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都现代化反思

星洲日报2014.01.05

旧都现代化反思谢林霖

    走过越南刻苦中的生活古城,韩国的凤凰重生,回看马来西亚旧城的无从适所,就难免感觉无力。当车流被导人原来不足以承担大量交通的街道,高楼取代了原来低密度的建筑,城市的压迫感油然而生。每况愈下的生活素质,不停扩建而蚕食公共空间的道路、建筑,都在原本陈旧的旧城设施上雪上加霜。有能力的居民因为无力对抗大环境的改变,选择离开,把祖屋出租给急需廉宜住宿的城市劳动一族,一间本来还苟且生存的老屋,一下挤人几十个人,也不维修,也不照顾,一切都权且用着,随意牵线拉管,贴补钻墙,不一会就老态龙钟,奄奄一息。

    马来西亚地区发展并不平衡,最高人口密度集中在吉隆坡,其次为槟城北海两岸,紧随在后的是雪兰莪,和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重点发展区没有两样。这些年除了早期的卫星城计划——八打灵,和近年曾经为了减轻吉隆坡设施压力而把中央行政中心迁往布城以外,并没有采取经济、人口下放政策,以积极发展落后地区,平衡地区发展。

    反观法国巴黎,在1956年即意识到行政区的个别性局限了古都策划,而通过法律打破行政区划分,提出降低巴黎市中心密度,提高郊区密度的观点。在1960至1965年对巴黎大规模搬迁,把工业搬到郊区和外省,严禁巴黎市内工业发展,把高层住宅区、商业区、金融服务区等有计划地设立在巴黎郊区。保留失去的古老建筑,循着皇家轴线延伸出外围,俨然一条时间线,从过去到现在,标记着巴黎的成长。

    马来西亚国家城市策划的大方向里,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专业认知和细节规划。对于保留旧城,也没有详细的指南来策划和控制重点地区,似乎随心所欲。曾圈定的历史和文化保护范围,在新一代的城市蓝图里可以重新定义,毫无基础可言。我们既不对旧城市内的新建筑定下形式、高度、色彩的规范,也不设定保护和开发历史建筑和原物环境的监督,反而任由高密度建筑引进车流人流,才来批判旧城的拥挤与不足,而批准更多的道路扩建、地铁、轻快铁,直接插入城市中心,逼近居民生活空间,直接破坏旧城的人文和建筑。这样的见缝插针式发展,对于旧城的持续发展毫无帮助,却更快速的解散在旧城里生活着的在地人,瓦解原物环境和地方特性,很快就要面目全非。

    如今各个民间团体积极的记录旧城的人文历史,以艺术来唤醒人们对旧城空间文化的再认知,都是旧城的呐喊。然而,若是没有国家城市策划的主导,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扭转旧城湮灭的命运——片段或者将是我们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