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硏讨会论文集

 

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硏讨会论文集

南方学院中文系主办

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联办

萧晚香学术基金赞助

南方学院出版社出版



 

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硏讨会论文集

丛书名:南方学院学术丛书第十种

书名:第一届马束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论文集

编辑:郑成海、安焕然

出版:南方学院出版社

地址:Southern College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07-5586605(ext:136),Fax: 07-5563206

出版目期:20051

印刷:Oren Printing Sdn. Bhd.

印数:1-1,000

ISBN 983-2453-05-4

定价:RM20.00(全一册)

 

 

序一

张瑞发博士

南方学院执行顾问

 

南方学院中文系主办,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协办,并获得南院萧晚香学术基金鼎立赞助的《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於200473日至4日在温馨融洽气氛下成功地假南院举行,使到主办单位信念得到充实,理想得到増长,亦强大了马来西亚华社对汉学研究的凝聚力和方向感,更铺下了一个重要的台阶,回应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获得全国华社的肯定。

 

南方学院於1997年获得政府批准创办中文系,是当时约720所私立大专院校之首创,更何况本院乃全国华社所共创的第一所非营利高等学府,很自然的院方将中文系视为重点发展科系之一,尽力罗致资深教授,充实教研资料,在先求其有,再求其好的办学方针下,199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所马华文学馆2001年成立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完中心2003年将该中心提升为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

 

本院中文系有着一批充满热情,充满理想的师生队伍,秉持着对族群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有价值的文化加以流传及发扬,史难能可贵的是,此次传统汉学研讨会主办单位特邀请了年青学者到来发表论文,且清一色属本地学者,可见主办单位用心良苦,积极培养年青一代的汉学研完者。更令人兴奋的是到来出席者也以年青莘莘学子为主,让他们分享学者常年累月付出心血所取得的心得,更学习学者们治学的精神,因为掌声永远属於那些肯奋斗,肯付出的人,也让他们有机会深深地领悟到人文教育的重要,特别是东方人文精神有着源远流长,非常深刻的内涵,让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世界,深化对中华文化的关怀,进而积极从事传统汉学的研究和推广,从传统中重新发掘出有助於提升现代人精神素养的观念,以建立一个更为温馨,更有内涵的优雅社会。

 

我们坚信“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假全国华社共创之第一所民办非营利学院举行,只是一个起点,薪火须不断传承才能增添绮丽的火花,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究的园地仍然广阔,传统汉学的研完有着一个充满明天的海洋,更有着一个美丽的蔚蓝天空,我们能不能争取得属於我们自己的天空,全凭自己自强不息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从事传统汉学研究的学者仍然热情,我们希望一代接着一代的努力耕耘,传统汉学研完的前景还是乐观的,因为在面对现代的社会,我们也重视传统的坚持,在推动科技的应用,我们史应该要有人文素养。是为序

 

(30.9.2004)

 

 

彩绘大马汉学的风景

序二

祝家华博士

南方学院院长

 

千百年来,汉学界因昆仑泰斗轮番出现,在各个领域如文化、历史、哲学、语言及文学等方面悉心钻研,皓首穷经,终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汉学典籍世界里漫游,所得必厚,所悟必丰,若仅将之藏诸名山,未免可惜。此所以学界经常不惜工本举办各项研讨会,让专家学者聚首切磋,济济一堂,更让后学弟子有机会恭聆教益,茅塞顿开。后学面对弱水三千,纵仅取其一弧饮,亦已终身受用不尽。

 

由南院中文系主办,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完所协办的《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在南院萧碗香学术基金的赞助下,经于200473日及4日成功举行。是项研讨会除了为本地中文学界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激荡思想的平台,也旨在培养年轻一代的汉学研究者,同时更以促进国内传统汉学研究为重要任务。相信随着第一届研讨会圆满举行之后,大马的汉学界同人更能频繁地交流,互相激励,为大马汉学界这片南洋的田园绘上古雅亮丽的风景。

 

南院忝为全国华社首创民办高等学府,汉学研究一直是本院中文系重点推动的项目。是次研讨会所邀集的学者专家包括老、中、青三代,所提呈之论文涵盖文、史、哲三方面,可说触及了汉学主要的领域,诚属难得。从以王叔岷教授为例谈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到对《论语》注释的论析、对新儒学的探讨、对老子人生哲学的说明、对西周礼乐文明中士君子传统的探源、对汉唐碑志的辨析、对唐代基层文官的探解、对郑和下西洋背景与本质的探完、对‘六书的见解、对古汉语复辅音的窺测、对段玉裁学术思想的讨论、对柳宗元援史书写的印证、对李清照作品特质的辨识、对《红楼梦》人物刘姥姥的论证、以及对中国古典小说中科幻小说的研究,论文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洋洋大观,气势不凡。

 

常言道:“薪火需要燃烧,文化需要传承。”今年的汉学研讨会除了取得丰硕的成果,更可贵的是获得马大中文系允诺承办第二届之该项研讨会,让马来西亚汉学研完继续綻放美丽光芒。但愿汉学研究在马来西亚的沃上扎根成长后,永远欣欣向荣,成果而甘。

 

 

 

“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欢迎词

吴忠明局绅

南方学院董事长

 

大家好,今天我抱着非常喜悦的心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汉学爱好者聚集在南院,一同分享学习,与交流联系。这种盛况让我想起了孔子所说的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种重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和谐关系,以及热爱知识的精神。我相信,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正是在这种重视和谐与热爱知识的精神下促使而成的。

 

长久以来,各国学者都将研究传统汉学的目光集中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中港台两岸三地,而忽略了先天条件不足的我国传统汉学研究界。有鉴于此,南院中文系以及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毅然肩负起了促进国内传统汉学的研究、加强本地汉学研究者之间交流,以及培养年轻一代的汉学研究者的重任而举办了本届研讨会。所以藉此机会我要感谢所有出席者的踊跃参与、研讨会工委辛劳的付出»本院学生们积极的协助,以及各位学者们慷慨地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同时,我更要代表南院对赞助单位萧畹香学术基金,致以崇高的谢意与敬意,该基金对文化事业不遗余力的鼎立支持,令人深感钦佩。

 

此外,我们也非常感激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陈广才在百忙之中前来为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主持开幕。陈部长可说是南院的常客,有好几次欣然应邀出席盛会,为南院加油打气。特别是在200228日,当时还是财政部副部长的拿督陈亲身到南院移交豁免校地盈利税及印花税等总値600万零吉的准证;在陈部长全新全力的协助之下,我们的豁免税务申请才获准,足见陈部长关怀南院、爱护南院。

 

中国传统汉学博大精深,就算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阅遍所有文献史迹,以及参透其思想精髓,所以汉学研究者往往只能集中研究某一项专题。本届研讨会论文的时代背景从上古到清代不一而足,研究方向更包含了思想哲学、史学、语言文字以及文学等,内容非常丰富,必定让所有的参与者获益匪浅。

 

在本届研讨会中値得一提的是,除了资深的学者外,14位发表论文的学者中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年青汉学研究学者,而研讨会出席者的也不乏年青人,这场而不禁让我们对我国传统汉学界的明天充满了美好的期望。此刻如果我对大家说,你们是肩负着发扬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究使命的一群,必定让你们深感沉重,更让初涉此领域的人士对传统汉学殿堂望之却步。因此,在座的各位,特别是初学者,不妨将传统汉学研究当作是一种兴趣,藉着古人的文献记载与智慧结晶,从中丰富我们的人生价値观,并提升个人的学识与品格修养。

 

我们再一次谢谢陈部长、谢谢萧碗香学术基金的赞助以及诸位学者提呈论文、诸位嘉宾的光临和公众人士、老师和学生们的参与。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谢谢。

 

 

 

 

“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开幕礼讲词

拿督斯里陈广才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

 

今天是南方学院中文系举办“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的大日子,承蒙主办当局邀请本人前来为大会主持开幕仪式,这是我的荣幸,我特此向主办当局致以衷心的谢意。

 

汉学研完涉及文史哲各个方面的课题,是华人发展文化、传承文化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里的文学作品,由诗経、楚辞、历代散文一直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谓多姿多彩。历代的诗人墨客,以绵绣肝肠,描绘人生百态,以生花妙笔,刻划千百年来人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以严正的态度批判黑暗与腐朽,以满腔的热诚鼓舞人们去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中国历代的这些文学作品,带领人们进入美感天地,引导人们去体认精神世界的广阔,领会人生的真谛,为开创细致典雅的中华文明奉献了力量。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性著作,以及秦汉以后的哲学论著,为历代中华儿女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准则,以及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奋斗理念。历史学家则在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炎黄子孙开启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总之,汉学研究这个领域的学问,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富的文化资产,也是我们谋求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的珍贵资源。

 

一直以来,我国的汉学研究,主要由大学中文系的学术人员来进行,在华社推动传承文化工作的人才,也须仰赖大学中文系来栽培。老一辈由中国南来的文化人随着年华老去退出文化活动圈子之后,大家都担忧年轻的一代是否还有管道进入“汉学的殿堂去吸取养分,从而顺利接班。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多所大专继马大中文系之后,有中文系的设立,而在本地大学或海外大学完成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一代学术人才,都在国内大专中文系扮演授业解惑开枝散叶的角色。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感到自满,我们应认真培养研完汉学的风气,以巩固原有的基础。

 

有鉴于此,我认为今天这个“汉学研讨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次这个大会为来自各地的汉学学者提供一个会面研讨的平台,一个交流研究经验,分享研究成果的宝贵机会。我衷心希望大家把握这个机会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今后在学术道路上互相支援,互相扶持,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由与会提呈论文的名单中发现,这是一个老、中、靑齐聚一堂的盛会。年轻学者中有不少刚由中国著名大学考取博士学位回国在大专院校服务。这些生力军任重而道远,是国家社会寄以厚望的一群。我希望他们以有成就的学术前辈为仿效楷模,见贤思齐,虚心而进取,切莫自满自大。我也希望成就卓越的老前辈要本着扶掖后进的长者之风,给予后进适当的引导与协助,共同来开辟这一片天地,为民族事业与国家的建设奉献力量。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进行“汉学研究”的最大困难是研完资料严重短缺,而开拓眼界、指点迷津的名师也有不足之虞。因此,大家应该设法丰富服务单位的藏书,并通过可行的管道共享资源,力求互惠互利。与此同时,还应自强不息,力求使自己成为名师

 

服务于大专院校的学术人员,除了教学与研之外,我认为应该积极参与华社的“文化建设”工作,为了传递“文化薪火,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奉献绵力。

 

最后,我要祝贺主办当局成功筹备这个研讨会。我也祝愿全体与会者满载而归

 

我谨此郑重宣布“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正式开幕。

 

 

 

 

“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闭幕礼讲词

黄循积

南方学院理事长

 

大家早上好!从昨天开始南院主办了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共有十四位学者,发表了他们的论著。从先秦思想到清朝,论文包含了哲学思想、史学、语言文字学和文学等,内容非常丰富。

 

出席及参与汉学研讨会者有百多位是一个可嘉的现象,对南院主办这项研讨会是一个颇大的鼓励。我谨此代表南院感谢所有的学者们,以及全体的参与者,同时请大家给于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

 

中国的汉学非常浩瀚,深奥博大,能够书写汉文或讲汉语,并不表示懂得汉学,汉学的精髓是中国的五经、先秦哲学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哲学思想早已百花齐放,其中以老庄、孔孟、法家及墨家为主导,其思想的范畴或论说,已经涵盖了宇宙、世界、国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规律。尤其是道家与儒家的思想与学说,二千多年来对中国或海外华商,都有深远的影响,对家庭伦理以及做人修养与品德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孔子所说的,是学什么?当时他要学生们学习的是诗、书、礼、乐与春秋”,是学习当时学问的精华。

 

这里有个故事,据说有一次,获得诺贝尔奖者都相聚一起,大家讨论一个高超品德道理。这个道理能够超越宗教,而又能够让全世界人民接受的。讨论的结果,他们推崇了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另一种讲法是如果你不要别人给你,你就不要给别人!。而今天的霸权主义或瑣武派,都乖离这句话,他们所做得就是他们不要别人给他们的,但他们偏偏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相信大家在这一天半的思想交流都有所收获。我常常对不懂汉文的人说,啊!你不懂汉文,真可惜!但不是你的错,是你父母的错!他们不让你学习华文。使到你无法吸收到博大精深的汉学,更无法走入汉学的殿堂里去游览一番!你们参与者,有这样的机会与学识,出席交流与学习,反过来说,你们父母太好了,眼光长远,让我们做一个真正的龙的传人吧!

 

最后,我也代表大家感谢萧畹香学术基金拨出款项来支持这项富有意义的研讨会,恭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事顺意,我谨此宣布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闭幕!

 

 

目录

序(一)南方学院执行顾问张瑞发博士

序(二)彩绘大马汉学的风景——南方学院院长祝家华博士

南方学院董事长吴惠明局绅致欢迎词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陈广才致开幕词

南方学院理事长黄循积致闭幕词

 

专题演讲

谈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一一以王叔岷教授为例——郑良树

 

思想哲学组

论析钱穆注释《论语》——黄文斌

张君励与新儒学的演进——莫顺宗

老子的人生哲学——郑成海

 

史学组

西周礼乐文明中的士君子传统——王德龙

汉唐碑志辨体与韩愈“以史为碑”——余历雄

唐代文学研究与唐代官制——以基层文官为例——赖瑞和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与本质——安焕然

 

语言文字学组

‘六书'之我见——陈徽治

从《说文》的谐声和读若的声母组合现象窥测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黄灵燕

段玉裁学术思想管窥——罗彩绵

 

文学组

柳宗元古文中的援史书写——郭莲花

走出女性意识的闺阁妮喃语——李清照词的自我形象——潘碧华

从《红楼梦》的书写策略论刘姥姥的微妙角色——许文荣

女娲炼石补造太空幻境:论《新石头计》和《女蜗石》里的“漫游者"——伍燕翎

 

附录

宣读论文者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