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育法令及新教育改革计划下华小所面临的冲击


当代马华文存8~教育卷(90年代)


在新教育法令及新教育改革计划下华小所面临的冲击
陈宝武


1.前言

    1995年是多变的一年。在1995年,国会通过教育法案,教育部也落实一些教育措施。乍看起来,这改变来得突然。其实不然。1995年教育法案的通过,教育部巳落实及将落实的新措施,是源自1956年的拉萨报告书及1961年的教育法令,以及1961年以来,政府及教育部推行教育政策以贯彻教育目标的必然过程及结果。

    1956年至今,我国经历了漫长40年的建国历程。这40年来,我国已取得多项的成果。无论政治、经济、社会及教育的发展,成就堪夸。教育方面,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将由9年义务教育延长至11年,高等学府在数量方面也增多了。这种种,显示政府重视教育,并通过教育的普及与现代化,以谋国家的现代化。

    教育部自1973年成立课程发展中心以来,于1983年拟定并全面推介小学新课程,于1988年全面拟定并推行中学综合课程,拟定国家教育哲学,两年前又修订并推行小学综合课程。考试方面,将由知识的评审,客观式出题改为思维技能的评审,同时强调书写式主观式出题。此外,教育部于1994年拟定主要工作目标,并于1995年重组。重组后的教育部,涵盖面更广,包括设立专司管制私立教育的部门等。这种种改革,一方面配合国际的发展,一方面迎合本国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落实国家教育政策。

    语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这关键及多变的年代,作为华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探讨国家教育课题,以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及其对国民的影响。这样做,不但负起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同时也对国家教育的发展及华校华教的前途,给予密切的关注。尤有进者,国家教育的推行,对华校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对该政策的推行,关注之余,也要寻求对策,以确保华教得以继续生存,并得到发展。

2.1995年教育法令

    7华团及华社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声中,国会通过了1995年教育法令。

    1995年教育法令内有几项条文对华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现略述如下:

    ●国家教育政策是建立在“国家教育哲学”之上。
    ●该政策将通过一项教育体系加以实现,这体系概括各类及各级的学校。
    ●该政策规定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除了国民型小学及其他获得豁免的学校。
    ●该政策规定共同的课程和考试,除非获得豁免。
    ●部长有权暂停或开除所有或任何董事。
    ●初等教育年限5年至7年。

    2.1主要教学媒介语问题

    上述数项,最使我们担心的是有关“国语成为国家教育制度内所有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而“国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也正是《1956年拉萨报告书》及《1961年教育法令》所强调的“最终目标”。有关条文如下:

    一一“我们相信我国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必须是把各族儿童纳入一个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国民教育体系。  ……”
    一一《1956年拉萨报告书》

    12
    一一“为了确保有效地执行上述教育政策,应作进一步提供,尤其是包括提供一种逐步发展的,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教育制度。”
    一一《1961年教育法令》

    绪论第3

    1956年拉萨报告书》及《1961年教育法令》内的最终目标体现在q1995年教育法令》的第17(1)如下:

    国语必须成为国家教育制度内所有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除了在28条下设立的任何国民型学校,或者由部长豁免不受本条款约束的任何其他教育机构。“另言之,现有的所有华小都必须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因为现有的华小都不是在28条下设立的,而只有将来教育部长在第28条下设立的华小的教学媒介语才是华语。

    2.2共同课程与考试问题

    其次,是共同的课程和考试的问题。

    1983年,当教育部推行小学新课程时,有关当局曾尝试把人文与环境,数学与音乐等科目从国语翻译为华语,以供华小生学习及使用。这事件曾引起部分华小罢课。后经华教人士极力反对,该事件才得以干息。

    如今,十多年后,教育部将于今年8月间举办小学第一阶段评估考试,以鉴定小三学生是否有资格升上小五。

    在这项考试中,国小生将考二张试卷,华小生考三张试卷,其中一张试卷是共同的,即思考技能试卷。该试卷是以国语出题,然后翻译成华语,当作华小生的试卷。把学习材料或考卷翻译,对学生的理解肯定会有某种程度的障碍。为什么不根据课程范围及出题量以华文直接出题呢?这样做,我们能苟同吗?能掉以轻心吗?能毫无保留地加以赞扬吗?

    2.3董事会及董事受影响问题

    再其次,是董事会及董事受影响的问题。

    华小与独中,都得依靠董事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而今,1995年教育法令内,有多项条文对董事会与董事不利,而将影响董事会的操作。目前,具体实施情况还不明朗,但愿能通过协商,达到谅解,使部长不会动用职权,暂停或开除所有或任何董事。

    2.4初等教育年限问题

    最后,是初等教育年限的问题。

    从事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使他们有使用语文及思考能力,进而探取知识。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的初等教育年限,一般上都定为6年,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学生,需要以6年的时间完成初等教育。当然,小部分智力高的学生有能力在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6年的课程,也有小部分智力较低的学生需要7年或更长的时间去完成6年的课程。无论怎样,要华小生以5年的时间完成初等教育似乎是难上加难的事。华小生功课繁重,除了要掌握华语外,还得学习国语和英语。而小三升小五的考试,又规定华小生要考国文书写试卷。这么一来,为了要参加该项考试,华小生不得不掌握华语和国语,同时还要兼顾思考技能。这种情况,肯定会便学生压力加重,产生不良的后果。这种制度,我们应该接受吗?这种考试,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吗?目前,人人都说形势大好,华教前景一片光明。而华基政党高层领袖一再保证,1995年教育法令对华校华教不会不利,不会有负面影响。可是,综观上述各项,我们能轻易相信吗?我们但愿天从人愿,但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得提高警惕,时时关注教育改革,教育措施,以确保华校华教的发展,得以继续。

3.新教育措施

    3.1 小三升小五

    有关小三升小五这项措施,上面已谈到,这里再加以补述。

    我国目前初等教育的年限为6年。在1995年教育法令的规定,可延长1年,也可缩短1年。而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那吉于去年12月宣布,该部将在1997学年开始在小学实行跳班制,即所有小学三年级学生必须在19968月间参与小学第一阶段评估考试,以鉴定是否有资格升上小五。

    随着教育部这项决定,一部分天资聪慧的学生如能由小三升小五,再由小六直升中一,则他们16岁就可完成中等教育。

    这项措施,原则上富有弹性,能灵活处理学生的特殊需要及个别才能,可更早造就人才,更早为社会国家服务。这是优点。

    可是,难题及缺点可多了。

    首先,学生将面对压力,因为学校将会来一轮恶性补习。

    其次,目前初等教育的课程设计是依据6年设置的,尤其是四年级开始,学生将学习科学和地研两个科目。小三升小五,四年级的过渡不见了。教育部或校方非得另编第二阶段的课程不可。不然,学生在课程衔接上将·产生问题。

    当然,华小生的难题更多。除了上述难题之外,华小生将面对翻译的思考技能试卷。他们又要多考一科国文书写试卷。这对华小生非常不公平,也对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华小非常不利。为了要应付该项考试,除了恶补以外,华小可能过度强调国语的学习而对华语的学习松懈了。

    其实,华小生考华语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要他们多考一科国语不但是苛求,也违反教育与学习的原理。有一点我们要特别强调,华小是以华文教育为主。华小生的国语程度在课程设计与学习时间上不能与国小生相提并论。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的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国语的学习和考试上。这样做,将会影响母语教学的目标,也会导致华小的变质。

    3.2小六升中一

    小六毕业的华小生,要参加一项检定考试(UPSR),成绩有优异表现,才可直升中一,不然,就得留读预备班,把基础打好,再升中一。

    原先,华小生在检定试表现上,要考获6A,向教育部申请,获准后才能升中一。

    后来,教育部规定,只要华小检试取得4A,国小国语试卷2C,便可直升中一。这即所谓的“4A2C“方案。

    如今,不管多少学科不及格,只要国语及格(C),即可直升中一,免读预备班,

    从某方面看来,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会认为早1年升中一,早1年毕业,有什么不好?

    可是,站在教育的立场,华小生直升中一的制度并不是很健全的,值得商榷的。首先,华小毕业生上了中一,要学习并掌握三种语文:即华语、国语和英语,压力非常大。华小生不但面对媒介的转变,即由华语改为国语,而且也将面对中学深奥的课程,非得调适步伐,打稳基础不可。

    中学是基础教育。一名华小毕业生,如果在小学成绩平平,勉为其难的直升中一,将会两头不到岸。到时,对学习产生庆恶感,后果可能是逃学、辍学、为非作歹,成为问题青年,遗害无穷!

    其实,当我们决定把孩子送进华小,学习华族优良的传统,以造就华社的人才,我们就要他们好好利用小学六年的时间,学习母语,学习国语,也学习英语。在华小,华语为先,最为重要。华小生一定要把华语的根基打稳,才学习国语和英语。在华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学习国语,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可是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根据课程设计,华小毕业生应以六年的时间把华语念完,而以7年时间完成国语及英语课程,即小学6年加上中学预备班1年。如今,成绩平平的学生直升中一,凭着薄弱的语文基础修渎中学艰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将会吃力不讨好,吃亏在自己。做父母,做家长的,应慎重考虑、认真选择,凭成绩让孩子升中一或留在预备班。不然,几十年后,我们将惊觉华社人才的折损,则失责在我华社,损失在我华社,夫复何言?

4.一些建议和看法

    1995年教育法令已通过,7华团已尽人事。法令条文的具体实施,要我们时时关注,并寻求对策,以求华教的发展,能配合国家教育的发展。
    ●小三升小五的试卷,思考技能试卷应以华文出题,而不该从国语翻译成华语。
    ●同样的,华小生只考思考技能及华文书写试卷,而不必多考国语书写试卷。
    ●小六升中一,UPSR成绩应平均在B等以上,才足以应付中一的课程。
    ●小六生成绩平平的,应留在预备班,以适应语文的学习,中学课程及新环境。

5.结语

    谈到这里,让我们总结一下。

    教育法令方面,最能影响华小及最令我们担心的是有关国语成为教学媒介语及董事会被接管的问题。

    教育改革方面,小三升小五及小六升中一,对华校及华小生是弊多于利。至于国小把华语列入正课,将会整体影响华小师资来源,自不待言;宏愿小学,好处据说各族学生将有更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是,我们还是担心,担心开始时行政用语是国语,集会时共同用语是国语,往后连教学用语也逐渐受影响,也说不定。

    总之,教育部的政策,40年来是一脉相承的,一切改革是前后一贯的。那就是,最后目标就是唯一目标!

    我们能做的,在以往,在目前,在将来,也应是一贯的。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把华校办好,把华教提升,证明以华语华文教学依然没错,依然可造就人才,依然能对社会与国家作出贡献。

(22-03-1996《挑战与革新一一1996年全国华教工作研讨会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