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团诉求怎么办?

  当代马华文存 社会卷 90年代

华团诉求怎么办?

周忠信

 

11华团组成的华团大选诉求工委会,在召开会议后一致议决不加入第二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经咨会),因为工委会是以民间团体的身分提出诉求,而执政的三华基政党既然已认同工委会提出的诉求,工委会就交由在朝在野政党去争取落实诉求,并且会继续跟进的工作。

 

过后,交通部长林良实要求11华团,重新考虑不加入经咨会的决定。他认为他们应进入经咨会,通过协商方式注入意见,理由是经咨会是制定国家未来政策的重要论坛。他也表示,他不会就此放弃,反而会继续游说11华团加入经咨会。同时,他也邀请不签署华团大选诉求的某个华团派代表加入经咨会。

 

另一方面,林良实表示11华团提出的诉求是谦虚的,毫无威胁之意。而林敬益则将华团大选诉求诠释为一系列没有设下时限的冀望和请愿以及他们的备忘录并非一系列大选要求their memorandum was not a list of election demands)。

 

该不该加入经咨会?

 

国会在野党领袖林吉祥则说,林良实和林敬益企图将诉求边缘化;他认为马华和民政党除了应该要国阵对诉求表明立场外,也必须个别针对诉求中有关国民团结、民主、人权、公正、贪污、公平的经济政策、私营化、教育、工人、房屋以及环境等的82项建议表态;而呼吁工委会重新考虑加入经咨会,是为了逃避各自政党对诉求表态,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林吉祥指出,经咨会没有参与来届大选,对政府或内阁也不会产生约束力。

 

今年84日。首相马哈迪推介经咨会的成立,以拟定2000年后的新社会经济政策,井以国家发展政策取得的成就,作为出发点,是政府制定未来10年发展方向的一环。

 

政府没有全盘接受

 

1989年成立的第一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是拟定1990年后10年的国家经济政策建议书。在过程中,行动党、董教总、雪华党、人民党、回教党的代表以及一些活跃的知识分子,基于经咨会操作不公正,政府并不认真聆听其意见,也不重视和接纳所提的建议,因此中途退出,不要承担最后报告书所提出的任何建议的责任。首相马哈迪在199129日接领经咨会提呈的报告书时表明,由于该报告书并非经咨会全体成员所达致的共识。政府不会全盘接受。

 

第一经咨会花费两年时间和不少人力物力,来研讨各项经济课题,但其任务达致怎样的成效,却备受置疑;因为1992年开始推行的国家发展政策,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经咨会报告书的许多重要建议都未获接纳。

 

该报告书的重点建议包括:

·鼓励釆用马来西亚人的名称,不要强调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等的种族区分。

·取消教育领域以外的所有固打制。

·促请政府、在野党与社会各阶层,竭力减少种族政治。

 

第二经咨会代表性?

 

那么,这次第二经咨会的代表性、范围与权利是什么?

 

首先,公正党并不受邀;而受邀的行动党、回教党与人民党,连同公正党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从参与第一经咨会的经验显示,执政党领导人缺乏诚意也不认真,第二经咨会只是大选前的政治花招,因而拒绝加入。另一方面,大众也对经咨会反应十分冷漠。经咨会其中一名成员,即国大学生理事会主席法査表示,他并不知道大学生在经咨会所扮演的角色,也未受通知有关大学生的角色。

 

第二经咨会成立的7个委员会如下:(一)国家团结委员会,(二)社会重组委员会,(三)消除贫穷委员会,(四)国家经济与竞争力委员会,(五)人力资源发展委员会,(六)金融系统与回教银行委员会及(七)科学与工艺委员会。

 

经咨会秘书山苏丁希旦表示,公众、社团也可提出建仪,并通过秘书处检查后,才呈交给理事会。

 

不该加入6点理由

 

经咨会工作议程定于8月至12月举行小组会议,明年1月至4月举行小组工作倡议,54日与5日提呈中期报告,5月至7月举行小组会议,87日与8日提呈最后报告,9月提呈报告予内阁。

 

由此可见,大选诉求工委会是明显不应该加入经咨会的,因为:

 

(一)经咨会是以国家发展政策取得的成就作为出发点,而大选诉求的前言,一开始就提到国家的一些政策和施政,特别是在民族平等、民主、人权、司法独立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二)经咨会成立的7个委员会并没有涵盖大选诉求的17项领域,例如落实议会民主、维护人权及伸张正义、杜绝贪污、让多元文化百花齐放、公正的大众媒体、建立人民对警方的信心。那么,马华民政是要工委会在经咨会谈半个诉求,还是将经咨会改为国家政策理事会

 

(三)大选诉求的前言中清楚表明,提出诉求后,希望所有政党和来届政府支持与实践这些诉求,而非要经咨会去实践。所以,作为民间团体,工委会应交由在朝在野政党去争取诉求,并且继续做评估与监督的工作,这样才不会违反大选诉求的原意和2千华团的委托。

 

(四)第一经咨会报告书的许多重要建议,都未获接纳,一些重要成员中途退出。基于历史的教训,工委会自应拒绝加入。

 

(五)林敬益将大选诉求铃释为一系列没有设下时限的冀望和请愿,但是经咨会是政府制定未来10年经济发展策略的一环,那不是前言不对后语吗?两者岂不矛盾?

 

(六)经咨会工作议程定于明年9月提呈报告予内阁,距离现在大约1年。执政集团如果真的重视,就应开始在内阁研讨诉求内容,而不是种族政治式的丢给三个华基政党,三个华基政党又推到没有决策能力的第二经咨会。

 

简而言之,大选诉求应该秉持原有的诉求方式,也不应被随意诠释。

 

如果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是“充满谦虚的、毫无威肋的、是一系列没有设下时限的冀望和请愿以及他们的备忘录并非一系列大选要求,那马来西亚华社大选诉求到底是什么?

 

20-10-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