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伦理化”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谈“校园伦理化”
许秀华

    校园伦理”指的是维持适当师生关系、学生同侪关系的规范。过去的师生关系极为亲密,“亦师、亦父”“师徒如父子”;如今,“师徒如路人”,远远看到老师,避之惟恐不及,老师的谆谆告诫被讥为“讲耶苏”,老师交待的工作视如耳边风,更有甚者,恶言顶撞老师,暴力对付老师等等;同学之间,勒索、威胁、坐大欺小等事件层出不穷……。这一切使得校园内充满恐惧、愤恨、暴戾之气。“校园伦理”的推展犹如一阵清风,吹散校园内的乌烟瘴气。

    《说文解字》中解释、“伦”类也,“理”纹理也。“伦理”引申为一切有条贯,  有脉胳可寻的条理。伦理说明人与人相处的相互关系,是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的规范。校园里的人际关系,类似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关系,  同学情谊其实就是兄弟伦理关系的推广,师生情谊就是父子伦理关系的延伸。

老师与学生之关系

    在学校大家庭里,校长、教职员应视学生为其子弟或弟妹,而学生应待校长、老师如其家长、兄姐,校长照顾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并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言行与观念,学生尊敬老师并悉心接受师长指导,如此,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家庭温暖,有自尊,有爱,有安全感,有隶属感,能自我发展。  当学校成为宏扬校园伦理的大家庭时,进而可提升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建设知礼守法、安宁祥和的社会。

    校园伦理之重振,教师、学生与行政主管都必须共同努力。

    在教师方面除了仰赖传统“尊师重道”之伦理基础外,尚须加上教师高尚人格,优良风范及敬业精神,以感召学生春风化雨完成“人师”之神圣任务。此外,在这社会快速变迁的境况下,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尊敬,要树立经师专业权威,教师必须经常不断进修,充实自己学识与工作能力,现代的“经师”必须超越过去的“经师”,不仅要通晓任教科目的知识,更要知识广博,融会贯通,要具备教育知能,激发学生创意,要关心国家,世界大事。

学生须注重礼义廉耻

    在学生方面,应秉承传统伦理精神,建立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传统伦理精神可以“礼义廉耻”概括,礼是节制情感冲动,表现恰如其份的行为;义是本诸道理作出适宜的行动;廉是廉洁,不取非份之物;耻是自知荣辱,去恶存善。

    行政主管方面,应在课程与活动中,加强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敦厚的伦理观念,举办师生联谊与沟通,对优秀学生干部大力培植,而对适应困难或有急难的学生多加照顾与关爱,  以增进师生和谐情谊。此外,加强教职员之联系与沟通,自也不应忽略。而在精神环境上,则要塑造淳朴、创新的校风。在物质环境上,要美化、绿化校园,以发挥“境教”功能。

    总而言之,目前功利主义横流,部分学生误解平等,误用民主。要校园有秩序,气氛祥和,要学校功能发挥至最大,倡导校园伦理是必行的。

(29-05-1991《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