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

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系列之五

 

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

古鸿廷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重大课题

“东南亚华人经济、政治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系列之五

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

古鸿廷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古鸿廷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6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5.东南亚与华賀华人研究系列/庄国土主编)

ISBN7-5615-2065-4

I.Ⅱ古.中文-中学教育-研究-马来西亚-19452000 IV.G639.33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55385

 

责任编辑:薛鹏志

封面设计:文心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厦门大学邮编:361005

http://www.xmupress.com

xmup@public,xm.fj.cn

三明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三明市新市南路166号邮编:365001

20036月第120036月第1次印刷

开本:880 X 1230  1/32印张:9.875插页:2

字数:300千字印数:1-1000

定价:30.00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承印厂调换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主编:庄国土

副主编:廖少廉 王勤 聂德宁(常务)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勤 古小松 古鸿廷 包乐史

刘宏 庄国土 李国梁 李金明

吴崇伯 余定邦 汪新生 张锡镇

陈福郎 林梅 周宁 周聿峨

段立生 侯真平 贺圣达 聂德宁

高伟浓 郭志超 黄良文 梁志明

蒋细定 曾华群 廖大珂 廖少廉

薛学了 戴可来

 

 

 

目录

 

自序

导言

战后马来亚地区之华文教育

英属马来亚联合邦之华文教育

马来亚联合邦自治后之华文中学教育

西马地区之华文独立中学

东马地区之华文独立中学

吉隆坡之中华独立中学

柔佛之宽柔中学

麻坡之中化中学

吉隆坡之坤成女中

征引书目

古鸿廷相关著述

 

自序

 

马来亚地区为数众多的华族,一向为研究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对象,对华族文化具深厚影响力的华文教育,更为探讨本地区社会与文化演变的必要课程。马来亚地区在英殖民地政府统治下,对华文教育的态度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由放任转向监控。殖民地政府的施政措施以维护政局稳定与经济繁荣为鹄的,政府对华人教育多半采取消极的防范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来亚地区以马来人为主的新兴土著民族主义指责华文教育为大汉沙文主义的具体表现而加以压制,然而华文学校在此段时期内仍旧生存。

 

由于海外华侨问题包括范围甚广,以往多以研究20世纪以来新马地区华侨的华文教育及政治活动为主,已完成有关新马地区华侨认同问题之专书一本即《东南亚华侨的认同问题:马来亚篇》(台北,联经,19946月)。在国科会的资助下,有关马来亚华文教育之探讨,已成为一长期研究计划。过去数年已先后完成《战后马来亚地区华文教育之研究》、《英属马来亚联合邦华文教育之研究》、《马来亚联合邦自治后华文教育之研究》、《西马地区华文独立中学之研究》、《东马来西亚地区华文独立中学之研究》等五篇有关马来亚地区华文教育与文化、政治认同为主之研究,同时选定4所具代表性之华文独立中学做个案研究。第一所为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由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中学后再复办独中业务的中华独立中学。第二所为战后位于麻坡地区由中华学校及化南学校合并发展而成的中化中学。第三所为马来亚第一所宣布不愿改制,成为今日学生人数最多、位于柔佛新山的宽柔中学。第四所则为一所华文女子中学一坤成女中。

 

蒙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庄国土教授之鼓励,本人将以往相关研究论文加以修订与补充,合成一本有关马来亚政治与文化认同的专书,书名定为《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

 

由于本书中之多篇论文,先后发表于国内外之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研讨会,皆各自独立成篇,各篇中之背景部分及对马来亚地区华文教育之观点难免有重复之处,为便读者作单篇之阅读,故未全删。其中,《吉隆坡之中华独立中学》及《东马地区之华文独立中学》由本人与张晓威共同撰写,特此声明。在撰写期间,先后蒙朱波源、林水植、庄国土、陈鸿瑜、张震东、许达然、黄建淳、郑良树诸教授之鼓励及指正,国科会及海华文教基金会之支持,助理许择昌、张晓威、曹淑瑶、陈丁辉,马来西亚董总、教总,新山宽柔中学、麻坡中化中学、吉隆坡坤成女中、吉隆坡中华独中、诗巫公教中学、古晋中华第四中学、美里廉律中学及泗里奎民立中学等学校之协助,特此致谢。文中所有错误将由本人负责。由于有关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涉及范围甚大,资料收集及立论皆难免有缺失之处,仍望读者不吝指正,以作日后再版时之重要参考。

 

古鸿廷 谨识

200212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导言

 

居住于海外,人数众多的华族,一直是受人注意的对象。二次大战后,由于各国之民族运动澎湃,以及独立之后建国意识之迫切,华侨、华人、华裔的国家意识与政治认同,更成了非常敏感的问题。我国对华侨的政策,以及这些华族对所在国的立场,仍为许多学者与政治决策人所密切关注。

 

由于我国为一地处东亚的陆权国家,在历史上,除极少时期外,政府多半禁止人民前往海外。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在亚、非地区的积极殖民,以及美国西部的开发,极需外来移民的人力资源。而清廷在英法联军之役后,被迫放弃以往的海禁政策,致使在1860年以后,我国向外移民的人数大增。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党,以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在海外华侨社区积极活动,争取侨胞的支持与参与,他们的活动,引起激烈的回响。海外华人文化与政治意识因而急速升起与成长。这种以中国为导向的意识,引起华族侨居地政府的猜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地的土著主义兴起,更引发不少排华事件。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该族群所受之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华文教育的兴起自然与马来亚地区之华侨、华人的政治认同的出现与发展有相当程度的关联。然而,文化传承与政治意识的出现、塑造及发展之间之紧密关联是否有必然性,值得商榷。马来亚地区华侨、华人的各种文化与政治活动,以及推动这些活动的意识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尤其需要吾人作进一步的探讨。希望能从本地区之华文教育之发展与马来亚地区华侨及华人的政治意识的滋生与成长之历史关系中,寻找出二者中偶然及必然的因素。进而有助于吾人消除由国际政局的变化对我国海外华侨、华人所产生的误解,同时在学术上提供对海外华侨、华人之政治与文化认同更周全的分析与了解。

 

母语的保存与发展,与母语教育有密切关系,而母语教育又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有密切关系。移民海外的华人,承继华族的传统,对子女的教育甚为重视,为数众多的华族移民及其后裔,在马来亚地区先后设立许多华文中、小学,教育其子女。华校创立之初,经费泰半自筹。1920年以降,英殖民地政府为管制华校,制订许多法令条例,监控华校之运作,同时设立政府津贴制度,企图利诱华校依据其蓝图而发展。然而,一方面由于20世纪30-40年代华族海外民族主义之发达,对其文化资产甚为重视,另一方面亦因当时居住于马来亚地区之华侨及华人,泰半为第一代移民,对殖民地之政治不能亦不甚感兴趣而少参与,华文教育因而持续发展。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占领马来亚时之种种压迫措施,在战后初期更激发本地区华族海外民族主义运动者积极倡导华文教育。1959年位于新加坡之南洋大学的设立,提供马来亚地区华族子弟从小学到大学一套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然而,正当华族庆幸其一套完整华文教育的完成时,新兴的土著民族主义运动者,掌握撤退中英殖民地政策之怀柔政策的演变,获得马来亚地区以英、巫双语为官方语文的承诺。在马来亚独立建国之际,在华族族群中因教育背景不同,出身英、华文教育源流的两派无法对加列华语文为马来亚地区之官方语文之观点釆取一致行动,导致巫语文独大现象的出现。巫语在马来族群主政下,不但成为国语,且欲成为全马独尊的文化语文,意图以语文之统一,消除境内其他族群之文化传承,借由同化而凝聚全马为一坚强的政治实体,成为一个以马来语言、文化为主流的“民族国家”。

 

许多闽粤地区之华族,迁往马来亚之初,原本以寻求更佳经济生活为鹄的。其中泰半以勤劳节俭期冀累积财富后可衣锦还乡,然而诸多主、客观条件,致许多原本只计划寄居于马来亚地区的,成为定居于马来亚。许多原本对当地政治参与釆冷漠心态者,因二次大战前后之华族海外民族主义的急速发展而逐渐改变其初衷。这批原本来自闽粤地区,虽或因本身知识贫乏,或因专注经济生活,或因出身保守社会,而不敢或不愿涉及政治活动者,却深受中国社会重视子弟教育的观念所影响,而设立许多华文学校培养其子弟,盼望下一代有更好的前途。但其重视华文教育之思想与行动,却受到新兴之土著民族主义运动者,以大汉沙文主义而加以指责与压制。马来土著对华文教育的排斥自然引发历经二次大战时抗日活动的华族之不满,因华族除自认其历史文化不亚于土著之文化传承外,亦自认在马来亚独立建国之时曾尽国民一分子的努力。在马来亚独立后,有享受母语教育之权利,且认为语文为一人际交往之工具,可透过华文教育而培养出热爱马来亚的公民,对中华文化之热爱并不减低其在政治上效忠于马来亚的热诚。

 

长期主政之马来族群,或因缺乏自信,不愿放手让全马来亚社会中之各族群自由竞争,或受误导而以为华族拥有巨大财富为经济剥削者,而企图透过政治力量重新分配社会及经济资源,或因无知自负而迷信其文化与宗教之优越,而亟欲同化其他族群,或因其华族之文化认同与其政治意识的成长,在历史发展上具有密切关联,而忧心华文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对塑造马来亚为一国家的建国过程造成障碍。巫、华两族群对文化传承及母语教育与政治效忠间不同的解读,在马来亚独立之后曾引发多次族群冲突。每临国会大选,华文教育的存废与发展,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热门话题。在建立马来亚为一马来文化为主流与接受马来亚为一多元文化、多元族群国家的两端中挣扎,为维护马来土著特权,在经济上固然采用许多有利于土著的措施,在教育上除以国家财政支持巫语教育外,在高等教育上采族群入学学额分配制度,限制华族子弟在公立大专院校就读的机会。此种对华族子弟进入高等学府的固打制度除迫使不少学子负笈海外就读外,亦与其强调马来文化优越的主张产生矛盾,尤有进者,在依族群立场而排挤其他族群时,会使其他族群对国家建构产生疏离感,有碍于建立一个族群融和的社会。

 

母语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对培养一个族群之文化传承与历史意识的塑造具有重大意义。缺乏文化传承之族群并不意味其必然接受另一强加其身之异体文化。此种强制的政策,可能产生短暂的效果,但许多时候,反而造成非理性的对立与冲突。此种冲突带来之伤痕非常不易愈合,易于成为将来冲突的潜在危机,尤其易因少数族群意识强烈的人的挑动而爆发冲突。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形成类似,在其形成过程中并非纯出于理性的选择。文化认同因与日常生活较密切,透过教育可产生远较政治认同坚固的结合。许多时候有心人士常以文化认同作为政治认同的后盾,借其强化人民之政治认同,企图建立一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重叠性较强的国家。然而文化认同毕竟与政治认同不同,文化认同之形成与日常生活挂钩深,一旦塑造成功,非经长久摧残殆尽,可在适当时机吸引注意而死灰复燃。

 

马来亚地区华人社会因方言不同而形成的多元区域文化,因华语(早期称为国语)运动以及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发达而塑造成所谓马华文化。此种因政治认同发达而促进的文化认同,似提供马来族群拟以政治力量将华族文化融入其马来文化而塑造成马来亚文化的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以前,马来亚地区华族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触发的海外华侨民族主义,可说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偶然结合。随着时空的转换与主客观环境的变迁已相当薄弱,甚至不再存在。

 

马来亚地区之华族,因种种因素而对中华文化之认同甚深。不少受英语教育之华人,即或在殖民地时期就已认同当地政府,但仍无法完全脱离对华族文化的归属感。由于对现实政治的考量,在华文中学改制的看法上,未支持华文教育,但对华族文化以及小学阶段之母语教育绝少反对。而受华文教育之华族社会虽对其文化热爱而极力维护其子女可自由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并要求政府负有提供其子女接受母语教育之责任,但在马来亚独立建国后,却在政治上相当认同当地而强调其对马来亚的政治效忠。主政之马来族群有意或无意对华人社会热爱华族文化传统的误解,造成其在现实考量上提供华人小学阶段的母语教育,却在中学以上教育排斥华语、华文学校的设立与发展。这种措施适足留下日后族群冲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