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Sociology

 丁庭宇博士主编•桂冠社会学丛书42

 

 

社会学Sociology

尼南·史美舍Neil J. Smelser 原著

陈光中 秦文力 周愫娴 合译



 

桂冠社会学丛书序

 

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硏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就广义而言,社会学几乎是无所不包,祇要是和人类社会与行为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列为社会学家硏究及关心的对象。从狭义的观点来说,社会学自廿世纪中期以降,基本上也已开展出硏究的主体方向。现代社会学家们侧重的人类社会现象,大致包括: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团体、组织、阶层化、阶级、社会流动、社区、种族、不公平、偏差行为、集体行为、婚姻、家庭、敎育、宗敎、政治权力、经济秩序、工作、休闲、人口都市化、社会变迁、环境、靑少年问题等等。至于社会学硏究的成果,更日益在社会与学术的各个领域中落实,在文化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效用。

 

如果从西方社会学发展史的角度,回顾社会学形成的过程,我们首先就必须强调,由十九世纪至廿世纪初期,影响早期社会学建立至钜的五大社会学家,也就是孔德(17981857)、史宾灵(18201903)、马克思(18181883)、涂尔干(18581917)和韦伯(18641920)。孔德是最早发明「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之父,他主张在观察及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及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史宾塞则以生物学硏究的发现,比拟人类社会的现象,并采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及发展。马克思的贡献是根据冲突的观点,来分析人类社会演进的原因。而涂尔干不仅在硏究社会秩序的问题上成就斐然;他的不朽名著《自杀论》,更在硏究方法及问题取材等方面,成为经典性的范例。最后,韦伯无疑是对现代社会学影响最钜的社会学家,他以为必须从个人行动背后的动机着手,才能了解人类社会中如资本主义及宗敎所以存在的原因。这五位古典社会学家,不唯奠定了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他们的思想更几乎涵盖了当前社会学各大支派的取向。

 

再从八十年代的发展来看,社会学仍是以功能学派[如派森思及墨顿(Talcott Parsons & Robert K Merton)]、冲突学派[如达伦道夫及寇舍(R. Dahrendorf & L. A. Coser)]、交换学派[如何门斯、布劳及爱默森(G .C. Homans, P. M. Blau, and R. M. Emerson)]及互动学派[如布鲁默(H. Blumer)]等四大学派为主流。此外,社会学界还出现一些相当突出的学派,如现象学(phenomenology)、俗民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依赖理论(dependency)、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辩证理论(dialectical theory)、综合冲突理论(synthetic conflict theory)、行为社会学(behavioral sociology)、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系统理论(systems theory)、钜视结构主义(macrostructural theory)及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等等。新兴的社会学理论,近年来虽有百家争鸣的现象,但距理想中能统摄繁复社会现象,而放诸四海皆准的社会理论,还有一段距离。也因此墨顿所提出的中程理论(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对现阶段的社会学家来说,倒是十分贴切而符合实际的论点。

 

西方社会学的发展,有高潮也有低潮,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但是社会学愈来愈受社会大众的重视,则是不争的事实。以美国社会学界为例,一九五0年代末期、六0年代初期迄七0年代初期,美国虽然于战后晋升世界第一强国,但同时在美国这个高度工业化而富裕的社会中,也逐渐显露以往未为多数人所重视的一些问题,如在婴儿潮下骚动的靑年、黑人、都市、贫穷、男女平等、老人、犯罪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来势凶猛,使得以硏究这些问题为职志的社会学家,声望大为上升,社会学敎育也因此得到相当程度的扩展。在欧洲各地区,社会学的发展更尤甚于美国,其受学界及一般人的重视,更是在美国之上,也使得欧陆的社会学迭有创新,在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上,一曰千里。

 

不过整个社会学界本身,仍存在许多多年的老争执。譬如,社学家到底应不应该以价値中立(value-free)的态度,来进行社会学的硏究。又如,在理论取向的社会学硏究与经验调查取向的社会学硏究之间,也引起许多社会学家不同的意见。此外,采取钜视或微视理论观的社会学家,在基本的哲学观上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无损于社会学做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反而更使社会学本身的发展,具有多元且富弹性的特质。或许这种异质性,正是未来激发社会学进一步朝向更完美境界发展的原动力。

 

反观中国社会学硏究工作的发展,基本上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兴与衰事实上都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早期(一九四九年以前)社会学在中国虽然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但是由于参与的社会学工作者,颇多活动力强而又勤于治学的年轻学者,因此对当时的社会及政治风气,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大陆沦陷后的社会学界,因为受到中共政治的迫害及干扰均甚于其他社会科学,直到一九七八年费孝通氏复出之前,大体上是一片空白而一无所成。后期(一九四九年以后)则是以台湾地区的社会学发展为主体。由于大陆来台的社会学家中,中年一代出现了靑黄不接的情况,因此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年轻一辈受过西方现代社会学敎育的留学生大批回国以前,几乎全仰仗老一辈的社会学家如龙冠海及杨懋春等诸先生的领导,才能与其它社会科学一争长短。

 

无可讳言,社会学在台湾仍旧是处于起步的阶段。虽然台大及东海大学在七十年代早期克服了种种困难成立硕士班,的确具有扩大本土人材培育的功能,但是任何社会科学欲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甚至结果都必须以博士级人材的敎育,做为根本发展的目标。否则长期依靠外国训练的社会学家,其负面的影响是有识者难以否认的。但是,社会学博士班不仅应追求成立,更应以建立实质敎育内容为最终目标;以使毕业生游学中外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不愧不惧、卓然自立,不但能从事独立硏究敎学工作,并能自成一家之言。目前国内社会学敎育固然仍多値得改进之处,但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东海大学博士班的成立,实属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具关键意义的里程碑。

 

三十年来,社会学家在我们社会中不祇扮演敎学的角色,在硏究社会问题及分析社会现象上,也卓有贡献。由于近年来社会变迁迅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政府与民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又多因欠缺经验与成例,往往束手无策,使得社会大众对社会学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能提供的服务,抱有殷切的期望。我们觉得社会学家对转型期中的台湾社会,应该而且必然会担当一份重要的职责。社会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关心这个社会变迁趋势的知识分子,去了解社会演进的来龙去脉,更能使热心的知识分子明了,在当前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立身处事之道。进而具有掌握与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及变迁的走向,而不致于沦落为寂寞的羣众中一个孤零而渺小的个体。

 

平实的说,社会学在台湾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还是一九七。年代中期以后的事。近十年来,台湾地区逐渐由初期的开发中国家,跻身后期开发中国家的富裕社会。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变迁过于迅速,社会失调或适应不良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也因此社会学知识在解释、预测及控制种种社会现象或问题的能力方面,更备受关心社会的国人所重视。做为从事社会硏究的工作者之一,推广与介绍国内社会学硏究的成果,实为我们亟愿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随着新一代社会学工作者的出现,毫湾的社会学界俨然已迈向另一个崭新的境界。但是环顾目前国内已出版的社会学书籍,或为纯敎科书性质,一般人阅读不易;或为早期经典著作的翻译,就推广民众社会学知识的了解而言,实际效果并不显着。我们相信社会学知识,不仅可做为学术界硏究探讨的工具或未来发展的目标,对大多数人而言,社会学在日常生活及了解整个社会之存在与运作过程等各方面,都应是具有正面功能的。因此,当桂冠图书公司重提数年前的译书旧案时,经过讨论,我们一致同意有长期编辑一系列社会学丛书的必要。

 

由于社会学所包含的内容甚为广泛,短期内要触及所有社会学各领域,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还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基本上我们不排斥任何社会学的专题,也不限定翻译或著述的形式。在丛书的选择标准上,我们将遵循下列三个原则,以便在众多社会学书籍中,择定适当的优良书籍出版,贡献给学界和国人:

 

一、以介绍社会学基本知识,而具有广泛、易读内容者,优先选列。

二、凡与我们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的社会学专业著作,能对问题深入分析提供新知者,都在选辑之列。

三、广泛讨论最新社会发展趋势,增进读者对社会学新的知识的吸收者。

 

长期编辑一系列的社会学丛书,并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我们期望学界先进和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对这套社会学丛书,提供未来改进的建议,共同来推介社会学的专业知识,使我们的努力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更美好、更深远、也更令人兴奋的成果。

 

丁庭宇 志于闭思居

民国七十四年九月一日

 

 

原书再版序

 

社会学是个广大的领域,每一件人类情境几乎都有其社会学层面,也几乎每件东西都是个社会学——敎的社会学、休闲的社会学、建筑风格的社会学。社会学家亦意图以各种方式区分其领域。有些社会学的次领域是以原来着眼(目前仍如此)的社会问题而命名——例如,心理疾病或贫穷的社会学;有些次领域则涉及社会中社会团体的主要形式——小团体或正式组织的社会学;有些次领域是关于社会的主要制度——宗敎、医疗或敎育的社会学;有些次领域则是言及某些社会过程,像是,社会运动或经济发展。

 

从各种组织与介绍社会学领域的方式中,我们选择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专门性到一般性,以及由微视的到钜视的建构策略,我们循着这个策略组织成这本书的四个主要单位,可能的话,我们在每一章也循此脉络。序篇标题为「社会学引论」。第一部分为对社会生活基本要素的一系列讨论,较大的结构与过程自此锤炼而出。在第二部分我们承认制度性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是沿着「垂直」线组成的——也就是说,透过等级和报酬而阶层化。在这部分,我们检验几种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第三部分,我们转移到社会结构的「水平的」组织,集中讨论社会所有成员皆以某种方式或在其生命中某些时候必然涉及的几种主要制度。第四部分我们回到各种过程的讨论。由于这些过程?使得先前所讨论的社会生活要素因时间而变迁。

 

在每一部分之中,我们也试图由小到大作移动。第一部分我们以文化和社会角色——制度与社会的最基本的建材——的观念作始。之后,来到社会化的主题,藉此过程使个人由无助的、非道德的、未受敎育的婴孩发展成多多少少可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自此,我们移到个人与团体互动的舞台。然后,提出组织的主题:其特色是极复杂的权威系统与分工,之后,我们检视当个人未遵守某些团体、组织或社会的规范性安排时的情况——亦即偏差情形。最后,我们提出对小区的硏究(团体、组织以及社会互动模式的复杂混合体),并且涵盖进一些我们所知道的都市生活。

 

在第二部分,我们由一般性层次作始,检视社会不平等或阶层化,以及社会阶级的发展。其后,我们谈到阶层化的壹项基础,它尤其在异质性社会中(像是美国)最为明显:种族与民族的阶层化。然后,我们检视阶层化两个最普遍的层面,亦即,根据性别或性以及年齢大小和所处的生命周期位置来划分人的等级。

 

第三部分,我们先讨论最亲密的制度——家庭,并对这个値得注意的制度,检视其过程与结构。再来,移到敎育及宗敎的社会学,二者与家庭密切关联,是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的机构。然后,移向社会生活的钜视层面,包括经济与政治生活两章。虽然我们对这些制度的讨论包含了主要结构的分析,我们仍注意到这些制度产生紧张与冲突,而此也是社会抗争的竞技场之事实。

 

最后,在第四部分我们选择性地探讨社会的一系列变迁。我们注意到人口的槪念,并检验人口成长与转型的一些动力,并且我们也探讨当团体多多少少刻意付出努力修改社会秩序的某些成分,而呈现出集体行为及社会运动的现象。最后一章涉及最大范围的变迁,亦即是社会和文化作为整体进行转型。

 

特色

 

方法与测量:在本书中,在适当的地方会有一些关于方法论主题的方块,所涉议题包括区位学的谬误、间接的测量、犯罪统计的意义、参与观察、伦理上的问题,以及一些比较性的测量问题,简短的附录则收集了社会学上几个主要方法论的议题。

 

人物素描:偶尔我们会呈现一个对社会学巨擘的简短素描,其著作有助于界定社会学家继续钻硏的主要议题。举如马克思、史宾塞、韦伯、涂尔干以及米德等人。

 

基本概念:基本的社会学槪念以突出的字体加强,并在文中引介时加以定义。

 

名词解释:基本槪念的定义显示在书末的名词解释部分。

 

摘要:每一章有一简短的摘要辅助学生浏览全章,摘要旨在提醒学生该章最重要的讯息。

 

图片、表格、图表:经过仔细挑选的图片用以在视觉上加强正文、并增加学生对资料的了解,此外,适当的表、图是有效呈现重要数据之方式。

 

致谢

 

出版一本入门敎科书需要的不只有一个人的投入,完成再版的过程中,我得到学术界与出版界中许多人的协助、指导及鼓励。

 

各章原稿曾接受如下各社会学家批评性地检讨,他们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并在入门性课程的敎学上有丰富的经验。

 

艾伯瑞特(Stan L. Albrecht)

伯罕扬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贝克(Therese L. Baker)

德堡大学(DePaul University)

 

贝兰亭(Jeanne Ballantine)

怀特州立大学(Wright State University)

 

布立基兹(William P. Bridges)

伊利诺大学,芝加哥(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克路特(Willian T. Clute)

内布拉斯加大学,俄马哈(University of NebraskaOmaha)

 

狄来欧(Robert DeLeoire)

巴路学院(Baruch College)

 

狄京(Norman K. Denzin)

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法雷(John E. Farley)

南依利诺大学,爱德华维里(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Edwardsville)

 

法雷儿(Michael P. Farrell)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uffalo)

 

芬妮(Henry C. FiNney)

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

 

格雷(Paul S. Gray)

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

 

韩德尔(Warren Handel)

南伊利诺大学,爱德华维里(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Edwardsville)

 

韩德瑞像斯(Jon Hendricks)

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

 

威特(Christopher Hewitt)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霍德逊(Randy Hodson)

得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亨特(Janet G Hunt)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胡特(Mark Hutter)

格来斯包罗州立大学(Glassboro State College)

 

颜生(Gary F. Jensen)

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Arizona)

 

喀尔斯壮(Florence Karlstrom)

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nity)

 

金基阳(Quee—Young Kim)

怀俄明大学(University of Wyoming)

 

克雷诺(Daniel J. Klenow)

北达科塔州立大学(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罗曼(Edward O. Lavmamn)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陆克(Paul Luebke)

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包罗(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Greensboro)

 

毛斯(Armand L. Mauss)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尼克松二世(Howard L. NixonII)

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

 

诺尔(Donald L. Noel)

威斯康辛大学,密耳瓦基(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欧本(Hubert W. Oppe)

西得克萨斯州立大学(We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

 

欧如(Anthony M. Oruni)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罗斯曼(Robert A. Rothman)

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

 

卢宾(Herbert J. Rubin)

北伊利诺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卢宾顿(Earl Rubington)

西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休尔(John K. Schorr)

斯德桑大学(Stetson University)

 

休波(Anson Shupe)

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

 

史诺(David A. Snow)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University Texas,

Austin)

苏利文(Teresa A. Sullivan)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托门(Irving Tallman)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泰勒(Howard F. Taylor)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特雷斯(Judith Treas)

南加州大学,洛杉矶(Unive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尤辛(Elizabeth Useem)

麻萨诸塞大学,哈柏学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HarborCampus)

 

瓦尼(Charles Varni)

艾伦汉卡喀学院(Allan Hancock College)

 

韦克斯(John R. Weeks)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尽管他们的评论对我往往是额外的工作,我却非常感激能得到他们的协助。

 

艰苦的重新完稿期间,为使本版更淸晰、更具关联性以及更合时宜,我相当倚重助理奥尔巴哈(Judy Auerbach),她不仅能在社会学作品方面从事良好的搜寻工作,也是个很有理解力的批评家,而我的秘书兼助理怡根(Christine Egan)能够借着文字处理机以掠旗般的神速跑过将近一千页新的及校订的资料。华特生(Watson)具有精确、效率以及善鼓励人的特质,我尤其要感谢她愿意在期限内完成所有工作。

 

有许多出版界的专家也参与了这个计划,我首先要向泰勒(Sue Taylor)致谢忱,他是普兰帝斯堂(Prentice-Hall)的社会学编辑,将其狡猾、机智和魅力展现在协调本版的进度上。整个修订期间,我与发展编辑史密斯(Carolyn Smith)一起工作,对于一个未受社会学训练的人而言,她已证明可成为优异的社会学家。同时,我知道没有人能够以更批判性的眼光用英国语言作自我表达。当我不足于使某些东西表达得更淸楚,她会助我把它做好,或者,如果我失败了,她会把它弄淸楚。正文部分也受益于哥德史坦(Fran Goldstein)的重写,助理编辑刘易士(Sara Lewis)不屈不挠地准备参考表格、名词解释和摘要,而统计硏究者贝科(Laurie Beck)为图表搜索数据。最后,我希望谢谢奥斯德博格(Marian Osterberg)有效率地处理出版的杂务。我身为本书内容的负责人,在整个过程中大大地受助于所有这些人。

 

史美舍

加州,柏克莱

 

 

 

中译本序言

 

我的社会学敎本被译成中文实在是极大的荣耀。这本书在英语世界及欧陆广为流传,但至目前,除了少数英文能力较好人士外,尙未能提供给亚洲的一般读者们。

 

本敎本虽不断呈现比较性的参考内容,但很显然的它是为北美的学生预备的甚多经验素材,尽管这些素材也自有其国际性的基础。社会学是国际性的,它拥有共同创始人,同样的根本观念和架构,相同及相关的辩论和争议……所有这些都被充分的呈现出来。相同的,即使现代化的「聚合理论」,在作为社会变迁之一般理论时仍有其极限。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且将遭遇到一些相似的社会问题及挑战,每个国家及地区处理的方法对他国将有参考价値。

 

进一步说,这个流程是双向的。所有国家,尤其那些在开发中的社会,正在努力节制生育率使得无限的人口成长之祸害可加以掌握。在每个如是的国家中,许多经济社会问题被提出来:如何照料因人口减少而增多的高龄依赖人口?如何对家庭责任重新定义?而在抚育子女过程中,如何给予「祖」字辈亲长一个更生产性的角色?在兄弟姊妹减少或没有的状况下,如何将童年重新定义为个人成长的阶段?每个国家都在努力推动新制度以应付这些议题。由于这些制度性响应极为有限,很明显的,有创意的努力会在世界不同地区流传。

 

由于这种将社会学知识和经验做国际性的流传之精神,这分译本因而出现。

 

尼尔•史美舍

1989616

 

 

译序

 

社会学近年在国内有甚为显著的发展,它是一门包含广泛的学科,与人类学和历史尤其密切。二者对原始民族及往昔人类的硏究、整理,偏重于一些遥远时空人群的行为,结合其硏究目标及方法。社会学则强调现代。我们社会的了解借着经验硏究的资料,建构出普同性法则,去检视不同社会生活的异同。

 

本书为史美舍敎授所著,得桂冠图书公司支持加以出版,由于篇幅甚大,乃由秦文力老师、周愫烂小姐和笔者共同翻译成,最后再由秦老师做全书统一及润饰工作,历经多时方才完成。

 

一本书的翻译正如同其写作,是非常艰难、耗费时力的工作,需要多数人共同努力才可完成。翻译尤其重在「信、达、雅」的原则。也就是掌握精髓后,重新以自己文化语言的内涵加以整理、再制:这方面日本人及中国大陆学者的成就都不错,使年轻学子能较易接触异文化的观点和素材。基于以上目的,笔者等才尽力完成此作,以就敎先进,为后学者参考。

 

陈光中

199056日于台大社会系

 

 

目录

桂冠社会学丛书序

原书再版序

中译本序言

译序

 

第一章 緖论

社会学是什么

微视镜下的社会

社会学的基础

相互抗衡的社会

社会学的观点

微视社会学理论

钜视社会学理论

获得社会事实

假设和理论

变数

硏究方法

控制

社会学和社会

社会学和社会问题

社会学的用

摘要

 

第二章 文化

文化的性质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控制

文化选择

文化的共通性

民族优越感和文化相关性

团体认同和文化

文化的内涵

基本要素

语言的特殊地位

意识型态

文化的统一与分裂

美国文化的科学主题

文化的冲突

文化内部的分歧

美国文化是如何在改变

传统的美国价値

美国的文化改变

未来美国价値观

摘要

 

第三章 社会结构

个人互动与社会结构:角色的槪念

角色的型态

角色的定义

角色系统

制度:社会的结构

社会需求与制度

资源与制度

社会

社会的定义

社会的型态

小区社会与结合社会

摘要

 

第四章 社会化

社会化如何产生

生物原因

文化因素

社会生物学

人格发展理论

顾里和米德

佛洛伊德

皮亚杰

孔伯格

社会化:一个持续的过程

危机响应之社会化

不断成长的社会化

自我的重新界定

再社会化

老年社会化

社会化机构

婴儿时期

儿童和靑少年时期

心理学观点之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种单一的过程或多样之过程

阶级差异

种族和少数民族差异

文化差异

当社会化失败时

摘要

 

第五章 社会互动

微视面与钜视面

个人互动理论

交换式的互动:乔治·豪门氏

符号互动论

俗民方法论

印象经营:艾文·高夫门

佛洛伊德理论——精神分析学

非正式角色的产生

团体

团体是什么

初级和次级团体

现代社会里的初级团体

工业组织

灾难事件

社会控制:中国的例子

人为什么组成团体

团体的结构

团体的规模

沟通与权威

团体动力学

被迫服从

被团体所排斥

分工

摘要

 

第六章 组织

无所不在的组织

团体与组织

极具魅力的团体

志愿性结合

完整的机构

科层制

历史背景

为何需要科层制?

组织的弱点

不穏定性

规模、复杂性以及缺乏效率

组织病理学

服从、冲突以及外在影响

未来:更甚的科层体制

摘要

 

第七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何谓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与社会期望

不明确性

一致性的问题

偏差行为的界定

为何有偏差行为?

生理学的解释

心理学的解释

社会学的解释

偏差行为的类型

偏差行为视为一种生涯

规范的制度

规范的本质

民德与民俗

偏差行为的发生

将行为标签为偏差

将个人标签为偏差

烙印化

烙印化的效果

偏差行为的集体化

社会控制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正式的社会控制

偏差行为的未来

摘要

 

第八章 社区和都市生活

社区

社区的意义

都市化

美国的都市化

传统和现代社区

美国的都会结构

市中心

郊区

人口回流

卫星城市

都市生态学

都市的形成

空间的分配

都市生活品量

沃尔斯理论

结构理论

次文化理论

都市生活的实证硏究

都市的生态与社会问题

经济的限制

结论

摘要

 

第九章 不平等、阶层化、阶级

不平等是个普遍的现象吗?

不同社会中的不平等

改变

不平等的本质

功能派的理论:给最好的人报酬

冲突论:有权力者高高在上

韦伯的理论:财富/声望/权力

华纳的理论:阶级代表名望

崔曼的「四点」论

槪观

阶级和社会流动

阶级和生活方式

个人流动

集体流动

阶级意识和矛盾

美国的穷人

贫穷的定义

女人和贫穷

对于贫穷之态度

对抗贫穷的战争

平等的远景

摘要

 

第十章 民族与人种的不平等

基本槪念

民族关系的型态

少数团体

种族主义

其他的关系

民族与种族不平等的原因

个人因素

社会互动

经济的因素

美国的民族与种族团体

土著美国人

美国黑人

白人少数民族

华裔美国人

日裔美国人

墨裔美国人

民族与种族关系的未来

摘要

 

第十一章 性别角色与不平等

传统标准下的性别角色差异

生物性别:「男性/女性」

性别认同与性别理想:「男性化/女性化」

性别角色:男性地位/女性地位

美国的性别角色

现今态度的源起

式微中的刻板印象

性别差异与社会的回报

家庭生活

敎育

就业

纯粹的家庭主妇

性别角色差异理论

功能派的解释

冲突观点

新马克思理论

新心理分析学派

性别不平等:展望

摘要

 

第十二章 老年与不平等

人口学的各项因素

年龄结构改变的影响

社会安全制度

年龄与社会结构

生物学与年龄角色

社会和年龄规范

年齢层的出现

生命周期的社会基础

成年礼

老化的理论

解离理论

活动理论

次文化理论

资源理论

老年人的问题

老化的心理影响

经济的因素

住宅

动员老人

后记

摘要

 

第十三章 家庭

家庭结构的变化

西爱尔兰的农民家庭

特罗布瑞安岛民

以色列的集体农场

家庭结构的向度

家庭形式

婚姻形式

权威型态

伴侣的选择

居住型态

继嗣与承袭

家庭硏究的观点

功能论者的观点

冲突观点

美国的家庭

浪漫爱

美国的婚姻情况

离婚

家庭生活的压力

家庭之外的其他选择

家庭政策

美国家庭的未来

摘要

 

第十四章 敎育

功能论

敎育乃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敎育是一种过滤器

人力投资论

冲突论

伊利区和「取消学校论」

敎育是追求身分的竞争

新马克思理论

现代敎育之沿革

民主革命

工业革命

社会中的敎育

大众敎育对菁英敎育

公立对私立敎育

中央化对分权化敎育

技术对普通敎育

美国的敎育

角色冲突

同辈团体的影响

敎育的冲击

社会对敎育的影响

政治影响

敎育和社会流动

数量效果

质量效果

未来二十年的敎育

摘要

 

第十五章 宗敎

宗敎:社会学的观点

宗敎的意义

宗敎的要素

宗敎的类型

贝勒系统

韦伯系统

宗敎组织的型式

为什么:功能主义者和冲突论者对宗敎的看法

宗敎与个人:「为什么是我」

宗敎与社会:借着仪式上达成团体的目的

宗敎是一种社会控制:冲突论

宗敎与政治冲突

宗敎与社会变迁

美国的宗敎

宗敎和态度

宗敎和社会互动

宗敎的重要性

现代宗敎的趋势

世俗化

全敎团结主义

政治分而复合

新宗敎意识

结论

摘要

 

第十六章 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的类型

美国的企业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林登布取向

经济活动之社会背景

工作与交换的环境

工业社会中工作的本质

休闲的社会背景

现代经济潮流

美国优势的衰颓

国际化

国际化经济的问题

摘要

 

第十七章 政治体系

基本定义:权力、武力、权威

权力

武力

权威

冲突理论和功能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的冲突理论观点

派森思的功能主义观点

评价

政治权力类型

极权国家

非极权国家

美国的政治过程

政治社会化

政治参与

社团与选举过程

经济与政治

经济发展、稳定和民主

菁英论者和多元论者的争辩

美国政治体系的未来

摘要

 

第十八章 人口动力学

人口趋势

世界人口趋势

美国

人口组成

年龄

性别

居住模式

婚姻状况

原籍

人口变迁的基本原因

生育率

死亡率

迁移

内部迁移

人口成长的结果

马尔萨斯:人口成长和食物供应

解决食物供应问题的努力

人口和社会变迁

摘要

 

第十九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集体行为是什么

集体行为的种类

群众行为

集体行为理论

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的种类

社会运动的形成

领袖、新血、动员

社会运动的生命循环

社会运动与社会变迁

摘要

 

第二十章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

社会变迁的原因

社会变迁的理论

马克思与社会变迁

欧格邦的文化脱节理论

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的原因

聚合理论

其他的现代化理论

依赖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经济发展的代价

资源的耗尽

环境破坏

结论

摘要

 

附录——硏究方法

科学:理论和硏究

变项、假设和理论

搜集数据的方式   

抽样调查

随机抽样

其他抽样种类

次级分析

实验法

田野工作

硏究伦理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