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 昔日风光湖底藏

星洲日报1997.04.08

铁山 昔日风光湖底藏

    铁矿湖和『七号山』,曾经都令铁山人引以为傲,如今却弃置在风光历史的背后,曾经见证铁山矿区昔日集三千宠爱於一身的人,恐怕到现在仍旧惦念着过往云烟,点滴徜佯在心间。

    随着铁苗被开采近乎完罄,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在70年代末关闭,属於铁山的热闹和繁华,随之匿藏在静谧的背后。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60多年以前,铁山已由日本人经营的石源公司(ISHARA SUJIKAISA CO.)开采丰富的铁矿。

    在新加坡殖民地注册的马来西亚矿务有限公司,则是在60年代到铁山采矿,并且掀起几十年的『铁矿风云』,风光一时无两。

    不说不知道,原来铁山区的现任村长曾立华,过去曾经在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任职,专司分发薪水给公司员工。

停止开采铁矿 矿河变养殖场

    在曾立华的带领下,《大柔佛》记者目赌该座已经被繁华历史淘汰的矿湖,并且听取过来人详述点点滴滴。

    根据曾立华告诉《大柔佛》,由於铁的含量已减少是促使矿务公司在70年代末期关闭的主要原因。

    他指出,由於铁的减少,因此如果要再进行采矿工作,肯定非常不划算,因为所需劫用的机器价格不菲,而且铁矿在采获之后的售卖也无法提高,在利润方面少之又少,所以铁山的矿业就乏人间津至今。

    他补充,早期所采获的铁苗是以拖船利用汽艇拖曳,通过峇株河支流新邦基里(SIMPANG KIRl)运载到峇株河口卸货。

    『到了后期则改用大轮船运载铁苗,途经马六甲海峡航运到日本,在这种情况下,造就了曾经沉寂的峇株河,出现忙碌非凡的蓬勃景象,制造无数生机。』

    不过,依《大柔佛》记者到昔日热闹忙碌的码头所见,一切的风光已经平息下来,而且当初起卸铁苗的搬运设备也形同废墟,不复再用。

    无论如何,铁矿湖和其对岸的『七号山』,一直是铁山人心目中的骄傲,是发展史中光釆的一项,曾立华带领记者到此之前,也不讳言铁山人确实有此『情意结』的存在。

    至於铁山著名的『七号山』为何列为『七号』?根据曾氏指出,铁山除了有『七号山』之外,还有1到6号山,当时之所以列出以上的号码,主要是为了方便载铁矿的工人到所指定的地方载铁,便於工作。

    同时,他强调废置的铁矿湖,目前仅由当局用作养鱼的温床,充其量只是平常可见三三两两的青年到此享受『现代姜太公』的消遥梦。

    『由於铁矿湖的死水含有过量琉璜和锌等的矿物质,潜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除了不得食用,甚至连游泳也被禁止;一切以安全至上。』

    为了纪念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的东主陈振昌(新加坡人),在铁山公市前的路段,被取命为『陈振昌路』,可见开采铁矿对铁山当年的发展和贡献多么受到重视。

    除了矿湖和『七号山』被弃用,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的办事处也是一片荒寂,与昔日矿务处於巅峰时期的情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相信曾立华村长也有所感慨吧。

    由於铁矿已经停止开采,弃用又令人深觉可惜,因此当局灵机一动,把有关的矿河改作穷人养殖鱼群的温床,以免继续荒废下去。

    其实,铁矿湖和『七号山』虽然在铁山非常有名,但是其进出口却并非在铁山的大街,而是另有其路,在曾氏的带领之下,从人口处的栏杆委身而进,穿过大约半公里的红泥路,废弃的铁矿湖和『七号山』就出现在眼前。

    如今站在高科技发展的大时代,眼望曾经风光一时的历史遗迹,顿时也遥想当年铁山矿湖和『七号山』的辉煌岁月,虽然一切已经稍纵即逝,毕竟这里曾经见证铁山的繁荣和发展,现在尽管平息淡静,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时代逐步向前推动的步伐声。

    繁华过眼,一切如昨,铁山人明天还是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