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莪州名渊源

《资料与研究》第23期 1996年10月1日

雪兰莪州名渊源
Zakiah Hanum撰 叶瑞生译



    雪兰莪早期的历史并不清晰,“雪兰莪”这个名字的渊源也一样。无论如何,在雪兰莪河附近所发现的一些证据,证明了这里在2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

    虽然在雪兰莪有发现古代物件的碎片,但还是找不到“雪兰莪”这名字的渊源。

    1905年及1944年在巴生一带和1964年在甘榜双溪朗(Kampung Sungai Lang)、瓜拉冷岳(Kuala Langat)一带曾发现一些器具如大鼓及东山钟(Loceng Dong So'n)(铜器、铁器时代)。这个发现显示在2,200年前,即史前就有人类居住在雪兰莪一带了。

    这些鼓和铜钟,和在印度支那(Indochina)的东山(Dong So'n)所发现的钟鼓是一样的。相信在当时,东山文化的器具已被带到马来群岛(Nusantara)各地了。相信在巴生出土的大鼓是马来人从印度支那,经过暹罗带来马来半岛(Tanah Melayu)的。在这些地方也发现了埋于地下的古代铁器碎片,显示了几千年前,巴生一带曾经居住着原始人。除了这些发现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叙述从史前到14世纪这一段雪兰莪的历史了。根据《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的一项记述,在14世纪统治新加坡的皇帝(Paduka Seri Maharaja)曾经接受过敦惹那卡迪(Tun Jana Khatib)及一位朋友——“彭古兰及雪兰莪统治者”(Tuan di Bunguran dan di Selangor)的拜访。



    在15世纪,即马六甲王朝时代,雪兰莪的县如巴生(Kelang)、而榄(了eram)、冷岳(Langat)及雪兰莪(意为瓜拉雪兰莪),都被记述为马六甲马来王朝的统治地。在1526年,雪兰莪(瓜拉雪兰莪)由一位大臣代马六甲苏丹玛末沙统治。当时苏丹玛末沙已迁往奔坦岛(Pulau Bentan)(1512—1526)。    ,

    马六甲于1511年败给葡萄牙后,马六甲王朝的统治者迁至柔佛。在苏丹阿劳丁里雅沙三世(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III)(苏丹玛末沙之太子)的统治时期,雪兰莪被称为巴生及雪兰莪,并成为柔佛王朝的统治地。在15世纪,马六甲占领了雪兰莪的几个地方如巴生、而榄、朱格拉(Jugra)及雪兰莪(瓜拉雪兰莪)。在苏丹慕渣化沙(Sultan Muzaffar Shah)统治的时期(1445—1458),马六甲宰相的儿子敦吡叻(Tun Perak),被巴生人委为他们的村长(Penghulu)。当暹罗人进攻马六甲时,敦吡叻带领了巴生人到马六甲抵抗暹罗人。在那一场战役中,暹罗人败了,之后,敦吡叻被提升为马六甲宰相,并给予他皇上宰相(Bendahara Paduka Raja)的封号。

    《马来纪年》也提及而榄。根据其记载,苏丹满苏沙(Suhan Mansur Shah)的儿子米哈王子(Paduka Mihat)失踪了,于是苏丹把王位传给另一名儿子,斯里支那王子(Paduka Seri China),并在而榄登基。

    在而榄,有一座城堡是建给“谈吐优雅”的居民的。《马来纪年》也提及朱格拉及巴生,当它谈及马六甲的辉煌岁月,尤其是谈及它贸易的广泛及人口众多这些方面。巴生这名字也出现在爪哇诗歌Nagara Kretagama(1365)中。这份资料显示“巴生”这个名字早在14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根据《马来纪年》,当马六甲于1511年被葡萄牙击败后,苏丹玛末退走到柔佛,又到彭亨,再到奔坦岛,并在那里成立王朝。据说当时雪兰莪仍在苏丹玛末的统治下。有一次,苏丹玛末命令其臣子Paduka Tuan [即后来成为柔佛宰相的敦依沙柏拉加(Tun lsap Berakah)]去霹雳的木歪(Beruas)。于是Paduka Tuan就携带其儿子敦玛末[Tun Mahmud,斯里阿加拉惹(Seri Agar Raja)]同行。当Paduka Tuan从木歪回返时,苏丹就把雪兰莪赐给其儿子敦玛末。《马来纪年》进一步说明“斯时斯里阿加拉惹准备受命予宰相,定居于雪兰莪并成为雪兰莪王”。这里所提的“雪兰莪”是瓜拉雪兰莪。正是这个敦玛末斯里阿加拉惹,被记载成为苏丹满苏沙担任柔佛苏丹时候的柔佛宰相。

    马六甲苏丹玛末沙(于1528年在金保驾崩)的太子,苏丹阿劳丁里雅沙二世(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II)在柔佛成立王朝的时候(1530—1564),巴生的统治领导人名为满都力卡(Mandulika),他曾经在柔佛苏丹下受命服务。因此,可以总结的说在15世纪,雪兰莪的许多地方是被马六甲苏丹统管的,到了16世纪,随着这些苏丹在柔佛成立王朝,“雪兰莪”也跟着受到柔佛所统管。

    到了17世纪,虽然雪兰莪州仍受柔佛所统管,但马来武吉斯人(Melayu Bugis)已在雪兰莪沿海一带居住,尤其是瓜拉雪兰莪及巴生。有些人说,开辟这个武吉斯人村落的武吉斯人名为达因拉卡尼(Daeng Lakani)。这个资料仍未被证实。也有其他证据显示有很多武吉斯人居住在雪兰莪。其中一项是在柏达威(Betawi)所志期1625年至1685年的《荷兰日志》(Dagh - Register)里头,有词句提及一名拉惹吉打(Raja Kedah)的儿子要求安置从巴生来的150名武吉斯人在霹雳天定(Dinding),以协助他向吉打的哥哥进攻。这事发生于1681年。在1682年,同样的这个王子向荷兰徵求同意到雪兰莪,以求取武吉斯人的援助进攻吉打。他要求300至400名武吉斯人。这显示在雪兰莪的武吉斯人数是很多的。

    1685年,统治马六甲的荷兰公司要求柔佛政府提醒巴生人及雪兰莪人,不要干扰马六甲人。从这些记述,可以总结当时的雪兰莪仍受柔佛王朝统管。但是,当苏丹玛末沙二世[Sultan Mahmud Shah II,驾崩于朱朗(Julang)]于1699年驾崩,柔佛王朝开始衰弱。

    1700年,一个名为督恩姑巴生(To' Engku Klang)的巴生大臣,同时也是柔佛苏丹宰相的亲戚,送了一个印玺给雪兰莪严端(Yamtuan Selangor)。他是一位居住于雪兰莪河一带的武吉斯人。但是督恩姑巴生,不知何许人也。有传说他是取代了苏丹玛末沙二世,成为柔佛苏丹的宰相——苏丹阿都惹里尔四世(Sultan Abdul Jalii IV)的后代。也有其他传说表示弑杀了苏丹玛末沙二世的默卡斯里拉玛(Megat Seri Rama),有两个名为支阿谷(Che Akub)及支阿喜(Che Akhir)的儿子。他们定居于巴生,据说他们其中一个就是督恩姑巴生。

    在18世纪初,雪兰莪仍然处在柔佛政府的统管及影响之下,虽然它的政权已从苏丹转移到宰相手中。督恩姑巴生成了柔佛王朝在雪兰莪的代表。传说在瓜拉雪兰莪成为严端的武吉斯人,也是从督恩姑巴生手中夺权的。这样的情形一直发生到号称为雪兰莪最高元首的拉惹鲁目(Raja Lumu,武吉斯人),于1756年以苏丹沙烈胡丁沙(Sultan Sallehuddin Shah)这个称号成为第一任雪兰莪苏丹。

(译自Zakiah Hanum所著的Asal-usul Negeri-negeri di Malaysia,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