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

华研学术丛书1

 

《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

林开忠著

华社研究中心出版

 

 

本书是作者的硕士论文改写而成,题旨在于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运动及其在大马国家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试图在国家形成的架构下,从华教运动的史实切入,以探讨现代国家、华人意识与华人文化再创造三者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马华文化内在性质的可能途径。极具创意的是,作者认为马华文化是作为华社中坚的华商对国家形成的反应或抗拒之产物,因此它是被"建构”的复制品。这种发展脉络决定了马华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林开忠,1966年生于吉隆坡增江新村,1984年于本坡中华独立中学完成中学教育。之后负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于1989年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上国立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组,在1992年取得人类学硕士学位。本书即是修改自其硕士论文《从国家理论的立场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运动》。研究所毕业后,他曾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当了两年半的研究助理,在“东南亚区域研究主题研究计划”之下,曾多次被派往砂劳越从事田野勘察及文献资料集工作。1995年前往澳洲格理菲大学(Griffith U.)人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是博士候选人。

 

 

本书承蒙

富贵集团基金会

资助出版,谨此致谢

 

《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

作者:林开忠

责任编辑:许德发

设计:叶玉佩

出版:华社研究中心

No. 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承印:益新印务有限公司(Co. No.45169)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23,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Tel:03-6269211

定价:RM20

出版日期:19997

 

Lim,Khay Thiong,1966-

[Jian gou Zhong de "huaren wenhua : zu qun shu xing, guo jia yu hua jiao yundong]

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林开忠撰

ISBN983-9673-42-4

1.ChineseEducationMalaysia,

2.ChineseMalaysiaSocial life and customs.

I.Title-

305.89510595

 

 

 

自序

 

本书是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的硕士论文改编而成的。在寻找论文题目的过程中,我本着曾经是华校生的经验和心理感受决意撰写有关华教运动的种种,尽管写作过程复杂兼屡遭挫折。原本我是打算写作我自己生长的环境(我来自一个华人新村),但后来因为某些因素使我放弃这样的想法。幸亏在陈奕麟教授的指导与鼓励下使我转向对华教运动的分析。

 

以一个华校生来撰写有关华教的种种,在方法论上有利亦有弊。有利的地方是我有亲身的体验,这种体验让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个中的情感、情绪以及理据。这大概是做为一个非华校生所难以理解的。但也正是这种有利的体验对我亦构成研究上的不利。就如所谓的土著人类学研究者(native anthropologists)常会碰到难题一样,由于对被研究对象的熟悉,使得他/她们对后者的一些现象视为理所当然,因而无法如非土著人类学者般洞彻其中的原则。这种在方法论上的两难是我在研究华教运动时所难以避免的问题,对两难的挣扎亦正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我的硕士论文完成于1992年,至今已有六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华教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修改论文以出版时,我并没有在本文里对这时期做补充说明,但却在最后一章加入补述,以阐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本人非常感谢华社研究中心立意出版本书。当然此书的得以成形,本人也要感谢指导教授陈奕麟教授,以及论文的口试委员们:他们是陈祥水教授和陈茂泰教授。在写著论文期间,本人也获得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的经费支助,同时也得到以下人士(按姓氏笔划排列,恕不放职称)的有形无形之帮助,他们是:李万千、沈慕羽、故吴剑雄、胡万铎、柯嘉逊、徐正光、马贵才、陈亚才、莫泰熙、陆庭谕、叶春荣、汤毅、曾庆方、蔡锦南、锺春桃全家以及锺锦泉。感谢他们对我的硕士论文的写作和材料收集上的帮忙。也感谢许德发协助本书的校对工作。唯书中观点皆由本人负责。

 

最后感谢台湾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PROSEA)主持人萧新煌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写序。

 

林开忠

于马六甲

1998531

 

 

 

肃新煌

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主持人

 

在全球的东南亚区域研究这个领域里,华人研究一直是受到这个领域中学者瞩目的焦点之一,而从事东南亚华人研究的学者当中,又多半有中国研究的专长和兴趣,因此研究东南亚的华人社会与文化始终有一个与中国研究学术传统解不开的结。这在以较小社区如乡村或城镇为对象的人类学研究著作,更凸显这种视东南亚华人社会为整个华人的一个海外支流的基本论述和假设。其立论就是刻意在找寻海外华人与中土华人之间不断的薪传和绵延的脉络。

 

这样的研究取向不只就华人学者来说,是无可厚非的文化关怀,即使就全球学术视野而言,也是相当合理的一个研究重点,毕竟移民社会与移出母社会之间所存在的“原形”与“变形”文化关系即是充满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理论可以加以探讨的。

 

但是这类横向型比较的研究毕竟只能视为东南亚华人研究的一支,不能当成唯一或全部。近年来更为学者重视的是另一种纵向的历史结构研究,亦即将东南亚华人族群放置在客居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找寻其与该国的国家建构(Nation building)过程的结构关系,以及在客居国家意识与认同形成中,华人族群意识与认同又面临如何的回应与调整。换言之,当新的国家认同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国家社会课题时,原有的华人族群认同甚至文化传统与惯行,势必被要求做相当程度的变化和转型,其可能的结局可能有三,一是全盘被新的国家意识取代,二是以华人的少数族群认同抗拒视为是“非华”的大国家意识,三则是族群认同做必要的妥协,一方面接纳国家意识所预设和强加的新文化象徵和政治效忠,但仍试图保存不与上述文化政治符号冲突但又是既有的核心文化惯行,如语言、宗教、家庭价值等,这无异是在重建一种共存和掺揉的双重认同。

 

林开忠先生的这本由硕士论文改写而成的新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以这种新的纵向历史结构研究取向的好作品。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运动,企图建构华人族群(文化)认同的长期努力和奋斗作为全书的分析对象,从而探究此一华文(语)运动与大马国家意识形成的潜在矛盾和可能的共容关系,亦即上述第三种共存和掺揉的双重认同之塑造。林开忠在本书的论述最值得重视的是他提出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运动不但不会是反“大马国家意识”的形成,反而有助於加速华人族群融入大马主流社会文化的“本土化”和“在地化”,其中的文化机制即是在此一运动中,华裔商人阶级和知识份子在看待华人文化时所标榜的“去芜存菁”理念和立论,以藉此有意将华人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式“纳入”在大马国家文化或意识的主流之中,并希冀除了华人之外的大马其他族群也能接纳它,并视之为大马多元文化和文化民主新架构之下的马来西亚国家文化整体的一部份。换言之,华文教育(文化)运动,不该被误解为反主流的逆流或是被贬为偏狭地方主义的作祟,这可以是一个丰富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国家意识和认同的“落地生根”运动。

 

此外,本书还特别指出,要了解华文教育和华人文化运动的成因及其浮沉,必要进一步分析推动此一运动的各种华人组织和团体以及那些积极的成员和领导人物,这相当符合当代社会(文化)运动研究的旨趣,也许这正是观察马来西亚华人认同未来走向的一个切入点。我读完本书之後,正值印尼“反独裁”和“反华”的暴动不幸变为极端模糊之际,我也不禁感慨华人在东南亚困难的社会政治处境;华火经济的成就虽赢得了美誉但也时时遭到国家和其它族群的排挤,这是东南亚华人族群的社会原罪?抑或是东南亚多族群社会的政治“宿命”?以印尼华人和台商的不幸与马来西亚近年的华人处境的改观相比较,或许个别客居国民主政治转型的成败永远都将是华人移民族群必须面对的大结构问题,而接下来的一个关键课题就是华人族群的精英是不是在过去曾经对客居国的政治民主化做过努力?又是不是在今後有深一层的体认,在保有族群文化认同和建构新的国家意识之际,也能为这个已是自己新国土的民主前途多做一些贡献?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东南亚华人研究作品,林开忠一位以新生代的东南亚研究者写出了这本书,而且获彳导华社研究中心重视,将在该中心版,我为林开忠兴奋,也对华研的识才而欣慰,在本书付梓前夕,写下我以上读後的一些联想,以为序。

 

 

 

摘要

 

本书试图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运动及其在大马国族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般谈论大马华文教育运动的论著大多从其历史来源和政治性质角度作描述,再加以深入的分析探讨。但把华文教育运动放在一个“建构中的华人文化”之脉络来考虑的论著则阙如,故本书尝试加以补充。

 

事实上,华文教育运动并非凭空造成的,而是由许多的历史条件凑合之下的产物。在历史上,华文教育运动有助于我厘清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意识:这个教育运动试图用华文教育作为传播华人意识的工具以建构“传统中华文化”的观念。虽然中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华教运动所带起的“传统中华文化”这样的观念却是一个新颖的文化意识,它是在华人族群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也是错杂在马来西亚国族形成的建构产品。换句话说,“传统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华人的认同指标或问题意识是因应大马国族发展而落实的。

 

现代国族的现象受到晚近人类学者的注意。从国族理论的立场言之,一个代表国族的文化是个全新的现象与想像,它牵涉到统一的语言、教育、民族意识等层面的元素。因此伴随着国族形成而来的一套文化也是作为界定族群分类和产生族群意识的主要工具。这在多元族群的马来西亚尤其显著。本文即认为华人文化或教育运动是对马来西亚国族形成的反应甚至抗拒,因为唯有如此才得以保有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传统。

 

本书共分成七章,除了第七章为结论外,其余六章的内涵如下:第一章是有关本研究的理论脉络,其中对族群属性和民族国家的理论做一简单的回顾,以作为铺陈本书研究对象的理论背景。本书一方面扣紧有关族群属性的讨论,另一方面则结合“现代国家”的研究以便了解华教运动的各种创造与再创造华人文化的过程。除此之外,本章也就相关的大马华人研究(或东南亚华人研究)做一简单的介绍。

 

第二章是有关华人移民社会及经济性的讨论。华人在大马的落地生根必须追溯到最初的移民生活,尤其是有关移民的种类和移民的分类问题。也像所有其他地区的华人移民一样,到马来亚讨生活至最後留下来的华人事实上正好是殖民经济的关键代理者。当时的殖民者以及移民本身所使用的一套分类模式是沿着各自的方言和祖居地来区分的。因此所谓一个完整的“华人”的概念在移民之中并没有什么重要性。一方面受限於移民的“劳动”阶级和英国殖民者的有意“分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华人移民经济性所意含的是一套剥削的制度,所以在不同的方言群之间根本就谈不上有所谓整体的“族群意识”,这使得“华人”或“华侨”这种统合性的称谓一直要到从中国鼓吹“革命”的运动之后,才由中国的“知识精英”与政治改革者连同本地的商人引进来。

 

第三章则进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运动的主题。在本章里,笔者将谈到有关这个运动的形成历史及当时的议题。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使原本可能处于对立的华校教师跟董事(大多为商人)结合起来,一起推动华教运动。这说明了在一个共同的“敌人”底下,阶级的对立让步给“族群”或民族的利益的可能性。放大来看的话,这也正是马来亚国族形成中继承且发扬光大殖民者的“种族分化”的政治形式,以为未来的统治基础。再者,华文教育之所以在马来亚蓬勃发展的最初因素也是因应当时的移民社会之经济需要,说得更透澈的是早期的华文/华人教育一方面朝殖民经济所需的劳力做再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为巩固各个移民群体内的经济独占的一扁人力的投资活动。

 

第四章讨论华教运动中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即霹雳州的独中复兴运动。在这一章里,除了简述这场运动的始末以外,笔者也较注重分析推动这场运动的幕後人物,以及参与运动的重大功臣:劳动阶层。从这个运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它把前期的华教运动推向了一个更广大的领域;在那时几乎各个劳动阶层都受到了“民族”命在旦夕的感召,纷纷投入了支援运动的力量中。如此更使得华人社会内在的阶级关系有了重大的改变。换句话说,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中完成了整合的政治效果,正式取得在族群政治中的角色搭配和戏份,登上了马来西亚国族形成的舞台。

 

在这种情况下的华教运动还必须面对马来西亚国族论述不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这些挑战是本书第五章的重点。华教运动如果只把自己局限于教育的领域,它将无法看清其背后的意义:华文教育运动所力争的是族群文化的传播权力。早期的华教运动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一套关于“传统中华文化”的论述也应时产生。为什么是“传统中华文化”或“中华文化”呢?本文认为那是华教运动在国族认同的压力下所取的认同策略,这种策略是将所谓“华人”的“传统”或假设上所共有的“中华文化”搬上舞台,以做为诠释“华人”之为“华人”的工具。但是这种“传统”并非传统本身,而是为了“当时”的需要而建构或创发出来的。“中华文化”开了方便之门,以让人们在所谓的华人文化世界里取得各种文化产品、意义和象征。但也是这样的一套文化论述使到对抗国族文化论述霸权•的可能性受到后者的牵制,而成为不折不扣的国族文化论述的复制品。这可以从对所谓“中华文化”的界定和争执中看出来。在本章里,笔者将处理所谓的“中华文化”在落实到日常生活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在这里,笔者将指出诸如历史、舞狮、春联和其他所谓的文化元素,其实只是一种反射式的文化活动。就如摘要前面所谈的,它们只是国族文化论述的复制品。一方面那些被诠释为“中华化或“华人文化”的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信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就是所谓“传统”建构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诠释本身太过“族群化”,以致于偏离了历史的真实性。凡此种种都是“传统中华文化”论述的问题。

 

第六章是把前此的种种现象放在华商的脉络中,以窥视其显现初问题。这是有必要的,因为在马来西亚所谓华人的文化或教育运动的发端及推动都少不了出钱或兼出力的华商。他/她们是移民社会的精英,占据了重要的社会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这些商人还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原因了。从过去到现在所谓的华人精英莫不在华商的权势之下存在着。这种结构的因素固然使到知识精英的发挥受到限制,同时也使得“华人文化”的建构成为按照华商的意识之结果。所以华文教育运动有意将“传统中华文化”作为论述的重点,不仅使到华文教育运动有了合理化的依据,同时也是整体的华人社群所赖以认同的一套设计。这样的设计事实上也可能为华商这样的阶级服务。在这一套论述里,华人试图建构出一个文化多元主义及民主的理想。在国家的干预下华人文化运动也重新创造了有关华人文化传统,但隐藏在这些观点里的却是一套由华裔商人或精英份子所推崇的意识形态,是它决定了华人文化的内涵及表现。

 

 

目录      

 

自序  

 

摘要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有关族群属性(ethnicity)与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族群认同的创造:概念、问题与理论架构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理论

第四节 研究策略

第五节 东南亚华人研究简论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人移民社会

第一节 华人移民社会的形构

第二节 华人移民的“经济性”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运动:历史与议题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之发展:从方言私塾到华文学校

第二节 国家教育政策的酝酿:从阶级冲突到族群运动

第三节 华文教育运动与马来西亚族群政治发展

第四章 华文独立中学的形成

第一节 华文中学:改制或不改制的争议

第二节 从五一三事件到新经济政策

第三节 华文独中复兴运动,1970-1975

第五章 华文教育运动与华人意识的建构

第一节 “华侨”之建构

第二节 华人文化与华人意识:何谓“华人”?

第三节 “国家文化”的争论:被客体化的文化

第四节 从迷思到历史:叶亚来与吉隆坡,林连玉与华教

第五节 文化的寻根与一个、有关“华人文化”的建构

第六章 商人与华人文化

第一节 薪火相传只在文化节?

第二节 商人与华人教育

第七章 结论

中文参考书目

英文参考书目

 

表目次

表一:迁民出国前的职业

表二:1911年马来联邦华人职业分布

表三:战前华人和欧洲人锡矿产量的比较

表四:1953年入口商的种族比例

表五:马来亚华文学校发展与经济情况关系

表六:星马中小学创设年代统计

表七:华校与经济不景的关系

表八: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及教师公会成立年代比较

表九:《1961年教育检讨委员会报告书》执行当局与马华公会的措举一览

表十:全马备文中学改制前後一览

表十一:马华公会担任华校董教一览

表十二:马华公会中央工作委员会委员职掌主要华人社团,1949-1957

表十三: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工商总会历任马华党藉主席(P)、副主席(V)及其他职位一览

表十四:华校董总组织情形

表十五:霹雳州华文独立中学学生人数变化,1962-1976

表十六:马来西亚各大学理工科学生种族比例变化

表十七:霹雳华文独中发展基金一览

表十八:华教节林连玉精神奖得主与获奖原因一览

表十九:马华的精致文化一览

表廿:第七届华团文化节节目介绍(1990)

表廿一: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之成员与董事

 

 

图目次

图一:华校董事部组织结构

图二:马华公会与华人社团关系结构图

图三:华校董、教总组织结构

图四:华文教育运动过程中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