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里的中学

梦境里的中学
严元章



()一个教育者的梦

十年前了,一九四八年的秋天,当我要到英国去修学的时候,曾经带了一些教育的问题去找答案,也带了一些教育的见解去求印证。一九五一年的冬天,总算带了多少心得归来,自觉此行不虚;归来后,只由于栖留异国,社会的根源断绝了,一切不由分说。但愿好好地守住一间华文中学,静静地从头做起;梦想由此开拓出一个教育的“乐园”,处处看到绿叶红花香果。

近年来,由于“乐园”的出现遥遥无期,内心越来越感到不安。现在是一九五八年的秋天了。回顾过去,出国已经十年;深觉这十年的期间,该有一个交代。想来想去,只好把“乐园”的梦境先说出来,且看会不会挑动同梦者的共鸣,从而促成梦境的实现。因此,我要在今年马华教师节的前夕,来一回“痴人说梦”,作为我庆祝教师节的节目。

现在先说梦境的大概情形──开头看到,在今天的学校里,人与人的教育关系实在太疏远了。学校的规模越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越远,学校的成就越小。因而想象出,明天的学校,特别是明天的中学,在新的校舍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亲切地在一起,过着新的学校生活,培养出富有人性的新人。这便是教育的“乐园”之简单写照,详细的画面留在后头说明。

()人与人──人与物

教育事象的构成,依于两重的教育关系︰第一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一重关系是根本的、必要的;第二重关系是枝节的、不必要的。

在古代的教育事象里,原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主,人与物的关系为从;在现代的教育事象里,由于教育机会以及教育工具发生了量的变化,影响到教育关系的主从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是把主从关系倒转过来,误以人与物的关系为主,人与人的关系为从;便是把主从弄得模糊不清,使到人与人的关系跟人与物的关系分不出主从。我们对于教育的关系,那样地轻重不分乃至于轻重颠倒,实在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工作上十分严重的错误。

现在许多教育者以教育为“教书”,许多受教育者以教育为“读书”。也有人夸大了一些电器教具,如同影戏机、投影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等的教育价值,以为有了这些教育工具,教育者就要退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而开大班上大课,把教育当作听讲看戏之类。这是不着重教育事象里人与人的关系,反而着重教育事象里人与物的关系,所引起的错误看法和错误做法。

在教育事象里,教育工具只是要来建立人与物的关系,从而帮忙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却不是从而取消人与人的关系。教育事象的构成,可以不通过人与物的关系,却不可以不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人与物的关系,还可以构成教育的事象。只有人与物的关系,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却不可以构成教育的事象。因此,在教育事象里,可以没有人与物的关系,却不可以没有人与人的关系。

在教育事象里,图书仪器这些“物”,只是要来供“人”使用的,并不是要来取消“人”的,教育工具显然不是要来取消作为受教育者的人,也不是要来取消作为教育者的人。教育工具是要来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同利用的。如果教育工具被搁在一边,当作陈列品来看待,固然不能构成教育的事象;就算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单方面利用这些教育工具,因而建立了人与物的关系,也还不能构成教育的事象。必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面联同利用这些教育工具,由此不只建立人与物的关系,也建立人与人的关系,这才构成教育的事象。

所以,严格来说,“物”只是给“人”与“人”在教育关系里利用的。也就是说,物的利用,是在人与人的教育关系建立以后,要来帮忙发展人与人的教育关系的。根本上,教育原是人对人的事象,并不是人对物的事象。因此,但求人与人的教育关系建立了,便构成了教育的事象;至于在那教育的事象里,人到底有没有利用到物,只是次要的问题。许多教育事象的构成,仅仅靠人对人的接触,完全利用不到物;许多事象的构成,虽然利用到物,但物的利用还是靠人的。如果人好好地利用物,使到人对人更能发挥教育作用;如同锦上添花,那当然更好了。

归结起来,在教育的事象里,绝不是人与人的关系比不上人与物的关系那么重要,也不是两重的关系同等重要,而是第一重关系比第二重关系更重要。

因此,今天我们要改造教育,固然要着力于充实设备、搜罗图书仪器等等的教育工具,使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享有工具上的诸多便利,由此提高教育的效果。不过,光是这样做,无论如何是不够好的。这只是着力于物的加多,偏重于人与物的关系。照这样来改造今天的教育,效果的提高还是没有什么把握的。只有同时更着力于人的精选,进而重建教育事象里人与人的密切关系,由此充分发挥人对人的教育作用;对于教育效果的提高,才会有确实的把握 。这是教育改造,尤其是中学教育改造,所以要认真解答的绝大课题。

()人师与经师──质与量

说到教育里人的精选,首先便是教育者的精选。
在教育的人事管理还建立不起一个专业制度以前,任何地方的教师都是流品复杂的。这里的教师尤其是这样。不少教师对教育没有求知欲,没有事业心,也没有责任感。所以,在一大群的教师里,能“教书”的教师已经算是很好,能“教书”又能“教人”的教师,那就好极了。不过,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教师,原该是能教人又能教书的;不能教人只能教书的教师,正说得是一个“教书匠”,说不上是一个教育者。

在明天的中学里,所有的教师必须是“人师”又是“经师”──是人师与经师的合体。他们对自己负责照顾的一班学生,要随时随地发挥教育作用。对于起居饮食以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要认真指导;对于服务、康乐、生产、学术的活动,要认真参加;对于人生多方面的问题,要认真解答;对于担任的功课,必须学有专长,而又认真进修。上课前认真准备,上课时管教有方,上课后认真批改。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他要能“说”又能“做”;这便是能“言教”又能“身教”,表现为言教与身教的统一。

校长不只是一位教师,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所以校长该是最好的教师,不然就不配做校长。这里不少的校长,难得发生教育作用,说不上是一个教育者。这些校长尽管很忙,但是忙来忙去,大都是那许多没有教育意味的事务工作。在明天的中学里,学校行政事务化的现状必须打破;校长必须间接直接发挥教育作用,必须比教师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他要把握学校的教育动向,从而指导学校的教育历程,同时,他要展开自己跟全部学生的普遍接触,并且保持自己跟一小部分学生的共同生活。

要有好学校,要有好学生,必须有好教师。有其师,因有其校;有其师,必有其弟。

说到教育里人的精选,其实便是受教育者的精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句话,是要在明天的中学里实现的。里面所有的学生,该是来自许多地方、许多家庭的优秀子女。他们的入学,必须通过了全部课程的考查,绝不只是考查知识教育这一部分。他们的不能入学,绝不会是由于他们的家长负责不起他们入学的费用。英才不可埋没──因此,只要经得起全面的考查,谁都有入学的可能。那么,就学生来说,我们摆明是重质不重量的;但我们的重质,绝不是想办所谓“贵族”的中学,只是想办“ 英才”的中学。所谓“平民”的子女,只要是英才,便有入学的机会。我们要长期保有足够全校半数学生申请的“助学贷金”,来确立助学贷金的制度,作为他们入学的保证。

英才的中学既然是重质不重量的中学,在组织的形式上,便要放弃大规模的场面,采取“小校小班”的体制。全校学生最多只要四百个,而又分成二十班,每班最多只要二十人。为什么一班乃至全校的学生只要那么少呢?因为要重建教育事象里人与人的密切关系,由此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全校学生越多,校长跟学生的关系便越离越远,因而校长便越难发挥教育的作用。可是,我们是要校长一定发挥并且加倍发挥教育的作用;所以,英才的中学必然是小规模的中学。在小规模的中学里,校长起码要直接认识全校的学生,这是假定校长可能直接认识的全校学生,最多是四百人。同样的道理,一班的学生越多,班里教师跟学生的关系便越离越远,因而教师便越难发挥教育的作用。我们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同时负起教人和教书的双重责任的;这里假定,教师可能对学生负起这双重责任的全班人数,最多是二十人。

就学生的性别说,我们可以只要男学生,也可以只要女学生;但没有理由不可以男女学生都要,尤其是当英才的中学只有一两间的时候。如果是男女学生都要的话,在全部课程里该有一部分是男女学生不同的。这是说,要是采取男女同校的组织形式,便要采取男女分班的组织形式。这使到女学生能够跟男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又能够在男女同受教育当中适应性别的差异。至于就学生的年纪说,原则上该是包容一间完全中学所有的年纪。但当英才的中学只有一两间的时候,最好不要前一阶段的三个年级,也就是最好先要后一阶段的两三个年级──这在学制上可以是三年制的高级中学,也可以是二年制的后期中学。此外,接上去也该开办大学预备部,如果事实上有这个需要。由此,初期的英才中学,可以分设高级中学部或后期中学部及大学预备部。往后可以加设初级中学部或前期中学部。但这个初级部的班数,不能超过高级部的班数的一半;比方说,如果预备部有八班,高级部有八班,初级部最多只可以有四班,全校总班还是二十班。

()形式与生活、生活与教育

经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质的精选,再经过受教育者之量的控制,打破了学校组织上的旧形式;由此,在学校里,重建人与人的密切关系,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远景已经相当可观。只是,如果仍然局限在学校建筑的旧形式里,学校内容的发展还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学校的形式与学校的内容有重大的关联。内容推动形式的改变,形式局限内容的发展。只讲究形式而不讲究内容,自是错误的;只讲究内容而不讲究形式,也是错误的。今天的学校形式,大体上已经局限了学校内容的发展;要学校的内容有新的发展,就要打破学校的旧形式──不只是要打破学校组织的旧形式,还要打破学校建筑的旧形式。组织的新形式出现了,建筑的新形式也出现了,在这双重的新形式里,重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密切关系,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是教育的新形式与新内容的统一。

中学生在家庭里过活,在学校里受教,会使到人生分裂为不调和的两段。就一般家庭环境说,尤其是在南洋社会里,这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做法。从教育效果上积极着想,在中学里建学生住所,让全体学生住校,可说是应有之义。当然,全体学生住校的中学是最难办的。我们说这种中学是最难办的,因为这种中学要兼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担子,并且要兼挑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双重担子。办得好,是双重成功,便是最好的学校;办不好,是双重失败,自是最坏的学校。

在英才的中学里,是要规定全体学生住校的;既然全体学生住校,全体老师更要住校。可是,住所该怎样建筑呢?这是校舍形式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普通的办法,便是教师的住所建筑在东,学生的住所建筑在西,分为疏远的两大区。在人对人的教育作用的发挥上,这种师生分离的住所建筑,构成了形式的障碍。进步的办法,便是把师生的住所建筑在一起,师生同住在一起;由此缩短了师生住所的距离,也就是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在教育作用的发挥上,便打破了那师生分离形式上的障碍。

可是,如果住所的建筑是一间一间连起来,课室的建筑另外是一间一间连起来,还算不得是最好的形式,因为教育作用的发挥还是不够充分。由此,校舍的建筑又得有一番改革。在英才的中学里,除了必须是全校性的大建筑物,如同礼堂、艺术馆等等,其余的大建筑物尽可能化为许多小部分,而归并为独立的、综合性的,以班为单位的小建筑物,构成一家一家的“家宅”──在家宅里,有一间课室,还有足够的寝室,此外还有客厅、餐厅、厨房、浴室、便所等等。在家宅的周围,并且有适当的园地及场地。因此,家宅可说是生活场所及教育场所的合体,成为学校建筑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建筑的最好形式;通过了这一个建筑的新形式,教育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在“家宅”这种学校建筑的新形式里,一班不只是一个教育的单位,同时是一个生活的单位;从此,一班里师生的关系,如同家人的关系。同住在家宅里的,有两位教师,因为每班平均有两位教师,加上二十个学生;师生的同住,是从学生的入学到学生的毕业,因为教师是要跟班升级的。作为一位模范教师的校长,当然也要跟学生同住;最低限度,毕业的各班学生,在他们离校之前,总该一班班轮流跟校长同住在一起。这么一来,使到校长对各班学生,有机会直接发挥教育的作用;顺便使到各班的教师,在长期的师生共同生活里,可以得到短期的休假。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在学校的组织上及建筑上,冲破旧形式的障碍,使到经过精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重建那失去了的最密切的关系;由此便能够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从而收获最大的教育效果。可是,教育作用的新发挥,教育效果的新收获,要通过教育新形式与教育新内容的统一;也就是不只通过教育的新形式,同时还要通过教育的新内容。这里,我们就得说明,新的教育内容的提出,是从教育与生活的关联着手;消极方面避免教育与生活的脱节,积极方面求取教育与生活的贯通。由此,生活接回了教育,生活的内容趋于清净;教育回归于生活,教育的内容趋于丰富。这样,生活与教育好好地关联起来,使到生活跟教育都得到了改造;从而在实践中整理生活的经验,逐步发展出一套新的教育内容,成为一套新的中学课程。

新课程的体系涵盖四种教育;这便是道德教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及知识教育。群育归入道德教育,美育及体育归入艺术教育。在四种教育当中,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结构;以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及知识教育为上层结构。每种教育又涵盖两个部门;一是学科、二是活动。就学科说,伦理学、家庭学、属于道德教育;音乐、绘画、戏剧、体育,属于艺术教育;农业、工业、商业、属于技能教育;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属于知识教育。就活动说,活动跟学科要在课程里处于同等的地位。活动不再被看作是课外的,而是课内的;正如全体师生都要上课,因而全体师生都参加活动。各种活动跟有关的学科当然要配合;如同学科跟学科,活动跟活动都要配合。就学科跟活动的分量说,知识教育的学科必须力求简炼化,只有主要的材料才会被保留下来;既免于知识教育的过分偏重,又可以让出时间给别种教育的学科或活动。这样,四大教育才可能达到相当平衡的发展。

这一套新的教育内容,要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基本的是自学辅导,是共同活动,是个别谈话;于团体的教育之中,尽力兼顾个体的指导。由此所要求的教育目标,在道德教育是“善”,在艺术教育是“美”,在技能教育是“巧”,在知识教育是“真”。再由四大教育的求善、求美、求巧、求真所结合的教育总目标,便是善、美、巧、真交织而成的无限圆满的“人性”;是在正常的“通性”里衬托出明朗的“个性”的人性,是远超出“物性”而近于“神性”的人性。这无限圆满的人性,便是理想的人性;理想的人性,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表现出来,便成为理想的人生。教育的总任务,就是培养理想的人性,来发展理想的人生。在这里我说“培养”,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不是生长,不是训练,也不是传递。

()痴人说梦以后

现在,我的乐园梦说完了。我像是从沉迷中清醒过来,发觉到三个具体的问题还得解答︰

第一,英才的中学是华文中学吗?当第一间英才中学开办的时候,我希望这是一间华文中学,一间以华文为主的中学,一间以华文为主的马来亚中学。不过,英才中学的图案是“世界性”的。因此,如果以别的语文为主的中学,采用这个图案,英才中学便不是华文中学了。也因为这个图案是世界性的,马来亚跟马来亚以外的地方都可以采用;只要在教育材料的选择上,适当地兼顾到“地方性”。所以,英才的中学可以是马来亚的中学,也可以不是马来亚的中学。不过,因为这个图案是在马来亚提出的,我倒希望第一间英才中学是马来亚中学。地址最好在星洲,其次便是在吉隆坡或槟城;能够在这三个地方,找到有山有水的校地,那就好极了。

第二,英才的中学要多少钱才办得成?依照我粗粗的估计,开办费大约要二百万元。一百万元作为礼堂、艺术馆、工厂、科学馆等等,大型校舍的建筑费及设备费;另一百万元作为家宅、行政厅等等小型校舍的建筑费及设备费。二百万元的大数,听来也许嫌太多;但是,也要知道,马联政府在怡保新办了一间“巫文中学”,在校舍的形式上虽然还不够理想,却用了二百五十万元的建筑费及设备费。至于英才中学的经常费,平均每班每月最少要二千元,二十班合计一共是四万元;这四万元的经常费,假定由家长负担一半,其余一半得由校董会负担;政府的补助费要看作是多余的,准备于必要时可以退回。如果英才中学不是由人民办,而是由政府办,那当然要另有分担的算法,此外,必须有一笔助学贷金,这大约是二十万元。

第三,英才的中学要用那么多钱,效果确实有把握吗?如果认真办起来,效果是一定有把握的;假使这样的中学还办不好,试问世界上还有什么中学会办得好?看看英国的公学,在形式及内容上,还比不上英才的中学;却已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中学,培养出许多人才来。要是英才的中学办成功,更要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中学,培养出更多人才来。这是我乐于保证的。远观中国古代,孔子杏坛设教,说是教出七十二贤。今天,我们接受了这位万世师表的启示,融和了东西教育的优秀思维,来开创新的中学,总不至于连“七十二贤”也培养不出来。这又是我乐于保证的。

过去,我曾经呼吁大家注意“人才的竞赛”;现在,我再来呼吁大家注意一个“斗智不斗力”的长期局面。

(《星洲日报》,21/10/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