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一政府小学命名为林份学校 林仕份为教育贡献大

南洋商报1991年01月29日
 
峇株一政府小学命名为林份学校  林仕份为教育贡献大
本报记者:林腾飞
 
    峇株巴辖已故侨领林仕份,因对开伐市区立下丰功伟绩,除了受柔佛苏丹封赐拿督勋衔,政府也将一段约半公里长的道路称为林份路,他对地方教育作出许多贡献,包括献地与出钱出力,政府则将一间具规模的小学命名为林份学校。这是此间唯一以华裔名字命名的政府学校。
 
    林仕份又名林份,字锡思,祖籍福建厦门思明禾山,大约诞生于一八四五年。年仅十三岁时,为了谋生,与亲属南渡新加坡,在一间五金店担任助手,胸坏大志的他,不满于现有的工作,来到峇株巴辖垦荒种植。他先到英人开辟的园丘做苦工,不久升为数百人之上的总工头,过一段时期,他凭其魄力及储存,即招募华巫工人,在种植业大展拳脚。
 
    独具慧眼的林老先生,看中了如今峇株市区南部丹绒拉务路一带至三合春的大片森林山地,进行开伐,广植橡胶、咖啡、胡椒、甘蜜、槟榔等,成为一名实业家。
 
    一八九三年,柔佛苏丹阿布巴加,派遣拿督文达拉鲁哇前来峇株巴辖开伐,后者抵峇株之后,闻及林老先生(当时大约四十八岁)的大名,于是邀他合作,共同领导开辟峇株市区,由于林老先生对峇株市区的开辟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因此被老一辈同胞尊称为叫『州府王』。
 
    当种植进行一段时期,他进而兼做建筑业,建造座砖窑,烧制砖块,供应峇株市区发展屋业用途,在大马路及依勿拉欣街早期的砖瓦屋,多使用林老先生砖窑供应的砖块。
 
    为了运销产品,他在海墘街建筑一座码头,这码头成为当年川行新加坡,马六甲与峇河上流双青港,巴力士隆,永平等地的转运站。
 
    林老先生在发展事业之余,也参与组织社团活动,峇株中华商会于一九O八年创立,并附设学校,他与其他华裔领袖一样,出钱出力促其经济来源充实,以便办得更好,他除了为中华商会的发起人之一,也历任该商会董事及曾任会长,同时在一九一九年与其他侨领筹组同仁医院,惠及贫病。
 
    他在协助拿督文达拉鲁哇开辟峇株市区之后,并与后者建立了友谊,更助后者组织一队巫人的舞龙队,每逢佳节庆典,出队表演,增加热闹气氛,这是当地华巫文化艺术交流的开端。
 
    林老先生对华人的传统观念,甚为重视,在他发达时,拨地兴建天后宫,地点在花蒂玛街,后座创立林氏宗祠,该天后宫成为目前峇株市区最古老的神庙。
 
    他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廿四日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安葬于华仁中学斜对面山坡上,供后人景仰凭吊,他也留下不少轶事,传为美谈。
 
    老先生的侄儿林有谅,也对地方社会及教育慈善作出不少贡献,他是华中校地献地者之一,也曾任中华商会会长,政府为表扬他对地方上所作的努力,将一段道路称为林有谅路。有谅之长男林成寿,也热心公益及宗亲福利。近几年来他领导的林氏宗祠,对教育事业尽力而为,出了不少钱,成为活跃的宗乡团体。
 
    (注:本文大部份资料取自林庆文编着的峇株巴辖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