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的企业化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教育机构的企业化
邓日才

企业化与隐忧

    教育部在19941月公布的教育改革大计《首要工作目标》中,决定在2000年时将教育部适当地企业化,并提升其企业化形象。今年,教育部又致力于争取ISO 9002国际品质证书。

    本地大学之企业化,即将进行。马大将在今年内首先予以落实。

    去年6月在沙巴神山举行的“全国独中校长研讨会”,在所接纳的第一项课题“开拓新经济来源”中,也有二点共识是有关企业化的:“独中的经费筹措,事在人为,领导层的组成十分重要。也有必要引进企业精神,积极前瞻,强化组织,并成立专家团来协助工作的进行。”“为有效地管理独中行政,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有必要为独中行政人员及董事,主办一项‘企业管理研讨会’”。

    由此看来,教育部接受了企业化的理念,全国独中校长也未予拒绝。

    然而,芙中卸任校长叶柏松在23日的欢送会上却认为,独中实施企业化是一项隐忧。他认为学校乃非盈利机构,转变为谋利的商业机构的作法,是不适用于传统独中模式的。他的话,当有所指,或许是切身的感受。

    他说:“校长在企业模式下成为总经理。只有那些具备企业模式的人才能担任校长职。传统独中的教育模式应该发扬文化修养及强调教育理念。然而,很不幸的是,校长配合企业模式的发展,就成为企业的代理商,而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就转变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到时教师会否献身为学生的学业提供辅导,教师沦为教书匠,只顾认知的发展而忽略人格的陶冶。华教那种强调晶学兼优的传统教学,就会因此受到考验。”(5.2.97《南洋商报》)

    叶柏松的一番话,点出了教育工作者以及一般人对教育机构企业化的疑虑,也说出了独中行政人员在心理上隐约抗拒企业理念的心中话。

    将经济理念应用在教育上,早有一些教育家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有三:其一,教育不是营利事业,与经商不同。事事以功利看待教育,有辱教育尊严与使命,且影响国之本。其二,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既有有形可见的,也有无形难以量化的,如气质、精神、情操等。故难以经济眼光来衡量教育的成效。其三,教育的产出缺乏客观标准。教育的体系不同于工业生产,二者无法相比,更难以数量计算。

经济影响教育

    到底企业界经济学的理念可否引入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可否接纳企业精神因而得利?或因此而受害?尤其独中是民族教育事业,一向赔本,是否能予企业化?

    问题在于:企业精神是什么?经济学理念是否与教育格格不入?

    事实上,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一向来存有密切的关系。教育之发展,受经济影响甚大。经济发展快速,教育自需配合。反之,教育也促进了经济的成长。教育已被视为一种有利的投资,肯定具有人力资源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因而形成了教育与经济二门学问的整合,建立了《教育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其理念乃在于协助教育的发展,提升教育的品质与绩效。特别侧重教育中资源分配的效率,人力供需的配合,教育计划的拟定等。

    由此可见,教育活动要有效地推展及提升品质,实有必要借助经济理念与原则,使教育资源作合理的分配与利用。

    究竟有哪些经济学原则可助益教育的推展呢?大约有4方面可予析论。

    1、成本一效益分析之应用:“成本一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对某种成本的投资和效益的获致,作有系统的比较。这理念可在教育政策的拟定上加以应用。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上,可借之以强调,以有限的教育经费成本,去谋求较大的教育效益;也可作为分析经费之收支依据,推测教育制度未来之发展趋势。此外,也可发挥成本之适用效能,使短绌资源作最大应用,获致质与量适当之配合。当然,也可谋求成本负担之公平原则,多方开辟教育财资,广筹经费。

    2、投入一产出之生产力应用:高投人(In-put),就应有高产出(Out-Put)。这正是经济学上“生产力”(Productivity)本义。教育的生产力(Educational Productivity)则强调投入愈多,则可产出所期望的教育成果。当然,投入者,并非全是经费。有时,非物质因素,反而是决定产出的主要条件。在实际的教育投人上,这包括良好学习环境,良好制度、良好行政措施,良好教材教法等。

    3、教育附加价值的提升:“附加价值”(Value-added)观念,来自经济学,通常是指一件财货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价值。教育的发展,若能在有限的经费下,(尤其是独中)做出最良好的安排,则其经费就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获得最高的附加价值。这在课程的编制上,同时学习原则上,六育的培养上、潜在课程的实施上、都可扩大教育的附加价值。

    4、过程绩效概念的重视:“过程绩效”(Process Acountability)概念,也来自经济学。它强调活动过程的呈现方式,以期获得较佳的成果。转用到教育上,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多用心思,多予关怀,以求提升教育的品质。少花钱可办好事,甚至不花钱也可办事。

企管观念运用

    在行政学或企业管理力面,也有数项原则可协助教育之办理。乃因教育事业与企业一样,其基本目标都在追求效率,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去完成工作目标。一般人已不满足于普及教育的提供,进而迫切期待高品质教育的追求。

    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间接对象是事物;企业界直接对象是事物,间接对象是人。但两者都是在组织中处理人与事物的组合,以结合人与事物的力量来达致有效的管理。因此,教育的办理,也可借用行政或企业之原则来进行工作。

    1、目标管理的积极导向:“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概念来自管理学,其意义乃在于设定目标者,是执行工作的本人,自行背负责任,强调目标之达成及工作之满足感。教育活动可借此激励全校员工体认自己之职责,设定目标,完成工作指标。它具有导引达成教育目标之效能。此外,它还可提升工作绩效,提振员工士气,促进沟通。

    2、权变理念的应用:“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其理念来自管理学,意在强调通权达变,因应情境需要来决定行政或管理方式。教育行政借此理念,因应环境的不同需要,采取有效因应措施,达成教育目标,而不拘泥于一形式,或刻饭不知变通。尤其在追求卓越教育品质时,更有必要充分配合人、事,物之条件,因应需要,完成任务。其实,独中办学一向来都是在权变中求存与发展。权变理论也可在管教的设施上,因势利导,采用多种不同途径,以达致预设目标。

    三、效率效能之兼顾:在管理学上,“效率”(Efficiency),用以判定工作表现的价值标准,偏于个人目的导向。“效能”(Effectivenes),强调实际产出与期望目标的差距,偏在组织导向。在教育的办理上,人们一直期望在“量”之扩增后,“质”也能相应提升。质量之实际增长与预期之差距更为缩小,达致“一分钱一分货”之“教育投资目标”。这就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卓越性及绩效性。落实到管教上,我们期望在教师投入高度关怀与教育后,学生能感受教育爱,相应地向上向善,成人又成才。

提升教育品质

    看来,经济学及管理学上的一些原则,非常适合转用作教育行政及办学的营运上,从而促进教育品质的提升。教育理想的实现。

    事实上,  当今《学校行政学》及《教育行政学》,多年来已吸纳了不少经济学及行政学的理念,运用到办理教育事务上。

    但企业界运用经济学及行政学之理念,乃在谋求“盈利”。教育是迟效性事业,不能以年结盈亏来加以衡量。教育也是“价值”导向事业,不求谋利,其目标与商业有别。不过,两者办事运作方式,却有许多相通相同的原理,可彼此借用和互动。
 
    教育学有本身的概念和哲理,但也受其他学理影响,如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其中市场经济及建国政策牵址教育活动最大。因为,教育被赋予培训人力资源及振兴经济的难巨任务。

    教育固然有商品属性及市场特征,但教育本身却有其规律及哲理,不能随意与市场经济挂钩,予以商业化。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限于经济功能一方面。不过,为使教育目标明确,运作有绩效,  品质得以提升,应可活用企业之管理原则来助益。但却不能因此而乖离了教育本身的理念。

    教育机构的企业化,只是办学品质提升的途径之一,并非商业化或盈利化。但滥用企业化原理,变成开学店,那就有违办学酌宗旨了。尤其独中办学,更不可以盈利为导向。但活用企业运作方式,提升教育品质,却是教育走向素质化、精致化、独中走向新生的有利途径,非但不是隐忧,反而是一项助力和动力。

    问题在于如何企业化,看来,企业界中的管理专家与教育家或行政人员,有必要冷静进行沟通,寻求共识。独中尤须赶紧进行“企业管理的研讨”。误解与对立,将无助于素质教育之开展,民族事业的兴旺。

    (本文取材及参考:吴清基:《精致教育理念》,台北:师大书苑,1990,页43-5779-95)

    (08-03-1997《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