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的回忆

星洲日报2010.09.28

水沟的回忆
文:张凯森(峇株巴辖)

    这里不是有名的城市,也不是家喻产晓的旅游胜地。数间知名企业设厂于此,全马第一所以人命名的大学也在这里。到现在我仍不知道为何这小镇叫“Parit Raja”。只知道附近的村落的名字也以“Parit”作开头。Parit不就是沟渠之意吗?这里有很多小河,也许村子都靠近河边才会以此命名吧?

    儿时的回忆就在这里。

    这里的杂货店就像现在的便利商店那么多寥不管在繁忙的大马路旁或是荒野的红泥路上都找得到。小孩喜欢的饼干、糖果、零食,还有文具几乎都在这里买到。记得小学时旁边就有一家,一放学同学一窝蜂的涌进去疯狂采购,想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满足私欲,而我却可以在店里任挑任选不用付钱,因为这是我阿公的店。

    杂货店多的地方,各族之间似乎容易相处得融洽。一间小小的店面,提供彼此生活所需,大家互相来往,顺便寒暄问候。过年过节大家还彼此送礼,这样的情景在城市很难看到了。随着时代变迁,杂货店的变化很大,有的仍保留原貌、有的搬迁了、有的扩充营业、有的甚至升等成超级市场,现代化的经营方武吸引不少人群,传统杂货店就在时代的推挤下努力生存着。


    食物也会让人想念一个地方。

    听妈妈说这是当地马来人的特有菜肴,叫“sambal goreng”。用冬粉、炸豆腐、切片的马铃薯还有特制酿过的黄豆,和虾米辣椒一起热炒,搭配lotong、nasi berani等等,是这里很受欢迎的配菜,外地很少见到。小时候吃这道菜的时候都特地挑冬粉和马铃薯来吃,因为很入味。后来发现很多朋友都不曾吃过,才惊觉这平凡的小镇也有自己的地道美食。如今Sambal goreng已是我们姐弟回家聚餐必吃的家乡菜。尤其是出国升学的时候,即使当地有多好吃的小笼包也不及妈妈这一道马来配菜。

    知名作家三毛曾对她丈夫说过,冬粉是她妈妈用家乡的雨做成的。那对我而言,sambal goreng则是家乡的生活点滴也是妈妈的汗水,一份让孩子不会忘记回家的关怀。

    一旦放长假,大学生回乡,小镇变得冷清。当地的年轻人也多离家升学工作,留下的是驻守在家的父母或等待孩子回家过年的老人......离家后才懂得家乡风土民情的美。看见阿公跟数十年前一样坐在杂货店里叼根烟,阿嬷剥洋葱皮,这样的画面好欣慰,也好温馨。

    我想,这就是回家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