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何必发怒

政治寓言——丁贤说故事


中国人,何必发怒
郑丁贤

    “同—个梦想,同—个世界”——这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

    但是,火炬手跑过的国家,如临大敌,层层围护。示威者和反示威者相互对骂,甚至打成一团:激情的中国民众,在大陆的法资商场前抗议;大量网民,在网络上杀气腾腾——

    简直是不同的世界,相反的梦想。

    我真的不敢想像,这会是一次怎样的奥运。

    可别误会。我衷心支持中国办奥运;我希望北京奥运,是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次。

    但是,这种对抗情况若持续下去,京奥会成为一次被扭曲的奥运,而不是大家期待的象征和平、谅解、团结的奥运。

    这令支持奥运会的人们,从中国到海外,都感到担心。

    已经有很多论述,将2008北京奥运会和1936柏林奥运会相提并论。

    1936年发生了什么事?

    当时,纳粹希特勒,已经统治德国。他想通过柏林奥运会,宣扬日耳曼雅利安族的优秀,以及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力量。

    当最后一位“爱国”的火炬手,以纳粹的敬礼方式,点燃圣火台时,德国民众沸腾欢呼,欣喜若狂。

    德国以为它办了一次最成功的奥运会,但是,世界各国看到的是狂热的爱国浪潮,战争的脚步,以及恐惧的阴影。

    各国对希特勒加强戒备,围堵德国。不久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将今天的中国,和二战前的德国相比较,肯定是错误的对比。

    我肯定北京的领导人,绝对是以和平心态,大同理念,来主办北京奥运会。

    但是,一连串的对抗行为,以及非理性的反应,难免会让很多西方人陷入此种错误的设想。

    很多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认为这是西方政客,包括法国总统萨尔科齐,以及西方媒体,如CNN心怀不轨,破坏中国的手段。

    但是,当愈来愈多西方人,以及东方人,都开始关注西藏问题,乃至中国人权问题时,那就不是萨尔科齐和CNN的响向能力,所能主宰的了。

    这其实是价值观的不同。一方认为奥运、国家、民族荣誉最重要,另一方却认为民主、人权、少数民族地位,更加重要。

    近代其他国家办奥运,从美国,韩国、西班牙、澳洲、希腊,都不会面对这种尴尬的处境。

    这不表示它们没有民主和人权的问题,而是在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同民主和人权价值,而这种价们观,又和奥运的普世关怀的价值,有共通之处。

    因此,这几次的奥运会没有产生争议,也不会有人去刁难它们的火炬手,抵制开幕典礼。

    很多人说,政治和体育应该分开,奥运会和中国发生的问题,要切割处理。

    这是自欺欺人的说法。政治和体育,不可能分开;任何国家办奥运,都有它的政治议程;而且,基本上这些出发点并没有错(除了1936年希特勒的目的)。

    中国办北京奥运,是推动经济攀上新的高峰,彰显中国的综合力,以及确定中国在世界的主要地位。

    世界多数人和多数国家,并不反对中国通过奥运而上一层楼的政治议程;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也希望通过奥运,让中国更加民主,重视人权,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

    惟行如此,中国才可以成为一个更伟大的国家。

    问题是,中国政府和很多中国人的盲点,在于只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忽略或排斥其他人的想法。

    他们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奥运,我们何必向别人低头。但是,奥运不是自己家里的全国运动会,它需要世界的支持和配合,不可能把门关起来,玩自个儿的游戏。

    对不起,这是—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奥运是世界项目,得依大伙认同的标准。

    推波助澜的是,中国的民众教育,长期以来灌输国仇家恨,丧权辱国的集休仇恨感,一旦遭到外来刺激,就会以受害者的情绪,产生十倍百倍的剧烈反应,把问题弄得更糟。

    CNN一个向来口没遮拦的小主播,法国个别政治人物那种伤害的言论,固然不可取;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大的代表性,也没有显著的影响力。要动用中国人民的力量来反击宣泄,不但是小题大作,也有失国家风范。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其实对世界所知甚少,也缺乏自信心,才陷入这个奥运泥沼。

    要挽回京奥,要改善中国形象,就必须先改变思维;了解世界眼中的中国,让中国加入世界。

    中国有西藏问题、人权问题,不需要否认和恼怒;只要拿出决心,使出魄力,展现城意,西藏矛盾可以缓和,人权民主自由可以改善。

    中国已经是大国,必须要有信心,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处理这些争议。

    其实,只要早点向达赖和藏人释出善意,以及释放维权人士,包括最近被判刑入狱的胡佳,表现一个泱泱大国的气度,就解决了大部分的矛盾。

    如果真有破坏中国,搞砸京奥的分子存在,适当的反击方式,不是搞游行示威,恶言相向,而是以理服人。

    如此,不管结果如何,世人部较能理解、按受。

    北京奥运,也会更加成功。


2008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