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人士:限制报考华文等非主科‧校方提供配套争排名

 星洲日报2011.01.08

教育界人士:限制报考华文等非主科‧校方提供配套争排名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7日讯)教育界人士透露,在国家关键成效领域(NKRA)下的全国学校排名出现反效果,全国有越来越多中学为了提升排名,以各种方法,包括以配套的方式来减少非主要科目的报读报考,包括华文。
他举例,就如文科班,学校限制只有3班华文班,其他班就以美术或地理科来取代,若华文班已满额,学生就只能选择美术或地理科。

变相剥夺学生选择权

“其实,学校应该是收集学生报读的科目人数,然后再依据学生的选择排班和编时间表,而不是让学生根据校方属意的配套来选择,这显然变相地剥夺了学生选择报读报考华文的权利。”

他向星洲日报说,校方是不被允许提供配套让学生选择的;不过,目前的趋势是校方为了排名,越来越多学校以配套的方式来缩减非主要科目的报读报考。

他说,非主要科目也是非必考科,这些科目包括华文、淡米尔文、阿拉伯文、地理、会计和美术等,而校方会选择性把容易考高分的非主要科目列入配套中,然后限制难考科目的报考人数。

他举列,就如昨日见报的新闻,校方没有理会一名要报读华文学生的意愿,而把她编入没有报读报考的理科二班。

排名引起反效果

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原本出自于善意的全国学校排名,已经引起了反效果,学校为了排名乖离了教育目标,导致中学教育出现了歪风。

“学校表现评估分为学术成绩及课外活动,即各占70%和30%,由于课外活动分数难以掌控,所以校方就用各重方法来控制所能掌控的学术分数。”

他认为,教育部有必要重新检讨全国学校排名制度,因为产生了负面的后果。

表现差受官员全年督察 学校行政人员压力大

这名教育界人士说,在排名出来后,州教育局就针对学校排名进行视查,除了表现差的学校校长须提呈改善学校排名计划,教育局也会一整年派官员督察学校教学和活动,对学校行政人员形成非常大的压力。

他说,排在前面的原本就是精英学校,如(Control School)只收优秀生的控制学校,而且这类学校在软硬件设备也特别获得到教育局的关注,学生在优厚条件下,各方面表现的水平自然比较高。

他补充,属于大多数群体的普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表现属于中下,很难与精英学校竞争。

或为小问题开除学生

“大马教育制度原本就存在先天结构不公平的问题,如今把所有学校放在同一个平台进行评估,加剧了原本已对普通学校的不公平,所以学校排名也引起普通学校校长不满的情绪。”

他说,校方可能因为小小的纪律问题借故开除成绩差的学生;过往校方极力要求经常矌学的学生回来完成学业可能不复存在,因为学校巴不得这些差的学生不要回来,辍学率因而严重化。

“教育本应该是公平的,但畸型的环境和巨大的压力下,校长只好另寻出路,所以大马教育体制才会怪象连连,这是整体社会和家长必须关注的问题。”

报考华文被打压 读者痛心17年未解决

星洲日报读者陈少君说,他在1994年1月17日曾向报馆投诉女儿的校方不允许学生报读华文,但今时今日同样的问题再发生,因此对国中校长打压华裔学生学习华文的问题10多年来悬而未决感到痛心。

他今日致电报馆重提当年事故,有关学校校长公然质问学生,即“为甚么你们一定要读华文?”。

他说,他理直气壮地去找校长,校长要求他去找华文教师来教学;因此,他向附近的华小校长了解情况。

指校长没诚意开母语班

“有位校长告诉我,有同事应征教母语班,那位校长交代应征的教师回去慢慢等。校长根本都没有诚意要开母语班。”

他在学校发动签名运动,收集要读华文的学生签名,以要求校长开母语班,校长把问题丢给州教育局,州教育局把问题丢给华文科督学,后来整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不是我们不去争取,这显然是他们要消灭我们的华文。”

他认为,华裔政治人物应掌握308政治海啸过后的契机,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教育课题。

他说,他曾于1993年12月19日的华教节盛会向教总前副主席陆庭谕反映此问题,对方的响应是董教总会有一批人去研究国中华文班的问题。

因此,他希望董教总能继续关注国中华文班和母语班的问题,避免同样的问题再三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