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在不懂博弈

政治寓言——丁贤说故事


败在不懂博弈
郑丁贤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两位博弈沦(game theory)的学者,这是诺贝尔奖对博弈论的再次肯定。也许一些读者还记得,1994年的经济奖得主John Nash,也是凭着博弈论得奖。

    John Nash的故事后来拍成电影《美丽境界》(A Beautiful Mind),影帝Russell Crowe饰演这位精神分裂的天才,本片还得了奥靳卡最佳影片。

    一些人可能听过阵弈沦,或是其错译的“游戏理论”,但是,真正了解的人不多。在大学修国际政治课时,教授引用一个深入浅出的例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著名的例子名为“囚犯的困境”。警察逮捕了两名劫匪,但苦无证据将他们定罪。这时,一名聪明的探长把两名劫匪关在不同的囚室,分开侦讯。他分别对两名劫匪说:“你的同伙还没有招供,如果你先供认,我们就放你走。但是,如果你的同伙供认了,而你却不招供,我们将把他的罪一并加到你头上来。”

    这时,博弈理论开始运作。两名幼匪都担心对方会出卖自己,为了自我保护,都不得不承认。

    历史上最著名的博弈沦,就是“古巴飞弹危机”。

    1960年代,美苏冷战高峰期间,肯尼迪出任美国总统,其苏联对手赫鲁雪夫是一个身经无数政治斗争的老手,他发现年轻的美国总统既脆弱又无经验,于是向肯尼迪发动挑衅,在美国的后院——古巴,部署飞弹基地,飞弹设施源源运往古巴。

    肯尼迪此时面对重大压力。如果不反击,一旦飞惮基地完成,冷战将失去均衡,苏联的威吓力量将压倒美国。如果反击,可能引爆核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爆发。

    肯尼迪成立一个高阶委员会,收集详尽的相关情报,并由博弈专家沙盘推演。博弈专家经过复杂的推论和计算,结论是苏联不敢发动战争。于是肯尼迪当机立断、以海军舰队封锁古巴,禁止任何携带核武器的船只进入古巴海域,否则予以摧毁。

    肯尼迪这个强硬行动,迫得赫鲁雪夫低头,撒出古巴境内的飞弹,至此古巴飞惮危机宣告解除。肯尼迪从此成为美国英雄,赫鲁雪大则失去威信,最终黯然下台。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奥曼,长期在以色列研究和教学,其博弈论是强调博弈会有重复多次的可能,必须首先导向合作,假设双方奠基于共识之上,最后才提出不合作,让谈判的进行得到最大的利益。以色列在加沙走廊撤军,整个谈判过程即是反映出奥曼理论的思维。

    博弈论的特色是跨学科领域的应用,从经济学,企业管理、国际关系到公共行政,都有阵弈论的空间。即使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有博弈存在。

    一个爱情现象:一个美丽、才情俱佳的女人,通常都配上一个不怎么样的男人,成为很多自诩一流男人心中永远的痛,高呼:为什么偏偏选中他?

    答案是:条件高的女人,通常都被认为很难追上手,一般男人都不敢高攀:其实这些女人乏人问津,寂寞深闺。最后一个不知哪儿冒出来的男人,掌握形势,看准时机,一搭上手。

    这个男人看来不怎么样,但是,人家可是掌握了博弈的基本功。

    几年前的诉求事件,华社难得凝聚力量,争取人民应有之权益,工委会带着华社之期望,走上谈判桌,虽然满腔热血,却不知这是一套博弈棋局。结果,牛津归来之巫青新贵,三两下功夫就把工委衮衮诸公操弄于指掌,乖乖听命,任由宰割,签下城下之盟,诉求灰飞烟灭。

    自此,华社士气崩散,妥协唯诺听活派当道。而巫青团也摸清华社底细,兴起时就踢几下,需要时就抓几把,这就是不懂博弈而种下的祸根。

    几十年来,华团和华党无人,华社无知,不知西方科学有其利无比的博弈战术,以至屡战屡败,权益江河日下,关键之一,就是败在不懂博弈。


200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