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大北马__17_07_2025

 星洲日报—大北马__17_07_2025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来源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

  • 毓英小学荣获威省春节饮料盒回收比赛冠军,成绩全威省之冠

    • 高渊港口毓英小学在威南县“春节饮料盒回收”比赛中五年来三度夺冠,今年回收量与学生人数比率更是威省第一。
    • 该校仅有192名学生,却收集了总重205公斤的饮料盒,平均每位学生收集了1.068公斤。
    • 威省市政厅举办的此项比赛,以总重量除以学生人数来定成绩,而非总重量,以确保对学生人数少的学校公平。
    • 校长陈赐奇表示,毓英小学是威省唯一平均每位学生收集饮料盒突破1公斤的学校,这显示学生平时在家也有收集饮料盒的好习惯。
    • 收集饮料盒已成为该校的环保文化一部分,学生们会自律地清洗、压扁、晒干饮料盒。
    • 学校环保队将赢来的奖金回馈全体师生和校工,包括去年儿童节购买麦当劳汉堡和雪糕,今年教师节购买Burger King奖励老师和优秀校队球员,年底还会送小礼物给环保小尖兵。
    • 该校也积极推动绿色校园活动,包括去年儿童节以再生循环品制作“环保衣”的时装表演。
  • 威南打昔珍珠城诊所重建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明年9月启用

    • 该诊所重建工程属于第11大马计划下的第4滚动计划,总拨款3000万令吉。
    • 工程于2024年11月11日动工,截至今年6月25日,进度已达19.53%,比原定计划超前0.52%。
    • 新诊所将涵盖主诊所大楼、储藏室、保安亭、救护车车库等附属建筑。
    • 施工期间,原有诊所已迁至临时地点继续提供服务,每日平均接诊约900位病患。
  • 槟城8%适龄学子未能入学,第一副首席部长促乡管会协助

    • 槟州第一副首席部长拿督莫哈末阿都哈密指出,槟州适龄学子的就学率为92%,约8%未能顺利入学或中途辍学。
    • 这8%中,约5%在未注册的宗教学校就读,3%是完全未受教育。
    • 他呼吁乡村社区管理理事会(MPKK)积极寻找这些孩子,并协助他们重返教育体系。
    • 他认为未就学可能与家庭经济问题或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有关。
    • 莫哈末阿都哈密强调,槟州有许多机构提供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选择,以满足工业州对熟练技职人才的需求。
    • 州政府致力于推动融合教育,目标是2030年实现“零辍学率”,以达致槟城2030愿景的“精明州”主题。
    • 约300名学生和教师参与了2025年融合教育嘉年华,展示各类教育资源与支援服务。
  • 中国伪娘网红“南京红姐”事件引发关注

    • 该事件横扫微博热搜榜,并登上东南亚及日本媒体。
    • “红姐”自称60岁单亲大妈,通过滤镜和变声软件吸引男网友,以“免费性行为”为诱饵。
    • 最终,红姐因涉嫌偷拍并贩售性爱影片被捕,真实身份是38岁男子。
    • 马华槟州副组织秘书柯连发认为,此次事件揭示的不仅是诈骗,更是上钩者的心理问题,因红姐提供了陪伴、聊天和情绪安抚,精准踩中人性盲区。
  • 马华促槟州政府正视旅游政策问题,解释槟城为何未入选“亚洲最佳城市”

    • 马华槟州副组织秘书柯连发质疑槟城为何缺席国际旅游界最具代表性的“亚洲最佳城市”排行榜。
    • 他批评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以“最佳岛屿”和“最美缆车”奖项辩护是避重就轻。
    • 柯连发指出,岛屿之美不等于城市旅游规划有方,缆车设施也不能掩盖市区交通拥堵、旅游产品乏善可陈等问题。
  • 马华促州政府交代槟威海底隧道、轻快铁跨海桥梁及第三座跨海大桥计划进展

    • 马华槟州公共服务及投诉局主任林瑞木指出,相关报告显示槟城第三大桥和轻快铁跨海桥梁将影响主要航道,威胁船只通行。
    • 他质疑这些工程是否只是“谎言”,以及耗资3亿零500万令吉的可行性研究的槟威海底隧道计划是否已“胎死腹中”。
  • 槟州民政党反对水费调涨,促水供机构停止合理化行为

    • 民政党槟州秘书方志伟指出,反对槟州政府明年中再度调涨水费的建议,认为行动党执政下的水供服务并未改善,槟州非计划性断水频繁。
    • 他提到,2023年槟州录得6330宗断水事件,几乎是全国平均的两倍。
    • 他建议暂停调涨水费,优先提升水供质量。
  • 马青总秘书苏仪芳:首相需维护三权分立,各种委任冲击公信力

    • 苏仪芳表示,近期司法危机是三权分立被破坏的冰山一角,反贪会主席和总检察长的委任都显示首相权力过大,违反了希盟曾承诺的检控官职权独立。
    • 她认为流传的内阁会议记录是真实的,因警方已介入调查泄密者。
  • 班茶甘榜胡马海域遭巨浪侵袭,居民呼吁速修防护堤

    • 双溪大年班茶甘榜胡马海域日前遭巨浪侵袭,海水上涨已快淹入居民厨房。
    • 居民表示,海水把沙石冲到屋后,海边严重侵蚀,甚至有房屋因大浪下陷坍塌。
    • 约有30间屋子受影响,当地居民担忧季候风来临,促相关单位尽快修复防护堤。
  • 公寓母女腐尸案DNA报告出炉,家属已领尸

    • DNA报告证实尸体为37岁母亲苏莱雅及其2岁女儿,家属已前往槟城中央医院太平间领尸。
    • 此案于6月30日因恶臭被邻居报警揭发,警方初步调查无他杀因素,列为突然死亡案。
  • 五金厂狂烧逾19小时,34支消拯队扑救无伤亡

    • 柔府轻工业园集兴五金有限公司工厂大火从昨午3时左右开始燃烧,至今早10时30分仍未完全扑灭,已超过19小时。
    • 灾场无人员伤亡报告。
    • 工厂内有大量易燃和化学物品,消拯队出动推土机翻开灰烬、拆开锌板进行灭火。
    • 共有6支政府消拯队及28支志愿消防队参与灌救。
    • 隔壁的风管加工厂设备被淋湿,导致停工蒙受损失。
  • 宗教小学厨房凌晨失火,50%用具设施烧毁

    • 高渊希望园一所宗教小学厨房于凌晨2时许失火,50%的厨房用具和设施被烧毁。
    • 火势已全面扑灭,无人员伤亡。
  • 槟消协促吉打州政府处理直落尼峇土壤侵蚀问题

    • 槟城消费人协会(CAP)呼吁吉打州政府处理瓜拉姆达县直落尼峇村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该问题已持续4年。
    • 侵蚀导致沿海海域水色泛红混浊,泥沙沉积,影响约一百名沿海渔民的生计。
    • 风浪和豪雨加剧侵蚀,可能导致大规模崩塌,影响海洋生态和渔船靠岸。
    • 槟消协恳请有关当局尽快兴建防蚀堤坝。
  • 角头北港数道路获20万令吉拨款提升

    • 角头北港村委会连续三年获得政府拨款,近期获得20万令吉用于重铺多条道路,提升民居出行安全。
    • 南港村委会也已提呈多项计划,包括维修沟渠、道路及基设。
  • 槟岛市政厅多次射杀乌鸦数量仍增加,促民众勿乱丢垃圾或投喂

    • 槟岛市政厅本月13日捕杀391只乌鸦,市议员李成淮指出,这反映乌鸦数量持续增加的隐忧。
    • 他呼吁大众共同参与,不乱丢垃圾或投喂,以减少乌鸦和鸽子数量。
    • 市政厅每月会进行3次捕杀乌鸦行动,并使用撒网捕捉鸽子。
    • 6月份,市政厅共捕捉778只鸽子,射杀及捕捉1381只乌鸦,清除100个乌鸦巢穴,并有4人因喂食鸽子被罚.
  • 88岁缝纫达人叶逢梅巧手改造废旧物,手作是疗愈身心最佳途径

    • 88岁高龄的叶逢梅热爱缝纫手作,将回收碎布、旧物改造升级,赋予新生命,创作出数以千计的作品。
    • 她受父母影响,尤其母亲喜爱裁缝和讲究惜物不浪费。
    • 她曾为《漂亮家居》杂志开设“惜物惜缘”手工教学专栏长达5年。
    • 她的创作灵感源自生活观察和视频参考,并将莲蓬、苹婆树壳、橘子皮、旧头盔等无用之物化为艺术品。
    • 尽管视力退化,她仍坚持手作,使用穿针器、放大镜辅助,认为手作是她养生和疗愈身心的最佳途径。
  • 双溪峇甲五公司花园野猴“大闹”,疑因开发活动致迁徙

    • 成群野猴近期频频出现在双溪峇甲五公司花园,翻垃圾桶、拆天线、啃食果树、在屋顶玩耍,令居民苦不堪言。
    • 居民推测猴群数量暴增与五公司山一带的开发活动有关,迫使野猴迁徙至住宅区。
    • 野生动物局已在州议员助理的协助下放置捕捉笼,并要求园林地主砍掉靠近住宅区的树木。
  • 升旗山机构与国际动物保护与福利组织(IAPWA)合作应对动物中毒事件

    • 升旗山一带发生大规模动物中毒死亡事件后,升旗山机构(PHC)与IAPWA槟城分会合作寻找对策,管控流浪动物数量。
    • 双方列出4项解决方案:推行宣导运动、与山区农民合作推广诱捕、绝育和重新释放(TNR)方案、鼓励居民为宠物绝育、以及PHC协助IAPWA绘制流浪狗分布图。
    • PHC曾于本月6日指出,狗、猫及鸟类疑误食毒饵死亡;IAPWA槟城分会于12日悬赏5万令吉征集虐杀动物情报。
  • 槟州自愿治安公会推两项计划:设官网App广招新队员并拟设分队

    • 槟州自愿治安公会主席王振吉宣布将筹设公会移动应用程式及网页系统,以扩大招募与组织规模,巩固社区治安力量。
    • 新系统将具备会员专区、资料更新、缴费、活动记录等多项功能,并支持多语言,同时引入云端储存和权限分级制度。
    • 公会计划在槟岛成立东北区及西南区两个分队,鼓励各区积极招募更多年轻人,不分性别与种族加入。
    • 槟州行政议员魏子森肯定治安队在维持治安方面的贡献。
    • 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建议治安队除了巡逻,也应成为防诈骗网络的一环。
    • 治安队属志愿性质,不具执法权,队员必须守法、配合警方并遵守标准作业程序。
  • 头条路斗母宫空地铺沥青,提升善信膜拜体验

    • 头条路斗母宫前的1万1140平方公尺空地已顺利竣工,重铺沥青,改善了过去遍布砂石的情况,让善信在九皇大帝庆典期间拥有更舒适的膜拜体验。
    • 该提升工程耗资4万1400令吉,由斗母宫理事会、槟岛市议员和彭加兰哥打州议员王宇航共同拨款。
    • 王宇航以彩虹公寓倒树事件为例,呼吁大众勿随意投诉砍树,因为当局处理树木是出于安全考量。
  • 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强调打击贪污需公私合作

    • 阿占巴基指出,打击贪污不仅是政府责任,也需私人界积极参与,通过科技创新、数据共享和资源优势贡献力量。
    • 马来西亚在打击贪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全球贪污印象指数排名上升至第57位,这归功于国家反贪蓝图的推动。
    • 反贪会已推出2024至2028年国家反贪策略,并引入人工智能(AI)及区块链等高端科技提升效率。
  • 卫生部长:156家政府诊所配备云端管理系统,70%患者30分钟内获治疗

    •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指出,全国已有156家政府诊所配备云端诊所管理系统(CCMS),使70%的患者能在30分钟内接受治疗。
    • 此为卫生部推动AI核心数字化改革计划之一,MySejahtera已发展为国家预防性健康门户。
    • 卫生部正与谷歌探索战略合作,利用AI应对主要健康挑战。
  • 反贪会向赵明福家人道歉并捐助,引发社会争议

    • 反贪会主席丹斯里阿占巴基公开向赵明福家人道歉,并宣布提供一笔关怀捐助,以支援赵明福孩子的教育与生活。
    • 但赵明福家人拒绝接受,痛斥为“以钱买命”,毫无诚意。
    • 隆雪华青团长黄彦铬质疑捐助款项来源,恐为纳税人买单,并追问扣留所死亡案件及制度改革情况。
    • 刑事律师周本兴认为,反贪会赔钱了事是暗示应“停手”,并质疑执法机关和司法体系对案件的判断。
    • 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将于周四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此事件。
  • 希望工程报考华文活动惠及逾万考生,推动华文教育

    • 马来西亚华人姓氏总会联合会总会长拿督王鸿兴指出,希望工程华文教育基金已在多州开展或筹划超过30场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讲座、观摩课及备考营。
    • 这些活动已直接或间接受惠逾万名考生,旨在重燃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并鼓励华社及宗亲参与赞助全国国中华文学会。
    • 基金将为资源有限的学校提供实质协助,包括派出讲师、提供活动横幅、讲义与小型经费支援。
  • 北海麦曼珍4校苦等50年终有标准操场,预计10月启用

    • 北海麦曼珍国中终于拥有具规模的标准操场,这是全国首个以“昌明操场”命名的学校体育设施。
    • 该操场将供麦曼珍国中、华小、国小及淡小共同使用,占地4英亩,预计今年10月启用。
    • 峇眼区国会议员林冠英建议4所学校成立管理委员会,并指出该工程共耗资90万令吉,由他本人、热心人士及教育部拨款。
    • 工程节省了5万令吉,林冠英希望用于完善操场设施。
    • 该操场的落成将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及课外活动提供更完善的环境。
  • 配合2025年全国团结周,快捷通将提供7辆接驳巴士载送民众

    • 槟城快捷通将于7月17日至20日提供7辆接驳巴士,载送民众往返峇都交湾体育馆的全国团结周庆典会场。
    • 接驳巴士服务路线包括双溪里蒙同乐会及诗不朗再也Blanket酒店/Bank Rakyat Perda。
  • 22岁周柔妤3岁植入人工耳蜗“听见世界”,分享“重启声命”的心路历程

    • 周柔妤在3岁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得以第一次“听见世界”,此前她只能感受到震动。
    • 卢源来专科医院自2005年推动人工耳蜗植入计划,已成功为150名成人与儿童完成手术。
    • 周柔妤回忆初期适应声音时觉得世界很吵,特别是尖锐的声音,但她坚持参与言语治疗课程,并因此变得更开朗。
    • 她在朋友眼中开朗活泼,坦诚地向朋友解释自己戴人工耳蜗,并因此获得更多理解和耐心。
    • 对她而言,最感动和难忘的声音是“别人叫我名字的声音”,这是一种莫大的庆幸。
    • 她建议即将接受人工耳蜗手术的小朋友“不要害怕,一定要坚持上语言治疗课,直到发音准确为止”。
    • 报道指出人工耳蜗费用不低,呼吁公众伸出援手帮助需要筹款的听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