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再教育机制 改造罪犯青年

 东方日报 2008.11.08

设再教育机制 改造罪犯青年

    (峇株巴辖7日讯)峇株巴辖五校董事长林桂生认为,政府在以严格的法律制裁犯罪者的同时,应该设立更完善的机制,『再教育』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和罪犯,好让他们走向正途,而社会也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政府也必须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中作出调整,投入更多资源予校园,倡导教育人性、树立健康人格的精神,让中小学生懂得分辨黑白,创造优良的价值观。』
    林桂生是上午于华仁中学讲堂,出席由峇株巴辖中华公会青年图所主办的『去恶习,除五害』讲座会上,主持开幕时这么表示。
    他说,人们过去太注重『知识教育』却忽略『人格教育』,家长、老师和社会团体都背负着沉重且意义深远的责任,教育下一代不可犯罪,以便在未来20年构筑一个和乐安稳的社会。

家长须教导子女

    他表示,社会是由每一个家庭所组成,家庭的健全对青少年的成长期最为重要,因此家长要发挥对子女的关怀和教导,并非提供金钱和物质上的享受;享乐主义的渲染,是现代的一种悲剧。
    『不论身为家长、老师或社团,都必须以身作则,灌输新一代正面积极的思想,如何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验,而并非在面对挑战时一
味逃避,甚至利用酒精或毒品麻醉自己。』
    他强调,如果新一代不是抱着贡献社会为目标,反而选择破坏社会秩序、违反国家法律,那么纵使投入再多的警力,制订再多条例,还是白白断送一批能够为社会发展而努力的人力资源。
    他补充,现代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有逐渐滋长的趋势,人们虽一再谈及『社会生病了』,却又没有『对症下药』,根治社会病态,形成恶性循环。
    『这项「去恶习,除五害」活动在校园内推广,也让人世未深的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认清社会黑暗面,防范罪案的同时也了解
犯罪活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峇株巴辖中华公会会长龚忠庆也联同华青团长陈惠国,赠送纪念品予林桂生、主讲人台湾教授李萍,以及华仁中学校长陈蔚波。

校园办活动引导去恶习

    (峇株巴辖7日讯)柔佛州中华总会青年团将『去恶习,除五害』系列活动走入校园,是为了锁定青少年,开始教育和引导他们,毕竟许多恶习是从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峇株巴辖中华公会青年团团长陈惠国指出,我国犯罪率不断上升,峇株的犯罪活动也有上升趋势,因此必须教育青少年如何除恶习,避免误入歧途。
    他认为,年轻一代必须建立健康的人生价值思想、财务管理方针、起居饮食习惯,有一个健康品行观念,共同建设健康的国家和社会。
    陈惠国也是峇株巴辖县议员,他出席在峇株华青团于华仁中学主办『去恶习,除五害』讲座会上,致词时如是指出。
    主讲人李萍教授也以本身的亲身经历,与在座学生分享,强调如何以关爱的方式善待自己和他人,了解活着的意义。『如今在台湾也非常重视「生命教育」,因我们发现到,许多成绩良好学生,也会因功课压力而自杀,成绩较差的同学则放弃自己,所以我们通过研究生命教育,来探讨如何鼓励学生。』
    她续称,现代人大都出现2种心理病况,其一为喜欢怪罪他人的心态,从而容易产生精神分裂;另一类人则太要求完美,即使获得100分也不满足,结果产生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