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在辅导角色重要

星洲日报/言路2011.01.05

母语在辅导角色重要
黄晋亮

新学年开始,华小再次闹出不谙华文的辅导老师,被分配到一些华小,引起华社对教育当局的不满。这些屡见不鲜的事,已争论多时,令人深感无奈可又不得其要领。有鉴于此,本人想借题抛砖引玉,盼望学校三机构与教育当局能妥善处理,寻求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任何对辅导有基本认识的人,皆了解在辅导过程中,语言对建立关系有其深远意义,因为它除了提供辅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亦是促进两者彼此建立信任、坦诚、接纳与尊重与的桥梁。与此同时,它更有助学生表达内在情感、思维、愿望时,能以自己最熟悉亲切的母语,言所欲言。

为了协助学生能在辅导进行的第一时间内,跟辅导老师建立正面的关系与信任,母语确实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为有甚么语言能比自己的母语来得更加贴切?母语辅导不但能减少学生在语言上的障碍或心理的隔阂,避免学生在面对不韵母语的辅导老师时的焦虑与不安,也能减少他们对辅导不必要的抗拒。因此,母语辅导必能为学生及辅导老师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正是辅导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其次,辅导牵涉到的不止是语言问题,同时也涉及学生本身的文化与宗教背景。倘若让一位不谙母语的辅导老师为学生进行辅导,他是否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文化与家庭背景、思维架构与价值观念,以达致深层次的同理心与心灵的开放,进而深入学生的内心,探讨问题所在,并引导他们及时走出困境?

本人认为,有效的辅导涉及学生全人的认知与成长。所谓全人乃是一个人的心智、情感、思维、行为、身体、与心灵的整合。其中文化、家庭、宗教与政治是环环相扣的重要因素。因此,辅导老师本身除了拥有专业的培训之外,他亦必须对学生的文化、家庭、宗教与政治背景有一定的掌握,方能实践深远的辅导效果。否则,学校的辅导也只能流于肤浅的文字与统计报告,形同虚设。

由于硬设备及师资短缺,目前不少华小严重缺乏专业的辅导老师。但现今儿童身心问题日益严峻,教育局现有的培训方式与模式,已不足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导。可喜的是有小部份华小意识到学生当前的迫切需求,在三机构的搭配下,差派有心志的老师接受专业游戏、艺术沙盒等治疗培训,并于校内设立治疗室,效果有目共睹,其中包括八打灵精武、吉隆坡冼都以及阿皮亚善道。

期待不久将来有更多小学甚至国中,能未雨绸缪,为更多在面对学习与成长压力下的学童,以他们熟悉的母语,提供事前的预防教育及有效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