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改制中学来时路 第四篇 课室残旧 学生挤“沙丁鱼” 培华捉襟见肘

 星洲日报2010.11.29

柔佛州改制中学来时路 第四篇
课室残旧 学生挤“沙丁鱼” 培华捉襟见肘

    背负着改制中学这个沉甸甸历史名词的利丰港培华国民型中学,创校于1929午,她在1959年与培华小学校政与校园分开,1962年改制,迄今已历经超过80年的岁月。

4英亩校地限制发展

    培华国民型中学许多旧校舍与课室,不但是狭窄,而且残旧、简陋,其中有三成课室已被白蚁蛀蚀、课室门窗破洞,另有一些课室的屋顶会被雨水渗漏,造成雨天出现雨水“滴滴答答”掉落课室内的“奇观”。

    该校学生人数在改制后,逐年增加,今年该校就有约1千700名学生,华裔学生占了超过75%,教师人数101人。因受到4英亩校地面积的局限,该校至今依然只有30间课室供学生上课,并没有多余课室充当其他用途的教学活动。

    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所曾荣获全国乡区展望学校冠军的中学,全校只有区区10台电脑,连间像样的电脑室都没有。此外,图书馆兼作视听室、一些教室在放置了35套桌椅后,学生就须在像挤“沙丁鱼。般的环境中上课。

部分学生没有固定课室

    该校的预备班、中一及中二的697名学生是被安排在下午班;中三至中五的973名学生,则是在上午班上课。由于课室不足,所以部分学生必须像“跑马灯”一样,带着书包到科学室上课,而他们的课室,则会被安排绐另一班的学生使用。

    该校曾分别在1968年获得政府拨款4万令吉兴建课室、行政室等,以及于1997年由该校发动筹建一栋三层楼新课室,并在培华独中礼堂举办“群星义演千人宴”;虽然课室增加了,但仍无法应付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

与培华独中仍保持联系

    虽然与培华独中分了家,但是本是向根生的两校,依然保持一定的联系。培华国民型中学、培华独中及培华小学,曾于2004年联合庆祝创校75周年纪念,三校校友都受邀回校。

    如果形容培华国民型中学是一个经济捉襟见肘的家庭,那么该校学生就犹如乖巧、优秀的“孩子”,被逼屈就在种种硬体与教学设施不足、空间狭小的空间力争上游。

    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比较坚强;逆境中办校的培华国民型中学,更争气。该校学生无论是在初中评占考试(PMR),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校内外学术或体育比赛与活动,都有卓越与优秀的表现,并曾于1999年获得“全国乡区展望学校”冠军殊荣。


颜清泉:家协须负担学校杂费

    教协会主席颜清泉说,该会负责照顾学生的福利与奖励金,同时也会在学校硬体建设方面,尽量与董事会配合。

    他感叹,该校的教师桌椅损坏了,甚至需由他自掏腰包添购。此外,该校家协每年必须负担学校的水电费等杂费。

    今年该校水电费、电话费、地税、机器维修会等的总额就将近6万8千令吉,因此颜清泉希望政府能制度化拨款。颜清泉也将出席《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全国研讨会。

邱亚生:盼华社也关心培华

    董事会总务邱亚生于1965年至1994年,曾在培华国民型中学任教达29年。

    他指出,培华国民型中学根本没有多余的校地可以扩建课室,除非获得政府拨出校地。

    他了解当地有多所华小,以及一所独中需要华社的支持与资助,但他希望华社也能关心培华国民型中学,并且踊跃加入及壮大该校董事会阵容,为该校未来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完善的规划。

    他说,该校历届校长都是华裔,当中多谙华文,也有者接受英文教育,但却能以华语交谈。该校至今仍保有中文校名,而且每周保留5节被列为正课的华文科。惟该校校歌已由华文版,改为马来文版。

陈坤兴:曾掀学潮反对改制

    陈坤兴(65岁)是培华中学改制后的第一批学生,他犹记得该校曾掀起学潮,反对改制。

    他说,培华中学改制后,董事会坚持保留培华独中的办校准证,所以一些超龄生便转到培华独中就读,后者就像是“寄人篱下”,与培华国民型中学共用教室长达13年。

    陈坤兴曾在培华国民型中学就读过中一,当时除了马来文与英文,其他科目如史地等,还是以华文教学。

    他说,该校学生是来自麻北区(现是礼让县),甚至是麻坡与昔加末县,所以人数不断的增加,反而是培华独中受到当时的教育法令冲击,面对学生来源短缺的困境。

尤华杰:国民型中学像『继子』

    董事长尤华杰(80岁)形容国民型中学的身分,就好像是“继于”(anak tiri),没有受到华社及政府的重视,所以他希望国民型中学的董事会能够有今像董教总这样的全国性组织,为国民型中学争取权益。

    他表示,华小或国中的华文师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国中;培华国民型中学多年来也培育不少的教育人才,为华文教育作出贡献,因此国民型中学不应受忽略。

12月4日召开全国研讨会

    他透露,该校得到副董事长陈发展的资助,将由董事会总务邱亚生、财政刘金钟,以及校长周家珠代表出席于12月4日在槟城召开的《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全国研讨会。

刘金钟:培华改制超龄生迫转学

    董事会财政刘金钟是培华国民型中学改制后的第二届毕业生,当时全校学生人数不到千人,而他就读的班级则有四十余名学生。

    他回顾过去时说,许多超龄生在培华改制后转学初期多数科目是以华文教学,后来转为英文,因此许多学生难以适应,造成当时在教育文凭考试(MCE)中过关的考生,占不到—成。

陈发展:申请建校拨款只获维修费

    副董事长陈发展坦言,该校现有的许多课室遭白蚁蛀蚀,也不合时宜,该校董事会过去虽多次拨出款项为一些残旧的课室进行维修工程,但始终是治标不治本。

    他说,每当该校向政府申请建校拨款时,批准的往往只是维修费;而华社又认为国民型中学的基建是由政府负担,造成该校建筑比半滓华小还要残破和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