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行社会教育运动

 当代马华文存 社会卷 90年代

全力推行社会教育运动

曾玉英

 

今天社会教育,多少会沾染功利主义色彩,造成社会风气逐渐没落的主要因素;而时下一般问题青少年性灵渐失、道德沦丧、情操卑下,皆由于自幼失爱、缺少关怀和教育之故。

 

有识之士多认为,欲挽狂澜,唯有从思想教育着手,因为思想往往主宰人的言行。再者,在致力于提高生活水平、矢言迈向先进国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相应性的提高,才能避免偏重于物质生活而导致的心灵空虚和失落感!

 

应提倡精神文化

 

所谓精神文化,应该概括正信智信、文艺、艺术、音乐歌唱,舞蹈戏剧,以及各种益智活动等等有益心智发展、净化人心,提升人类精神生活素质的活动。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在他所发表的有关实现2020年宏愿的工作论文中所列出的九项挑战之其中二项为:建立一个有强烈的道德观与伦理观的社会;以及建立一个以家庭制度为基位,富有爱心和具备爱心文化的社会。这正应合中华文化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精神文化、思想教育,乃治国之本,欲达致先进国的目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都非常重要。

 

家庭与学校

 

每个人的思想教育始自家庭,然而却往往因为一些家长未能尽本分及失责,而引起许多缺憾!这些问题家长,或因早婚、心智不成熟、经济基础不好;或因生活压力、偏重追求物质而忙碌;或因环境恶劣、感情出问题、甚至婚姻破裂而变得情绪化;或因本身缺乏教育、沉迷赌博等等因素,而没有或无法负起应负的责任,给子女基本的关怀和爱的教育。

 

至于学校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部分老师或会面对不少被家长放纵或宠坏的该子、叛逆性强与固执的孩子、或因家长不合作等等,而在施教方面感到力不从心。或由于一些老师对教学敷衍了事,态度不认真、或只着重于学生的学业进展而忽略学生心智发展等等,而不能兼顾周全。

 

通常,青少年离家出走,往往是对家庭生活方式有所抗拒;学生荒废学业或半途辍学等严重现象,则大多数是对求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所导致。诸如此类问题青少年流落社会这大染缸,稍为定力不足或无知,从此堕入罪恶之深渊,进而引发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实令人深深痛惜!

 

倘若社会如此杂乱,教好自己的儿女又怎样?罪恶的祸首还是绵延不断的来自许许多多问题家庭,实防不胜防!因此,小巷、胶林,屋前屋后,。甚至连神圣的学府,那里才可以说得上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偷、抢、拐骗、诱惑、强暴等等失去理性的行为和社会问题,多不枚举!谁是危险人物?邻居?亲人?师长?朋友?谁去教育他们?这都是一系列应该去省思的问题。

 

关心社会,人人有责

 

因此,欲达致一个安宁的、有爱心的温馨社会,人人都不能再有自扫门前雪、自私自利的想法;而应该充分地发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心社会,净化人心,去参与社会教育运动。这才是改革社会风气最正确及基本的途径。除此,政府、政治机构、社团组织、文学团体、宗教团体、传播媒介等,都必须分别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携手合作塑造一个理性的社会。

 

各种机关团体

 

政府、政治机构方面应该通过其影响力去扫除社会歪风、管辖及加强法纪以及调整教育体系,以维持一个有秩序,有正确道德现,世界观的社会。

 

各种宗教,宗教哲理、宗教价值观、人生视、社会观等,通过传播,都能有效地薰陶思想和行为。一个理性的信仰,有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可以给人许多鼓励和慰藉,可以令人的心胸十分宽广、十分平和,甚至在遇到挫折时,也能产生一种安抚作用和有所依靠的感觉!

 

文学作品更能把人们带进思想的宝库。作者宝贵的思想精华往往也能对人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一定效果。

 

一般人借助于社团组织的组织网和组织力量的利便,去推动各种益智及具启发性与思想教育性的活动,以协助提高精神文化。

 

除数社团组织、慈善机构附设辅导中心外,电台、报章、杂志等传播媒介,亦设有辅导信箱,以帮助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青少年解除心理的障碍等等问题。

 

总之,各组织单位,都应该竭尽所能地通过不同的管导去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如主办座谈会,讲座会,益智生活营及各种训练或激励课程等,为社会人士提供离开学府之后的再教育机会。除此,不少强调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一些学术性活动和课程,也能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仍能孜孜不倦的学习,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祈活得更充实更安适!

 

更多社会工作者

 

然而,许多为关心社会、净化人心社会教育而主办的有关提升精神文化之活动,实际上也只能对一些所谓徘徊在罪恶边缘的边缘人多少有些帮助;以及唤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醒觉,广泛地引起社会人士的共呜并激发彼等使命感,产生启发共识的作用,因而引进更多志同道合的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社会教育运动罢了!至于真正需要协助和辅导的问题人物,众所周知,往往都是自卑、自暴自弃、自我封闭、固执、反应缓慢、无知、甚至处于低调、被动的状况,很少会自动自发的参与诸如此类为他们而设的活动。基于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以朋友或辅导员等身份任重道远的去接近及个别去协助他们。

 

社会教育、社会改革的道路很长远,唯有靠更多拥有献身精神及热忱的社会工作者,像接力赛似的一个接一个,一点一滴的,配合各组织力量,有计划性有效性的作出贡献。每个人都应该把棒子接一接,如此关心社会、净化人心社会教育运动,才能更顺畅及具影响力的展开和落实。

 

17-10-1992《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