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权力:政治地理学新风貌Politic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Space and Power

 

空间与权力:政治地理学新风貌

Politic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Space and Power

作者:Joe Painter and Alex Jeffrey

译者:谢明珊、陈坤森


 

内容简介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次学门,本书主要在探讨空间与地方以及其政治层面之间的关系,作者特别之处在于不刻意去定义此学斗的范畴,而是客观呈现各种论述与文献,由论述来给予解答。除此之外,本书深入浅出地专注于社会与文化层面,并有系统地提供读者何谓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的内容流变又是为何等多面向的解答。

 

本书跳脱一般地理学书籍偏重巨观的视野,焦点转以人为本,将更加重视各式社会运动与变迁,对各种社会状况进行分析与阐述,而如劳工、妇女、女同志和男同志、少数族群的议题,都列入讨论范围,其他探讨的主题还包括:国家的生成、工作福利国家、民主选举与公民身分、政治与城市、认同政治与社会运动、民族主义与区域主义、帝国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地缘政治学与反地缘政治学,本书观念新颖,可说是为政治地理学研究注入新的活水。

 

 

空间与权力:政治地理学新风貌

著作财产权人:国家教育研究院

(地址:23703新北市三峡区三树路2号;网址:http://www.naer.edu.tw)

主译:国家教育研究院

展售处:国家书宙松江门市

地址:104台北市松江路2091

国家网络书店:http://www.govbooks.com.tw

电话:(02)2518-0207(代表号)

台中五南文化广场  地址:台中市中区中山路6

电话:(04)2226-0330   传真:(04)2225-8234

出版者: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Joe Painter and Alex Jeffrey

译者:谢明珊、陈坤森

发行人:陈坤森

责任编辑:林皓贞、钟智凯

营业事业登记证字号:13118544

住址:新北市永和区永和路二段2856

网址:http://www.weber.com.tw

Email:weber98@ms45.hinet.net

电话:(02)22324332

传真:(02)29242812

初版一刷:20122

ISBN: 978-986-6338-50-2

定价:350  

 

一版序言

 

本书的最初想法起自我任教韦尔斯大学兰彼得学院(University of Walesin Lampeter)期间。当时,我正好讲授一门「政治地理学」的课程,内容涵盖国家、民族、领土、全球与地方权力关系等热门主题。环顾周遭的世界,政治局势瞬息万变,「政治地理学」看似当代显学,而学术界和我,长期以来也对政治学很感兴趣。当我思考应该如何诠释当代政治变迁时,我发现人文地理学最有趣概念的发展与论争,都牵涉到学界突然对社会与文化理论产生的浓厚兴趣。大家普遍认为,社会与文化理论有强烈的政治涵义,而政治地理学者却很少以社会与文化理论来研究我最感兴趣的几个重要主题。但我很欣慰,这四年来有愈来愈多地理学家(以及其他学者)运用社会与文化理论的洞见,来解释政治地理变迁;而本书旨在说明这些洞见对于理解政治地理学有何帮助。

 

一路走来,承蒙许多人帮助,我想表达感谢之意。史密斯(Graham Smith)是我政治地理学的启蒙老师,我还在念书的时候,他不断鼓励我朝这方面发展。艾伦(John Alien)、卓莱佛(Felix Driver)和奥格本(Miles Ogborn)则针对第一章的初稿,提出很有建设性的看法。我也主动和巴克希(Parminder Bakshi)、克洛克(Paul Cloke)、麦克克兰(Mike Crang)、菲利浦克兰(Philip Crang)、古德温(Mark Goodwin)、奥格本、麦克费尔(Isobel Mac Phail)、费洛(Chris Philo)、绍什(Alan Southern)讨论本书的主题,当时他们还不知道我有出书计划。我也感谢韦尔斯大学与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的地理学系,提供我舒适、有活力的工作环境,更给予我不少支持。我也感谢麦凯维(Laura McKelvie)一直耐着性子支持我。我最感谢的是伍华德(Rachel Woodward),他给了我灵感、和我讨论、并提供我有建设性的批评以及其他协助,族繁不及备载。不过,本书完稿若有任何缺失,皆不是这些人的责任。最后,此书想献给我的父母:彼得列斯潘特(Beatrice Painter)以及戴斯蒙潘特(Desmond Painter),并以无比的爱与谢意来回报他们几年来的支持,是他们首次让我见识到政治学的重要,但我希望他们看了本书之后,能够明了地理学也很重要。

 

乔•潘特(Joe Painter)

写于盖兹黑德(Gateshead)

 

 

二版序言

 

第二版的出书背景(包括政治环境与知识环境)和初版迥然不同。初版所描绘的新也界秩序,是以「后冷战」时期的变迁与政治运动为特征;至于第二版的政治地理背景,是以美国为首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全球愈来愈关注气候变迁、人们开始担忧企业所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也注意到中国成为全球超级强权。除了上述的全球趋势,我们也在微观层次上发现了新的政治参与和能动性。新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NGOs)正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本质,造就诉诸直接行动的公民身分运动。第二版让读者有机会反思这样的政治背景,以及它如何改变我们对空间与权力的看法。其次,从知识背景来说,第二版也发现「政治地理学」不可同日而语,它俨然是更另类、更广泛且更强大的人文地理学派。还记得在第一版,我主张「政治地理学」应该纳入社会与文化理论。经过十三年的努力,这种理论转向获得很多政治地理学者的支持,一套复杂而经验丰富的学问应运而生。第二版评估十三年来的知识成果,并提出更深入的研究问题,所以第二版的讨论主题变得更广泛,每一章都彻底修改过,篇幅也从六章扩充为九章。

 

我们想感谢出书计划以来,协助并支持我们的人,尤其是赛吉出版社(Sage)的罗杰克(Robert Rojek),在我们写作过程中,直承蒙他的耐心支持。本书的作者之一:乔潘特(Joe Painter)还想感谢身边的好同事,以及杜伦大学的老同事:安德森(Ben Anderson)、比厄拉西维兹(Luiza Bialasiewicz)、比克史达夫(Karen Bickerstaff)、布克里(Hamet Bulkeley)、坎贝尔(David Campbell)、寇尔斯(Rachel Colls)、克兰(Mike Crang)、艾尔登(Stuart Elden)、葛拉汉(Steve Ciraham)、哈里逊(Paul Hamson)、荷登(Adam Holden)、荷许曼(Kathrin Horschelmann)、义弗森(Kurt Iveson)、麦克劳德(Gordon MacLeod)、麦伊凡(Cheryl McEwan)、麦克法尔兰(Colin McFarlane)。而本书另一位作者:艾力克斯杰佛里(Alex Jeffrey)很感谢纽卡索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地理学、政治学暨社会学学院提供的工作环境,很友善、很激励人心,艾力克斯特别感谢与他合授政治地理学的同事:麦格兰(Nick Megoran)。此外,艾力克斯还想感谢麦克法尔兰(Colin McFarlane)、法苏德凡(Alex Vasudevan)、波尔顿(Matthew Bolton)、史万顿(Dan Swanton)、汤玛斯(Peter Thomas)、克雷格杰佛里(Craig Jeffrey)、戴森(Jane Dyson)、伊瓦,杰弗里(Ewan Jeffrey)与弗瑞格尼斯(Sara Fregonese),感谢这些人的建议与友谊。第二版谨献给伍华德(Rachel Woodward)与劳拉杰佛里(Laura Jeffrey),并致上无比的爱与谢意。

 

,潘特(Joe Painter)、艾力克斯杰佛里(Alex Jeffrey)

写于盖兹黑德(Gateshead)以及杜伦(Durham)

 

 

目录

 

一版序言

二版序言

 

绪论

 

第一章 政治、地理学与政治地理学

壹、政治是什么玩意?

贰、理解政治

参、政治与地理学

肆、政治地理学

 

第二章 国家的生成

壹、空间中的国家

贰、国家与国家生成

参、高阶政治与低阶政治

肆、宣示主权

伍、统治者、资源与战争

陆、行政权力与国家机器

栄、现代国家的扩散:国家地位做为一种渴望

 

第三章 从福利国家走向工作福利国家

壹、从全球脉络来看福利国家

贰、「包生包死」:「福利」国家地理学

参、福利国家的矛盾

肆、总结

伍、关于福利国家重整的政治学

陆、工作福利制国家的兴起

渠、诠释工作福利制

 

第四章 民主、公民身分与选举

壹、绪论

贰、启蒙与自由民主

参、公民身分

肆、选举地理学

伍、结论

 

第五章 政治与城市

壹、何谓都市政治学?

贰、都市人

参、都市基础建设

肆、仕绅化:都布复兴或都市复仇主义?

伍、公共城市与城市公众

 

第六章 认同政治与社会运动

壹、绪论

贰、何谓社会运动?

参、理解社会运动

肆、社会运动的地理学

 

第七章 民族主义与区域主义

壹、绪论

贰、民族与民族认同

参、民族主义做为一种社会运动

肆、区域主义

伍、结 论

 

第八章 帝国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壹、欧洲的扩张

贰、地理学的帝国缘起

参、世界体系理论

肆、殖民统治策略

伍、后殖民主义

陆、结论

 

第九章 地缘政治学与反地缘政治学

壹、绪论

贰、典基础

参、批判地缘政治学

肆、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实际运作

伍、反地缘政治学

陆、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绪论

 

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组成次学科间的界线已越趋模糊。当地理学者愈来愈将焦点放在各次学科之间的关联时,传统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地理学等次学科之间的分野已不合时宜。现在如果还把经济、政治、文化看成各有其特殊地理条件与影响且互不相干的「领域」,那么就没有意义了。就连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家也提起次学科间的关联性,使经济领域染上了「政治色彩」;信奉女性主义的地理学家也重新看待公私二分,这模糊了社会、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差异;环境地理学者也强调我们如何以特定的文化结构来界定「自然」,而如何界定我们和环境的关系,会影响我们如何使用环境、影响环境。

 

在现今这些对于人文地理学重新翻新的研究领域中,尤以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改变最多,特别是关注下列新的议题:

 

1)意义的传播:

地理学家取法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愈来愈想知道,人们是如何赋予社会生活意义。地理学家认为,赋予意义的过程(即「表意」)并不是同等的,不同的意义会用来增进不同人、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意义并不是显而易见又一目了然的,它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而且会相互竞争。

 

2)论述的产制与影响:

论述的概念与(上述笫一点有关),意指置于某一宏观架构下就会相互连结在一起的一系列意义、或有意义的陈述。这个宏观架构,也就是论述,提供一套特殊的「思考模式」,教我们以某种角度理解事物。举例来说论述可能挑出几个议题、认可某几种行为-认为这些是比其他议题和行为来得更重要且更佳的。其实,这些议题与行为不一定(必然)比较重要、比较优:秀,但论述给了这种表象。

 

3)人类主观性与认同:

我们的「主观性」,意指「我们是谁」,或者倒不如说「我们觉得自己是谁」、社会把「我们变成谁」。社会地理学家与文化地理学家一直很关注不同主观性与认同在不同空间下、不同社会群体中如何发展,以及认同如何借着论述的操作建构而成。不少论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认同:我们在不同的脉络下,有不同的身分。

 

4)地理知识的批判:

过去总以为,地理知识是简明而价值中立的真理,但事实并非如此。地理知识就如同其他知识,也是特定社会与政治脉络的产物,所以它增进某些利益的同时,也牺牲了其他利益。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其中一个面向旨在研究地理知识至今(和现在)是如何建构出来的,并揭发地理知识所服务的权力关系(多半是不公平的权力阙系)。

 

5)人类能动性的发挥:人类能动性意指人的能力以及人们如何发挥其扮演的社会彰响角色。虽然人不能总是随V所欲地做任何想做的事,人类的能动性却确实「有它的影响力」,即使有时候,当事者并无意造成这些影响。人颊的能动性势必是置于特定的地理脉络中,也受限于该脉络。由于人获取资源与知识的机会不均-所以有的群体、有的人,就是比其他群体、其他人更能「发挥影响力」。

 

上述新议题,原本只受到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的关注,最近却在整个人文地理学界广为流传(一部分的原因是,人文地理学的次学科间的界线渐趋模糊)。论述、知识'意义与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归到政治领域,虽然这里所谓的政治多半意指非正式的政治,或说「小写的政治」。不过,政治地理学家近来的研究已开始质疑这项假设,并试图把这些人类能动性与人类思考等问题套用到正式政治制度,也就是「大写的政治」之上。「大写的政治」意指国家、政府与正式政治组织的制度与过程,那是以往「政治地理学」这个地理学次学科的研究主题。

 

本书有两个目标,一是向广大读者介绍政治地理学的新派别,二是进一步融合政治地理学的次学科。我们试图针对地理和政治愈来愈复杂的关系,提出最佳的诠释与理解。我们并不是关注于能不能完整纪录我们周围世界的政治地理学变迁的所有细节,我们反而只想举出某些选定的例子说明某一种「政治地理学」,此种政治地理学对于「社会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样态很具敏感度。

 

我们会尽全力涵盖所有对「政治地理学」有贡献的地理学家。如有必要,还会提到其他领域如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学者,这或许可将重要议题更加厘清些。我们衷心期望,不论你是政治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修课学生,或只是单纯关注空间、地方与政治过程的关系,皆会觉得本书很实用、很有趣。

 

本书分成九章。第一章探讨政治学的特征,并介绍其余八章所采用的政治研究取径。后面八章接着探讨[政治地理学」的几个常见议题。虽然常见,但是我们希望以比较特别的方式处理。

 

第二、三章探讨国家。第二章思考民族国家体系的兴起,以及国家是如何生成的。第三章关注许多自由民主国家如何从福利制转形成劳动市场与社会管制的「工作福利制」(workfare)模型。第四章锁定二十世纪后期的自由民主国家,看它的组织与角色有什么变化,而国家角色的扩张又如何改变了政治参与的意义。我们会特别关注公民身分与选举的地理情势变化。至于第五章,我们会探讨城市政治学、关注当代城市改造的本质,以及从政治学的角度思考都市基础建设'旧市区都市更新(gentrification)与公共领域。第六章会探讨认同政治和社会运动如何相互影响,并特别阐述那些有组织的劳工运动(以工会为中心)如何转化成新的草根政治运动。第七章会从政治地理学来思考国家、民族主义与区域主义,而我们仍坚持本书一贯的批判立场,强调看似固定的认同与领域化也是社会建构而成的。第八章谈到帝国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如何持续影响西方国家和其前殖民地以及当地民众的关系。最后,第九章会探讨地缘政治学和反地缘政治学。自本书第一版以来,地缘政治应该是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地理学领域,所以我们会评估「地缘政治」一词的历史,并以批判学派、女性主义地缘政治学者的近期研究来揭发地缘政治思想的权力/知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