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改制中学来时路 完结篇 学生逐渐减少走向没落 培群国民型中学成历史

 星洲日报2010.11.30

柔佛州改制中学来时路 完结篇
学生逐渐减少走向没落 培群国民型中学成历史

    已经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笨珍培群国民型中学,是州内改制中学的一个独殊个案。

    具有88年历史的笨珍培群学校,自小学创立后也增办中学,校务获得不断发展。但该校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历一段特殊的时期,当时的培群一小、培群二小、培群国民型中学以及培群独立中学,必须在同一校舍上课,使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四校同一屋檐下

    培群学校发生“四校同一屋檐下”的特殊情况,是华文中学改制政策下的产物。当时,由于政府规定优先发展国民型学校,并且限制独中招受新生,独中为求生存空间,在1969年被迫从较繁华的小笨珍,搬迁到较偏远的大笨珍。

    然而,事过境迁,曾经面对困境的笨珍培群独中,在华社热心人士支持下茁壮成长,目前学生超过一千人,反观培群国民型中学却因为学生逐渐减少而走向没落,早巳在70年代中期关闭,成为历史名词。

    培群国民型中学正式关闭后,原有的校址只剩培群小学使用至今日,而搬离至大笨珍的培群独中也一直在新校址运作至今。

培群学校1922年创立 1951年增办中学部

    谈到培群国民型中学的兴衰,必须从培群学校的历史说起。

    位于张江水街的培群学校创立于1922年,新校舍在1951年兴建后,便增办中学部;成为培群中小学,也是笨珍最高华文学府。

1961年另创办“独立中学”

    政府于1961年谕令全国华文中学改制,促使董事会召开赞助人大会,共商大计。当时出席者众多,反应热烈,经过数小时的辩论,最后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但是,却也另外创办“独立中学”。

    根据一些培群校友表示,当时政府承诺,培群国民型中学在改制后,仍然会保留三分之一的上课节数以华语授课,但是,结果却是全盘变质,直接转变成为一所英校;除了华文科,所有科目皆以英文教授。

黄金看:存在时间短暂

    星洲日报采访了几名培群学校校友,由他们来追述培群的历史点滴。

    培群中小学校友黄金看表示,他是在1954年初中毕业,当时该校只办初中部,1962年才办高中。

    他说,培群国民型中学存在的时间短暂,大约在70年代中期便因为学生减少而关闭,剩下的一批学生转入笨珍斯礼中学就读。

    也是培群独中总务的黄金看表示,由于独中受到法令限制,不能在培群学校招生,除非迁校。独中于是组织建校委员会,策划迁校及建校工作。

戴华忠:上课都以英文授课

    笨珍药房医生戴华忠在中学时期,曾就读培群国民型中学6年,然后在新山英文书院升学及新大医学系毕业。

    戴华忠表示,由于年代久远,对于该校的具体情形已淡忘,但记得当时是所英校,校长姓陈,上课都是以英文授课,只有一本华文课本。

    此外,该校开办预备班至中五,学生人数多,每年级开办四、五班,每班有逾40名学生。小学就读于龟咯耕文学校的他说,他的中文基础都是在华文小学打下的。

陈亚栋:应还1976年关闭

    笨珍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陈亚栋也是培群校友,小学毕业于培群小学。他表示,华教发展走过风雨路,但在华社各界支持下,培群小学与独中持续发展与进步。他相信培群国民型中学应是在1976年关闭。

许元龙:改制後变“英校”

    培群独中署理董事长许元龙毕业于培群独立中学。他指出,培群国民型中学在改制后变质为“英校”,保留三分之一上课节数以华语授课的承诺也没有实现。

文献匮乏疑问难解开

    笨珍培群国民型中学走入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缺乏文字记载,许多笨珍民众对这所中学的了解不多,年轻一辈甚至不晓得有这一段历史。

    当时参与改制决策的董事部成员,据说都已作古,增加了收集资料的难度。

    此外,文献的匮乏也让一些疑问难以解开,例如培群国民型中学,究竟是在何年何日正式关闭的?

    培群学校走过风雨路,培育的人才不可胜计,培群国民型中学虽然已不存在,但也培育出许多杰出人才,他们也应是培群校友。

    面对政府法令及环境的压力,对于笨珍华社来说,60年代相信是华文中学发展的“黑暗时期”,但是雨过天晴,笨珍的华文教育将继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