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马六甲20250820
根据您提供的来源,以下是新闻标题、简介及其看法:
中元节:传统、环保与心意
- 简介:农历七月的中元节,融合了佛教“盂兰盆节”和道教“中元普渡”的习俗,旨在追思先人并济度孤魂。古人相信,农历七月鬼门开,游魂野鬼可暂返人间,此时施食供品既可怀念祖先,亦能安抚孤魂,祈求家庭安康。然而,现代人对中元节的认识逐渐淡薄,甚至因迷信或误解而将其视为沉重压力。有家庭觉得准备供品繁琐、烧纸钱浪费,另一些人则受迷信影响,视七月为“不吉”。
- 环保趋势:传统的普渡活动中,主办方常订制大型纸扎大士爷,并抱持“一年要比一年更大”的观念。然而,高昂的成本(数千令吉,占总开销三四成)不仅加重参与者经济压力,也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出现更环保的做法,如以布制大士爷取代纸扎,可重复使用,大幅降低成本。
- 心意重于形式:观音亭街陈南兴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时宽指出,中元节的意义在于敬畏天地、感恩祖先、关怀众生,并非形式越隆重越好。他强调,若经济不允许,仅以基本香烛、花饼祭拜“好兄弟”亦可,最重要的是心意和保持华人传统习俗。商家也选择薄利多销来留住顾客,多数祭品售价大致维持不变,尽管面临销售税、运输成本和汇率波动影响。益新香纸庄负责人李凤琼分享,有顾客因经济压力中断祭拜后事事不顺,恢复后则感受到庇佑,这表明普渡心意的重要性。
- 看法:中元节作为传统节庆,其深层意义在于敬祖追远和慈悲济世。在现代社会,面对经济压力和环保需求,形式的简化和环保化是必然趋势,但其核心精神——“心意”的传承不应被忽视。商家在成本上涨背景下选择薄利多销以维系传统,也体现了对文化的守护。这提醒我们,在传承文化时,应顺应时代发展,在保持核心价值的同时,拥抱更可持续和灵活的实践方式。
国家与地方事务
- 国庆月悬挂国旗:马六甲州房屋、地方政府、水利、气候变化及天灾管理高级行政议员拿督莱斯雅欣呼吁各地方政府辖区内的商业场所业者在国庆月期间悬挂国旗,以象征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爱国精神。甲历史城市长已指示相关部门通知辖区内所有商业场所悬挂国旗,并推广至其他地方政府。目前尚未强制执法,但强调爱国意识需从价值观培养。
- 看法:悬挂国旗是表达爱国情怀的直接方式。政府此举旨在提升公民的爱国意识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国庆月期间,通过视觉上的统一能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强调从价值观培养而非强制执法,体现了对公民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尊重,是更具人文关怀的推广方式。
- 旧警署改造警察展览馆:位于甲市炮台街的旧马六甲中央警区已迁至答珠安南太子园,原址的旧警署建筑物正进行油漆和清理工作,计划改造为马六甲警察展览馆。这座警署建于1924年,已有百年历史,是珍贵的文物遗产。州政府承担全部费用,并与皇家警察协调展览馆的建设与呈献方式。
- 看法: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旧警署改造为警察展览馆,是一项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举措。这不仅能活化历史建筑,将其转化为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也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当地警察历史和文物的平台。同时,这体现了州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视。
- 太阳能LED路灯计划:马六甲州政府已通过在主要道路和高速公路安装太阳能LED路灯,解决州内近60%道路黑暗问题。这项措施自去年开始分阶段落实,优先处理“黑区”或车祸多发路段。目前,双溪乌浪-巴也隆布-爱极乐大道照明已完成,AMJ大道仅剩约2%路段未完成。乡区的路灯安装也受到关注,目前已完成约80%,且未来的路灯都将采用太阳能。
- 看法:这是一项积极的民生工程,旨在提升道路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采用太阳能LED路灯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能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优先解决“黑区”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 榴莲洞葛镇单向道试行:榴莲洞葛镇单向道试行计划自月初推行后,当地交通流畅度已见正面成效。尽管初期有抱怨,但民众正逐渐适应。目前两周试行期仍在进行中,将进行改进,包括增设路牌和调整路线。
- 看法:交通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单向道试行计划显示了政府积极探索和优化交通流动的努力。初期民众的不适应是常见的,但持续的改进和沟通将有助于提高接受度并最终实现交通效率的提升。
社会民生与公益
- 儿童佛学生活营闭幕:第二十二届全甲儿童佛学生活营“穿越大作战”成功闭幕。闭幕人韩胜衍居士强调正能量和佛法在生活中化解不如意的作用,鼓励营员将慈悲、智慧与正直带回日常。营员来自各地,展现了跨地域交流与友谊。营长蔡桑梁也鼓励孩子们学会感恩与分享,并在生活中践行“四摄法”。
- 看法:儿童佛学生活营不仅是学习佛法的平台,更是培养青少年品德、促进交流和友谊的重要活动。强调“正能量”和“感恩分享”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 答株安南珍珠花园排水沟问题:答株安南珍珠花园第6路后方排水沟因非法开辟的捷径截断,导致长期积水发臭并滋生蚊虫。汉都亚再也市议员邓永森表示,市议会将委任承包商进行为期两周的沟渠提升工作,恢复排水功能。
- 看法:非法占用公共保留地造成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市议会及时介入并采取措施解决排水问题,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起事件也提醒公众,维护公共设施和遵守规定是共同的责任。
- 答章基金会慈善晚宴:答章基金会筹募增添洗肾机818慈善晚宴筹款超预期,共获捐28台新洗肾机,善款突破200万令吉。晚宴原目标是筹集50万令吉用于增添8台洗肾机和营运经费。这笔善款将用于更换老化和损坏的洗肾机,并确保洗肾中心永续经营,为肾病患者提供平价、优质的医疗服务。
- 看法:此次慈善晚宴的巨大成功,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善款超预期不仅能满足洗肾机的更新需求,更为洗肾中心的长期运营提供了保障。这生动诠释了“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凝聚了社区的爱心与力量,为肾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 马六甲班台医院捐血活动:马六甲班台医院将与马六甲狮子会及中央医院血库联办捐血活动,旨在充裕中央医院血库,欢迎公众参与。
- 看法:捐血是无私奉献、挽救生命的义举。医院与社会团体联合举办此类活动,是保障医疗系统血液储备、应对紧急需求的关键,同时也提升了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儿童游乐场设施损坏:答株安南公寓社区儿童游乐场设备老旧损坏,杂草丛生,长期未清理。观察发现,滑梯板脱落,铁梯锈迹斑斑,木板腐蚀。市议员邓永森表示,该游乐场由公寓管理委员会负责,市议会将了解管委会是否仍活跃,并促请居民配合缴付管理费。
- 看法:儿童游乐场的损坏和环境卫生问题,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这暴露出社区管理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呼吁居民缴纳管理费并促使管委会发挥作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体现了社区共治、共同维护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教育与文化
- 华文教育高峰会议: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指出,国内5个青年团体将加入即将于10月25日举行的2025年华文教育高峰会议,这对于华教运动非常重要。会议将汇聚全国华教组织,旨在凝聚共识、面向未来。尽管我国在入学率与教育投资方面领先东南亚,但国际评估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阅读能力仍偏低,教育素质有待提升。
- 看法:华文教育高峰会议是凝聚华社力量、共同探讨华文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引入青年团体参与,意味着华教事业的传承和创新将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和年轻的视角。会议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和体制改革,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深切关注,并强调华教命运与整体教育系统环环相扣。
- 马中文化交流与钦州坭兴陶:马六甲六堡茶仓与柏乐集团代表团赴广西钦州开展文化访问,旨在加强马中文化交流、推动钦州坭兴陶国家级非遗技艺。双方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坭兴陶东南亚行”百壶展暨纪念壶出版计划,并探讨结合六堡茶文化推广,打造“以壶带茶、以茶传壶”的新模式。
- 看法:此次文化访问是马中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的里程碑。通过结合茶文化与陶瓷艺术,不仅能促进坭兴陶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也为两国人民提供了了解彼此文化的独特窗口。这有助于深化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 马六甲美术馆作为本地画家平台:甲州旅游、文物、艺术与文化事务委员会副行政议员拿督再迪阿丹指出,马六甲美术馆是本地画家持续创作与发展艺术才华的重要平台。美术馆可通过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和画展,为本地画家提供展现作品与拓展才华的机会。
- 看法:美术馆作为艺术平台,其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支持本地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作品,能够促进艺术交流,提升公众的艺术鉴赏力,并为城市增添文化魅力。
法律与社会问题
- 工程师误坠投资骗局:一名55岁工程师误坠虚假投资骗局,相信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达15%至20%的利润,结果投入19万6610令吉后,发现户头被冻结,损失惨重。警方已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诈)调查此案。
- 看法:此类投资骗局层出不穷,提醒公众对高回报、短周期投资项目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受害者通常因缺乏金融知识或急于求成而上当。政府和媒体应加强防诈宣传,提高民众的风险识别能力,避免更多人遭受经济损失。
- 男子涉嫌非礼外甥女:一名50岁男子涉嫌非礼16岁外甥女胸部,已被延长扣留协助调查。受害者因身体不适休息时被嫌犯袭击,随后告诉父亲并报警。
- 看法:此案反映了家庭内部性侵的严重性和隐蔽性。未成年人的安全和福祉应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家庭成员的法律意识,鼓励受害者勇敢求助,以及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至关重要,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
- 校园霸凌事件:甲州教育、高等教育及宗教事务行政议员拿督拉末马里曼强调,州政府绝不妥协任何涉及学生不当行为,特别是校园霸凌案件。他对此事感到遗憾,并已下令全面调查,对涉及者采取严厉行动。同时,劝请州内所有学校增加价值观、品德和防止不当行为的实施计划,并提高校内监督。
- 看法:校园霸凌是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州政府“绝不妥协”的立场,体现了对学生安全和福祉的坚定承诺。除了事后惩处,加强预防教育、提升学校监管和鼓励及时举报 是构建安全、健康校园环境的关键。
- 男子刺伤亲弟:一名38岁技术员被控使用剪刀刺伤亲弟,他已在法庭上否认有罪,案件定于9月30日过堂。
- 看法:家庭暴力问题不容忽视。这起案件反映了个人情绪管理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法律的介入是必要的,但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辅导机制也应被重视,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个人感悟(来自学生散文) 来源中有多篇以“光”为主题的散文,这些作品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学生们通过写作比赛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 黄慧新的《光》:将母亲的爱比作“生命中最温柔的光源”,不是耀眼的聚光灯,而是生活中柔和、静默的陪伴。这份光藏在日常琐碎中,教会作者真正的光不必夺目,只需诚实、沉默、温柔。
- 邱佳杰的《偷来的光》:通过“偷拍”母亲在厨房忙碌时被阳光照亮的瞬间,捕捉到她眼中的温柔和平凡中的光芒。这束光让他看到母亲疲惫却温暖、平凡却光芒万丈的真实形象。
- 蔡智仁的《光的诞生》:作者最初对光有各种想象,直到十三岁那年用手机闪光灯“偷”到答案——母亲那“短促、炽白,却温暖了整个年少时光”的光。这份光来自母亲的平稳生活和不爱张扬的性格,让作者懂得即便微小也值得被照亮。
- 林祖宏的《光的允身术》:描绘了老师的关怀和教导,将老师比作“引路人”,像春风细雨般润物无声,默默点亮学生混沌的年少时光。老师的“你可以的”带来安定人心的力量,让学生从怀疑走向自信。
- 张奇鑫的《光的秘密》:通过邻里互助、面对困境时人们展现的关怀,探讨了光的“分身术”——它不仅仅是直线奔跑,而是能“把自己分给每个需要温暖的角落”。它藏在手机屏幕、救护车顶灯和湿毛巾的凉意里,最终汇聚成守望相助的温暖。
- 《失败的光》:通过摄影的隐喻,阐述了失败、模糊、破碎的影像也是一种光。它照亮阴影、伤口和我们曾不敢承认的自我,提醒我们即使微弱残破也值得被看见和保留。
- 《灯光下的回忆》:讲述了父亲沉默而深沉的爱,像一盏夜灯,在作者迷茫时点亮前路。父亲不善言辞,却通过擦干净书桌、抄写英文短文等行动默默支持孩子,这份爱在灯光下书写,成为最温暖的时光。
- 看法:这些学生散文以“光”为共同主题,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爱、希望、陪伴和成长的深层意义。它们强调了平凡日常中的伟大,无论是父母的无声付出、老师的耐心引导,还是社区邻里的互助,都如同微光,汇聚成照亮生命的强大力量。特别地,“失败的光”这一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挫折和不完美的视角,指出即使是人生中的阴影,也可能蕴含着成长的光芒。这些作品展现了青少年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