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阵何去何从?

  当代马华文存2~政治卷• 90年代

替阵何去何从?

郑丁贤

 

无可否认,大选结果标志了替代阵线的挫折。虽然回教党大胜,但是,这并不意味是替阵的收获,正如国阵冲过三分之二火线,但并未能抵销巫统的受挫。

 

替阵的挫折,最主要是它倡导的理念没有得到多数选民的积极认同。它高举的民主、自由、公平社会旗帜,败在国阵的稳定和发展策略之下。

 

替阵虽然送了44个议员进入国会,但是,其中的27个是回教党的代表。在替阵的共同理念之外,回教党有本身的议程,这和行动党、公正党及人民党有所差别,替阵内部的神权治国论,更压倒了世俗治国论。

 

其次,替阵各党的得票情况,显示种族的区别依然存在。回教党和公正党获得广泛的马来选民支持,但却被多数华裔选民拒绝,甚至民主行动党也因此受累。

 

这显示大马选民对本身的地位仍然有不安全感。华人的不安全感现在一方面害怕回教国,另一方面又担心动乱,因此以维持现状为先,全力支持国阵。相对的,许多马来选民也有这种心态。例如,对主导地位信心十足的北方4州马来选民,可以接受替阵,但是,邻近接壤的槟州马来选民,因为在州内属於少数民族,衍生了不安全感,因此,他们宁可舍去安华因素(除了峇东埔),而全力支持国阵。

 

群众脚步配合不上

 

替阵的未来面对重大的考验,各成员党是否就此分道扬镀,或是继续合作,和国阵抗衡。

 

在替阵内部,行动党和回教党的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差别,虽然两党的领袖具有共识,把差别撇在一边,但是,选民却未必接受这种安排。这主要是两党的步伐走得太前,群众的脚步却配合不上。

 

回教党赢得的议席远远超过其它盟党,行动党和公正党对它的制衡能力已经减弱;在投票前夕,党长老聂阿兹表示回教党不以实现回教国为目标,这象征了回教党在世俗主义的压力下,立场较有弹性,但如今情况有别,回教党还会软化立场吗?

 

因此,替阵如果要继续存在,回教党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回教党如果能够以大局着想,容纳行动党和公正党的世俗主义,则替阵还有存在的空间。

反之,如果行动党和回教党决裂,替阵也就到此为止。

 

推动大马政治进程

 

另一方面,公正党也有它的角色。公正党的处境尴尬,它得到相当数量的选票,却没有显著的议席,如果它的支持者散去,公正党也将泡沫化。一旦公正党瓦解,替阵没有一股中和的力量,行动党和回教党的矛盾更加尖锐,替阵也无法长久。

 

因此,如果行动党能够和公正党紧密合作,一方面抵销回教党的压力,一方面使各党排除异见,则替阵还能维持它的生命,继续它的使命。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而言,替阵虽然未能达致它的议席目标,然而,它却成功的推动了大马的政治进程。

 

在竞选过程中,替阵提出了它的政治理念,即是民主、自由和公正社会,并且把这些理念推广到全国各个阶层社会,向人民宣扬层次较高的政治文化;不管人民是否认同支持,至少是一种政治教育,对提高民主意识有所帮助。

 

其次,替阵各成员党显示了真诚的合作精神。从来没有见过各反对党之间,在决定候选人方面如此配合,在全国打出11的阵势;在竞选过程之中,各党候选人和工作人员也落力为友党助选。

 

肯定替阵存在价值

 

在甘榜内,前所未有的出现那么多的火箭旗帜,以及行动党领袖能够来去自如。回教党和公正党的支持者甚至穿梭乡间小路,到处为行动党拉票。同样的,行动党的候选人也四处为回教党辩护,纠正华裔对回教及回教党的错误认识。

 

从这两点来看,替阵的存在,已经提升了大马民主政治的层次,也减少各族之间的隔膜,对国民团结作出贡献。

 

认识了这点,也可以肯定替阵的存在价值;竞选失利,是策略上的问题,以及人民的认知还有待提升。这也是替阵今后应该继续努力的任务。

 

02-12-1999《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