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818

 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818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来源中新闻标题和内容的整理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一、 经济与商业发展

  • 东南亚首个金级认证工业园
    • 简介:速霸科技谷宣布推出东南亚首个金级认证工业园,提供永久产权工业地,并强调需印有政府认证。
  • 全球汽车及科技展会与电动车产业发展
    • 简介: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汽车及科技展会(GATE 2025)将于11月在吉隆坡举行,旨在构建下一代移动生态系统,展示汽车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实践及数字化成果。宝腾(Proton)已推出其首款国产电动车e.Mas 7,并计划在2025年11月推出第二款e.Mas 5。本地业者呼吁政府推动本地零件国产化政策,并设立技术对接平台。电动车普及面临高成本、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及汽油补贴等挑战。
  • FELCRA种植盈利与粮食安全
    • 简介:联邦土地统一及复兴公司(FELCRA)2025年第一期可分配盈利达1.78亿令吉,逾7万人分红。该公司通过新品种稻米MRQ 107的商业化生产,在加强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进展。
  • 雪邦国际赛车场新发展方向
    • 简介:雪邦国际赛车场(SIC)正规划为期10年的商业计划,重点在于土地变现、战略投资及拓展商业服务,以期成为一个“生活方式中心”。其战略位置有望成为区域赛车运动、生活方式和汽车展示的枢纽。
  • YCH Fusionaris在巴生投资
    • 简介:新加坡叶水福集团旗下的YCH Fusionaris私人有限公司在巴生武吉拉惹镇投资5亿令吉,旨在提升马来西亚作为区域供应链中心的地位,并创造100个就业机会。该项目被视为大马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下的首个项目。
  • 农业银行拨款助农企种黄梨
    • 简介:农业银行通过社会融资计划向20名农业企业家拨款10万令吉,用于在朱宾种植MD2黄梨,以帮助贫困和低收入群体。
  • 塑胶厂商盼豁免进口税与SST问题
    • 简介: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呼吁政府豁免美国塑胶原料的10%进口税,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销售及服务税(SST)的扩征政策严重压缩了企业现金流,并导致双重征税。公会认为塑料本身并非环保问题主因。

二、 社会与民生议题

  • 老龄化社会与“长寿经济”
    • 简介:马来西亚预计203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达15%),并面临“未富先老”的担忧。专家提出“长寿经济”概念,强调年长者的经济潜力。目前60岁的退休政策与国民平均寿命延长不符。雇员公积金(EPF)在55岁可全额提取,导致大多数老年人公积金不足。政府正起草2025-2045年国家老化蓝图(NAB)以应对挑战。
  • 国家健康保险计划
    • 简介:国家健康保险计划(MySalam)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向174万人理赔12.5亿令吉,主要旨在协助低收入群体。

三、 政治与社会治理

  • “扎拉命案”与和平集会
    • 简介:13岁少女扎拉凯丽娜的坠楼死亡案持续引发全国关注。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为扎拉伸张正义”和平集会,要求彻查真相,严惩霸凌者。警方已录供并再次提呈调查报告,验尸庭将择定开审日期。通讯部长法米表示正等待TikTok提供信息助查不实消息。
  • “倒挂国旗”风波与政治炒作
    • 简介:槟城一家五金店短暂倒挂国旗的事件,被巫青团长阿克马等政治人物借题发挥,引发各方批评,指责其政治炒作、破坏团结、甚至施加“私刑”。首相安华、通讯部长法米、马华总会长魏家祥等领袖呼吁民众无需惶恐,应以中庸理智的态度处理。
  • 巫统与其他政党的联盟考量
    • 简介: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在沙巴州选举前夕,选择与希望联盟(PH)合作。国大党(MIC)证实正与国民联盟(PN)进行非正式讨论,并有州分会退出国阵。伊斯兰党(PAS)则放眼争取10-15%的华裔选票,以执政联邦。斗士党(Pejuang)主席慕克力则表示将筹组“第三势力”联盟,或在城市选区对垒民主行动党。

四、 国际与科技动态

  • 美国新关税政策与全球资本流向
    • 简介: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震荡,但外资在短暂流出后大规模回流美国资本市场。然而,马来西亚第二季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净流入却断崖式暴跌。
  • 香港金融业的挑战与机遇
    • 简介:香港金融业正经历利润丰厚但风险不低的时期,成为中美经济竞争的“兵家必争板块”。中国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推动了香港IPO规模和债券发行量。香港作为全球枢纽的形象也曾因疫情封控和政治压制受到打击。
  • 人工智能(AI)发展与应用
    • 简介:OpenAI发布了GPT-5,提升了速度和准确性,并首次向免费ChatGPT用户开放。同时,“氛围编程”(Vibe Coding)概念兴起,多家科技巨头纷纷推出AI编程工具,旨在让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创造应用程序。马来西亚中小企业AI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云端科技和制造业是主要驱动力。
  • 加拿大华裔的“第二次建国方略”
    • 简介:面对美国对加拿大征收惩罚性关税,加拿大华裔社区出版《关键时刻》一书,提出“第二次建国方略”,呼吁加拿大摆脱对美国的单一依赖,多元化贸易伙伴,并积极融入主流社会,贡献华裔智慧。
  • ESG转型与中小企业机遇
    • 简介:环境、社会与监管(ESG)已成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责任商业联盟(RBA)行为准则成为供应链新标准。专家指出,中小企业若不能及时调整,未来可能失去订单和融资渠道;但ESG也是重塑竞争力的契机。

五、 文化与社会事件

  • 泰国文化遗产申遗
    • 简介:泰国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大皮影戏”列入“保存良好的项目”,并与菲律宾及东盟国家携手推动“青棵米”申报为区域联合文化遗产。
  • 名人形象管理与穿搭礼仪
    • 简介: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因坐姿和西装未解扣等问题引发争议。专家指出,形象管理关键在于“合宜”,坐姿和穿搭应随场合和身份调整。
  • 学者许倬云逝世
    • 简介:史学家许倬云于95岁高龄逝世。他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以残疾之躯对抗命运,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他曾将唐奖奖金全部捐赠,支持年轻学者研究。

六、 国际事件

  • 乌克兰狙击手破世界纪录
    • 简介:乌克兰一名狙击手在顿涅茨克州4公里外击杀两名俄军士兵,创下史上最远狙击纪录,并运用了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辅助。
  • 美国调解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
    • 简介: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致函普京,呼吁保护儿童。特朗普将与泽连斯基会面以斡旋冲突,而普京坚持以土地换和平。此外,一份标注美国国务院机密的峰会文件意外现身酒店打印机,引发安保质疑。
  • 加沙冲突与人道主义危机
    • 简介: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新一轮攻势,并计划将加沙居民转移到南部,但联合国对此表示担忧。美国也暂停了向加沙人发放入境签证。
  • 香港选美冠军被绑架杀害
    • 简介:菲律宾莱特省选美冠军阿拉达扎被绑架并杀害,裸尸在海中浮起。
  • 印尼独立80周年与反腐
    • 简介:印尼庆祝独立80周年,总统普拉博沃承诺加强打击贪腐,并指出失业率已降至1998年货币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庆典地点仍在雅加达而非新首都努山塔拉。
  • 中国“强制社保”争议
    • 简介:中国“全民强制社保”话题引发热议,官媒称是自媒体误导,强调缴纳社保本就具有强制性。
  • 香港民主派成员获澳洲庇护
    • 简介:香港民主派成员许智峰获得澳大利亚庇护签证,正式确认其永久居民身份。
  • 瑞士月薪全球最高
    • 简介:CEOWORLD杂志发布2025年全球税后平均月薪排行榜,瑞士蝉联第一,马来西亚排名第70。
  • 台湾少子化加剧
    • 简介:台湾少子化现象加剧,大学一年级学生数跌破20万人。
  • 飓风“埃林”重创加勒比海
    • 简介:飓风“埃林”升级为5级飓风,持续向加勒比海前进,并可能引发大规模水灾和土崩。
  • 名人动态
    • 简介:包括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训练受伤、拜仁夺德超级杯、李连杰传入院、DJ雷欧娜登顶默迪卡118、歌手辛京斯顿诈骗入狱、孙燕姿演唱会泪崩等。

我的看法

从这些新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前全球和马来西亚面临的多重挑战与机遇。

经济发展方面,马来西亚正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宝腾与吉利的合作,显示了国家在拥抱新能源趋势上的努力。然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亟待解决的瓶颈。工业园区的金级认证供应链领域的外国投资,预示着马来西亚正努力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吸引高附加值产业。但塑料行业的困境,如对进口税和SST政策的担忧,提醒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需更精细化,避免对特定行业造成过重负担。同时,FELCRA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农业银行对小农企的扶持,则展现了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扶贫方面的具体措施。雪邦国际赛车场的转型计划也值得关注,它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来释放巨大商业潜力。

社会民生方面,人口老龄化无疑是马来西亚面临的重大结构性挑战。从“银发经济”向“长寿经济”的转变,以及对退休政策和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探讨,反映了政府在应对这一趋势上的紧迫感。公积金按月发放的提案,虽然在长远上有其合理性,但若缺乏公众信任和充分沟通,必然会引发强烈反弹。这凸显了政府在推行重要改革时,透明度和信任建设的重要性。此外,国家健康保险计划的推行,对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健康权益和财务韧性具有积极意义。

政治与社会治理的议题则显得更为复杂和敏感。“扎拉命案”引发的全国性和平集会,强烈呼吁司法公正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公平和青少年福祉的深切关注。这一事件也暴露了公众对政府和执法部门效率与透明度的质疑。更甚的是,“倒挂国旗”风波被部分政治人物过度炒作,制造族群对立,严重损害了国家团结和法治精神。这显示出马来西亚政治中长期存在的**“信任赤字”问题,即政府和执法部门未能及时果断地制止煽动行为,导致社会情绪被激化。政党之间的联盟动态**,如巫统与希盟的合作,以及其他小党寻求“第三势力”,反映出各方在追求政治生存和权力格局变化中的现实考量和策略调整

国际层面美国新关税政策下全球资本的回流再次印证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资产”地位,而马来西亚FDI的暴跌则应引起高度警惕,这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对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信任票香港金融业虽然因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而繁荣,但地缘政治的紧张和政治控制的收紧也给其带来了巨大风险。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氛围编程”的兴起,预示着技术将进一步赋能非专业人士进行创新,马来西亚应抓住机遇,弥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鸿沟。加拿大华裔群体通过《关键时刻》一书提出“第二次建国方略”,呼吁国家摆脱对美单一依赖,展现了其在国家危机时刻的爱国情怀和参政议政的成熟。同时,ESG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若不能及时调整,将面临失去市场和融资的风险,但也是重塑竞争力的关键机遇

总的来说,这些新闻标题和内容揭示了一个充满动态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马来西亚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在于政府如何重建公众信任,有效应对社会深层矛盾,并制定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政策,以抓住时代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