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振兴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功臣——永不言休的李成枫

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


振兴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功臣——永不言休的李成枫
陈玉水

    改变吉隆坡中华独中命运的人:是永不言休的李成枫。

    他以身作则,出钱出力,获得社会人士的赞赏。

    李氏也是南洋商报的董事主席。

    李氏领导的董事会生机蓬勃,齐心合力负起筹款和建校的重大任务,使中华独中朝向新生的方向迈进。

    他抱着维护华小,支持和发展独中的精神,即使八十高龄,仍在为国家民族兴学育才劳碌奔波,以取之社会,用诸社会的处世方针,为华教作出贡献,确保民族语言文化获得扎根和发展光大。

    李氏坚信要办好独中,董教学三方面必须站在同一条阵在线奋斗,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中华独中更成立了一个附属于董事会的校务促进委员会,负起咨询的任务,使中华独中开创一个新风貌,新的里程碑。

    一九七一年的一百五十八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三千五百廿九名,吉隆坡怡保路中华独立中学的辉煌成果,是热爱华教人士感到欢欣鼓舞的。

    是谁扭转了中华独中的命运,使它走上振兴的道路,是谁为它兴建富丽堂皇的新校舍,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谁使中华独中能在安定的环境下自由发展,不受任何外来干预?

    他就是为华教出钱出力任劳任怨永不言休的李成枫,以及他领导下的董事会成员,与成千上万热爱华校的人士。

    一九七四年,中华独中董事会改选,李成枫出任董事主席,由他领导的董事会肩负复兴中华筹建新校舍的重大使命。

募捐建校两大任务

    一九七六年成立建校委员会,分组进行募捐及建筑的两项艰巨任务。募捐组为了方便募捐,分成十二小组进行劝捐,成绩非常好。李氏基金捐助卅万元,该校董事会成员也慷解义囊,有了好的开端。

    一九七八年四月二日,大马福联会主席丹斯里李延年博士为该校主持动土礼,筹划多年的新校舍建筑工程进入施工阶段。

    一九八一年,该校启用新校舍踏上发展阶段,是年开卅二班,学生人数一千六百零五人。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日,董事主席李成枫主持中华独中扩建校舍第二期工程的开展,一九八六年底竣工,一九八七年初正式启用扩建的校舍。

    完成扩建的校舍有四座,即教室大楼一座,有教室十五间,会议室一间,行政办公室一间,行政楼一座,计有图书馆,讲堂,学生活动中心,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等,男生宿舍一座,女生宿舍一座,可以容纳男女寄宿生四百多人。

    李成枫对中华独中作出巨大贡献。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李成枫的出面领导一个生机蓬勃的董事会,全心全力为中华独中筹募建校基金,是很难获得公众人士的广大支持,也就不可能在短短的两年筹到六百万元来扩建新校舍。

    李成枫的以身作则精神,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赞赏。他出钱也出力,不沽名钓誉,脚踏实地为华文教育尽一份力量,又不以此居功,是难能可贵。

八十高龄为公益忙碌

    李成枫今年已是八十一岁了,有许多人像他这把年纪,早巳息影家园,含饴弄孙,不管世事。可是,他老人家仍然埋头苦干,为中华独中的第三期的扩建校舍计划而努力。不达到目标,绝不停手。

    陈嘉庚毁家兴学的事迹,在新马一带是耳熟能详。李光前单就捐助厦门大学就耗资港币达三千万元,而李氏基金对慈善教育的建树更是家喻户晓。李成枫秉承两位乡贤的意旨,将他们兴学办教精神发扬光大,为我国福建同乡树立了好榜样。

    李成枫说,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千秋大业。而独中是华教的一个重要堡垒,是延续华人文化的重要环节。维护华小,支持独中是华族不可推卸的神圣任务。华文独中虽然是民办中学,在过去廿多年来,为国家社会培育了不少人才,是应该受到良好的对待和尊重,它是值得全国各阶层人士大力支持。

    这位出身贫寒,没有受过高深教育的华教功臣,今天已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靠自学成功的李氏,本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处世方针,言行一致,对华文教育关怀备至。

有教无类为国作育英才

    李氏坦诚地说:『我们办华文独中,纯粹是本着公民良知,以有教无类作出发点,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为社会尽一份棉力,绝对没有居功或其它的意图。我们的立场是光明磊落的,我们的主要办学宗旨是在延续六年小学的母语教育,从而保存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这是宪法所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李成枫又说,要办好中华独中,董、教、学三方面应站在同一阵线通力合作,发挥爱校如家的精神,下定决心把中华独中办好。有关三方面任何一方不可出现游离与弱化的现象,以并进,直线及平衡方式勇往直前。

    他说,我们不但要教育每一位中华独中的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业方面有良好表现的下一代,使他们的体能获得充份发展,锻练成为一副强健的体魄,以应付未来的重重挑战;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他们的品格,使由中华独中培养出来的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顶天立地,能为国家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

    他认为,办好中华独中的一个简单方程式,就是培养学生为德,智,体全面与平衡发展的好青年,任何一方面不可偏废,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一位中华独中的学生,受培训成为德,智,体均衡发展的全备人才。

    『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有平衡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生由十三岁至十八岁是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希望子女成龙成风,不能单靠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希望家长们和社会工作者也负起为学校同等重要的责任,重视家教,为在校学生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诱导他们向上,使他们在可塑性的最高时期,获得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与平衡效益。』

    李氏对中华独中董教学三方面所作的呼吁,获得良好的反应,在董教学的通力合作下,中华独中已迈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中华办学方针与立场

    提到中华独中的办学方针和立场时,李成枫指出,中华独中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群体力量。因此,和各方取得适当的沟通,保持密切的联系是绝对必要。和其它华文独中一样,我校是在宪法权利的范围内,遵照华裔同胞的共同意愿而兴办的。除了履行和发挥中学的一般职能外,也肩负了维护和发扬民族语文的神圣任务。我校办学方针的制定,就是朝向这个大目标前进。

    他说,自一九八一年搬到目前的校址后,为了更妥善处理规模扩大而日益繁重的校务,我们成立了一个附属董事会的校务促进委员会,这个咨询性的组织,代表性强,所拥有的十二位委员,分别委选自我校董事会成员,校内教职员,学生家长,中华校友会理事及学术界人士,过去几年,在把我校推向蓬勃发展的努力中,他们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教职员阵容,充实教学内容,和革新教学方法,在这几方面尽了心力,而且已收到良好效果。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逐年获得显著的提升,就是一个明证,虽然还没有达到最高理想,但我们还在继续奋斗,假以时日,肯定能做得更好。』

    『我校在校外考试所持的立场是以家长们的普遍要求为依归,以学生的前途作考虑重点。所以,除了鼓励和辅导学生参加独中统考之外,校方也协助学生报名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考试,我们坚信,这种做法是符合独中精神和原则的。最近几年,我校学生不论参加何种校外考试,都有不俗的成绩表现。』

学生的质与量并进

    为了满足客观环境的需求,追随先进国家的教育趋势,如果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中华独中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朝向专科教育进军。

    吉隆坡中华独中自一九八一年启用新校舍踏上发展阶段以来,学生人数的『量』陆续上升,而学生的『质』也因为校政的各项改进,增强而大大提高。

    有人说,该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是由于校舍外观壮丽,及教学设备完善的吸引所致;也有人说,该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是由于家长喜欢特别的安排,因而把子女送人该校攻读;又有人说,该校学生的增加是家长们欣赏该校教学认真,严格管束学生所致。

    严格地说,上述的看法并没有不对,只是没有切中主因。该校所以振兴,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主因在于下列两点:

    (一)该校办学方针及对课程的安排,课本的采用深受家长及社会人士的赞同。该校的办学是采用双轨制,一方面参加独中统考,另一方面竭力协助学生参加公共考试,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同时,高中数理及商科课本采用英文,方便学生升学就业,这点虽然有受到不同意者的非议,但是,真理越辩越明,赞同者已越来越多。

    (二)该校董事会的英明领导,尤其是董事主席李成枫一向以身作则,出钱出力,任劳任怨,从不干涉校政,有领袖风范;总务黄茂桐平易近人,凡事以民主方式处理。由他领导的校务促进委员会,协助推展校政,同时也为董事会提供不少建设性意见。

    中华独中除了肩负民族教育使命之外,也不能抗拒社会的客观需要,两者必须相辅而行。华文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份。独中负起民族教育之余,也应顾及整体的教育原则。

    该校对华文,马来文及英文三种语文并重,学生除读华文课本之外,也读马来文和英文课本,以应付公共考试或深造之用。

李成枫与华校结缘

    早在四十年前,李成枫就和华校结下不解之缘。

    一九二九年,不景气侵袭全球,影响所及,百业萧条,人心浮动。当时的华人移民社会,面临解体。但是先贤们对教育事业的兴办,还是没有忽略,吉隆坡黎明学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当时的校舍是设在甘榜峇鲁禧路三号及四号的一间租用的双层店屋,共有三间教室。地方狭小,热气迫人。为了文化的传承,数十名师生,在恶劣的环境下挨过了不少年头。

    一九四二年日军占领马来亚,人们流离失所,学校停办。一九四三年,李成枫在吉隆坡鹅唛的工厂兼住家被日军占用。黎明学校校董们建议李氏暂时居住在黎明学校楼上,也顺便交租。李氏接受了这项安排。那个时候,学校已欠屋租多年,屋主要收回产业转租,幸亏得到李氏掏腰包代还,不然的话,黎明将失去根基。


    一九四五年,光复后,黎明学校于当年十月恢复上课,李成枫在安邦路另置住宅,是一座双层大楼,屋地很大,可是住得人少,未免浪费。

    李氏想起黎明学校师生仍然在恶劣的环境下上课,不如将他的住宅改为学校,他本人则迁到别处,李氏的建议获得董事部的接纳。不过,当时因限于经济能力,李氏无法将全部校地献出。于是,由一些胶业界及热心人士集资承购,并稍加修筑,实行迁校到目前的校址,从此黎明学校才有本身的校舍。

    一九六九年五一三事件爆发,黎明学校被大火烧毁,一切荡然无存,该校停课一个月,至六月十五日借中华女校及培才学校下午班作为临时校舍复课。

    一九七一年,李成枫立即召开雪彭树胶公会同业会议,拟定重建校舍计划,发动筹款,获得各方热烈响应,筹得四十多万元,重建计划需款六十多万元,不足的十多万元,由李成枫及丹斯里李延年各负责一半,黎明建校就大功告成。

    新校舍于一九七二年落成,巍峨壮观,矗立在吉隆坡安邦路,目前有二千多名学生,已成为吉隆坡华文模范小学之一,李成枫对该校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南益华小的创办人

    吉隆坡鹅唛路的南益华文小学,于一九四九年创办,创办人就是李成枫。

    当时,李氏是吉隆坡南益树胶厂的总经理,他每天看到鹅唛路一带的华人子女,必须到几英里外的文良港中华小学就读,其中有不少是南益职工的子女,由于没有巴士车川行,交通很不方便,南益厂方也用罗里车,运载职工子女上学。鹅唛区的警长曾对李氏说,用罗里车载送学生上学是很危险的,万一发生交通意外,厂方是要负全责。李氏听了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必须寻求解决的办法。

    当时,在南益树胶厂毗连的一块五英亩土地是李氏所拥有,于是他自行决定,拨出一些土地用做南益华小的用途,有六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及七间睡房的教师宿舍。于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开学,当时学生数十名,教师七名,所有学生一律免收学费,一切开销由南益树胶厂有限公司负责。

    一九五一年,胶业巨子李光前由新加坡前来吉隆坡巡视南益树胶厂时,发现到工厂旁边竟然设有华文小学,就向李成枫问明原因,经过李氏的解释后,李光前认为事关厂中员工子女的福利,该校所用的校地,应由南益购置。肯定了李成枫当年的做法是正确的。

    今天的南益华文小学。有正副校长及四十八位教师,卅五位是正式老师,十三位是临时老师,学生人数一千三百廿七人,是A型学校,除了六年级有六班之外,其余各年级各有五班,一至三年级在下午班上课,四至六年级则在上午班上课。

    如果没有李成枫当年的当机立断,这间小学根本不会存在。他对南益华小的贡献将永远记录在史册上。

    李成枫对黎明学校,南益华小的关怀及支持,体现了他言行一致坚定不移地为华校献身的精神。他也把这种精神带到吉隆坡中华独中。

捐五十万中华建校

    在中华独中截至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卅一日建校的征信录中,李成枫和李氏基金名列前茅,各捐五十万元的扩建校舍基金。

    吉隆坡中华独中的第三期扩建校舍计划已经开始,筹款目标是二百五十万元。李成枫本人将负责筹款总数的十巴仙,即廿五万元。

    在这项计划下,将扩建食堂,设视听室以及增加廿间教室,容纳更多要进入该校求学的学生,为国家造就更多优秀的人才。

    今天,我国华文独立中学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独中要存在,独中要发展,完全是依赖热爱华教人士的慷解义囊,努力捐输。

    我们需要更多像李成枫这样喜爱华教的人士,肯出钱又肯出力,而又不干预校政,让独中能在自由的环境下发展。

    从过去及目前我国独中所发生的事件显示,有些独中董事部过于干预校改,致使董事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学校动荡不安,校长或教师的职位朝不保夕,学生无心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把独中办好呢?

    分工合作是现代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外行人指挥内行人的做法已太过落伍,也是学校发展的绊脚石。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部的开明作风是值得宣扬。

    李成枫原籍是福建南安梅山芙蓉村,是我国胶业及商界闻人。一九八三年三月起出任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董事主席。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积极的社会工作者,对慈善及教育事业出钱出力,深获佳评。

    他是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及黎明学校的董事主席及南益华小创办人。

    李氏经营树胶业达数十年,对这个行业了如指掌,现任雪彭树胶公会会长,曾任马来西亚树胶公会总会会长,在促进我国的天然胶销售扮演积极的角色,对胶市前景的高瞻远瞩,深受政府及同业所重视。曾任吉隆坡及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副会长,现任名誉会长。

    在商业方面,他是南风工程有限公司,南益油厂有限公司,连成有限公司,联兴树胶有限公司,南益饼干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主要从事树胶,植物油,饼干、报业及机械工程等业务。


李成枫付出一番心血的吉隆坡中华独中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