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勿让学生太沉重

 星洲日报2011.01.28

勿让学生太沉重
达仁

    彭瑞芳君在<报考华文运动的联想>  (1月27日《言路版》)一文中提到中五生放弃报考SPM华文是因为缺乏责任感所致。这是笔者无法苟同。一句缺乏责任感令学生们太沉重。

    校长因担心学生华文成绩不理想,拉低学校排名而阻止学生学习华文事件,不是今年才发生。正因为学生热爱华文,事件才得以曝光;若是学生没有责任感,他们不会投诉校长不让他们报考华文。由此可见,学生们是热爱学习母语的。

    学生们长时间面对华文课上课时间紧张和课室不足也是因素,这一点与责任感无关,而是环境影响所致。

    SPM文凭对中五生前途有着重大的影响。虽说华文成绩不会影响文凭,但是其他科目都拿A,唯独华文不是,也会让这张文凭失色不少。而且我们还未摆脱功利主义思维,在SPM华文难拿A的情况下,学生们只能向现实妥协。

    再者,近年来各方不是都在鼓励学生追求本身的兴趣吗?若是如此,学生们因为对华文没兴趣而不报考华文是否情有可原?最近马华推动报考华文运动,希望更多人报考华文可以确保华文师资不会短缺。倘若学生想成为一名会计师而不是一名教师,那么舍华文取会计又是否应该被谅解?

    总而言之,要增加报考SPM华文考生的数量不能单靠口号。强逼华小生报考SPM华文更可能引起反效果。我们应向学生了解,找出问题根源,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海外华人与闽粤文化

 星洲日报2011.01.28

海外华人与闽粤文化
郑名烈

    闽南人出洋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宋元以前。但东南亚的侨社要迟至明朝时期才成型。而闽南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潮是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马来亚侨民回返中国的两个高潮一是发生在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另一阶段则是在马来亚英殖民地政府颁布紧急法令后,许多这里的中国移民或因个人参与地下抗日军、或者是家中有成员参与地下抗日军活动。当然,也有本身心系祖国,或奉命回返祖籍地看顾祖业者。

    大量的侨民返乡让闽南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侨乡。所谓侨乡,是指华侨在中国的故乡,也是中国归侨侨眷最多的地区。一般上我们只看到中国移民将中华文化传承到海外,并且在当地开花结果,对中华文化的韧性倍加肯定。各籍贯人士在马来西亚的传统生活习俗大部份皆传承自祖籍地。一年到头所渡过的节庆均复制祖籍地的过节方式。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基本的祭祀祖先的礼仪均与今日中国闽粤地区的乡下没太大的差异。结婚的过程前说媒,经纳彩到娶嫁仪式。小孩出生至满月、四个月大四月日、满周岁,甚至是正乙派的道教丧葬礼仪,死后的坟墓的格局,均传承自中国的祖籍地。

    民间信仰的神明崇拜、扶乩活动,亦是早期的中国移民从闽粤地区带到大马。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今日海外的中国人延续祖籍地的传统习俗与文化。中国移民在返乡定居寸亦将移居地的文化带回中国的故乡。举例而言,在海峡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屋前方有骑楼的设计,这种俗称五脚基的建筑风格也被传回中国的闽南地区,尤其在厦门市的古街道最为普遍。

    在语言方面,笔者在永春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己融入闽南话的马来用语“Tahan、Degil、Baru”等单字,迄今仍在一些闽南地区通用。而钱这个马来文称做“Duit”的用字更是极为普遍。追查之下,使用这些惯用语的家庭,其祖辈曾经南渡马来亚再返乡。有者是在马来亚出生后来才回乡定居。在一些仍健在的返乡者,口中所操的闽南语口音与我国目前南马地区几乎没有差别。在他们身上也发现到许多在大马华裔生活中所掺杂的本地元素。

    过去许多研究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者,多半习惯从中国的角度看马来西亚。其实,海外华人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上都曾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生活中的细节,常被学者所忽略。当地的学者在这一方面又远不及在海外出身的我们具有的敏感度。海外文化在闽粤地区的变迁以及产生了哪些影响,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




魏家祥:2千教师2月7报到 今起可上网查询调派

 星洲日报2011.01.27

魏家祥:2千教师2月7报到 今起可上网查询调派

    (八打灵再也/拉美士再也27日综合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为1千950名赋闲在家的教育学士课程毕业生(PISMP)捎来好消息,即他们铁定可以于2月7日到各有关学校报到,然后开始执教鞭生涯。

    他今日受询时向星洲日报说,大马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已全面认证这项课程,而教育部已积极着手处理调派工作,这些毕业生从明天起就可到教育部网站查询自己被派到哪一州学校执教。

    他说,各州教育局目前在审理着州内的情况,如各源流学校需要多少位教师,以便做出调整。

下周二获州教局通知

    “学校组今早已把PISMP的教师名单以传真、电邮和邮寄方式传送到各州教育局。教师明天将通过网站知道被派去的州属。由于时间紧迫,学校组指示各州教育局最迟下星期二通知教师所调派的学校。”

    他表示,这也意味着教育学位课程毕业生无法获得调派的问题已获得一劳永逸的解决,明年不会再发生同样的问题。

    “MQA一旦全面认证教育学位课程的文凭,接下来就不必再进行同样的审查批准工作了。”

    他说,自2008年教育法令修改以来,今年是首批师训学院获准颁发学士、硕士及博士文凭,大马学术鉴定局必须先承认有关术文凭之后,这批毕业生才能够派到学校执教。

    另外,魏家祥今日傍晚在马华拉美士区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这些毕业生原本可在今年1月份新学年开始派入到各源流学校执教,当时却发生技术问题,大马学术鉴定局来不及完成鉴定学术文凭。若是一般大学课程,是在8月及9月份颁发学士文凭,因此,该局仍有时间处理鉴定工作。”

为获分配更多教师 确有华小蓄意增班

    另外,魏家祥也称,不希望华小缩班制成为一个课题,因为经过该部门调查,国内的确有一些华小,为了得到分配到更多的教师,而蓄意增设班级。

    他举例,原本一个班级共有35名学生,然而,校方为了获得更多教师,在未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下,擅自分成两个班级,使一个班级的学生仅有十余名学生。

    他指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学校的资料,然而,在现阶段不会公布有关学校名字,只是希望上述问题不会成为政治议题。




非华文组无法副修华文 师范学院学员失望投诉

 星洲日报2011.01.28

非华文组无法副修华文 师范学院学员失望投诉

    (八打灵再也27日讯)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华小科学组学员投诉,学院因没有华文讲师导致他们在一年的受训期间无法副修华文,而只能副修国文或英文,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

    据了解,华小课业辅导组、学前教育组,特殊教育组以及体育组的学员也同样被派到没有华文讲师的师范学院,导致学员很可能将面对没有副修华文的问题。

    教总主席王超群受询时向星洲日报说,这批华小科学组学员是属于2011年度1月开课的KPLI课程新学员,他们于1月24日到师范学院报到,但在迎新生的汇报会上被院方告知此事,而且院方也透露,除非有华文讲师派往该院,他们才有机会副修华文。

    “学员因为不能副修华文感到非常失望,他们都认为毕业后要被派往华小执教,因此应该修读华文,以提升华文能力,进而加强教学成效。”

华小学员被派到国小执教

    他说,近年来的华小师资培训一再发生人为偏差,让教总深感不满。

    “除了华小科学组学员无法修读华文的问题外,今年新学年,也有多位华小学前教育组的学员被派到国小执教,以及华小英文组的学员被派到国小实习。”

    他说,即使是已在第一时间内向教育部反映,但问题还是没有获得圆满解决,如华小英文组学员依旧在今年1月中根据当局的指示到国小实习,这让有关学员担心在毕业后不能到华小服务。

王超群:曾与魏家祥商讨 教部官员违反指示

    王超群批评教育部官员没有遵循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的指示,即让所有华小组的各科目学员有机会副修华文,进而影响华小的教育素质。

    他说,去年已发生华小组非华文科学员无法修读华文的事件,为了解决问题,他和一些代表特于去年12月6日与魏家祥进行交流。

    他表示,魏家祥当时表示已获悉此事,并会采取行动确保华小组各科目学员必须把华文作为副修科目,因此,学员将会被派到有华文讲师的师范学院。

    “然而,教总现在接获华小科学组学员投诉无法副修华文的投诉,显示教育部官员根本没有遵循副部长的指示。”

担心不被派到华小服务

    他说,教总对此深感不满,因为这不但不符合华小的需求,更是使到学员担心毕业后不会被派到华小服务,尤其是院方已在迎新生的汇报会上表示华小科学组学员将被派到国小实习。

    他说,他已致函魏家祥,并希望对方给予关注,尽速解决华小组非华文科学员在受训期间没有修读华文的问题。

魏家祥:让学员副修华文 调派附近师范华文讲师

    魏家祥说,教育部将会调派附近师范学院的华文讲师,到没有华文讲师的师范学院兼教华小组各种目学员。

    他说,他刚才已要求教育部官员向华小科学组的师范学院传达指示,而有关学院将做出纠正,以让总共15位的华小科学组的学员副修华文。

    他向星洲日报说,全国有27所师范学院,但只有15所有华文组,除了把大部分的华小组学员安排在这15所师范学院,也需要把一些华小组学员平均分派到其他师范学院。

    “这样才能招收更多华小组的学员,我们去年也是调派附近师范学院的华文讲师为其他华小组学员上课,因此这将不会成为课题。”




报考华文运动的联想

 星洲日报2011.01.27

报考华文运动的联想
彭瑞芳

    马华积极推动华小生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以确保日后华小及中学有足够的华文师资,进而促使华文教育万古长青。身为华文老师的我心里既高兴又慨叹。高兴是因为华基政党终于采取行动,正视华文师资的问题;慨叹乃因想到现代新新人类,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别人提醒才会有所醒觉,从来不会自动自发、积极维护本身的文化。他们小至日常生活起居的小事,大至日后读什么科系、要如何规划人生,都要师长再三安排督促,才会去思考。

    以往学生们一般懂得为将来规划,对本身的母语,更有“唇亡齿寒”的自觉性。今天,由于父母样样事务为孩子设想周到,孩子从小就接受父母各式各样的安排,以致他们大多数不愿去想自己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该怎么为自己的将来规划等。这是我们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孩子不懂得报考华文的重要性,孩子没有责任感、甚至对民族没有使命感,是不是透过这种“运动”方式就可以奏效的呢?也许在未来数年,报考华文人数的数据真的会有所提升,然,新一代实际上对母语教育的思维想法,则不可预知了。

    从这件事谈开来,我们别的不说,就说今日孩子的责任感就好。家中有小孩的人都知道,今日学生孩子,脑子里不知道想什么、装什么的,时常会丢三忘四,常忘记带书本簿子到校,劳烦父母送到校的的情况时而有之。我觉得,这是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重视成绩,少教了“责任感”这元素所导致的。

    要华小生在SPM报考华文,其实就与学生的责任感的强弱息息相关。如果老师教不得其法,再多的运动、呼吁恐怕还是会流于口号而已!




方天兴:华裔生少报考 华文科试题应探讨

 星洲日报2011.01.27

方天兴:华裔生少报考 华文科试题应探讨

    (关丹26日讯)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表示,教育部应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学华文科的课程纲要与试卷,以确保课程纲要及考卷内容水平即不会“曲高和寡”,也不会因为要迎合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拉低。

    他说,据教育部最近公布过去了年来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华小生到了中学,有近半已经放弃、或是没有报考华文。

    “例如在2005年的小六评估考试中,全国共有10万5千117名华小考生报考华文,但这批学生升上中学后,只有一半,即5万6千167人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报考华文。

    “不久前,国内更发生一间中学,为了避免降低学校整体的考试水平而表明不鼓励学生报考华文的课题,对于这情况,我们除了无法苟同并大力谴责外,也应扪心自问到底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

    他是昨晚在此间设宴招待彭亨州华团领袖、工商界代表及华文报媒体寸致词说,还有一个同样令人关注的情况是,许多人还是抱着“只要会讲、读、写华文,可以应付即可”心态,同时把母语列为“次等或第三等”。

母语不应列“次等或第三等”

    他说,近年来在友族家长不断把子女送入华小接受教育的同时,华裔更应不落友族之后,不只是接受母语教育,也应考华文,即使将来没有成为华文教师,至少在其他层面和角落里,都可成为维护和推动华文教育的其中一分子,通过聚沙成塔来达到众志成城之效。

方天兴:解决华小师荒 应扩大师训华文组

     (关丹26日讯)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说,政府必须正视国内1千200多间华小多年来一直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就以今年开学为例,全国共缺乏2千名教师,相等于平均每间学校缺少超过1名。

    “政府应该扩大全国师训华文组的阵容及设备,以公平及合理的行动积极招收学员,确保华小拥有足够师资,而不是靠临教来填补。”

    他说,一旦有了政府的配合,华社也应该多鼓励子女担任教师。

    他表示,唯有通过这双管其下方式,华小才能化解“华小师资短缺,国小过剩”问题。

    他强调,要解决问题,须从根源下手,否则这问题在明年或来年新学年,随时都会重演。

    同时也是光华华小董事长的方氏是今日为该校辛卯年挥春,书法及填色比赛主持开幕礼时,致词中这么表示。

    方氏呼吁有意担任教师的人士,在中学一定要修读华文,参与华文学会,并报考华文。此外,由于未来的教育领域发展趋势,政府与教育部都朝“教员大专化”目标迈前;因此,有意加入杏坛者,应该继续深造和进修,以取得有关资格。




峇中华公会主催 『华团之夜』后日登场

 星洲日报2011.01.27

峇中华公会主催 『华团之夜』后日登场

    (峇株巴辖26日讯)由峇株巴辖中华公会主催,各华团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华团农历新年庆典玉兔献瑞展鸿猷“华团之夜”将于1月29日晚上7时,在高峰广场中央舞台举行,当晚也将进行各项比赛颁奖仪式,吁请公众踊跃出席共襄盛举。

    工委会副主席张强进日前在峇株华团农历新年庆典工委会主办、惠安公会协办的全峇儿童画兔及填色比赛上致词时表示,配合新春佳节举办一系列庆典节目及比赛活动,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及增加新春欢乐气息,同时也能提升儿童填色技巧及绘画水平。

    他说,工委会将于29日当天举行颁奖仪式,吁请在新春庆典举办期间各项比赛活动优胜者,于当天准时出席颁奖仪式。此外,当天也将备有精彩文娱表演节目。

现场挥春赛优胜者揭晓

    另一方面,主办单位也发布全峇儿童画兔及填色比赛,及多元艺术协会协办的“辛卯年现场挥春比赛”的优胜者名单如下:

    A组:第一名:郑乐天、第二名:庄柔恩、第三名:萧芷轩、第四名:郑欣盈;
    B组:第一名:张佳霖、第二名:谭诗洁、第三名:尤佳宁、第四名:黄嘉乐;
    C组:第一名:蔡家丰,第二名:符芝霖、第三名:吕佳儿、第四名:李进旺。

    “辛卯年现场挥春比赛”成绩如下:
    公开组:第一名:陈德利、第二名:吴福铭,第三名:朱芷慧;
    中学组:第一名:魏仕宽、第二名:张净彦、第三名:许蕙莲;
    小学组:第一名:周俊杰、第二名:黄学政、第三名:陈权仪。




永中管乐团联手举办 『起飞』音乐会后日约你

 星洲日报2011.01.27


 永中管乐团联手举办 『起飞』音乐会后日约你

    (永平26日讯)永平中学管乐团将联合柔佛州第一支社区乐团——喜悦管乐团,于1月29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在学校邱廉书堂举办“起飞”新春音乐会。

    永中管乐团成立至今已有45年,曾多次到国内务州巡回演出。去年12月,该管乐团顺利完成台湾之旅,跟多所台湾中学管乐团进行交流,并与台湾花莲宜昌国中联办“无距12圣诞乐”音乐会。

    由水中管乐团团友组成的喜悦管乐团,成立于2008年。过去该乐团都是趁团员返乡过春节之便,参与母校管乐团音乐会的演出。

    永中管乐团将在“起飞”音乐会演奏多首乐曲,包括新加坡年轻作曲家杨国源的《Flight: Advertture In The Sky》、黄家俊的《The Bell of Big Ben》,还有乐团指导老师郑国富编写的《福建演歌(12)》及《昔日情怀(4)》。

    音乐会凭票入场。详情洽郑国富(019-733 5065)或郑文伊(012-711 0016)。




育才学校一个大马挥春赛 巫裔学生夺第一名

 星洲日报2011.01.27

育才学校一个大马挥春赛 巫裔学生夺第一名

    (峇株巴辖26日讯)巴力安尼育才学校日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一个大马挥春比赛”,此赛特别的是由华巫印三大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巫裔学生艾迪尔以其工整及出色的作品赢得第一名。

    该校新任校长江际基向星洲日报表示,该校学生以友族同胞居多,因此该项书法比赛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大马”书法比赛。该比赛第二及第三名由巫裔学生爱达及鲁伊萨获得。

    育才学校目前共有11名学生,其中巫裔学生占了7人,华裔学生有3人及1名印裔学生。而该校今年迎来唯一的新生也是巫裔学生。

    该校目前没有二年级学生,三年级有2名学生、四年级有1人、五年级及六年级则分别有4人及3人。

友族家长热烈响应书法班

    爱好书法的江校长于去年学校年终假期期间,特别开办一项为期两个星期的书法班,由他亲自指导学生学习书法,让学生除了平日在学校课程中学习大楷外,也有机会接触书法文化。

    除了华族学生外,这项免费的书法班也获得友族学生家长的热烈响应,风雨不改地将孩子带到学校学习书法,并认为这是难得的学习中华文化机会。

    他说,虽然这是一项额外开办的书法班,但是学生学习态度都非常积极、认真,同时也很自发性的提出各项疑问,各族学生在一起学习书法,更有助于促进良好的文化交流。

    配合新春佳节的到来,除了举办挥春比赛,教师也教导学生如何以红包封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新年装饰品,学生亲手以红包封制作成各式吊饰,乐在其中。

    此外,江际基也表示,他经常在举行周会时向学生讲述华族的习俗与文化,希望能藉此灌输学生对各族间的认识及了解。




 

峇扶轮社施赠贫老 三春老人院8人获红包

 星洲日报2011.01.27

峇扶轮社施赠贫老 三春老人院8人获红包

    (峇株巴辖26日讯)峇株巴辖扶轮社成员配合新春佳节施赠贫老,派红包给三春老人院8名老人。

    同行者包括扶轮社洗肾中心主席陈丽媚、副社长叶纪生、前社长林家仪、许乃福、庄荣义、许福津、候任社长李笠铢及社会服务主任陈秀芳等。

    陈丽媚指出,接下来该社将在本月29及30日举办“温情满人间,送上一份温情”送白米活动,由善心人士赞助1千包白米分发给贫病人士,有意领取白米的贫病人士,可联络07-438 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