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殖民历史在马来西亚的再回顾与重审视

 

《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第二卷第二期

201012月 页93-96

 

英殖民历史在马来西亚的再回顾与重审视

“第二届马来西亚英殖民时期研究”学术交流会报导

何启才

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族群研究中心

 

(一)

 

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族群研究中心继200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马来西亚英殖民时期研究学术交流会后,再次于201026日举办了第二届英殖民时期研究:马来亚、砂拉越及北婆罗洲(沙巴)英殖民时期的西方图像学术交流会。

 

第一届会议的主题是“英殖民时期的南洋文人与学人”,讨论范畴是1786年至1957年间马来半岛华人社会的人物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因为有感于上届会议的局限性,在拟定第二届会议的主题时,主办单位决定将讨论范畴扩大到东马的砂拉越和沙巴,以便能够更全面探讨马来西亚在英殖民时期的整体状况。

 

由于英国对马来半岛、砂拉越和沙巴的殖民历程有着不同的统治背景和方式,加上东、西马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政治格局等复杂因素,给马来亚、砂拉越和沙巴的发展历程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而这些错综复杂的殖民经验所带来的影响,至今依然有迹可循。所以对英殖民时期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和发掘更多英殖民时期遗留给马来西亚在各个领域的遗产和影响。因此,举办马来西亚英殖民时期研究学术交流会,除了有正视历史的意义之外,也希望能够汇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英殖民时期的研究成果。

 

第二届“马来西亚英殖民时期研究”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马来亚、砂拉越及北婆罗洲(沙巴)英殖民时期的西方图像,讨论范畴集中在英殖民时期西方文明对马来亚、砂拉越及北婆罗洲(沙巴)之影响,或是这些殖民地所能理解的西方文明。本届交流会分三个场次进行,发表论文共有十篇,吸引了逾50名各界人士出席并积极参与讨论。

 

(二)

 

第一场次有三篇论文发表。第一篇论文的发表人是现任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廖文辉博士,廖博士的论题是〈战前马新南洋研究的中译现象概述(1930-1941)〉。廖博士整理了1930年代从事南洋研究的学者的翻译作品,尝试重现当时南洋研究外文中译的景象,以及此现象背后的学术意义。

 

第二篇论文的发表者为周丹尼(Daniel Chew)博士。周博士现为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东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兼婆罗洲华人研究主任。他以英文发表了“British Colonial Policies toward the Chinese in Sarawak, 1946 to 1963”1946年至1963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对砂拉越华人实施的政策)。周丹尼博士尝试以冷战与殖民地统治时期作为论述规范,探讨英殖民地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华人所实施的教育与土地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当地华人所引起的反应和矛盾。

 

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历史组主任朱敏华先生发表了论文〈拉者詹姆士•布洛克:一个引进西方文明到砂拉越的统治者〉。朱先生认为,詹姆士在推动砂拉越迈向文明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詹姆士虽没有高深的教育背景及行政经验,但他在司法、行政、商业、人道等方面所实施的制度与政策,最终成功把贫瘠落后的砂拉越缔造成繁荣、和睦的地方。朱先生对此给予詹姆士极高的评价。

 

(三)

 

第二场次共有四篇论文发表。现任砂华协执行主任的蔡增聪先生以〈海丽蒂麦陀尔与砂拉越:一个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异邦书写〉一文,尝试解读英国女作家海丽蒂麦陀尔在砂拉越生活时的书写记录。除了探析这位异邦女性在面对不同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观感,以及它的书写所显露的时代思想外,蔡先生也分析了她的著作对砂拉越研究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海丽蒂对1857年发生的石隆门华工事件的亲身记录。

 

现任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黄琦旺博士的论文〈殖民后的语言焦虑:谈叶谁小说《1964》的华裔属性〉,以砂拉越作家叶谁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作品的文学属性,黄博士认为叶谁的小说呈现了相当多语言焦虑的情境。这样的形式很大程度让叶谁的书写远离了砂华或马华书写的合法,进而构成了一定的差异。她认为,这样的差异再现能够给予读者去探索和比较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的苏燕婷讲师和伍燕翎讲师各别以论文探讨马华文学的发展与现代性问题。苏燕婷讲师的论文〈1950年代香港南来与本地作家构筑的文学面貌〉,主要探讨香港文化人移居马来亚,以及香港的刊物和书籍输入新马后,对马华文学带来的影响,推进了马华文学乃至马来亚文学”的发展。

 

伍燕翎讲师则以〈1950年代马华现代诗之认同与颉颃:以《蕉风》(1955-1959)诗人群体作研究个案〉,探析马华现代诗歌在1950年代的发展,以及该时期形成的现代派诗人群体。她认为,1955年创刊的《蕉风》正好提供了1950年代现代派诗人一个可以进行实验、企图挑战和颉颃写实派平实诗歌的新园地。加上战后外部环境的发展与影响,马华现代诗开始迈向现代化的历程。在内外因素的启迪和刺激下,马华现代诗派逐步成形,更形成了马华文学杂志早期的诗人群体,为后来现代诗的发扬和推展做了启蒙性的准备阶段。

 

()

 

最后一个场次共有三篇论文发表。首先发表的是砂华协副秘书吴诰赐先生的〈《砂拉越曙光》中的马来民族主义与华人图像〉。吴先生认为,创刊于1930年,仅出版了十期的马来报《砂拉越曙光》(Fajar Sarawak),展现了马来民族自强的观念和正面对待族群关系的态度。他认为,《砂拉越曙光》中的马来民族主义是积极正面的,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民族自强的启蒙,只有自我批判和内省之心,没有对抗之意。该报对华人图像的种种描写是为了达到反教育效果,要马来人学习华人以维护自身权利。而通过这些图像,也显示出当时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启才讲师发表了〈独立前马来亚的政治运动:马来亚共产党和马来青年协会的关系初探〉,探讨战前两个最早成立的左翼政党团体--马共和马来青年协会之间的往来与互动关系。何讲师在文中梳理了左翼思潮在马来亚产生的背景,以及马共和马来青年协会的成立过程、人物及互动关系。他认为,虽然这两股势力因为斗争目标和策略的不同,致使它们在争取马来亚独立的过程中,没有汇聚成强大的左翼力量,但是它们却对战后的马来亚左翼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拉曼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杨佳佳小姐则发表了〈砂拉越华文教育的发展:探讨由英殖民时期走向独立时期的演变〉一文。为探讨I960年英殖民政府实施国民教育的原因,及英殖民的教育政策对砂拉越华文教育之影响,她对砂拉越英殖民时期的官方档案进行探析,同时也梳理了砂拉越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让我们看到东马华社在争取华文教育的过程中,有别于西马华社所须面对的问题与变化。

 

(五)

 

大会也邀请了三位学者担任三个场次的讲评嘉宾,他们是新纪元学院中文系兼任讲师徐威雄博士、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任高级讲师郭莲花博士、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祝家丰博士。今届会议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五位来自砂拉越的学者参与并发表论文,填补了上届会议的不足之处。他们的论文不但让我们对东马的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东、西马两地隐约存在着历史和文化上的一段距离。有鉴于此,两地的学者仍需努力跨越和打破种种限制,加强两地的互动以增进彼此间的认识和理解。然而,今届会议未能及时邀请到沙巴英殖民研究的学者参与研讨,使我们未能对沙巴英殖民的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实为憾事。

 

“第二届英殖民时期研究”学术交流会于当天下午四时正式圆满结束。虽然本届会议的论文无法完全符合大会主题——马来亚、砂拉越及北婆罗洲(沙巴)英殖民时期的西方图像的要求,但对尚在起步阶段的马来西亚英殖民时期研究来说,第二届会议得以召开,已是一个极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