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办学的差距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教育与办学的差距
黄祯玉

    在人民知识水平提高以及资讯快速流通的社会里,谈到教育与社会的问题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也几乎人人都能洋洋洒洒地举出学校教育的弊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资讯流通时代,人际间的意见可快速的传播与互相影响”之外,还包括:每一个人都曾经是学生,都曾有过受教育的经验。

学校为教育而存在

    然而,有过受教经验并不表示就能凭着这些经验釆办理学校;办理学校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个等号就能代表。正如人人都会吃饭,但未必人人都懂得如何做菜,更妄论通晓营养学。办学与教育其实仍有一定的差距,学校可以开,可以经营,但教育却不是说“办”就可以“办”得起来的,它不具有形体,它也不附庸于任何事物。学校是为了教育而存在,而不是教育为学校存在。

    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里,“办学”与“教育”的慨念总是被相提并论,两者的差距被模糊,被忽视,以致我们常在面对与思考教育上的问题时,避重就轻,本末倒置,未能以教育的本质为着眼点来解决教育的问题。

    办学校,是“知其然”一一只要掌校者对学校这个组织基本架构的组成与维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学校的运作基本上便不成问题。具体而言,这个基本架构包括:校地、校舍、教材、校长,教师、学生等;而维持学校运作的条件,则是经费。

    在讲求包装的时代里,一所学校若仅仅具有上述的基本条件,无疑将会影响其吸引力,甚至使人对其办学品质产生质疑。于是,办学者不惜耗上庞大的经费,致力于扩充学校各方面具体可见的有形的设备,包括富丽堂皇设备先进的体育馆、礼堂、多媒体资讯中心……等等不胜枚举的设施。于是,在校务发展的先后次序里,硬体设备总是被摆在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教育的资源何其有限,它向来都获得较多的配额。

    事实上,办一所“具学校模样”的学校,与办一间工厂是十分类似的。工厂需要的基本条件不外是:厂地、厂房、生产材料、管理人员、工人以及经费等;一所学校只要具备了前述的基本条件,再加上能“引人人胜”的装潢,便可似模似样的耸立起来。这种情况或许可以从目前我国一一尤其是雪隆地区—一私立学院和补习中心四处林立的现象得到印证。一些学院名义上办理的是“高等教育”,然而,除了构成“学校”这一组织的条件之外,其与“教育”事实上仍相隔一段很长的距离。能有效管理这种学校的掌校者,相信也会是一位很称职的工厂厂长。

最重要的“软体”

    为了达成更佳的教学效果。学校利用各种硬体设施作为辅助工具是必要的,然而,工具到底不是最终和唯一的目的,缺乏了工具,不表示教育目标就无法达成。换句话说,辅助性的硬体设备不是有品质的学校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既然是一门发展“人”的事业,那么,必然的,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应该成为重点的,就是“人”。人,是远比任何硬体建设都来得重要的“软体”。

    学校教育里的人,包括三大类:校长、老师和学生。学生本身是受教者,不认识“教育”是理所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学习,需要师长的引导。然而学校里的另外两类“软体”一一校长和老师一一对教育的认识,就是显现“教育”与“办学”之差距的关键所在。最能使这两类“软体”的存在价值体现出来的,是进行教育工作最不可或缺的两个必要条件:教育理念与教育爱。

    教育,除了知其然,还必须知其所以然,掌校者除了知道学校是由什么基本条件构成的之外,还必须知道下列各项: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它们对学校教育的意义何在?除了这些,还有哪些重要的因素?这些条件、要素,彼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它们是否有轻重缓急之分?在发生矛盾(如:当教育资源不足)时,掌校者是否能按符合教育原理的原则来做出取舍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它们如何影响学校教育的品质?……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所谓的“教育理念”。

知其所以然的办学

    因此,显而易见的,办学者与教育工作者的差别在于,当被问及为何要如此这般地办理一所学校时,前者大概只能告诉我们他的学校拥有“什么”(其然),而且之所以拥有那些东西,是因为“所有其他的学校都这样,我的当然也不例外”;至于后者,除了能告诉我们他的学校拥有“什么”之外,还能明确的回答上面所提及的各项“为什么”、“如何”、“怎样”(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指引他回答的,是一套怎样的教育理念。因此,若一所学校里的校长和老师的行事缺乏教育理念的引导,则办教育只会沦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办学。

    区别“办学”与“教育”的另一个指标为:教育爱。教育工作之所以难为、之所以富挑战性,关键就在于它是一门涉及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动与交流的艺术,也正是这种互动与交流,使人的心智得到开发和成长。能引发学生心智成长的爱,就是“教育爱”。

    选择从事教育工作者一一包括上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办学者一一相信都是心中有爱的。然而,光有爱心仍不足以办出真正的教育,因为不适当的爱,有时反而是阻碍孩子心智成长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爱孩子,在乎他们的前途,所以要求他们以考“A”为读书的目的;因为爱孩子,担心他们学得比人少,将来吃亏,所以想方设法,无所不用其极地塞给他们最多、最好的;因为爱孩子,不希望他们犯错,所以一旦犯错即施以严厉的惩罚……。这一切,尤疑的部是出自一片爱心,可惜,却不能算是“教育爱”。真正的教育爱,能让被爱者有启发、有自信、有尊严,能自立、能觉得生活有意义、有价值,而且能经由别人所给予的爱,发展出爱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的能力。

从教育爱得到启发

    一所缺乏明确教育理念、缺乏教育爱的学校,学生毕业后大概会记得学校某几幢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某间设备先进齐全但大门常深锁(因为校长总是担心里头的地毯被弄脏、仪器被损坏)的健身室。在他们的回忆里,  恐怕以不愉快的经验一一考试失败、被老师处罚、记过等一一居多,反之,在一所由教育工作者办理的学校里,学生记得的人会比物多一一师长循循善诱的面容、温暖的师生和同侪的情谊与校风;而伴随这些记忆而来的感觉,是愉快的、温馨的。

    一位好的办学者,可以把校务搞得蒸蒸日上,但他未必是一位教育家;但一位教育家却是一位好的办学者,因为他办理的学校是为教育而存在的。教育,是他发展校务的动力来源,是解决学校问题的最根本,也是最坚持的方法与原则;他不会轻易地让一些非教育因素来阻碍他实践教育理想。他清楚地知道,学校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经费,而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爱,以及由两者所孕育出来的创造力。他更知道,学校最珍贵的财产,不是耗资兴建的硬体建设,而是里头的人,以及这些人所酿造出来的一种温暖的、使人向上向善的气氛。在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能分辨轻重、主次而做出适当的分配;他宁愿办理一所设备简单朴实、但教育爱沛然其中、生趣盎然、让师生眷恋的学校,而不是一幢美丽豪华、设备先进但人情疏离、充满敌意与挫折、学生恨不得早点脱离苦海的,叫做“学校”的建筑物。

    教育与办学确实是有差距的。在我国,办学者的人数恐怕仍远远的领先教育者。本文的目的绝不在于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釆否定办学者的存在价值和努力,而是希望更多的办学者能发现到其中的差距,并能以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基础,以成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教育家为个人努力的目标。

    (15-07-1997《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