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的新挑战及再出发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独中的新挑战及再出发
陈友信

    在我国4项有关教育的法案即将提呈国会之际,华社再三表达了居安思危,小心谨慎的处理态度是必须的,因这些法案将直接间接影响下个世纪我国的华文教育。

    对这些法案表示关注并积极处理之余,华教工作者有必要对目前国内外教育趋势有所认识,以确保华教能从容应付新挑战及为未来再登高峰作出积极准备。

    随着教育部宣布从宽处理小六生直升中一,不少有远见的人士就看出这是一件令人喜中带忧的措施,也将给独中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以不少华裔家长的务实态度与急功近利思想,国中教育能缩短成5年,与独中的6年中学教育相比下或将显得更合算,这可能促使一些独中为了增加竞争力而鼓励高二学生报考SPM,不少学生在考获SPM后则不愿升上高三而直赴海外深造或在国内修读先修班及双联课程,这将导致独中高三班人才凋零。优秀学生提前退学肯定是校方的遗憾,但校方又没方法硬性规定学生必须修完高三才能离校。近年来教育部进一步探讨以初级学院的1年课程取代STPM的两年课程,这将是对独中教育的第二波冲击。

    从事教育者都知道教育学生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但对于天资优秀,出类拔萃的学子却也应让他们有机会以较短的时间完成学业。目前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许多人只以经济效益考虑求学问题,忽略了中学教育是为了提供学生在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全面发展,这种短视可能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

    面临这些新情势,独中是否应相对地缩短中学课程?或提升高中学术水平以达致“A”水准考试程度并争取外国大学承认为人学资格?我认为后者才是独中应努力的方向。目前高中统考已被不少英国大学评估为AS水准,相信要再次提升是办得到的。

    目前经济建设广被许多国家列为首要任务,华文要成为有经济价值的语文,除了期望中国经济的起飞及两岸经济的综合效应外,华社本身也必须肯定华文在这信息时代所具有的新生命力。无论是成为科技语言还是计算机语言,华文的重要性及适用性都是明显不过的。华教工作者应洞察时代趋势,早日在独中内广泛推展中英文计算机课程,让独中生掌握信息时代的新工具。独中若能以其优越的计算机设备有效地传授此技能,则此学制的卓越性将是愈加显著,而确保学生来源不辍。

    最近教育部已公开再三强调学习英文的重要性,并允许英文成为国立大专院校工科的教学媒介,更批准英文成为私人学院的授课媒介语。

    在此“英文热”的潮流中,要如何继续发展母语教育的优越性,又能符合社会及家长的要求提升英文水准,必然成为华教工作者的严峻挑战。为了提升英文水准,独中有必要注重英文第二语文教学法,加强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及效率,营造学习英文的环境及条件,增强英文师资力量。数管齐下,肯定可达致预期的效果。

    董教总教育中心举办的各项师资培训课程,在台湾、中国举办的各类教学交流会训练班,主要都是在职训练模式,对于解决独中师资缺乏问题依然是杯水车薪。

    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独中教师队伍,除了有效的宣传工作让彼等认识独中的历史及使命,有关独中也必须能提供一个合适的薪酬待遇及积极的工作环境。目前不少独中的教师薪金依然落在市场平均线之下,工作量高责任又偏重,再加上缺乏校方应有的鼓励关怀,令不少年轻人对独中却步不前。至于一些独中连续发生内部纠纷,董教矛盾恶化等课题,难免也令一部分人对独中产生消极印象。

    国内不少独中的硬体及教学设备已达到一流的水平,即使是国内著名的国中也显得瞠乎其后。对于此类独中,下个阶段的发展应注重于软体建设及师资培训。着重建筑宏伟的独中,建立美观宽阔的图书馆而没有最新的书刊杂志、拥有486甚至更先进的计算机却没有应有的最新软体,购买了精致先进的视听室设备却没有相应的英文语音教材,这和一些专注于购买各类百科全书以做装饰品又有何异?董教总及独中校方必须拨出一定的款项充当软体建设经费,有条件的独中应拟出其软体建设及师资培训的3年或5年计划,并致力贯彻之。

    现代企业界强调要通过学习组织化来塑造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文化,这类组织的特点在于其团体内学习气氛强,应变能力高。在目前教育领域面临许多变数之时,这种组织文化更是组织能克服困境再次出发的基础。英国亨伯赛德大学校长罗杰斯金教授在其著作《廿一世纪大学的策略性困境》中说明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在面对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困境时已采取多元化使命(Diversity of Mission)作为应对策略,他也概括性地总结:21世纪的大学唯在有效地掌握改变才能有所突破。

    独中校园环境是否洋溢着学习气氛?不只是学生之间,特别是教师之间是否日常处在学习状况及教学经验交流?校方有没组织性地为老师举办教学经验汇报等学术活动?这些都足以考察出该独中是否具有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最近某个公开招生的英文第二语文教学在职课程中,在30位报名者中仅有4位是独中的老师,其余大部分来自国中。是因独中老师的工作量过重而把学习动力也消磨殆尽?是因独中校方没给予该国际承认的文凭应有的重视及薪酬上的肯定?(而国中却给予肯定为加薪的条件之一)在目前独中因强调要提高英文水准的方武不一而意见纷纭,上述的现象是值得我们省思再三的。

    变是绝对的真理,对学术领域而言也不例外。当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即废学年制改为学分选科制,确也引起不少争论,但明者自明不必避开应有的沦证,在90年代初期英国大学在检讨又检讨后才开始改革学年制为学分制(Modularity),而迟至90年代中期这股教育改革浪潮才成功冲击马来亚大学一一这所我国大学学年制的最后堡垒。这说明当一个改变是合理时,在其大势所趋下,已不是要不要改变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及什么时候改变的决定。

    改革是不易进行的,但恰恰是通过时间的考验及实践的证明,才能衬托出先知先行者的智慧及勇气。为了更有效地发展母语教育,也为了中华文化的承传和发扬,独中必须随着时代的步伐而前进。

    (10-12-1995《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