过坏处.电脑网络上也出现了多姿多彩的网站.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年轻知识分子的声音虽然高昂,然而却是少有共鸣。整体华社与他们的隔阂是相当明显的。显然,如今华团的政治诉求,与七十年代的华人大团结运动和八十年代的“全国十五华团”民权委员会在政、经、文、教各方面的进步诉求相比,实在有天渊之别。

    看来华人社会对于政改运动是惴惴不安的、犹疑的、被动的、趑趄不前的。甚至是分裂的、矛盾的、对立的、领导和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意见和态度不一,难以达到共识。那么为什么华人社会在这次改革运动不积极参与?我想有以下几个普遍性的原因。

    第一,这次政改动荡牵涉到人物都是国家政治的最高领导层,其激烈和离奇程度,令人震惊结舌。改革运动始于巫统党争,后来才演变为安华推动的“政治改革”运动。如今新的政党又告诞生。其重点和因由一直在转移、变动,政改动机不能一以贯之,所以并不那么被肯定。按政党为争夺政治权利的工具,并非维护或争取个人利益的私有组织。问题是,一旦巫统家务事式的党争结束,政改是否仍然拥有激励、资源发展和持续下去?从当年巫统脱离出来的四六精神党最后也必需回归母体的例子来看,前景并不乐观,至少它说明了历来巫统党争的某些规律或归宿.换言之,改革运动乃安华政治受害以后的产物(虽然安华当副首相时常有“改革”、“复兴”的修辞),不源自纯粹的反对政治意识。未经考验的保证和承诺,如何赢得人民信任?

    第二,政改运动标榜多元种族。多元文化,这是一个马来西亚种族政治范畴思维的突破。要知此次政改运动乃脱离自捍卫马来人特权的巫统,而它竟能提出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理论政纲,已属不寻常.但是必需指出,其核心领导人物,仍然是马来人,而非马来人只是处于配角的地位,其角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边缘的。政改运动牵涉到各族的政治前程,它将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可能,华人社会实在没有把握。过去华社改革的诉求较单纯,都是源自华人社会内部,华人领袖可以在华人群众用华语滔滔不绝,但是在马来人为主的群众集会上,毫无经验.华人社会很难想象,现在的华团领导人在这种场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第三,政改运动开始走上街头,也是华社踟蹰不前的原因。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马来亚反对党的劳工党(社会阵线)曾采用过街头示威为政治诉求的途径,“五一三事件”后的七十年代就甚少有街头示威的发生。马来西亚华人历来自认奉公守法,一等良民,虽对政策有极多酌不满,且常喊改革。也有“逼上粱山”的前例(这是前教总主席沈慕羽对一九八九年华团人士参与民主行动党举止的形容),但潜意识里极想与五十年代的社阵。左派政治思想划清界线。在街头呐喊、示威,只是民主行动党在民生问题如抗议大道调高收费上采用的手段。在政、经、文、教方面,华团的抗议大集会也是限于在大礼堂内举行,如一九八七年在吉隆坡天后宫举行抗议政府派不谙华文职员到华小的大会。况且,参与这些大集会的绝大部分皆是华人,其目的在于扩充华人议题,提呈华人诉求。华社并且还有一九六九年“五一三”种族冲突事件的悲惨记忆。事实上,街头游行诉求不易控制,也不能排除极端分子从中搞乱的可能性。国家领导人的不断警戒、劝解,而国家媒体大力渲染种族冲突的可能,再加上邻国印尼排华事件之激烈和持久,也使华社不能不顾虑三分。

    第四,反对党的民主行动党和回教党(和其他较小的政党)长期以来无法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领导核心,也使华社对反对政治失望。缺乏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这正是历来反对阵线的特征,显然,他们党内缺乏或治国人才,或魅力领袖,彼此之间且明争暗斗。他们之间时虽有政治需要的合作,但是却有基本政治原则的分歧。一方面民主行动党和大部分的华人百姓皆反对回教党的回教国政纲,而另一方面回教党也声明不会放弃落实回教国.就此“回教国”的议题上互不相容,这也是反对阵线迟迟未能结盟的关键。

    对华社来说,这真是一场政治苦旅!尖锐激烈的政治火拚,无所谓是非曲折;相对意识观念的冲突,也无所谓青红皂白,华人社会在患得患失之间是无从的。只因缺乏一个明确的领导方向,他们于是只能在狭缝中求发展生存。事实上,华团一直是一个抽离于政治或刻意回避政治的组织,了解了他们的这种性质,华人社会就不会期望他们能够诱导出成熟的政治改革运动。那些有志于政改的热心分子,只好期望于反对阵线的开展和壮大。随着反对阵营的配合和扩大,它将会有与国阵在即将来临的全国选举博弈的实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组织如果仍然集中在安华个人的安危和效益而不进一步转化,那它的活动会否必然加速政治改革的来临仍然是个未知数。

四、民生问题和官僚失误

    在处理微妙复杂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同时,马来西亚还有许多民生问题还待解决。事实上,马来西亚的官僚系统长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问题。无论是效率、执行、运作、财政公信等等,都显露出严重的弊病。自一九九七年爆发亚洲金融风暴以来,马来西亚社会面对了许多天灾人祸:一九九七年五、六月间,砂月劳越州出现了柯萨奇病症,夺去了三十条小童性命,同年七月分开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出现了严重的烟雾弥漫灾害。到了一九九八年,吉隆坡巴生谷一带出现数十年罕见的水荒,到了年底,拉尼娜却带来狂风巨浪,全国多州发生了严重水灾,一九九九年初,国阵政府宣布国内和首都的四条大道将会调高过路费,引起市民强烈的反弹。一九九八和一九九九年则发生了三十三万头猪染上日本脑炎和“立百”病毒,疾病严重蔓延各州,而导致约百人死亡。

    这些有关民生福祉的灾害事件,层出不穷,光怪陆离。有的看起来是天灾,更多的则是人祸。尤其是日本脑炎和“立百”病毒的猪瘟事件,政府倒因为果,敷衍塞责,动作迟慢,严重失策,使到多数是华人的猪农悲愤不已,一般华人社会对此事亦义愤难填。有些政府官员企图把责任退却,说整场灾祸实为外国的阴谋,更令人惊异和失笑。过后此事件已演变成一件政治事件,反对阵线政党已介入交涉,争取民心,而从中企图赢取选票,政府后知后觉,逐渐领会到事件的政治严重性,于是大声呼吁,希望无论在朝在野的政党,都应不分彼此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尽管事后加倍努力,但是一连串的官僚失策和失误,很大的程度上已打击了国阵政府已不太具威信的形象。而回教党党魁法兹诺在公开场所讥讽副首相巴达威为“照顾猪群的领袖”,亦令许多华人觉得该党“昏聩愚昧,不明大体”(《南洋商报》<社论>,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四日),而加深了对该党的猜疑。

五、结语

    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种种运作,事实上不能离开整体的马来西亚政治而独立。这是毋庸多言的。说得贴切一点,华人政治的延续和变迁,必须置放在马来政治的延续和变迁来讨论和分析。许多时候,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运作,一直在反应着马来西亚整体政治的种种变迁,如独立时政治认同,公民权和母语教育的争取,六十年代后期的独立大学运动,七十年代的经济合作社,八十年代的华教人士参政,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新华人”口号。“华人思想兴革”等等,都是相应着国家政治或马来政治的变迁而发出的。因此,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被动性和附庸性是相当显明的。

    但是政治改革的要求,马来西亚华人其实历来并不缺乏,甚至可以说具有带领作用。独立以后约四十年,大马华人政治舞台,基本上(或大部分时间)有三派政治势力——在朝马华公会和民政党所代表的“协商”和“折衷”势力,在野的行动党的政治反对势力,和民间团体组织的游移、浮动势力。这些不同的政治和民间势力进行了曲折和复杂的较量。其中的纠结、斗争、配合、反对,反映出华人政治趋向的不确定性。经过了独立初期的政治“本土化”,六十年代的权力挣扎和挫折,七十年代大团结运动的努力,八十年代的政治路线的分歧。到现在的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华人选择了以经济为主和以协商为策略的政治方向,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经济和政治局势急速的变化,使到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无所适从。

    马来社会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新陈代谢,无论在政治、文化、经济或教育的领域里已起巨大的变化,对于这次戏剧性的政治变迁,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他们从街头示威到组织政党,动作发展急速,而这些热血于政改的马来领导和群众。是否因急于改革而走向偏锋?他们是否已经从过去的落后、自我、妒忌甚至排挤的心态完全摆脱出来,真正告别种族政治?而华人是否能从过去的华族悲情走向更广阔的民主、法治大道,走出权威统治和官僚政治的阴影?笔者相信,两者如果配合.必将能缩短马来西亚社会迈向民主化与自由化的时程。

    无论如何,对部分的马来社群来说,巫统已经不能继续成为马来西亚政治稳定的象征。笔者认为,“后马哈迪“时期的巫统必有变化。马来西亚以后的政治发展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左右。若反对势力整合而扩大,它将会进而与国阵相互抗衡,甚至出现凌越的局势;若马来西亚的经济不能及时的复苏。其政治局面将会蒙上山雨欲来的一片乌云。看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条件似乎仍然处于苟安和自封状态。华社领导人的戒忌和犹豫。新生代的无从和难鸣,在这次政治改革浪潮显得更加明显,显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在国家政治转型的当儿,必须寻找一驻足之处。

《资料与研究》第23期

《资料与研究》第23期 
1996年10月1日




目录

编者的话

华资之声
不可思议的大停电     罗正文

焦点:挥别铁饭碗?——人民公仆与服务效率
民事服务:种族结构的历史回顾     编辑室整理
公务员,你们认为呢?——专访民事雇员职工总会秘书斯哇·苏巴马廉     叶瑞生
民事服务的改善与国立公共行政学院的角色     杨亦然

吾爱吾乡
雪兰莪州名的渊源     Zakiah Hanum撰/叶瑞生译
<槟城州名的渊源>华文译名的商榷     温故知

艺文赏析
图与文     文:陈秋云    图:杨字雄
给庆勤同学的一封信——兼谈水墨精神的桎梏与迷误       蔡长璜

论坛
似是而非      曾庆豹
私营化与公众利益     柯嘉逊

学术特区:马来西亚国族的论争
马来学术界对“马来西亚国族”的讨论和看法    叶瑞生整理
塑造“马来西亚民族”?     葛兰东
马来西亚国族的塑造     Tan Sri Ghazali Shafie撰/叶瑞生译

历史走廊
槟榔屿广东暨汀州会馆史略     郑永美

回应与挑战
大专生的理想热情——爱心与利他主义     陈嘉庆
春自人间来与大学生之春——浅谈当代大学生理想的失落与追寻     祝家华

书评
《双面——未经审讯的扣留》读后     张济作
见利忘义还是利己厚生——《生命中的经济游戏》读后感     刘敬文

专论
环境管理对工业化所造成的冲击      林源德

学界风云
马来西亚政治领导学术研讨会采访记      叶瑞生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者——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专家高国藩教授     苏庆华

私营化与公众利益

《资料与研究》第23期 1996年10月1日


私营化与公众利益
柯嘉逊博士



    新的高速公路收费才在不久前公布。大约在3年的期间里,全国高速公路的收费已提高了整整47%。

    大家都预期电费将会上涨,直到1996年8月半岛的大停电发生为止。在1995年大选后,国家能源公司(简称国能)已经尝试提高电费,但却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现在国能当然不好意思再提出来,但大众肯定会被要求付更高的电费,这只是迟早的问题罢了。

    电讯公司也将要公布电话费的提高。在提高之前,它先给予我们一些甜头,他们说将给予消费者5%的保证金回扣。

    英达丽水的排污服务也许是最不受欢迎的私营化计划。而未来会有更多的服务将被私营化及收费,例如垃圾处理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私营公司将继续赚取可观盈利,而公众将面对亏损。

    在这篇文章,我要提出:

    (i)私营化计划如何在马来西亚的80年代被引介进来;
    (ii)公众如何损失,当一些国家的资产以低廉的价格出售;
    (III)消费者如何成为这些私营化服务垄断的市场;
    (iv)纳税人如何津贴这些私犬企业;
    (v)私营化公司如国能的差劲表现;
    (vi)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加强消费人的权益。

(1)马来西亚私营化计划的背后

    我们首先必须紧记的是,政府是在10年前,即80年代中期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推行私营化政策。当时庞大的民事服务领域使到经济不景的情况更加恶化。这个过于膨胀的民事服务领域,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成立的无数土著控股公司及机构而产生的,它们也同时催生了国家土著资本家的阶层。我们必须紧记在独立之时,我们是这区域内,拥有最高的公务员对人口比例的国家。这是英国殖民政府为了促成一个马来人主导的国家机器而形成的。

    在1985年的国家总投资中,公共领域占了30%。在第4大马计划(1981-85)中,公共领域的发展拨款为马币8千万元。其中34.5%是拨给非盈利的公共企业,它们大多数是土著信托企业。因此,这是马来资产阶级急速上升,通过对国家机关的控制,取得经济控制权的阶段。

    当80年代中期的经济不景来袭,我们的经济面对一个赤裸裸的窘境,即公共领域过于庞大的问题,于是私营化成了解决的方案。它不只是减轻公共债务对国家收支的冲击的一个方法,它对于马来资产阶级来说,同时是一个“历史性的醒悟”,醒悟于无限私人资产赚取盈利的大好机会,等待捕捉。

    尾随80年代的私营化政策而来的是对外资的放松及奖励,这是毫不出奇的,因为外资是马来资产阶级成长的工具。同时,国家机关对工人利益采取压制的手段,例如禁止全国电子工业工人公会的成立。

(2)首要国家资产以低廉的价格出售

    我们被告知说因私营化而出售的国家资产,已带来了盈利。政府最近才宣布,直到目前为止,私营化已通过出售股权及资产,为政府带来马币215亿元。事实上,我们发现这项公共盈利应该大大超出目前这笔小数目。从1991年国会中对我的问题的回答,将清楚的显示出这一点:



    如果我们考虑私营化的当儿,电讯局拥有价值超过马币50亿元的产业、在第5大马计划下又获得政府拨款马币96亿元,而其1989年的生意额为马币20亿元及1991年的预测盈利为马币9亿元,那么当电讯局以5.25亿元出售给私人界,公众人士肯定感觉受到蒙骗。

    每个人都以为首先会被私营化的当然是那些自成立以来就在倒贴公款的900间或称为“财务不正常”的机构,而不是正在赚钱的公共机构如电讯局等。前国家总稽查师形容这些“财务不正常”的机构如下:




    “大约900间由有关当局及政府机构成立的公司,其中大部份应予以解散。因为它们的继续存在,无疑是把公众的金钱丢进无底洞。这些公司不仅没希望赚钱,即使偿还它们向政府借贷的款项都大有问题。但它们却依靠母公司的短期资金或政治关系而得以继续存在。”(新海峡时报,17-5-86)

    到目前为止,只有203公共机构被私营化,其余700间这类“财务不正常”的公司仍未被私营化。

    同样的,如果我们知道PEREMBA的其中一个产业,即香格里拉的市价就已值马币10亿元的话,那么PEREMBA以马币1.7亿元出售给私人界,对购买者来说,无疑是占尽便宜的交易了。

    就如东姑拉沙里于1991年指出:

    “每次私营化一个计划,我们就听闻,不是数十百万元,就是数百万元转移到那些对该领域毫无关系的人手里。例如,铁道局可能被私营化。根据首相说,铁道局值马币200亿元。但它将只以马币2亿元售予私人界。而我知道谁将获得它。如果不是他的好朋友,那肯定是那些和他有关系的人。无论怎样,它将只局限在那些朋友的小圈子里……”(火箭报,Vol. 24/2, 1991)马来西亚公众也必须为这些计划付出一笔可观的“私营化谘询费”,如下:



(3)私营服务计划垄断的市场

    政府从来没有针对为什么大多数的庞大私营化计划,如南北大道、排污系统及巴贡水坝等不公开招标以确保为消费人取得更大的利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这些计划却是在已商量好的承包条件基础上交给了一些有特别利益的入,即大马联合工程(UEM),英达丽水及伊克兰。它们以明显的私营垄断形式操作,而马来西亚消费人成为它们轻易俘虏的市场。

    电讯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私营化过后,消费入必须为他们的电话和修理付费,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费用。另一个私营公司谋利的方式是在服务未私营化之前就提高费用。面对电讯公司的无理措施,我们完全无以招架,例如如果您迟还电话费而电话线被割断,您需付出马币50元以得到接回电话线的服务。另外,电讯局所收的保证金达到马币7亿元,而国家能源公司所收的保证金,也有马币7.54亿元。

    大道公司(PLUS)——享有特许权的南北大道垄断公司,获得收费30年,直到2018年的特许权。从1989年到1995年之间,大道公司总共收取了马币18亿元。由于交通量比所预期的高出33%,到1998年,收费站每年的盈利将达到马币10亿元。如果我们把大道公司原本建造南北大道的预算费用马币34.2亿元,以及后来该公司指称成本超出马币25.4亿元包括在内,大道公司到2018年从收费站所获得的总盈利,仍将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因此,最近的过路费涨价,怎会合理呢?

(4)纳税人在津贴私营垄断的服务

    除了从这些私人垄断的服务中赚取盈科,这些公司还享有纳税公众所提供的津贴便利。从我在国会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发现这些私营垄断的公司并没有以自己的资金营运,他们还获得政府所提供的低息贷款,如下:



    如果把这些大笔的公众津贴考量在内,那么政府怎么可以说这些私营化为国家节省了许多金钱呢?

    除了依靠公众所提供的低息贷款,这些私营垄断公司也依靠大马公积金局提供资金支助他们的工程。大马公积金局向来都在资助这些私营计划,如IPP的红土坎的士加利发电站(马币40亿元)、吉隆坡国际机场、巴贡水坝、排污系统及轻快铁计划。

    大马公积金局代表大马人民辛劳赚取的金钱,它应该保留以用在公共住宅、保健及公共交通等工人可以享受其利益的工程上,这显示了大马公积金局的董事并没有在决策上维护工人的利益。

    但纳税人提供给私营工业最大的津贴,无疑是柏华惹这个烂摊子了。

(5)私营公司的差劲表现

    私营化的鼓吹者有一个假设,即公共拥有权在本质上是无效率的,只有私营化才能确保高效率。像国家能源公司及电讯公司这些私营企业的记录,已足以推翻以上的假设。这两间公司股票价格的剧跌,是最好的证明了。

    当国家能源公司于1992年5月上市,那时完全没有竞争者。无效率、管理不当及贪污是常发生的事情,今天我国能源工业的问题,大部份可以追溯到这个根源上。国家能源公司也失去了其主权给经济策划组(Economic Planning Unit)。当1992年的大停电发生后,国家能源公司被逼签合同向IPP购电,于是国家能源公司的股票立刻乏人问津。从IPP购买的电力,其价格是国能本身生产成本的两倍。

    1995年,国能的净盈利跌了27%,它的股价下跌了一半以上,从马币20元跌至马币10元,使到国能的总市价减去了马币300亿元。

    如果要弥补这个损失,国家能源公司只有提高电费或鼓励消费人用更多电。后者能和我们所遵循的“持续性发展”一致吗?最近电费涨价8%,只是初步的调整罢了。预计电费需提高15-20%,以抵销向IPP购电的损失,这还不包括国能以更高的价钱向巴贡购电的因素在内。这就是为什么不论国能和伊克兰商讨的电力价格是多少,消费人总是输的一方。

(6)马来西亚消费人权益

    如何保护马来西亚消费入的权益呢?

    首先,必须有一项周全的维护消费入法令,其内容涵盖:

    (i)提供消费人需知的资讯,包括安全使用的警告、价格等;
    (ii)适当的安全规格;
    (iii)法律承担的条文,以确保消费人的纠正权及该服务提供者付出赔偿金;
    (iv)物品及服务的足够保证,以便可以对那些无法符合保证条件的生产者及服务提供者采取快速的行动;
    (v)廉宜而容易接触的纠正管道,如评审委员会等;
    (iv)有关当局有公信力及有效率的执法。

    其次,我们也迫切需要有公共设施委员会以确保垄断服务如高速公路、排污系统、电能、通讯系统及其他服务的费用提高是合理的。

    这个公共设施委员会必须有权进行询问、提供政府意见及设定最高价格。例如在80及90年代,每当石油价格下跌时,我们并没看到国能也相应的下降电费,这就是公共设施委员会可以插手干预,为消费人争取利益的时候了。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巴力士隆马青区团 10月3日办中秋晚会

星洲日报2010.09.17

巴力士隆马青区团 10月3日办中秋晚会
 
    (峇株巴辖16日讯)马青巴力士隆区团将于10月3日晚上7时,在峇眼同正学校礼堂举办“全民1心庆中秋”中秋晚会,一系列精彩节目包括传灯仪式、猜灯谜、舞狮表演、儿童舞蹈及魔术表演等。
 
    马青巴力士隆区团团长林财贵市议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会将邀请巴力士隆区国会议员拿督诺莱妮主持开幕,希望通过晚会拉近各族距离,同时让友族同胞了解这项传统节日的意义及感染华族节日的喜悦。
 
    他说,晚会开放给所有巴力士隆选区内,特别是峇眼区附近的各族居民参与,大会届时将赠送礼包给出席者,参与的儿童也将获得大会所派发的灯笼。
 
    当天备有多份奖品赠送给猜中灯谜的民众;而且也有多份精美及名贵的礼物,包括42寸液晶萤幕电视机将作为幸运抽奖。
 
    新闻发布会出席者,包括马青巴力土隆区团署理团长张振根、筹委会主席张迎煌及该区团秘书沈添泽等。


峇乐龄公民俱乐部 30日交流会庆周年

星洲日报2010.09.17

峇乐龄公民俱乐部 30日交流会庆周年
 
    (新加兰16日讯)峇株巴辖乐龄公民俱乐部将于9月30日(星期四)晚上7时,在会所庆祝排舞成立八周年纪念暨交了流会,入场免费,大会盛设自由餐招待。
 
    该会主席许源喜表示,大会邀请峇株圣模那区州议员拿督阿利斯开幕,他吁请会员及乐龄人士届时踊跃出席。详情洽许源喜(012-752 7408)或康乐组主任王。


亚音须汝武当庙 张信勇逢周日登记选民

星洲日报2010.09.17

亚音须汝武当庙 张信勇逢周日登记选民
 
    (新加兰16日讯)峇属马华亚音须汝支会秘书张信勇受委为助理选民登记官,将于本月19日起,每星期日由下午3时正起至晚上9时正止,在亚音须汝武当庙为民众办理登记新选民手续。
 
    张信勇指出,年龄届满21岁大马公民及还未登记者,只要携带自己身分证到该选民登记处登记即可。
 
    马华亚音须汝支会主席陈清发、马华双溪亚音支会主席陈振忠、马华丹绒拉务支会主席陈文豹,呼吁尚未登记为选民之民众,应踊跃登记成为选民。
 
    要登记为新选民可联络:陈清发013-774 6358、张信勇013-736 6558、陈振忠019-759 9852、陈文豹012-725 7977。


峇株潮州会馆青年团 26日办风湿病及痛风讲座

星洲日报2010.09.17

峇株潮州会馆青年团 26日办风湿病及痛风讲座
 
    (峇株巴辖16日讯)峇株巴辖潮州会馆青年团将于9月26日下午2时,在该会三楼举办“风寒湿如何造成风湿病及痛风”健康讲座。
 
    该团将邀请大马中医推拿师协会会员兼大马中医暨针灸联合总会(医总)会员谢文成医师负责主讲,让民众了解风湿病及痛风的形成原因及如何预防。讲座入场免费,详情洽峇株巴辖潮州会馆(07-434 1345)。


11月15日截止收件 峇散文创作赛征稿

星洲日报2010.09.17

11月15日截止收件 峇散文创作赛征稿
 
    (峇株巴辖16日讯)在热心人士郑九章的建议及推动下,峇株巴辖文艺协会举办的全各“凿石城”散文创作赛,即日起开始征稿,截止日期是11月15日。
 
每人以一篇作品参赛为限
 
    参赛者须是峇县18岁或以上的文艺爱好者,每人以一篇作品参赛为限,来稿以5千字以内为宜;有关作品必须不曾庄国内外报刊及网络发表过。为了公平起见,该会所有理事皆不得参赛。
 
    参赛者须以稿纸横写或中文打字,字迹须清楚:每份作品复印3份(连同原稿共4份),附上个人简介,写明中英文真实姓名(可列笔名)、出生日期,身分证号码、地址或电邮地址及联络电话。
 
    评审后的优胜名单与颁奖日期将在华文报章公布:首、二、三奖之奖金为1千800令吉、1千令吉及600令吉,5份佳作奖则有400令吉。
 
    参赛作品请寄交至峇株文艺协会,注明“凿石城”散文创作赛;地址:3B, Jalan Fatimah, 83000 Batu Pahat, Johor。
 
    任何询问,可联络该会主席林庆文(012-787 9285)或秘书冯笃生(013-753 7100)。


国内55%‧国外25%‧独中生升学率80%

国内55%‧国外25%‧独中生升学率80%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根据最新的华文独中毕业生升学率调查,2007年达80%,分别国内升学占55%,国外升学约25%。
 
董总学生事务局行政主任黄金贵对星洲日报说,国内升学主要到私立大学和外国在马设立的分院。国外升学方面主要到台湾(14%)、新加坡(9%)、澳洲(4%)、中国(3%)以及日本、英国、美国和纽西兰各占1%。
 
他说,2007年独中总毕业生约6600人,接受调查学生人数约6200人。
 
他透露,2006年独中总毕业生约7000名,接受调查学生约5500名,升学率也是约80%,国内升学占65%,国外升学约15%。
 
“2006年国外升学国家或地区为台湾10%、新加坡6%、澳洲3%、日本3%、中国2%。”
 
统考文凭国外受承认
 
黄金贵表示,独中毕业生的升学之路很广,除了统考文凭受到国外大学承认外,外国大学也基于国际活动和促销大学而来马招生。
 
他说,不管是欧美、亚洲一般传统国家大学都承认统考文凭,美中不足是大马政府不承认统考文凭。
 
黄金贵表示,这几年来,出国升学比较热门科系是医科,包括牙医、药剂和中医;文科方面是大众传播。
 
他表示,独中生大多数到台湾大学包括台大、政大和成大深造;中国的大学就有北大、清华、复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
 
他说,从毕业生给他们的回馈,独中生到海外求学,如中国、台湾、新加坡都没有面对问题;但是,一些去欧美国家的学生初期可能面对语文和文化冲击问题,然而后期都可以克服到这些问题和压力。
 
他也说,大部份毕业生是以自费方式到海外求学,少数是拿奖贷学金。
 
中国大学频来马招生
 
黄金贵说,这几年尤其中国经济崛起,很多中国,包括港台的大学都来马招收独中生。
 
“大体上,中国大学来马招收独中毕业生的次数颇频密,我们平均每个月接待一两次来自中国大学的代表。”
 
近年活跃于来马招收独中毕业生的大学有中国北大、清华和复旦,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和城市大学、台北医科大学以及日本名古屋大学。
 
吉打:独中摆脱收落第生形象
 
国内最北端的3所独中开始走出阴霾,摆脱被视为落第生收容所的窘境,尤其亚罗士打吉华独中已赢得海外家长信心。
 
在120名新生中有2名中国、2名台湾及1名日本籍新生。单以今年和明年新生人数对比看来,吉打州内3所独中新生人数皆算稳定。
 
吉华独中校长庄秀凤:优质生足以开精英班
 
“新生人数会在开学后继续增加,情况看来很乐观,确有超过140人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已报读新生当中,UPSR考获4A以上的优质生,已经足以另开‘精英班’,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林清寿:新生人数可达40人
 
“本校完全以统考为教学方针,去年的新生有32人,今年维持,但是校方有信心取得突破,新生人数仍会继绩增加,最终增至40人左右。”
 
亚罗士打新民独中行政主任罗填水:最多只能收120人
 
“本校过去5年的新生都非常稳定,但是学校设备最多只能开3班,以每班40人计,最多只能收120人。校方规划开设精英班,也限20人一班以确保落实精英教学计划。”
 
槟城:小六生可自选中学独中面对国民型中学竞争
 
根据过去多年记录,槟州华文独中招生情况已日渐改善,不过槟州教育局今年采取“小六生自选中学”
 
措施以及批准国民型中学增加预备班与中一班的数额,冲击了槟岛华文独中的招生情况。
 
全槟共有10所国民型中学,其中4所位于槟岛的国民型中学获得增加班级共达7班。
 
在全槟5所独中当中,其中4所更是位于槟岛,意味着在面对槟岛8所国中的“竞争”之余,还得面对独中本身的竞争。位于槟岛的4所华文独中分别是槟华、锺灵、韩江以及菩提独中。
 
办学方针受家长青睐以及仅面对两所国民型中学(日新国中及北海锺灵)“竞争”的日新独中,报名人数早已突破可录取的新生人数。日新独中共接获400名学生报名,此校只能录取300名,而且,此校也取消预备班。
 
另一方面,鉴于课室不足,锺灵独中也减少开办一班预备班,去年有180名新生,今年新生只能录取150名。
 
虽然面对报读新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不过,预料在明年开学后的一两周内,仍会有家长替孩子转校至独中就读,尤其是升上国中的华小毕业生,会因不适应国中教学而转往独中。
 
槟华独中校长廖静仪:家长应正确选择
 
“家长应为孩子作出正确选择,若孩子在人数庞大的班级上课,这对孩子学习过程,未必是件好事。”
 
锺灵独中校长吴维城:150名额近填满
 
“这一次新生报读此校的情况的确比较慢热。150名新生名额已即将填满。”
 
吉隆坡:1400人被拒门外独中校舍空间不足
 
在寸土尺金的雪隆地区,学生将近饱和,有限的校舍空间成为校方录取新生最头疼的问题。
 
去年雪隆有超过970名新生不被录取,今年人数更增加到1400人。虽然部份学校“硬挤”出空间加设班级,但始终无法满足众多家长的吁求。
 
一些学校如坤成及中华独中的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在进行,希望竣工后能容纳更多学生。
 
吉隆坡坤成中学校长魏瑞玉:进行多期扩建
 
“今年我们录取700人,超过400人被拒。本校正进行多期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两期,可容纳2200人,预计未来可达3500人。”
 
吉隆坡循人中学校长曾贤瑞:录取560学生
 
“本校将录取560名学生,近年来申请进入独中的人数不断增加,意味独中的办学方针及成绩均获得大家认同。”
 
吉隆坡中华独中校长方成:增建16教室
 
“本校今年的报考生高达1400人,突破往年记录。我们将兴建16间新教室,舒缓拥挤的学生,但已不能容纳更多新生,因为校地空间已达到饱和。”
 
尊孔独中校长吴建成:临时增设1班
 
“我们只计划收取300名新生,不过人数已爆满,于是临时增设多一班到9班。一些学生来报名,我们已没办法再录取,叫他们不必来了。”
 
雪兰莪:报名人数越来越多无奈以成绩收生
 
在雪兰莪州,由于报名入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些独中无奈的被逼采取更严格的入学制度。
 
有关制度是,新生入学必须依据学生成绩为准,只有成绩真正好的学生,才可顺利进入有关独中。
 
这意味着,无法凭好成绩进入有关独中的学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通过人事介绍而“挤入”独中。
 
据悉,上述新制度,已获得相关独中董事会的通过。
 
巴生兴华中学校长郑瑞玉:每年只开10班
 
“由于课室空间限制,我们每年只开设10班,人数逾500人,校舍空间不足已是老生常谈的课题。”
 
巴生滨华中学校长吴丽琪:提高入学条件
 
“我们今年提高了入学条件,婉拒了100名新生。
 
本校正扩建校舍,预料工程在1年后完成,届时将能容纳1800人。”
 
巴生中华独中校长王增文:学额先到先得
 
巴生中华独中校长王增文“本校是走‘平民教育’的路线,不采取‘择优录取’方式遴选新生;不过,本校的学额有限、先到先得,我们的招生目标为250人,现在已超出预期。”
 
巴生光华独中校长郑有义:新生增加60人
 
“我们没开办基础班,也没入学考试,达到入学分数标准者,我们就直接录取。本校今年的新生增加了60人。”
 
柔佛:不忍拒绝.改变策略部份独中超收增班
 
柔州9所独中的初一新生名额皆满,一些独中基于不忍心,即使达标也还在收生,有者则已超收须增加班数;在各校尽量收生的策略下,粗略估计有全柔约830名学子被拒于独中门外。
 
去年全柔独中的新生人数约3546人,今年新生人数则达到3905人,大约增加了三四百人。9所独中之中,超收的是新山宽柔中学、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笨珍培群中学。
 
800人进不了宽中
 
经过入学试后,新山宽柔中学和宽中古来分校共有800名学生没被录取,他们是在入学试被淘汰的学生,约有30名学子则因没参加入学试或没宿舍名额,被居銮中华中学拒于门外。
 
培群设法再收生
 
笨珍培群中学明年初一新生虽然名额已满,但若还有学生要求就读,校方也会想办法再收生。
 
中化首次爆满
 
首次出现爆满的是麻坡中化中学;守住原班数的是峇株华仁中学、龙引新文龙中华中学及永平独中;学生持续增加的有利丰港培华中学。
 
新文龙可再收10人
 
新文龙中华中学则还可再容纳10名学生,其它的学校在尽量收生的情况下,也还能再挤进少数学生。
 
柔州境内有两三所独中的校方已意识到学生人数不断在增加,因而展开了阶段性的扩展学校计划,以因应未来三四年教室不敷的现象。
 
森美兰:走过低潮期2独中人数创新高
 
森州两所独中今年的学生人数创下十多年来的新高峰,令人鼓舞。芙蓉中华中学及波德申中华中学是森州仅有的两所独中,两校过去曾经历低潮期;但是,在董家教校友会的努力及大环境转变下,学生人数节节上升。
 
芙中和波中明年的学生人数将达到1750多人及810人,是过去十多年的新高点。
 
芙中校长蔡亲炀:增设2初中一班
 
“芙中为了应付庞大的新生学额需求,特别在明年开办9班初中一班,去年只开7班。
 
本校明年的报读新生人数超过600人,惟校方基于师资问题,只能开设9班,接受约450名新生。本校在不久后将兴建6层楼新校舍,包括14间课室,预料在2011年可启用,届时学生人数可增至约2000人。”
 
波中校长蔡常思:新校舍今年初动工
 
“本校自2006年来,学生人数就逐渐增加,这和独中优势及政府政策有极大关系。
 
本校董事部也将在今年初动工增建6间课室,以容纳更多学生。”
 
霹雳:办学方针获认同9独中增逾49新生
 
霹雳州9所独中2010年初中一新生人数,比2009年增加超过49人。
 
霹雳州独中新生人数增加,原因包括独中办学方针获家长认同、华文在全球的价值提高、独中纪律和学校软硬件设备良好以及出路广等。
 
安顺三民独中校长吴明槟:只能接受120新生
 
“本校目前已有超过135名新生报名就读,不过前来注册的新生为114人。基于校舍有限,我们只能接受120名新生,而预计2010年会有120名新生入学。”
 
马六甲:10465培风增53新生
 
甲州唯一独中培风新生比去年增加53人,新生总数465人,共开10班,包括一班经典班。全校总人数也比去年增加,从去年的2083人增至2133人。
 
培中校长张永庆:
 
“独中学生逐年增加是全国性的大趋势。这2年报读培中的学生都达到600人之数,但能通过入学试被录取的只有400多人。
 
甲州华小每年约有3000多名毕业生,这2年有约20%的600多人报考培中,培中的受欢迎程度令人鼓舞。
 
吉兰丹:迄今增至100人丹中定120新生目标
 
丹州中华独中今年的新生人数较往年增加,共有100人,根据惯例,新生人数料会继续增加。据了解,丹中去年的新生人数是80多位,而今年,此校也定下120名新生的目标
 
丹中董事莫壮康:林敏萍掌校见效果
 
“自林敏萍校长于2007年杪到来丹中掌校后,很快便掌握了学校的行政工作,进行调整,即加紧推动‘拼学术、抓纪律和做环保’,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这可能是新生人数增加的因素之一。
 
相隔15年终突破6万人
 
全国华文独中学生人数,曾于1994年一度上升到5万9773人,但过后一直无法突破;事隔15年后,人数终于成功的于2009年突破6万人大关。
 
根据董总的统计数据显示,独中学生总人数于1973年时,只有2万8318人,后来增加到1978年的3万5930人,到了1983年再增加到4万5890人,而到了1988年,人数继续上升到4万9567人。
 
过后人数即突破5万人,达到1994年的5万9773人,为当时的最高峰;但学生人数到了1999年,降至5万4152人,而2000年时,再降到5万3258人。
 
沙巴:较去年增收110学生沙9独中新生1340
沙巴州9间独中2010年的整体新生人数较去年增加,州内独中初一新生人数估计1340人,较去年新生人数增加约110人。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建国中学于今年新学年增加两班初一班,共增加100个初一新生学额。
 
亚庇建国中学校长林鉴:初一增两班至7班
 
“本校今年初一班级从去年的5班增至7班,我们增收100位新生的决定是‘审时渡势’、‘应改则改,应变则变’,以满足家长的愿望及符合社会的需求。”
 
山打根育源中学校长何思珊:3年来新生连续增加
 
“本校新生人数这3年连续增加,今年新生人数达175人、共开4班。全校人数约883人。家长把孩子送入独中就读,主要是对独中教育环境、纪律有信心。”
 
斗湖巴华中学校长李爱玲:新生人数微减
 
“我们的新生人数为170人,较去年的184人微减,暂不清楚新生人数减少的原因。本校将于1月11日举行入学试,目前全校总人数约1020人。”
 
保佛中学校长余金胜:仅开一班新生20人
 
“一般上仅开一班的新生约为20位,保佛中学的情况特殊,因为当地华人不多,虽然镇内有3、4所华小,但几乎都是友族学生,只有一间华小以华族学生居多。”
 
沙巴崇正中学校长丘新和:初一新生439人
 
“本校已报名的初一新生人数为439人,与去年相若。不过,初一班级从去年的9班减至今年的8班,我们的数量是根据考完入学试后的报名人数,以及根据所聘请到的教师人数决定,因此一班级的人数为约53人。”
 
丹崇正中学校长王彩玲:新生人数显著增加
 
“本校的新生人数则有显著增加,虽然仍保持一班,新生人数从去年的35人增至44人。我们去年获得教育部认可的四星级证书,加上校方积极招生,并举办激励营,相信都对招生有所帮助,进而增加了新生人数。”
 
砂拉越:总人数124214独中新生增268
 
砂州14所独中的新生人数比去年增加268人,总人数达1242人。美里两间独中新生报名人数今年有470人,廉律中学和培民中学分别增加100及52人。
 
古晋独中校董会属下3所独中的新生报名反应良好,新生人数多达374人;诗巫数间独中今年初一新生人数也比去年多。
 
培民中学校长郑尚信:新生增加数十人
 
“今年的新生约150人,比起2008年的新生人数增加数十人,本校也希望有更多小六毕业生报读。”
 
廉律中学首席执行员拿督房按民:新生320人开9班
 
“本校今年的新生人数约320人,并将分成8至9班。少部份家长会在开学当天才到学校为孩子报名,不过当时必须视校方是否还有名额,而且操行在C等或以下及平均分未达45分以上者皆不被接受。
 
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校长叶宗元:开学首周新生料增10人
 
“由于已届新学年开学,新生人数于近日内将继续增加。
 
依往年惯例,新生在开学首周将增约10名。”
 
古晋中华第3中学校长许武琳:新生人数39人
 
“三中明年的新生人数目前有39名,去年同期仅有34日,这显示明年新生人数已获得提升,也意味独中教育的抬头,独中生在3语并重的环境下接受教育,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较为全面。”
 
以下是2001年至2009年独中学生人数表:
2001年:5万3千635人
2002年:5万4千零48人
2003年:5万2千850人
2004年:5万3千零5人
2005年:5万3千402人
2006年:5万4千755人
2007年:5万5千818人
2008年:5万8千212人
2009年:6万零4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