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1.01.18
校长户头事件
魏家祥:支票款项转入公款户头‧校长无法动用分毫
(吉隆坡17日讯)教育部副部长兼马华教育局主任拿督魏家祥表示,任何志名“XX华小校长”收款的支票,所有款项最终将自动转入“公共捐款户头”(Wang Suwa),校长肯定无法从中获得一分一毫。
学校没有“校长户头”
他今日主持马华中央教育局会议后郑重澄清,学校从来不存在所谓的“校长户头”问题,学校只有2个户头,即政府款项户头(政府拨款)及公共捐款户头(含公众捐款)。
他形容这是字眼上引起的误会,这些争议没必要存在。不过,如果有校长私下接收公共款项,教育部欢迎公众举报。
他举例,即使支票志名“XX华小校长”收款,这只是一个官方的整体称呼,而有关款项根本无法进入校长的个人户头。因此,“校长户头”问题根本不存在。
他说,公众的捐款支票一般志名“XX华小校长”收款,而这些款项将自动存入公共捐款户头。
学校开销须经过内部稽查
此外,魏家祥表示,任何学校开销必须经过内部稽查组审核,并提呈报告给国家总稽查署,校长很难“假公济私”。
“如果任何校长未按照指南使用款项,他们将接获总稽查署的严厉警告,一旦连续3次接获警告,有关校长可能将丧失恩奉金。”
他强调,所有公款如果管理或处理不当可被视为失信,校长或董事长都会受到对付。
此外,魏家祥表示,教育部不曾接获任何校长私下接收款项的投报,惟校长在开销上“报大数”事件时有所闻,所有证实涉及滥权的校长将受到严厉对付。
学校华文组独立运作 不可列入外语组
魏家祥强调,根据教育部1986年3月13日发出的指令,所有学校的华文组是独立运作的组别,任何将华文列为外语组的决定,如同违反当年的通令。
他今日针对本报报导指“华文教师不足,一些国中华文列为外语组”后指出,一些学校的初步建议或决定绝对不是来自教育部高层的指示,教育部也不曾讨论相关问题。
他强调,教育部1986年3月13日发出的指令至今仍然生效,而这个问题跟师资不足无关。
他说,根据指南,华文组的拨款与运作是独立运作。
另一方面,魏家祥重申,华文教育理事会的成立不是为了取代其他教育机构如董教总的传统角色。
他说,华文教育理事会成立的目标是为了吸纳学者及华文科教授,以共同推动华教发展。
周再杰:“XXX华小校长”收款支票‧学校为杂费备用金加额
(柔佛‧新山17日讯)针对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昨日声称,他曾目睹一些支票志明“XXX华小校长”(Guru Besar Sjkc XXX)收款的事件,柔佛州校长职工总会主席周再杰校长表示,志明“XXX华小校长”收款的支票并非汇入校长本身的户头,而是学校本身开出的现金支票,为学校的杂费备用金(Petty Cash)加额。
他今日对星洲日报指出,华小皆有各自的杂费备用金,用来支付一些零星的杂费,如购买小锁头、医药急救箱的药水等,但在任何时候不能超过300令吉。当杂费备用金所剩不多时,学校则必须开出有关现金支票,为杂费备用金加额。
此外,根据政府规定,杂费备用金购买的物品皆不能超过100令吉,若超过指定限额,则必须有估价单。
他表示,按照政府程序,有关支票必须志明“XXX华小校长”(Guru Besar Sjkc XXX),但杂费备用金一向由学校的书记负责,校长从不干预。杂费备用金的款项来自华小的政府拨款户头和学校私立户头,而教育部每年都会派员稽查这两个户头的全盘账目。
银行规定 收款人须符学校户头
针对邹寿汉透露,有关志明“XXX华小校长”收款的支票是来自一家公司,周再杰澄清,任何私人公司若要汇款予华小,绝不可能在支票上志明“XXX华小校长”为收款人”,因为银行根本不会通过有关汇款。
他指出,根据银行规定,收款人与学校户头名字必须符合。因此,若某私人公司要汇款予华小,支票的收款人应是“XXX华小”。同样的,若有人要捐款予家教协会,支票的收款人必须为“XXX华小家教协会”。
彭忠良:仅有政府及公众来款户头‧华小没接指示设校长户头
(吉隆坡17日讯)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彭忠良表示,至今全国华小并无收到任何教育部的指示须设立“校长户头”的指示,华小至今也只有政府户头(Wang Kerajaan)和公众来款户头(Wang Suwa)。
“身为华教组织的领导人董总署理主席的邹寿汉,理应协助处理和解决一些华教的课题,而不应该在没有厘清和了解真正的情况下,随意发表一些不符事实的言论,误导华社,制造华教组织的矛盾和误解,进而分裂各华教组织。”
他今天发文告强调,这种做法,对华教的发展,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只会造成破坏。
彭忠良解释,目前如果有任何支票注明“Guru Besar SJK C xxxxx”者,这些支票,根据教育部的财务管理条规,必须存入政府户头和公众来款户头;这是学校处理来往账目的基本作业方式。学校并不能另设户头以让有关人士存入支票。
他说,学校杂支项目Pancar Runcit或Petty Cash是附属于公众来款户头的其中一项支出项目,并不是甚么“校长户头”。它只是方便校长处理学校的一些日常杂支项目而设立的。
他指出,以上这些教育部规定的财务管理机制或条规,是用以管理全国包括政府中学,小学,印小和华小的财务。华小是不能有所例外或另设方法或任何自成一格管理方式。
“如果任何学校被发现设有‘校长户头’,有关人士可直接向教育部投报,方便有关部门展开调查。”
免误导公众 应搞清实况才发表评论
彭忠良吁请有关人士应该搞清楚实在情况后才在报端发表评论或看法,以免误导公众,从而引起公众对全国华小校长的误解或任何负面的看法。
“有关人士不要因为只看到几张支票写着“Guru Besar SJK C xxxxx”,就说学校另设有“校长户头”,学校食堂和贩卖部交给校方的租金也是写:“Guru Besar SJK C xxxxx”,这两项租金必须拨进学校的公众来款户头。
这种片面和不负责任的言论是令人感到非常遗憾,这种言论更不应该是从华教最高领导层的口中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