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吉礁华侨中小学校建校纪念刊

 

1941年吉礁华侨中小学校建校纪念刊


 

 

这是一本纪念刊,旨在概述吉华中小学的建立历程,并记录运营情况。其中包含对学校的展望、关于公民教育幼儿教育重要性论述,以及学校教育和行政的章程。此外,刊物还提供了毕业生名录教职员工名单、财务捐款记录学校活动照片具体信息,展现了学校的历史发展

 

以下是《马来西亚吉礁中华侨中学校建校纪念刊》各章节的详细介绍:

  • 本刊 (This Publication)
    • 发刊词:由林西园撰写。这份发刊词可能阐述了创刊的宗旨,以及吉礁中华中学在建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意义。
    • (Preface):包含两篇序言,分别由陈荣树胡文须 撰写。这些序言通常会回顾学校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期许,强调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 本校史略 (Brief History of the School):由张莹醒撰写。这一章节详细记载了学校的创办过程、发展阶段、遇到的困难以及取得的成就,是了解学校历史沿革的重要部分。
  • 校训 (School Motto):展示了学校的校训——礼义廉耻。这是学校教育理念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 校歌 (School Song):呈现了学校的校歌,通常包括歌词和乐谱。校歌是学校精神的象征,通过歌词传达了学校的愿景和对学生的期望。
  • 题词 (Inscriptions):收录了多位知名人士为学校的题词,包括居正王宠惠于右任何应钦林森叶德明陈鍊城高凌百吴铁城等。这些题词通常是祝贺或鼓励性质的,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
  • 照片 (Photographs):刊载了多幅与学校相关的照片,形象地展示了学校的建设和日常活动:
    • 建校委员会及主要领导的合影,例如建校委员会会长陈荣树先生、董事会董事长胡文须先生与校长的合影。
    • 教职员合影,展现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 学校各部景象,包括开学典礼、儿童节庆祝活动、初中第一届毕业典礼等重要时刻的留影。
    • 学生巡察团和女子部巡察团的活动照片
    • 校园风光和设施,如校舍建筑、图书馆等。
  • 职员表 (Staff/Personnel Lists):列出了学校各部门的成员名单:
    • 建校委员会职员一览表
    • 校董部职员一览表
    • 本校教职员一览表
    • 历届毕业生一览表,记录了学校培养的人才。
  • 本校行政组织系统表 (Schoo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Chart):以图表形式展示了学校的行政架构,包括校董会、常务委员会、校长、行政会议以及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训育处、事务处、音乐部、图书部、体育部、园艺部等)及其下设的各项股和委员会。
  • 各种规程 (Various Regulations):详细阐述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正常运作的依据:
    • 本校行政组织大纲:规定了学校行政组织的总体原则和职权划分。
    • 校务会议规程:规范了校务会议的召开、议事内容和决策程序。
    • 教务处规程及其各股办事细则:详细说明了教务处的职责、各股(如注册股、成绩股、课程股、考查股等)的工作内容和操作细则。
    • 训育处规程及其各股办事细则:规定了训育处的职责,包括训育、训练、卫生、总务、讲演、游艺、学籍等各项工作的细则。
    • 事务处规程及其各股办事细则:涵盖了事务处的管理、财务、校具、文书、庶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 教职员服务规程:规定了教职员的聘用、福利、考核、奖惩以及服务细则。
    • 教室规则:规定了学生在教室内的行为规范。
    • 级长服务细则:明确了班级班长的职责和义务。
    • 值日生服务细则:规定了值日学生的任务和要求。
    • 学生通则:概述了学生的通用行为准则、考勤、奖惩等规定。
    • 校董会规约:阐述了校董会的组织章程、职权、会议流程和财务管理等内容。
    • 本校章程:涵盖了学校的名称、地址、宗旨、组织架构、入学规定、假期、课程设置等基本章程。
    • 附学生出缺席规程:详细规定了学生出勤、请假、旷课等的管理办法。
    • 附级展会规程:可能与学生的学业晋升或展览活动相关。
  • 各部概况 (Overview of Departments)
    • 教务概况:由刘之龙撰写。介绍了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时间、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学生成绩报告等,反映了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
    • 训育概况:由许忠恕撰写。详细说明了学校的训育目标、方法和各项活动,例如德育、群育、体育、美育、智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周会、秋节等集体活动。
    • 图书馆概况:由梁樑材撰写。介绍了图书馆的藏书量、管理制度、借阅规则等,展现了学校对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支持。
    • 体育概况:由骆清河撰写。介绍了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种类及规定,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运动精神。
  • 对本校之希望 (Hopes for the School)
    • 建校之追忆及希望:由谢文侯撰写。回顾了学校创建的艰辛历程,并表达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强调其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方面的作用。
    • 创办侨校应有的认识:由连文泉撰写。探讨了在海外创办华侨学校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应有的办学理念,强调华侨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性。
    • 我所希望于师生者:由张鸿日撰写。表达了作者对学校师生的具体期望,可能包括学术成就、品德修养、爱国情怀等方面。
    • 本校建校史略:由黎语嵩撰写。可能与前面本校史略有重复,但侧重点可能在于建校本身的细节和重要意义。
  • 教育论述 (Essays on Education)
    • 实施公民教育之我见:由林西园撰写。阐述了作者对如何在学校推行公民教育的看法,强调公民教育对培养合格国民的重要性。
    • 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重之我见:由云天栋撰写。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相互作用和同等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 幼稚教育之重要:由周瑞兰撰写。强调了早期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 小学作文的研究法:由孙章撰写。探讨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本校语文教育学法:由汪清华撰写。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语文教育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具体方法。
  • 学生作品 (Student Works):展示了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 爱惜光阴:丙秀。
    • 我的家庭:甲慧生。
    • 我的故乡:甲郁生。
    • 可爱的月亮:乙寿英。
    • 恐怖之夜:丁星。
    • 游园雨记:甲金燕。
    • 游树胶园记:初甲林侣生。
    • 海边的月夜:何彩辉。
  • 徵信录 (Donation Records):详细记录了学校在筹建和发展过程中收到的社会各界捐款。
    • 建校新校舍委员会徵信录简章:说明了委员会接收捐款的规章和种类。
    • 附建校信录:列出了具体的捐款人姓名和捐款金额,展现了社会各界对学校建设的大力支持。

这份纪念刊全面记录了吉礁中华中学在创建初期的方方面面,包括办学理念、组织架构、教育实践、师生面貌以及社会支持等,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