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史料》

 

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史料》

柏杨主编

 


总序

柏杨

 

新加坡共和国,是一个使人充满敬意和向往的国度。她的面积虽然很小,但她是一颗光芒四射的钻石。在世界万邦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度,跟中国的缘份,比新加坡共和国更为密切,原因很简单,血浓于水。从前,日本军阀每当抛出绳索细绑中国人时,就喊出口号:「中日同文同种」,用来欺骗中国人的纯洁感情,使中国人心甘情愿的向披着羊皮的狼,伸出脖子。而眞正跟中国有骨肉之亲的,却是远在马六甲海峡南端的一个寳岛。中华人——我们也可以参考丘吉尔先生的提示:华语民族,已在世界上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新加坡共和国,我们认为,中国跟新加坡的关系,正如英国跟美国的关系。中国是英国,新加坡是美利坚。两国人民,一母同胞,如足如手。

 

华语民族的文学作品,本浑然一体。移民新加坡初期的中华人,从十九世纪初叶到二十世纪初叶,百余年之久,新加坡华文文学,跟中国华文文学,密不可分,像藤葛一样,依附在故乡故土。绝大多数作家的作品,都以中国为背境。因而也直接而锐敏的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文言文被废弃改用白话,包括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冲击。这一段漫长的时间,一般人称之为殖民地文学,或侨民文学。我们似乎应该称之为移民文学,是任何一个新开发地区,必然经过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分水岭,新加坡、马来亚(新马)两个英国殖民地的华语作家,跟中国国内对日抗战,民族意识觉醒的形势结合,兴起强烈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的战斗意识。而在战后,新加坡继马来西亚联邦之后,建立共和国。政治上的独立,中华人由侨居而定居,由移民而成为新兴国度的原始居民,文学上也跟着进入一个崭新天地,开始跌出移民时代中国文学的覊绊,在新土壤、新国土上、生根、发芽、成长。这跟美国独立后,文学的发展轨迹,几乎并无二致。

 

一九八一年春,我前往新加坡访问时,发现华文文学在这个新兴的钻石国度,不但正在成长,而且已经茁壮,感到由衷的敬佩和震动,同时惭愧,惭愧我们在中国的中华人,对于骨肉手足这么高的文化成就,竟然陌生。直到目前的现象是,中新两国的文化交流,仍是单行道。中国作品和作家,在新加坡共和国,几乎家喩户晓。而对新加坡共和国的作品和作家,中国读者却十分茫然。这是不公平的,他们接纳我们太多的心血结晶,却吝于赐给我们一星点成果,责任不在他们,而在我们的无知,以致对他们特有的丰富宝藏,不能分享。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耿耿于心。

 

感谢新加坡南洋商报,和台北时报文化公司,他们的高瞻远瞩,和对华语民族的热情跟责任感,促使我们有荣幸编辑这部「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突破,在两国作家组成的混合编辑委员共同努力下,使新加坡高深造诣的华文作品,在中国展示,并普及全球华语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再感谢钟文苓、莫理光、高上秦三位先生,整个编辑工作,都在他们的指导之下。感谢张道㕫先生,他任劳任怨的细心收集稿件,没有他,我们什么都做不成。感谢李瑞腾、周安托二位先生,他们在拜读各稿后,为各册写下导言。感谢柯元馨女士,她用最大的魄力承担出版。感谢方修先生、林臻先生、蔡欣先生、葛凡先生、周望桦先生、田流先生、连奇先生、梁三白先生、风沙雁先生、杜南发先生、应凤凰女士,分出寳贵的时间,只为了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更感谢准许我们把他的稿件,收入这部选集的新加坡共和国各位杰出的作家,因为你的慷慨,使整个华语民族都有欣赏你们作品的机会。

 

最后,我们向新加坡共和国和全体国民致敬,请接纳我们这份献礼。

 

一九八二•一

于台北新店花园新城

 

目录

 

总序 /柏杨

导言

海角那朶怒放的花——新加坡华文文学的过去与现况 /杨松年

战后马华文学略说——一九四五~一九五六 /方修

一九六一年的马华文艺界/方修

一九六二年的马华文艺界/方修

一九六三年的马华文艺界/方修

一九六四年的马华文艺界/方修

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理论集」导论 /苗秀

新马华文文学大系「诗集」导论 /周粲

新马散文作家与作品 /赵戎

战后到独立前新加坡华文文学书籍的出版 /杨松年、彭志凤

一座园林的成长 /周维介

灯火飘摇十六年——概论新华文学 /周维介

独立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书刊的出版 /杨松年

一九六五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一九六六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一九六七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一九六八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一九六九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我国当前诗歌的一般检讨——在「新社文艺」演讲会的发言 /周粲

一九七O·七一年文艺新书编目 /方修

一九七二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一九七三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一九七三年的新加坡华文小说 /谢克

一九七四年的马华文艺界 /方修

文艺活动一瞥 /方修

一九七七年的新加坡文学 /周维介

各刊物与诗作者硏究 /杜南发

从几本诗选看新加坡华文诗坛的新方向 /王润华

从「文学月报」创刊谈到当前文艺界的一些问题 /黄孟文

静默的摆渡——一九七八年的新华文坛  /周维介

报导一九七九年的文学界  /周维介

检讨一九七九年的文学活动 /周维介

一九七九年新华小说析论 /彭志凤

我们所见的新加坡文坛——几位年轻作者的看法 /杜南发

从文学期刊看新加坡文坛 /杜南发

新华小说的书目研究——一九六五~一九七八 /杜南发

一年来的文学气候——总结一九八O年的华文文艺 /周维介•杜南发

百花齐放——兼谈文学与时代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黄孟文

新加坡儿童文学及其他 /谭幼今

一个好的开始——浅谈我国的儿童文学  /陈彦

后记 /张道昉

 

 

 

导言

 

史料

 

历史学方法论中的所谓「史料」(historial data),系指历史解释或历史硏究所据以完成的最基本材料。梁启超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硏究法〕中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则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关于史料的意义、范畴、价値、类别、搜集方法以及检证等等,在专业的学术分工上,已足形成一复杂的「史料学」了。

 

文学史是一种属于文物的专史,梁启超先生在前揭书的「补编」中,将它列为「文化专史」。毫无疑问的,它既是一种文学的硏究,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硏究,没有理由不重视史料的整理考证,与汇编等工作。

 

文学史料

 

文学史是文学硏究的成果之一,它应该隶属于文学的本质之硏究。就一国的全部或某个阶段、某种文类的文学表现,去发现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它们.系统的连贯叙述,就是一部文学通史或是断代史;就某种文类去追寻一个进化的系统,并加以缀连叙述,就是一部文学专史,或是某某文类发展史。当然还有其他奏的史的硏究,不管如何,它们都迫切需要完备而准确的资料,换句话说,也就是文学史料。

 

如果以梁启超先生对于史料的界定来说,文学史料就应是指「过去人类的文学活动所留下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许有人会说,「把作品找出来,那就是史料」。不错,作品非常重要,但是文学史的工作却不仅止于排比作品名目加以概括的说明,同时必得包括文学观念的演化、各类重要文学活动的事况经纬、作家作品风格异同之比较,以及整个时代的文学思潮,当然还有作家的生平资料等等。凡此种种,皆得大费周章从各种可能之处去搜集。易言之,非有充分而正确的史料,文学史的工作就不能顺利完满的完成。

 

在文学硏究的意识不十分明确的古代,史料的保存有很大的成分是弄机缘,以致我们常会庆幸,在正史或杂史、别史、地方志等书中有文苑传或是类似的篇章,保留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文学史料。

 

当大众传播工具一旦发达起来,知识分门别类,各自朝向蓬勃的局面,文学硏究也就成了专业,工作者已然知觉到史料保存的重要。常此之时,我们可以发现,甚至于有人穷毕生之力,投入文学史料的保存、搜集,与整理的工作行列之中。

 

这个工作无疑是文学的史之硏究的预备作业,然则必需整理到何种程度,才是此作业的完成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从「文学史料的整理与文学的史之硏究之间的分野」去思索,这个问题关涉到我们对本书出版的意义的认知。

 

一般说来,史料的整理仅止于搜集、过滤,和排比,如果有更进一步的系统论述,而且提出判准,那么这已经是具有硏究性质的工作了。至于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端看执其事者的文学知识和自由意愿,基本上他只需提供给硏究者完备而且准确的资料卽可。

 

关于本书

 

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选集中的史料部份,包括四十二篇关于「新华」文学实况的报导或析论,执笔者分别为杨松年、方修、周粲、赵戎、彭志凤、周维介、谢克、杜南发、王润华、黄孟文、尤今、陈彦等人,其中不乏投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史料工作上者,像已故的方修、已退休的方修和年轻的周维介等,他们除了己身有很好的创作成绩之外,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坛现象、文学表现,都时加关注。在编排上,系依报导或析论对象的时间先后为次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初期的马来亚华文文学(一九四五—)一直到一九八0年的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皆有详实的报导。从「马华」到「新华」的一个关键,便是新加坡共和国的脱离马来西亚联邦而独立(一九六五),基本上这是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做为文学阶段划分的唯一考虑,照理说并不是非常恰当的,但对于新加坡共和国华文文学却是理所当然。因为独立以后的新加坡共和国,他的人民基于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开始寻求国家独立的存在价値。在国家意识普遍加强之后,势必逐渐形成本土文化,做为文化类型之一的文学,当然也不能脱离此种倾向——脱离「马华」文学形态而朝向「新华」文学形态发展。

 

从上面对于文学史料的理解,我们发现这里多位作者的表现几乎都已超越了史料整理的界限,许多篇章很明显的都已是史论。譬如周维介的〔一座园林的成长——速写新华文坛〕、〔灯火烈摇十六年——概论新华文学〕,再举证作品去作分析,并比较作家风格之异同,应可将它们扩大成一部文学史。

 

对于每一个年度文学活动的报导,从一九六一年开始到一九八0年的二十年间,除一九七五年空白之外,皆没有间断。値得注意的是,作者所关注的现象包括了报纸副刊、文学杂志与团体、文艺书籍出版、创作与评论等等,项所谓巨细靡遗,直可担当文学年鉴的通责大任了。

 

至于单一文类的专门报导或论述,在诗方面有周粲的〔新马华文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我国当前诗歌的一般检讨〕,杜南发的〔一九七七年的新加坡诗坛〕,王润华的〔从几本诗选看新加坡诗坛的新方向〕。在小说方面有谢克的〔一九七三年的新加坡华文小说〕,彭志凤执笔的〔一九七九年新华小说论析〕,杜南发的〔新华小说的书目硏究〕。在散文方面只有赵戎的〔新马散文作家与作品〕,稍嫌薄弱。另外更令人欣喜的是关于儿童文学也非常受重视,已收录的两篇讨论文章,皆能针对现况提出分析与针破。

 

三点感想

 

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新加坡的中国靑年,来阅读这本史料集,他是否能掌握新加坡共和国华人文学的发展始未和各文类各别的或集体的表现?我想纵使尙无法完全掌握,也差不多了,再取作品印证,多搜集一些政治、社会等相关的外縁资料,我想一个具有充足学养的文学史家,是不难写出一部新华文学史的。这些具有文学史性质与作用的文章汇编而成的书,将在台北出版发行,我们有许多感想,归纳而言:

 

一、中国内除了捧明星式的报导少数所谓美籍华人作家的动向,或是以大篇幅刊载他们的作品之外,对于华人社会所形成的文学形态,一直缺乏系统介绍,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最近渐有人注意于此,而且是眞心的正视它们的存在,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新加坡共和国的华文作家是在如何的一种艰困恶劣的环境中,逐渐走出一条道路,正如同他们的祖先们,当年远涉重洋抵达彼地,披荆斩草,拓垦荒地以建立属于自己家园的情况一样,令人敬佩。

 

三、他们是那么仔细而详尽的记录自己的文学表现与成就,这好比是一位远离家园的孩子,在外头奋图努力,终有所成,把自己辛苦奋图的过程完整的纪录下来,让留在家里的亲人不由得不感动和惭愧,感动的是他的排除万难不断地奋冈,惭愧的是家里的人竞没能给他丝亳的帮助。

 

总之,对于本书的出版,做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我们感到无限的兴奋。

 

附记:对于本书中某些篇章的用词以及观点,我们因国情不同有若干删节,但我们尽可能保持它们原来的面貌,以求其真,如有更动,则是篇幅因素,我们以编者索略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