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726
根据您提供的来源,以下是今日新闻的标题、简介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
马美关税谈判与企业自保
- 简介: 随着美国对大马征收25%关税的8月1日大限将至,大马政府预计谈判难以达成协议,促企业做好应对准备。大马厂商联合会(FMM)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预计对美出口和利润将下降,并已开始寻找美国以外的新市场,如东盟、中东和非洲。虽然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认为大马应坚守底线(特别是土著政策),但也有学者认为大马可能需要在半导体等领域让步。有分析指出,美国与日本、菲律宾、印尼达成的新协议,可能削弱大马电子业在美市场的竞争力。非关税壁垒也被视为谈判的绊脚石。
-
泰国与柬埔寨边境武装冲突
- 简介: 泰柬边境于24日爆发武装冲突,双方互指对方先开火,泰国已宣布在8个接壤地区实行戒严,并造成平民伤亡。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报告指出,泰国的军事实力(包括空军和陆军)是柬埔寨的三倍,装备更为精良。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首相安华已向两国领导人发出函件,提议通过对话缓解紧张局势,并表示两国领导已同意停火。我国驻柬使馆已劝请在柬大马公民避免前往柏威夏省及奥多棉吉省。
-
政府惠民措施与公共舆论
- 简介: 首相安华宣布一系列惠民措施,包括向年满18岁的公民发放100令吉援助金、RON95汽油价格下调6仙,以及将9月15日列为额外公共假期并推迟大道过路费调涨。这些措施预计将刺激短期消费。然而,马来西亚未来研究院的民调显示,民众对政府和首相安华的满意度显著下跌,生活成本仍是最大担忧。许多民众对100令吉援助金表示不满,认为其“高预期-低兑现”的落差令人失望,并质疑政府政策的矛盾性(例如一边派钱一边涨税)。
-
“倒安华集会”与政治稳定性
- 简介: 国盟号召的“倒安华集会”将于26日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举行,警方已指示公共交通照常运作并全力维安。包括净选盟在内的6个公民组织联合声明,强调他们支持“具实质意义的制度改革”,反对政治动荡和“中途政变”,并否认参与或支持此次集会。前首相马哈迪和国盟主席慕尤丁则呼吁民众参与集会,要求安华下台,指责政府背弃改革承诺。对此,财政部长政治秘书批评国盟“妖魔化政府却无对策”,凸显其“贪婪无能”。
-
半导体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 简介: 马来西亚正通过“国家半导体战略”(NSS)积极吸引投资,目标是从“大马制造”转型为“由大马创造”枢纽。NSS已吸引630亿令吉承诺投资,并计划培养更多本地半导体公司和人才。工程、科学与技术合作研究中心(CREST)与人力资源发展机构(HRD Corp)已携手合作,启动半导体行业工程人才计划,目标在2030年前培训6万名半导体工程师。
-
司法与政府治理争议
- 简介: 首相前政治秘书法哈斯被指涉嫌拥有一家涉及沙巴煤矿勘探合约公司股份,引发质疑。沙巴矿产管理有限公司已澄清相关报道失实。审计报告再次揭示公共采购与官联企业治理问题,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所(IDEAS)呼吁政府尽快通过政府采购法,以强化透明度。关于总审计司旺苏拉雅任命的合法性争议,团结政府发言人法米强调任命合法合宪。此外,国会也通过了多项法案,包括修正告密者保护法,旨在推动法律与体制改革。
看法
这些新闻描绘了马来西亚当前在全球化挑战、国内政治和社会压力、以及国家转型努力等多重维度下面临的复杂局面。
在全球层面,美国对马来西亚的关税威胁是重中之重。这不仅迫使企业寻找新市场、调整战略,更凸显了马来西亚在维持经济竞争力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外部压力,马来西亚政府正积极推动国家半导体战略,致力于从制造业向高价值的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这需要大量的人才培养和投资。与此同时,泰柬边境冲突虽然是区域事件,但也提醒马来西亚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对供应链和物价的潜在影响,并展现了其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区域调解中的作用。
在国内,政府近期推出的惠民措施(如现金援助、燃油降价)反映了其在经济下行和生活成本压力下,试图安抚民心的努力。然而,这些措施在民众中引起的强烈不满和质疑,以及即将举行的“倒安华集会”,都反映出政府与民众之间信任度的下降,以及在解决根本性经济问题上的挑战。民调结果显示,尽管政府有所行动,但民众对政府表现和首相的满意度仍持续走低,这为执政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此外,一系列关于治理和透明度的争议,例如首相前政治秘书的矿产勘探合约事件、公共采购的漏洞,以及司法任命的合法性讨论,都表明民众对政府廉政和问责制的期望甚高。政府通过修正告密者保护法等立法改革来提升治理水平,是积极的信号,但这些改革能否有效恢复公众信任,仍有待观察。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既要应对全球经济变局带来的外部冲击,又要化解国内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不满。政府能否有效推进结构性改革、提升治理透明度,并在此过程中重建与民众的信任,将是决定其未来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