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团人士进党之后

  当代马华文存2~政治卷• 90年代

华团人士进党之后

朱自存

 

“华团人士”应否参政这问题,在林晃升等27人正式加入民主行动党之后,应该不会再成为争论问题了。这些人选择参政是为了实现自已的理想,谁能阻挡?

 

本来,加入华团的人,并未有声明不涉及政治,除非有关团体章程上列明参加政治活动有违纪律之外,否则他们参政后即使留在华团里面,并不触犯章程。

 

英国人殖民时期於1908年实施社团注册法令,不许被殖民政策统治下的人谈政,规定不准谈政治这一条要列明在社团章程之内。相信今日任何华团人士,站在独立国家公民的地位,不会将已不存在的殖民政策下的规定,依然套在自己的头上吧。

 

如非健忘,1981年国阵政府提出社团修正法令,要把社团分成联谊政治两类时,华团和社会组织(包括国民醒觉运动、律师公会、回教青年运动等组织)群起反对。接下来1982年大选到了,有关法令被临时收回,及1983社团修正法令再提出时,已没有规定必须分为联谊政治了。

 

注册社团以“华团”为多,当年反对被列入“联谊”便不能参与政治活动的规定,在未通过有关法令时纷纷声言一旦分类便要注册成为政治社团,赢得后来法令上不再硬性分类。

 

皆要成为“政治社团”

 

今日因华团内一些自己人要参政了,便又丑态毕露,多多意见,除非以个人私心为出发点,否则便是对华团早有公意的实例忘得一干二净,或是开倒车了。

 

报上刊载加入行动党的华团人士,如全国民权委员会主席杨培根律师,教总法律顾问饶仁毅律师,以及社团活跃的一些青年人,他们不像林晃升的挂上前董总主席的名衔,他们仍然留在华团之内。要他们辞职参政,必蒋引起华团内再起争论,可能受到杨、饶等人的拒绝。

 

事实上,华团内兼任执政党要职的人比比皆是。(试看这些人受封或不幸自已或家属逝世时,履历或讣文上,华团与政党身份并列出一大堆,可以为证!)

 

更实在的例子是,马华直辖区要员叶福兴,1986年大选时是武吉免登候选人,作为候选人之前及落选之后,他都是行团总会的会长。

 

华团对其团员参选或参政者的看法,若有双重准则,恐怕只会引人耻笑。

 

柯嘉逊与升官图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柯嘉逊博士参政和有可能参选了,1987年他写了〈务边补选:知识份子升官图〉一文,指陈祖排博士参选是为了升官。如今,一些人把柯嘉逊有意参选也指为升官”,要把帽子套回他的头上去。平心而论,这帽子是套得太匆促了。

 

参选而当上国会议员,并不是做官!除非把人民代表(人民的代言人)当作是官,不把他当作我们自己的代表(我们投票选他出来的),而把他当作统治阶层的看待,有此思想的人,既没有民主在脑子里,可能还存在着奴性

 

当部长、副部长、政治秘书之类,是官了。陈祖排博士今天是官了。柯嘉逊博士会否是官呢,他是否为升官而参选,不应太主观去指责。

 

有一点更妙的是:执政党宣传人员也说柯嘉逊要升官,难道他们认为行动党一定执政了吗?

 

林晃昇止于参政?

 

林晃昇参政可能又参选了,也有人指他“要做官”,这也是发错了箭。

 

如果我要毁林晃昇的政治前途,我是会鼓励他参选,鼓励他做官的。我决不去说他年纪大了,国语不精通这一类令他丧气的话!说他应该参选,有朝一日在野党执政时当部长,为华教出一口气(出一口气不等于争取有成就啊),那么,把林晃昇局限在一个议员(如果他中选的话)的位子上,让他在众多议员的国会里表演,到时才设法去难倒他!

 

不过我相信林晃昇不像我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林晃昇若只参政而不参选,像他过去在董教总那样,四处去为他今日所坚信的促成两线制信念而努力,不只为他的党--行动党奔走,也为同线的四六精神、人民党等奔走,在非马来人选区争取华裔选民,投他所支持的非华裔候选人一票。那他所发挥的力量,可比他自己去参选大得多了。(按:四六精神是巫统分裂后成立的,竞选失败后解散,不少人返回巫统。)

 

在朝在野·两线争民

 

Opposite这个英文字,不应把在野党说成反对党。其实Opposite也是相对”,“对等的解释。

 

“在朝”、“在野”是中华文化里所用的字眼。用“执政党在野党的名词是客观的,也是民主的。执政不会永远,反对也不是永远的,历史上的例子太多,不必去举例。今天在朝,明日在野,反之亦如此。特别是要靠我们人民支持才可以执政的政党,我们只分别它们是在朝在野便好了,何必主观的认为它是执政或反对?因为作为人民的我们,有权把这些政党放在的位置上。

 

文化一点,民主一点,我们今后称呼它为“在朝党”或“执政党(特别在成立了政府之后),或在野党比较适合。

 

只有政治力量平衡,政党在朝或在野的机会才均等,而人民也有更大的权力去把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政党放在里,把违背自己意愿的政党,放在外。这也是要促成两线制的目的。有两线,人民便成争取目标。

 

我不在这里谈两线制的优劣。

 

我在驾车时发觉油箱缺乏汽油,在想添油的途中发觉不同牌子的汽油站在两旁路边大贴海报,用赠品来争取顾客。

 

我想:如果只有一种牌子的汽油站,在专利汽油生意,谁去管我这个消费人要不要添油呢。

 

不添汽油吗?跑路或搭的士、巴士去可也!

 

23-08-1990《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