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关键报告——经济强权改组,财富重新分配

 

金砖四国关键报告——经济强权改组,财富重新分配

 

 


该报告全面探讨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崛起及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它详细介绍了高盛梦想2050”报告中的预测,包括这些国家在未来几十年内经济规模将超越现有工业大国的趋势,并具体分析了每个金砖国家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报告还探讨了这些国家经济腾飞所带来的全球资本市场、汇率、能源需求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并特别关注了中国和印度在科技、人才和消费能力方面的显著发展,预示着全球经济重心将向亚洲转移。

 

《金砖四国关键报告:经济强权改组,财富重新分配》是一本由《商业周刊》编辑部撰写,并邀请朱云鹏、瞿大文和马克·墨比尔斯等多位专家参与的报告文学式书籍,旨在深入剖析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s)这金砖四国的崛起及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该书以高盛证券2003年底发布的编号为99的《与BRICs一起梦想:展望2050》报告为核心,探讨了这些新兴经济体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潜在风险。

以下是本书各章节的详细书评:

第一章 关键报告——高盛99号报告 本章详细阐述了高盛99号报告的核心观点和预测。报告指出,到2050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将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强大力量,其经济规模将远超许多投资者目前的预期。具体预测包括:

  • 经济规模洗牌:中国可能在未来四年内超过德国,2015年超过日本,203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印度可能在三十年内超过除美国和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俄罗斯可能在2050年超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届时,G6(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中可能只有美国和日本仍位列世界六大经济体之列。到2050年,金砖四国的经济规模加起来可能超过G6
  • 经济增长:印度在未来三十到五十年内可能发展最快,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
  • 收入及人口:尽管增长率高,但到2050年,金砖四国的人均收入仍将低于G6国家,俄罗斯除外,其人均收入将赶上G6中收入较低的国家。人口变化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金砖四国工作年龄人口的减少将晚于发达国家,但在俄罗斯和中国会比印度和巴西剧烈。
  • 全球需求格局:金砖四国以美元计价的年度支出增长量最早在2009年就将超过G6,到2050年将是G6的四倍。
  • 货币价值变化:金砖四国的真实汇率可能在未来五十年里升值30%,其中中国货币在十年内可能翻一番。 报告也强调,这些乐观预测是建立在金砖四国保持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良好政策状况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章 金砖四国的崛起与发展 本章由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朱云鹏撰写,深入探讨了金砖四国的崛起背景,并对高盛报告的预测提出了审慎的如果但书。朱云鹏认为,将金砖四国视为整体,并用统计方法推算国民所得,得出惊人结论(例如金砖四国总国民所得将超越G6)固然值得关注,但预测本身是基于若干假设的,包括稳定的投资率、生产力提升速度以及货币升值等。 朱云鹏特别指出,这些预测的实现必须有大环境的配合,尤其是金砖四国必须持续采行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包括政治上以经济发展为优先、控制通货膨胀、控制政府赤字、采取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维护公共建设质量以及持续改善教育等。 他还详细分析了各国面临的政治和社会风险,认为这些因素可能阻碍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 印度:尽管有经济自由化的成果,但政治分赃(联合政府)、宗教和民族主义情绪、腐败的基层司法以及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可能减缓经济动能。
  • 巴西:虽然鲁拉政府推行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高额外债、严重的所得分配不均、复杂扭曲的税制以及公共投资停滞等,仍是其经济持续发展的隐忧。
  • 俄罗斯:普京政府恢复国家权力、巩固安全单位势力,并对工商界进行干预,使得自由市场和民主政治的稳定运作面临挑战。
  • 中国:官僚素养改善、发展导向明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其优势,但信息不透明、金融风险、所得分配不均以及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问题,使得其成为经济强权的道路仍然遥远。 朱云鹏强调,尽管金砖四国凭借人口优势回到世界经济主要地位是趋势,但由于彼此间存在重大差异,在做具体经济预测时仍需步步为营。

第三章 中国——新经济霸主 本章详细描绘了中国从世界工厂新经济霸主蜕变的过程,特别是其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崛起和新白领阶层的诞生。

  • 脑力输出:中国不再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而是开始向世界输出脑力,例如微软亚洲研究院、诺基亚的研发投入以及英特尔在成都的芯片封测厂等。全国各地高科技园区的兴起,是中国向研发中心转型的缩影。
  • 独特的软硬通吃优势:与印度主要擅长软件代工不同,中国在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研发上双轨并进,发挥的综合效益更大。
  • 市场驱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市场驱动研发的良性循环。
  • 新白领阶层崛起:经济起飞和精英教育造就了一批尖子”——三十岁左右、拥有高学历、敢于追求财富的年轻新贵,他们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主力军,例如金山软件总裁雷军、IBM中国研究中心的陆薇和游戏公司研发总监曾朝旭等。 本章也提醒,尽管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在人均收入方面仍将远低于发达国家,成为大而不富的国家尚需漫长努力。

第四章 印度——二十一世纪日不落帝国 本章聚焦印度,阐述其凭借脑力、人口优势和经济改革,成为二十一世纪日不落帝国的潜力与挑战。

  • 脑力与人口优势:印度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其中70%年龄在35岁以下,这股印度影响世代Y-PPG'S)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印度人对数学的重视和西式教育的熏陶,使其在数理能力上表现出色,加上英语普及和海外印侨网络的助力,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和信息技术(IT)服务外包基地。
  • 经济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后,印度正式拥抱自由经济,当时的财政部长辛格(后任总理)推行一系列改革,打破了产业、外资和贸易的限制,为经济爆发奠定了基础。
  • 新贵崛起:经济松绑和产业发展制造了大量百万富翁,尤其是在软件、生化和制药领域,印度富有阶层的财富总额甚至超过了英国的五大富豪。
  • 挑战与风险:尽管潜力巨大,印度仍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如邦加罗尔的交通)、民主制度效率低下(政策推动缓慢)、贫富差距扩大以及民众“OK就好的传统文化观念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吸引外资。 本章通过尼诺(地产大亨)、苏拉贾(摩托车女王)、沙马三兄弟(从乞讨到房仲新贵)、桑吉塔(科技女悍将)和巴葛(网络银行推手)等人物故事,展现了新印度精神和其在各行业中的变革与创新。

第五章 俄罗斯——欧陆的明日帝国 本章描绘了俄罗斯在告别共产主义后,凭借其丰富的天然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重拾昔日荣光,成为欧陆明日帝国的历程。

  • 能源巨人: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二的石油产量和第一的天然气蕴藏及产量,能源产业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占GDP比重近四成。
  • 高素质人才:俄罗斯人民识字率高达98%,位居世界第一,诺贝尔奖得主数量仅次于美国。其坚实的科学研究传统和人才储备(尤其在基础科学和物理学领域),使其成为科技强国,吸引了英特尔等跨国企业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 市场机遇: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经济进入繁荣期,人民平均国民所得在金砖四国中遥遥领先,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 挑战与风险:俄罗斯面临人口负增长、平均寿命较低(66岁)、政府腐败、行政效率低下、犯罪(黑道猖獗)以及外资限制和法律系统不透明等问题。这些因素增加了投资风险,使得地下经济活动盛行。 本章通过亚历士·宋(科技沙皇)、巴利斯·布拉茨尔阔夫斯基(电玩大亨)和卡巴斯基夫妇(防毒软件专家)等新贵的故事,展现了在混乱中抓住机遇、白手起家的冒险精神。

第六章 巴西——「新资源时代」的巨人 本章将巴西定位为新资源时代的巨人,强调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 金木水火土五大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铁矿、木材、淡水、能源(石油、酒精燃料)和肥沃的农耕地,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牛肉生产国。在全球原物料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巴西的这些资源使其成为最大赢家,贸易和经常账户出现顺差,股市和货币升值,失业率下降。
  • 庞大内需市场与商机:巴西1.8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其过去十年锁国政策造成的产业技术断层和市场空白,为自创品牌和填补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
  • 自创品牌天堂:许多台商在巴西成功创立自有品牌,例如黄进财(皮包大王)、张胜凯(纸尿片、卫生棉制造商,曾扳倒宝洁和强生)、杨荣山(显示器制造商)和宋吉(主板厂商)等,他们凭借技术、毅力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在挑战中取得了成功。
  • 挑战与风险:巴西的投资环境复杂,主要风险包括重税(多达65种)、多变和高昂的税率、巨大的汇率波动、高昂的劳工成本(基本薪资低但福利高)以及糟糕的治安(贫富差距导致高犯罪率,防弹车普及)。 本章也提到巴西富豪们快乐至上的民族性,使得家族事业传承意愿不高,反而为外来企业提供了并购和接手的机会。

第七章 新经济版图下的市场机会 本章由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处长瞿大文撰写,从台湾经贸部门的角度,为台商在新经济版图下的金砖四国市场机会提供建议,并着重强调投资风险评估和人才的重要性。

  • 台商商机
    • 中国大陆:内需市场是主要吸引力,分销、通讯、租赁、物流、金融、旅游、运输等行业开放对外资投资。
    • 俄罗斯:原料丰富,后冷战时期释放的军事研发人才和技术可为台湾产业所用。
    • 巴西:处于第二次进口替代阶段,精密机械、通讯设备、电子零件、机车及零配件、医疗健身器材等是热门品项,电信、石油、金融、零售等行业也可尝试。
    • 印度:民生必需品、消费电子、资讯周边、通讯、运输、人纤等有较好机会,现阶段更适合贸易和拓销,而非直接投资,因当地法规和土地所有权复杂。
  • 投资建议:瞿大文强调,在这些充满机会但高风险的国家投资,必须派遣优秀的人才,并进行彻底的事前风险评估,包括当地法规、成本计算和政治风险等。他还建议台商应分散风险,避免过度集中于中国大陆,并逐步调整单打独斗的习性,转而进行上下游整合,以群体力量出击。 本章特别指出,高盛报告虽然前瞻,但未充分提及政治风险,而主政者的治理智慧是国家兴衰的关键,这正是巴西长期被看好却表现不佳的原因。

第八章 新经济版图下的投资机会 本章由新兴市场教父马克·墨比尔斯撰写,详细分析了新兴市场的投资前景,并提出了其“4C策略

  • 新兴市场投资表现:金砖四国相关基金在过去三年取得了惊人的高回报率,远超成熟市场基金。
  • 投资渠道:投资者可通过印度单一国家基金、拉丁美洲基金(包含巴西)、新兴欧洲基金(包含俄罗斯)以及大中华基金(包含中国)间接投资金砖四国。
  • 宏观经济优势: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率下降,外汇储备充足,货币普遍被低估,出口占全球比重持续上升,显示其经济基本面稳健。
  • 估值吸引力:新兴市场股市的本益比、股价净值比普遍低于美国市场,股利率更高,具有投资价值。
  • 墨比尔斯的4C投资策略
    • 整合效益(Convergence:如欧盟扩员带来的市场整合与效率提升。
    • 原物料(Commodities:中国和印度等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强劲需求,将持续支撑商品价格,使资源丰富的国家受益。
    • 消费(Consumers: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巨大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在耐用品领域。
    •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强调投资那些对股东公平、股利发放合理、经营团队卓越且透明度高的企业。
  • 投资建议:墨比尔斯建议投资者不要孤注一掷,投资比重不宜过高,避免追高杀低,应采取长期(三至五年)定期定额的策略来分散风险,捕捉新兴市场波动中的增长机会。他认为,新兴市场并非泡沫,其增长动力来自政府的经济改革和全球化趋势,未来投资前景乐观。

第九章 投资机会下的风险 本章对金砖四国的投资风险进行了更为严峻的剖析,指出高盛报告的梦想并非没有现实障碍。

  • 理论质疑
    • 模型过于乐观:批评高盛报告过于强调人口数量,而忽视了人口素质(如印度文盲率高)以及劳动力需求面的重要性(劳动力供给不一定能转化为经济生产力)。
  • 实际风险
    • 经济自由度低:金砖四国在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靠后,均被归类为大部分不自由国家。
    • 巴西:贸易保护主义、政府对经济的深度干预、持续高通胀以及货币政策失控是其主要风险。
    • 俄罗斯:对外国投资的严格限制、不透明且多变的税制、不可靠的法律系统、猖獗的犯罪与腐败、以及国有银行的呆账问题等,都吓跑了不少投资者。
    • 印度:左派政党对经济改革的阻碍、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高关税)、僵化的劳动法规以及普遍存在的行贿现象,都增加了经营成本和不确定性。
    • 中国:私有财产权保障受制于政治意志、对外资的黑箱作业限制、司法系统的不公与腐败、以及国有银行的巨额呆账问题,都构成重大风险。 本章总结道,金砖四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自由、司法清廉、市场机制等资本主义基石方面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投资这些国家必然要承担不小的风险。它们是冒险家的天堂,也是自不量力者的地狱

总的来看,本书从宏观预测、国家优势、具体案例、投资策略和风险警示等多个维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金砖四国的崛起,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这一全球经济大变局的丰富信息和独到见解。它既呈现了令人振奋的增长潜力,也不回避各国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挑战,是一份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