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甲申的大马华教——以郑良树为切入视角

 南方学院

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

学术单刊第七种

 

癸未甲申的大马华教——以郑良树为切入视角

毛策

 

马来西亚 南方学院出版社

Southern College Press

Southern CollegeMalaysia

 

·欢迎学术界惠稿,作者将获赠三十册。

·书内各篇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南院的立场。

 

本书出版印刷费由李氏基金资助,谨致谢忱。

 

承印商:OREN PRINTING SDN. BHD.

34, Jalan Penaga 10

Kawasan Perindustrian Kota Putri

81750 Masai, Johor, Malaysia

 

 

癸未甲申的大马华教——以郑良树为切入视角

•毛策

 

楔子

 

笔者于二OO年出版了《东南亚华裔学者个案研究:郑良树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和《郑良树评传》(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以郑良树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横剖面及人生的纵向时序两个方面比较深入的叙述和分析了郑良树的人生道路及学术业绩。两书出版后,我自己也曾预料到,对这位著有贡献的学术人物研究远远未到最后定论的时候。因为,他手头正在撰述的部分学术论著在二00二年时尚未杀青,正组织的学术工程处于起步阶段。而以郑氏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精力而言,完全可能在今后的人生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果。笔者在完成上述二本专书后,也存有深深的遗憾,即由于我与郑良树生存于不同的学术时空,解读他的学术业绩时往往偏重于学理之剖析,而忽略于他的学术生存环境。这是眼界偏狭所致。正如大将出版社社长傅承得为《郑良树评传》所撰序言中所指出:

 

“《郑良树评传》作者尚未深入解读的是:为何学者郑良树还必须是华人文化与社会工作者的郑良树。‘文化寻根'毕竟是浮泛形容,更贴切的说法应是‘自我辨识'。华族历史、华文教育乃到籍贯控源,对我而言都是郑老师企图自我辩识,为自己也为马来西亚华人寻找在这时空存活发展的基础与意义。他在台大中文系找到‘文化故乡,也必须回到马来西亚寻找他的‘现实故乡',并以大量的社会工作、田野调査和文字纪录,为后者解读过去、参与现在与瞻望将来。因为这种‘自我辩识'的需求与踏实无私的付出,结果也让他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可供辩识',而且清晰明确的辩识。(注1

 

傅序中理解郑良树的视角弥补了笔者专著之不足,这使我更理性的正视拙作述论中的缺陷。

 

读傅序后一直欲寻找一机会能弥补自己因生存时空而带来的不足。而这个机会恰恰又是郑良树给予的。

 

00二年在笔者两册拙作问世后,正逢郑良树从香港中文大学荣休之际。他应香港树仁学院之邀,短暂担任讲座教授、系主任后,旋即返回祖国——马来西亚,以一己深厚的知识和多年积累而成的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威望,报效于大马华社,开始了他人生旅程又一个充实而光彩四溢的征程。令笔者想不到的是,他在年龄步入老年之始,随之而来的业绩和华社的关注也接踵而至。这使我想起元人郝经《老马》中伏栃仍存万里心,(注2)老骥伏栃,壮心不己,再建奇勋,指日可待。可以预测到,郑良树不因年龄关系退休而中止人生事业,相反的是,在花甲之年而后,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经验和炉火纯青的学者素养以及犹如青壮年的充沛精力将事业推向更高层。

 

于是,笔者再追踪其足迹,记述其二00三年返回马来西亚后的学术业绩其对华社诸多贡献性举措,作为《郑良树评传》的续章之一,再作阅读郑良树,并偏重于作为华人文化与社会工作者的郑良树,使学术型、艺术型的郑良树更接近其本真面貌。也举例他从文化故乡'返回'现实故乡后种种贡献。

 

忆及在完成拙作时,曾乘余兴撰一俚句拙诗:

 

“读郑良树著述,广涉先秦子学、马国华教史、华人先贤开拓史及丹青妙笔,赋俚诗以囊括其学术艺事成果。”

 

厚实谨严论先泰,

巧借竹帛辨伪真。

网罗文献述华教,

煌煌百万铸信史。

说部三演开拓绩,

永教华裔记先肾。

腕底烟云笔底山,

读书说禅理趣深。

 

看来,这首诗也未能概括郑良树作为华人文化兼具华人社会工作者的郑良树。笔者掷笔再三,要用笔来写出一个本真之学者,谈何容易!曾阅《星洲日报》200371日版,报载郑良树在拙作《郑良树研究》和《郑良树评传》推介礼上发言,其中说虽然已出了传纪,但我不甘愿我的人生就划上句号。我虽62岁,但是我仍然健康,我后来的人生可能会更精彩。人生没有句号,坚持做到最后一天,只有向上帝报到后才是划上句号。读后怦然心动,也促使我将他没有句号的人生继承用笔书写下去,也算是尽到一位传记学者的责任。

 

一、返国之初衷

 

郑良树于1988年离开祖国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赴祖籍国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如果探究其原因,大约是他所从事的汉学研究,需要大暈的文献,尤其是中国新近出土的文物文献。中国在1970年以后,不断有甚有研究价值的文献和文物出土,在香港能较早地披阅及了解中国大陆的研究整理成果,而在马来西亚却颇难寻觅。马来西亚有一些华人学者热心于汉学研究,但是势单力薄,很难寻找高层次的同道来砌磋。他怀着一种挥不掉、剪不断的文化渊源情结,去祖籍国的土地上从事汉学研究,如从学术专业发展前途而言,是顺理成章之事。另一原因是,当日马来西亚所执行的华教政策离郑良树——大批知识界文教人士所抗争的企求相距甚远,尤其是1987年发生的茅草行动逮捕了许多华教界人士,中华文化情结受到压抑,为了寻求更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促使郑良树去香港中文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实际上,郑良树从1960年由新山前往台湾大学求学,其中,11年在台湾,而后17年在马来亚大学任教,到1988年又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鞭,离开故乡新山在外漂泊已达43年之久。

 

2002年暑期郑良树从服务达14年之久的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曾应香港树仁学院之邀,短期担任讲座教授,应该说,如果环境理想,他会在香港留下去过着自怡怡人的恬淡生活。但是,作为新山之子的郑良树,总觉得在退休后应该为故乡作些贡献。自1988年在香港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后,虽与马来西亚以及新山相隔甚远,但从未与马来西亚华社分开过,且不说与过去的师友朋辈频繁的书信往来,且不说他所从事的诸多学术层面之一华文教育发展的撰述,且不说为大马华人报刊撰写了众多的游记散文,且不说在香港中文大学寓所中接待许多昔日的同学与学生,他每年常接受大马华社尤其是文教界出版界人士邀请,频频穿梭于大马与香港之间,或出席会议,或出席主持诸多礼仪性的推介礼,为华社出谋献策,为推动大马华社文化事业竭尽心血,可以说,在港14年,他与马来西亚华社是息息相关的。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之古人恋乡情结,在生死于现代大都市香港的郑良树心境中得以浓烈的反映。

 

马来西亚华社也未能忘怀他,“知有冯唐论将略,不令魏尚久云中(朱彝尊诗)。许多华社中坚人士,期盼他能返国,再作华社领军人物。马来西亚华社著名人士箫腕香先生生前十分敬仰他的学识和为人,曾二次到香港与郑良树晤谈,他希望郑氏能到新山南方学院任教,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华社的热切期盼使他原来并具备深入血液的对新山、对宽柔一小、宽柔中学的那份天然而又深厚的情感得以充分的燃烧。所以,当他在树仁学校短暂任职后,在华社的热情感召下,毅然返回故乡新山,欲为新山文化教育事业再作贡献,也为报答华社对自己的热切期盼,加盟于新山华社为华文教育不懈努力奋斗的行例。天马长鸣待驾驶,秋鹰整勘当云宵(杜甫诗),郑良树在人生六十岁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人生追求和奋斗。

 

200383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星洲人物专栏中以新山之子:郑良树回到南方”的显目标题发表了苏俊翔的专访报道。该通讯中转引了郑良树所说,他出生于新山,毕业于宽柔一小和宽柔中学,并曾在宽中执教半年,无论对新山或宽柔,都有着一份特殊且深厚的感情,就是因为这种渊源和感情,我选择回到南方学院,这是新山之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将他的回归视作使新山这个城市增加了一位重量的学者。”(注3

 

在苏俊翔的长篇通讯中,郑良树将自己多年在香港对马来西亚华社的教育文化的思考以及自己今后将欲有所作为继续耕耘的学术事业作了透露,这些思考是他长久据马来西亚华教的现状所作的深思熟虑。其中包括:

 

将华社创办的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韩江学院仿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崇基、联合、逸夫四学院组合而成之先例,将其整合为一所华人大学,使华社有限的资源作充分的利用,以利提升华人大学至研究型的层次。

 

南方学院联合柔佛州内11所潮州会馆,展开搜集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计划,这一计划由郑良树总策划,执行主任为南方学院安焕然,其中有五十名南方学院师生参加,研究项目包括口述历史、田野调査及搜寻相关档案。

 

继他已撰写的三部华人历史小说之后,撰一部关于吉隆坡开创人叶亚来的历史小说。

 

二、“三院合并”建议及初步论争

 

早在2001年,当时还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职的郑良树,因时时关注大马的华社教育,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高校成立在欣喜之余也产生忧患之思,主要是高校林立而规模过小,必然会浪费有限资源而导致不良竞争,最终使华教事业遭到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呵护华社办学的巨大热情以便用有限资源争取做出更完美的教育事业,这几年他经常在思考如何使高校走上坦途而减少不良竞争的问题。初始的思考他曾向媒体作过有限度的披露,以便投石问路。

 

2002413日,郑良树借南方学院举行萧碗香学术基金成立仪式时,发表的致词中正式地提出合并之说,马来西亚《中国报》以整版篇幅,用显目的通栏标题报道此事:郑良树建议:减少不良竞争,韩院新纪元南院合并。”

 

大马华社的三所专科院校指槟城韩江学院、吉隆坡新纪元学院以及新山南方学院。当日出席基金会成立仪式的有萧腕香家属萧光华、南方学院董事长吴惠明、理事长黄循积、南方学院学术顾问兼萧碗香基金会主席郑良树以及各地学者葛荣晋、王润华、何启良等,南方学院院长张瑞发主持仪式并致词。(注4

 

郑良树在仪式上指出,大马华社的三间学院,全部是由华社创办,全部的办学经费,每一分、每一毫也都是取自民间,来自华商社会。他们既要担负学院的经常费开支,又要维持学术研究计划,很难兼顾。为此,他建议大马华社考虑仿效香港中文大学的模式,将三间学院合并起来,使学术研究得以推展。“当时,三所学院的办学理念,各学院方针及作风都全然不同,但在合并后却成为亚洲著名的学府。郑良树注重大学品格中学术生命之所在——科学研究,他认为,大专院校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种,与中小学之区别正是他拥有科学研究的生命之源。

 

郑良树的倡议“三院合一”,差不多即时而获得华人社会的反响。在《中国报》揭载消息的当天,也即2004415日,《南洋商报》发表了陈爱莲的报道。其中两则报道的新闻标题分别是三合一大学言之过早成立大学非易事待联系会议定夺,分别代表了韩江学院董事主席陈国平和新纪元学院理事会副主席兼教总主席王超群的意见。这两位华社教育界知名人士对郑良树的倡议作了谨慎的反映。陈国平表示,三院合一建议似乎是操之过急,因为三间学院向来都各自为政,当务之急应该是探讨如何配合及合作。同时他乂表示,之前三间学院曾召开两次联系会议,但提出各种意见后没有付绪行动。王超群则不排除三间学院将会在不久合并的可能性,他表示,要成立大学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唯有结合韩江学院及南方学院的资源与人力,才能更快地达到成为大学的目标。王超群对合并的建议持非常乐观及积极的看法。(注5

 

由郑良树建议的“三院合并”在华社教育界的讨论由此而展开。

 

三、讨论的深入(三院合并的倡仪及讨论)

 

郑氏树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尽管人届花甲,精力也十分充沛,但他更希望以自己学术专攻来报效华人社会,使自己炉火纯青的学术在人生晚境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本质而言,郑良树首先是一位学人。二是,他不在院长或荣誉院长职位上,可能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也能使更多年轻于他的人走上领导岗位。鉴于这样的考虑,他担任了南方学院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提升的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兼南方学院学术咨询顾问。

 

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郑良树便考虑借鉴中文大学之先例,能否整合华社会资源与人力,将三所民办髙校合并为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华人大学,进而发展为研究型大专院校。郑良树认为:大马华社三间民办学院目标与使命相同,只是办学方针及作风稍有差别而已,合并起来应该比新亚、崇基及联合学院容易得多,(注6)郑良树十分注重大学的灵魂学术,在他看来,一所大学无论如何不能仅仅是教学型,否则,则是没有学术生命,成为一种中小学模式的延伸,而未能满足大学生知性的需求,南方学院欲迈开脚步过渡到学术性的举措,与郑良树这位咨询顾问有关。《东方日报》2003615日在名家栏揭载刘镇东的《新纪元与南院学术之路》一文中,例举了南方学院在该年54日的毕业典礼上宣布五项举措:

 

1、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提升为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委任新近从香港返国的郑良树为所长。

2、检讨目前办学方针,以提升办学层次。

3、实施学术人员晋级入薪制度。

4、提升刚从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许文荣由讲师晋升副教授。

5、成立编辑室,鼓励讲师们出版学术专著。

 

上述五项举措既有郑良树的参与、建议之功,也体现出南方学院领导层海纳百川,大胆推行改革的决心。

 

郑良树关于合并三所学院的建议,在大马华社文教界引起巨大波澜。大马华人社会当年曾有创办独立大学”的理想,后几经风雨而夭折。当今郑良树振臂一呼,倡立三院合并,能否将独大理想梦圆?于是,大马华社纷纷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东方日报》于200478日用两个整版以民办三院合一有利华社:合并大学凝聚力强为标题。报道了关于三院合并的讨论。

 

郑良树是“三院合并”的倡导人,他坚持认为:

 

好多年前我向华社建议“‘三院合一',主要的理由是三院办学的理念、办学的目标和精神都相同,而我们华社既要负担部分的华小、60间独中,负担已经够沉重了,再多担起三间学院恐怕就有困难,起码资源分散,人力分散,无法全部办得好。何况三院都说自己将要提升为大学,想想着,华社可以承担起三间大学吗?(注7

 

针对三院各自为政的现实,为使华教能在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充分的利用以提升办学的学术层次,郑良树强调了同心协力的重要性:

 

“只要三院有坦诚合作的心愿和意向,我想,有什么问题不能谈呢?只要大家坚持‘合并',我想,有什么课题不能解决呢

 

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强调“为华社着想”,办学人应出以公心:

 

香港中文大学的三间成员学院(崇基、新亚、联合),他们的办学理念、目标和精神差别相当大,然而,他们却可以合并在一起,并且合作无间,成为亚洲著名大学;大马三间民办学院,除了科系开设略有不同之处,理念寺几乎相同,为什么不能合并呢?(注8

 

郑良树的着眼点在“一流大学”,在马来西亚靠华社民间力量来筹办华人高等教育是何其艰难的事业,在成全这一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大业时,极需有一权威的牵头者,郑良树将视角投向“董教总”,他认为,在三院合一的行动中,“董教总”应当承担主动角色,所以对它寄于极高的期盼:

 

作为华教火车头的董教总,或者真心关心、热發华教的有心人士,可以主动邀诸三院的领导人,大家坐下来,真诚地谈这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作为首位对媒体发表三院合并并申请升格为大学的郑良树,此一动议有其文化背景,今日马来西亚髙教事业发展甚快,即使经马来西亚政府教育部一轮不符标准之检査和关闭举措后,大专院校仍有500余所。问题是,高等院校的数量虽多,但有声望的学校却甚少。于是,马来西亚教育部频频呼吁学院合并以增强单个学校的层次,但是,事与愿违,从1995年到1998年,私立学府从280间猛增至577间,到2001年又达到690间。单打独斗的小型私立学校丛生,反映了民间办学的热情,也使学校过多过小导致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师资短缺便是最大的因境。正是这一背景下,为应順办学潮流又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马来西亚华教的百年大计考虑,郑良树首倡了三院合并之设想。

 

自从郑良树呼吁三院合并后,马来西亚华社,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或原则赞同并补充论证,或犹隊观望,或持条件不允许暂免谈的观点,总之,这一设想所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一个事关华社教育的倡仪,能引来社会诸多反响,不论持何种态度,其本身便是一件好事,说明了这一倡议触动了华社人人关心的重大问题,它起到了对这一问题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讨论的地步,如果一个倡议被华社漠视而无人加盟论争,则是悲哀的事,至少说明该倡议不为华社所重视,仅仅是个人的杞忧而己。现在,华社教疗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参加讨论,说明容智的郑良树以其敏锐和责任心抓住了华社的热点问题

 

讨论中原则上支持并补充郑良树倡议的杨泉博士的意见显得犹为重要,他作为资深教育学家,又是三所学院的学术顾问,曾草拟南方学院发展建议书,也是新纪元学院理事的副秘书,又在申办韩江学院过程出力甚多的华社学者。他对郑良树的三院合一倡议持原则支持的态度。他说:集中华社粮体的资源和力量,也许更有希望办出一间好的大学",进一步讨论说:

 

办一所具規模的大学,需要庞大的财力来支持,因此在理念上,如果三院能够合并,让华社凝聚资源的力量,学院应该能够办得史出色,而学院朝向大学挺进的目标将史容易达致。

 

但是,作为唯一贯穿三所学院的学术顾问参与三所学院实际操作过程的杨泉,对三院合一能否在短期内完成提出不同看法:

 

“这个提议(按:指郑氏“三院合一”的倡议)不符合目前华社实情,是不可能在短中期内实现的。杨泉在讨论可行性时更注意实施细节的实际操作,他认为,只有在广大华社和董事会取得共识的基础下,才从领导层(董事会)的层次开始,至于资源共享的层面,可在合作的基础下达致,不一定要三院合并才能达致。

 

杨泉考虑到“华社实情下”,倡议“合作的基础下”达到资源共享,而不一定合并。细析共意,杨氏是赞同三校合一的大原则,而目前付诸实行因华社实情有诸多困难,他倡导在领导层共识基础下,先走“合作”之路,这与郑良树的可行性倡议有所不同,至于如何合作,杨泉说:

 

图书馆、招生、院讯、广告、职员培训、各系交流计划,都是资源共享的领域。不过,在网络时代,谁掌握信息科技,谁就掌握先机。图书馆迈向信息共享,打开文化传播更新的重要工程。因此,通过数字化图书馆还可与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台湾等地的中文系统联系。

 

杨泉参与讨论时也充分考虑到三院合并的“阻力”。他分析说,华社对办学思想意识的分歧为主要阻力,再加上帮派,山头和区域主义现象的作祟。至于办学思想意识的分歧,杨泉先指出三院,强调多语教学,教学媒介按学科需要而定、教育模式着重华语和英语”。学系都几乎相同,除了都办中文或新闻传媒系外,其他学系都以英文媒介语为主,这是共同之外,而分歧在于新纪元学院领导管理层在思想意识方面抓得非常紧,策略也较强和激进,强调华文教育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新纪元学院学生活动在强调学生民主自治,结合华社。其他学院的领导原则认为除华文相关系院外,都较重视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所以杨泉认为,各院董事和管理层应强调存同求异的原则,三院合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三院合一”争取创办独立的华人大学,祝家华对三院合一”的认识从南大精神、民族使命,这一层面展开讨论。南洋大学创立于1955年,终止于1980年,曾经是东南亚地区华文最高学府。而今日华社欲三院合一之举,正是南大精神的延续,祝氏认为三院合一后推崇南大精神,但并不意谓着治学制度的模仿。他说:

 

从三院合并开始,以继承南大精神。这样做等于回到自己,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还可以与拉大起良性竞争作用。我们要办一所与拉大不一样的大学,拉大的党意识比较浓厚,理事会从林良实开始,包含了许多党要。拉大是党要领导,没有问过华社。我们就应该是代表不同社区的华社领导人,一起办,一起领导。

 

祝家华将“三院”的使命概括为:

 

三院肩负民族文化教育的使命,加上培弄大马所需的研究与实用人才。

 

祝家华是南方学院院长,对郑良树倡议“三院合一”尤感兴趣,他对三院合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曾以主动的姿态表示:三院合并的建议,无需等到明年三院交流会时才提出。其实,三院董事今年就可以召开联席会议。他乂表示:

 

董教总不是准备呈交华教备忘录给首相吗?若是三院董事能够尽速坐下来谈,可以把三院合并申办联合大学的建议也写进备忘录,一并呈交上去,表达华社的意愿。

 

祝家华分析道:

 

若是三院个别申请升格为大学,大马政府不太可能发出三所大学的准证。反之,若是三院合并,合并后的民办大学得以集中华社广泛的支持力量、向政府申请升格为一所联合大学。

 

祝家华甚至断言:“三院若还是‘分而治之’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反之,合并后不是双赢,而是三贏(注9)祝家华的盼望三院合一心情溢于言表。

 

在讨论中,韩江学院名誉院长谢诗坚也认同三院合一的理念。但是,他考虑到诸多困难,并未呈现出祝家华那样的乐观情绪,他认为三院合一之事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由纸上谈兵阶段过渡到实施阶段还须待时机,出于谨慎考虑。他说,从大原则上,华社当然希望看到更有魅力的办学局面,可是目前要谈三院合并,要看主客观条件,时机恐怕还未成熟。谢诗坚又建议,讨论此事最好有来自教育部华基政党代表的协助,由此人主持三院董事针对三院全并的交流,这样比较有头绪。不然,恐怕还要经过许多复杂的程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答。”(注10

 

董总首席行政主任莫泰熙因其个性和华教运动的历练所至,他快言快语地表示:三院合并的事宜,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没有基础,没有交流,没有意愿,三院合并还不是需要谈论的课题三院的成立背景,理念都不同。他又补充道:事务都在发展当中,现在不行,5年后未必不行。

 

作为“三院合一”的讨论虽然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但是这一讨论,牵涉到华社广大学子以及如何创立具有民族特征更上层次的华人大学问题。相信,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华社的关注,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示其在华人教育史上的意义。有论者甚至认为,关于三院合并的建议,不是只谈主观愿望和预设,而应该详细评估以下五大问题:合并目的与动机、资源分配、未来教研发展目标、组织文化、政治社会条件。(注11)这些意见必将推动三院合一的讨论,将讨论引入学理性的论征和可行性的操作中去。

 

四、筹划出版《许云樵全集》

 

20044日,《星洲日报》、《中国报》、《南洋商报》等大报刊均以显著的报面刊登了马来西亚创阶学会计划出版《许云樵全集》的消息,为南洋华社文教界注入一针兴奋剂。许云樵是南洋汉学泰斗式人物,曾在新山宽柔学校任教,后又在新加坡、泰国从事文教及学术研究工作,是汉学界公认的南洋史权威,尤对南洋华人史的研究页献良多。他与友人们曾创设南洋学会,主持《南洋学报》,长期出任主编。许氏一生坎坷,众多若述在他病逝后分散各地,存亡未知,寻觅也极不易。作为南洋汉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当今任何从事南洋华人研究者,均不可能不研习、阅读他的研究成果。所以,为他编纂出版全集,实在是一件嘉恵学林之义举。而早在上个世纪郑氏便有《许云樵教授印象纪》,少年时便为其学术魅力所感染。

 

2004425日,马来西亚创价学会文化教育基金在新山举行《许云樵全集》编纂出版计划新闻发布会。郑良树偕马来西亚创价学会会长柯腾芳与秘书许锡辉出席发布会。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这一套全集由郑良树担任策划和主编,邀集新、马知名学者林水檺、何国忠、廖文辉、崔贵强,何启良五位参与,预计《全集》在3——5年完成,估计印刷一千套,每套约20册,将其中五百套分送世界各地学术机构。作为文化遗产保留和建设的大项目,其意义是重大的,郑良树对主持其事的马来西亚创价学会,能以宗教团体突破旧框框而热心出版学术著作之举深表由衷的钦佩,以信仰和修行莲佛法为中心的马来西亚创价学会,不局限于其会馆功能,实为开先例之举,他说,创价"两字有突破旧框框,担起社会义务的意义,相信此举能蔚为风气,成为其他学会出版研究著述的楷模。

 

据郑良树调査,许氏有专书36册,著译40多种,单篇论文途150篇,其中以纂述东南亚文献居多。初步摸底,大约有6种专书今己绝版,鲜为人知了。要出版20册的全集,所需资金甚巨,为筹集出版经费,郑良树以义卖字画为渠道之一。

 

我们知道,郑良树是集学术、创作、字画为一身的全能型学者,当今汉学界包括中国大陆众多文史学者,能三者兼及且三者均有建树者甚为罕见,以义卖字画为先贤的著述出版筹划资金,并非起于编纂《许云樵全集》。2002年他为林连玉基金筹款,出版《林连玉言论集》,就捐出字画七、八十幅,使《林连玉言论集》得以问世。2003年为创阶学会文教基金筹款,再次捐赠一百多幅字画。为筹集《许云樵全集》出版资金,他在新闻发布会当天,又在马来西亚创阶学会柔州分会举办郑良树画义展。他甚至表示,任何团体如果想用我的字画来筹集文化、教育活动基金,请随时向我开口,我会很乐意地协助你们。(注12)这一次义卖字断筹款,他捐赠了约200幅字画给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筹募创阶文教基金出版《许云樵全集》。展出日期425日到52日,取得不俗的成绩。

 

对郑良树此举许多人甚为不解,而郑良树的回答是“自怡怡人,所谓自怡,是一种文化人淡泊的境界,而怡人即将自身之追求提升为积极的社会意义,提升为造福于社会大众的更高层次人生追求。

 

五、首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

 

200473日到4日,由南方学院中文系主办和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协办,由萧畹香学术基金会赞助的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在南方学院大讲堂召开。

 

马来西亚有汉学研究,始于1963年创办的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当时,华人在马来西亚所占人口比例甚大。但本地汉学力虽相当薄弱,知名师资由外域引进,如傅吾康、陈启云、程曦、钱穆、陈铁凡、王叔岷、苏莹辉等人,受马来亚大学之聘,为马来西亚培育人才和提倡汉学研究。虽然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课程中A组以古典文史为重头戏,所设科目可追港台,但是,因本土汉学力量单薄,从未能独立举办过汉学研讨会。南方学院中文系于19974月创设,其宗旨是培育大专学养的中文人才,为华族文化薪火相承而努力。

 

郑良树等南方学院的同仁们鉴于大马中国传统汉学环境某些缺陷,欲以举办第一届中国汉学讨论会为契机,提升汉学研究层次,以期为大马汉学开启先例,以促进马来西亚汉学研究步阀和完善其研究空气。这次讨论会的召开为本土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心得的平台,疏通研究者之间的渠道,使大家明白吾道不孤,同时,为培养年有的汉学研究者,使他们汉学薪火相传中更快地承担起重任,应该看到,这是马来西亚首次举办的独立性汉学讨论会,在马来西亚汉学史上的开启之功是不言而喻的。郑良树特别热衷于从事开启性的华教事业,早在197812月便主持和倡导过大马华人文化协会的文学研讨会,时任大马华人文化协会署理会长的他开启了大马华社举办研讨会的先例。这一次又在更高层面上,开启了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的汉学研讨会先河。

 

这次研讨会出席人包括了老、中、青三代学人,其中有些青年学者是闻讯后自动报名。参加人及论文如下:

 

郑良树——南方学院,论文:《谈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以王叔岷教授为例》

郑成海——南方学院,论文:《老子的人生哲学》

安焕然——南方学院,论文:《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与本质》

陈徽治——马来亚大学,论文:《〈六书〉之我见》

郭莲花——博特拉大学,论文:《柳宗元古文中的援史书写》

许文荣——拉曼大学,论文:《从〈红楼梦〉的书写策略论刘姥姥的微妙角色》

赖瑞和——马来西亚新山唐代文史研究中心,论文:《唐代文学研究与唐代官制——以基层文官为例》

潘碧华——马来亚大学,论文:《走出女性意识的闺阁妮喃语:李清照的自我形象》

黄灵燕——博特拉大学,论文:《从《说文〉的谐声和读若的声母组合现象窺测上古汉学语的复辅音声母》

莫顺宗——新纪元学院,论文:《张君励与新儒学的演进》

伍燕翎——新纪元学院,论文:《女蜗炼石补造太空幻境:论〈新石头记〉和〈女蜗石〉里的‘漫游者'

余历雄——南京大学,论文:《汉唐碑专辨体与韩愈‘以史为碑'

王德龙——南京大学,论文:《西周礼乐文明中的士君子传统》

罗彩绵——吉隆坡尊孔独立中学,论文:《段玉裁学术思想管窥》

 

以上14位参加人所提高的14篇论文,所涵盖面十分广泛,兼及思想、哲学、史学、语言、文字以及文学,拥有一定水准,郑良树所在开幕仪式上作的《谈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以王叔岷教授为例》首场演讲,《星洲日报》早在64日便做了提前报道。在正式讲演时,郑良树在历数了王叔岷在马来西亚所做的巨大学术成果后,苦口婆心的殷切鼓励马来西亚青年汉学研究者:

 

我们有相当庞大的华族人口,我们也积淀了可观的文化,包括我们的文学,我们史有完整的华教体系,只要我们加倍努力,我们是有条件发展汉学研究的。要加深、加广一个民族的文化,学术研究是非常或要的;缺乏学术研完,文化不但停滞不前,也将流于表面和浅薄。因此,如果要巩固大马华族文化,汉学研究势必不可忽略的。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举行第一届本地学者的汉学研讨会,是我们合作团结的开始,我们了解我们的根基不如第一代汉学家,所以,我们更应该合作,互相勉励,互相学习。我们要把中文系办得更好,我们也要学习第一代汉学家的治学精神,使我们将来在交出成绩单的时候,不会差得太远。

 

今年是王叔岷教授九十大寿,王教授和我们大马汉学界有很深厚的关系,将来撰写大马汉学研究历史时,王教授是重要人物之一。他在马大期间,日夜不停地用功,写出许多扛鼎的著作,是我们后一辈学习的榜样。除了我之外,在座还有好几位学者都是王教授的弟子,包括马大中文系主任陈微治教授、南院中文系主任郑成海教授以及没法出席的新纪元中文系主任杨清龙教授。我今天把他的治学情况叙述出来,作为汉学研讨会的第一场演讲,除了向王教授九十大寿祝寿之外,也用来勉励年轻的后进们,继承王教授的治学精神,为我们大马的汉学研究创造辉煌的成绩。在他们完成大马汉学研究第一章之后,让我们本地学者就从这里开始,继续撰写第二章,并且绵绵不断地撰写下去。

 

在首届马来西亚汉学讨论会前后,郑良树数次接待了众多华报媒体,借讨论会之机,畅谈了对马来西亚汉学研究的展望与希冀:我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加强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学和学术的研究,以及各大学和大专学府能够继续办这类的活动(注13)“如今我国传统汉学研讨界仍然面临着资料及专业指导学者的不足问题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引进两岸三地的研究资料,以补充本地资料不足的状况(注14

 

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在马来西亚汉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陈广才在开幕典礼上表示,汉学研究涉及文史哲各方面的课题,是华人发展及传承文化必须给予重视的一大领域,中华汉学不但滋养人们心灵,其中的哲学思想更为中华儿女们提共了安身立命的处事之道,因此汉学研究的学问是华族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华社谋求民族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源。同时,陈广才呼吁人们应该认真培养汉学研究风气,可使老一辈文化人逐渐淡出文化圈后仍然薪火相传,使原有的基础得以巩固。

 

参加研讨会并提交论文的博特拉大学中文系黄灵燕也对媒体发表了感想,她认为,至今仍有许多人不明白何谓传统汉学研究,希望通过类似的研讨会将传统汉学推广给大众,”“希望当前的一些研究基金能够对外开放,协助推展国内传统汉学的研究风气。她评价南方学院举办的首届传统汉学研讨会,对我国中文学术界带来正面冲击,为国内汉学研讨会工作担任领航作用

 

 

六、起草“吉隆坡宣言”

 

200487日至12H,由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与《星洲日报》联办、并由四十余个孔子儒学研究机构协办的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论会在吉隆坡召开,大会主题为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大会以广深研究儒学,去芜存菁,创造转化,发扬光大和宏扬儒家学术的交流,以为中心学说,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为目标。南方学院祝家华作了寻找新文明秩序与儒家德治民主的主题报告,郑良树做了论文总结报告。

 

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由作为总评主讲人的郑良树被推举起草《吉隆坡宣言》。《宣言》全文如下:

 

地球自从有生命以来,人类文明不过三五千年的历史;地球上有生命的千万物种当中,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支;然而,人类却能以如此短促的时间,并且以如此微弱的一支的力量,缔造了当今世界的文明。说明人类有其独一无二的智慧和不平凡的毅力。经过前仆后继的奋斗和积累,正当人类挟其科技文明从农业社会骄傲地走进崭新的电脑时代的时刻,人类却发现,数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文明,竟出现回返原始蛮野社会的局面。

 

今天,科技越发达,越原始的恐怖主义越流行;人群越集中,越是没有安全感的蛮野行径越普遍。今天,物资越充裕,越多人像原始时代集体饿死病死;政治越民主,越多暴力及霸权象野蛮时代横行覇道。有些地区,10岁的孩童就拿起枪械上战场;有些地区,生下的婴儿就准备送往坟场;有些地区,气象颠倒反常,怪病四处流传;这些现象,在人类最野蛮的原始时代曾经出现过,经过人类上千年的奋斗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之后,已经被人类抛弃在历史的旧墟里,然而,今天它们却纷纷重现在这个高科技的电脑时代,人类历史正倒回头走,无精地向野蛮社会前进。人类如果不立即翻然猛醒,对症下药努力抢救,积重难返,人类大概只有走进洪荒自我毁灭一条路子;所谓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是石头,实在令人惊耸。

 

忠恕是促进世界和平之道,作为东方文明主流的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历练和实践,在的塑造和培育的工程上,特别在自己与自己以外的关系上的认识和见解,不但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开示了许多真知灼见,成为基督教文明及伊斯兰文明以外的另一个世界文明。西元200487日至12日,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及越南等地的儒学研究者二百余人,在大马孔学研究会的主办、《星洲日报》联办和34个国际儒学团体的协力下,齐集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了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式启动“以儒学救世”的机运,缔造二十一世纪儒学另一个国际化的新局面。经过多日的研讨,与会学者一致坚定地认为:

 

1.“忠恕之道是促进世界和物我相谐的基石。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适合全人类的道德规范,是个人大小、强弱相处之道。

3.“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全世界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宗教与宗教、文化与史化相互关系的准则。

4.“天人合一是人类与大自然维持和谐的最佳关系。

 

方此纷纷世界,攘攘乾坤,在科技利益的误导错引之下,人类文化不但迷失方向,而且正兴起一股以强夺暴殄、寅吃卯粮为主流的挥霍文化,人类文化正面临自我灭亡的绝路。因此,我们与会的两百名儒学研究者坚决地认为,以忠恕之道为主要思想的儒家文化不但对纷纷扰扰的世风有振聋发聩之效,而且有补偏救弊、力挽狂澜之力。

 

我们深信人类的智慈是无限的,人类的毅力也是不平凡的,人类既然能以独我的力量在短促的时间内发展出今天的文明,只要目标正确,用意纯正,我们深信,人类还是有足够的毅力和智慈重返前进的道路。儒家文明是一个聚宝盒,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正待世人发掘和发扬,我们坚决地肯定,这股文明有大用于当今之世。我们秉持这个信念,也将坚持这个信念,为全人类谋求福祉,为万世开太平,愿世人与我们同进。

 

宜言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郑良树拈出四点大会共识。为什么在现代化进程中独拈出儒学精粹以救世,是基于在科技利益的误导错引之下,人类文化不但迷失方向,而且正兴起一股以强夺暴殄,寅吃卯粮的主流的挥霍文化,人类文化正面临自我灭亡的绝路,所以欲以忠恕之道为主要思想的儒家文化不但对纷纷扰扰的世风有振聋发聩之效,而且有补偏救弊、力挽狂澜之力。

 

作为儒家仁学核心的“忠恕之道”,是儒学伦理观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哲学理念,他不仅仅能调解人的心理与心灵,而且能和谐与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因儒学对内要求加强自我修养,注重内省功夫,对外则要求和谐人际关系。对内对外的迫求可概括为克己复礼,而克己复礼又体现为忠恕之道。所以忠恕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中一个重要规范,是处理人际关系、族际关系、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态度。也可解释为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贯之道。他提倡胸怀宽广豁达、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严律己而宽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若想,换句话言之,忠恕要求”的具体风格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所以,《宣言》所拈出前三条是一以贯之的。儒家所以将捆绑,视为一体,其含义是深远的。先秦以降,历代偶家均将忠恕视作处理人际关系之准则。

 

《宣言》中独标“忠恕”为救世良方,是从伦理意义上展开出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当年曾子将孔学作过高度精炼的概括,通观《论语》,我们可以说,所谓者,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者,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宣言》所拈出“天人合人”在中国儒学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源之于宋儒张载,在张载之前,董舒舒曾说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但张载之天人合一”不是源之董而是本于孟子。孟子虽然没有直接标举“天人合一,但其性天同一则是理学中天人合一的主要渊源。中国儒家不论何种流派,均将天——人视作相待相成之关系,人待天而成,天待人而成,人是天之产物,而经人努力,可以达到更完善的境界,而不把天——人视作敌对关系。如果以今日之哲学术语言之,宋儒认为人类的道德原则与宇宙的普遍规律是同一的,这个有误的哲学观中有可取之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中,有两项即匏体与个体之联系和物质与精神之联系是道德原则的基础。《宣言》标示天人合一"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准则,正是从“挥霍文化”弥漫而导之强夺暴殄的恶果使人类面临自我灭亡的绝路而提出的。

 

中国儒学是重理性、讲节操的,对民族精神风貌的形成和社会和谐统一局面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上个世纪50年代,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励共同署名,哄动一时的文化宣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曾以宣扬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弘扬传统儒学,并用西方哲学的解剖手段对中国文化进行解析,用现代西方社会的弊端比照中国文化之长处,作出过努力,时隔五十多年后,吉隆坡《宣言》再次以东西文化平等的眼光,站在儒学文化立场上,并依据儒学观念竭力阐扬东方文化的价值,以坚定的华族文化本位立场,强调儒学的长远内在生命力,标举“忠恕之道”和“天人合一”两面大旗,坚信儒学文化很强的适用性和普世作用,以其思想根基和道德自我调适机制来解决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重大问题,我们看到《宣言》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以及立足儒学,面对现实,欲将儒家文化纳入世界文化体系之中,又保持其东方魅力的用世之心。我们读其文句为其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和自尊、自守的独立人格所感动,并触摸到其中所体现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以及欲以儒学文化来作为锻铸世界新文化的良苦用心。

 

同时,郑良树也坦诚表示,儒家文化有其落后一面。并引征与会观点,认为中国处于两大文明冲突的旁观者位置,可以利用自身文化价值寻索化解之路,并吸纳各方文明的精神资源,以中立超然的身份带来两大文明的对话。(注15

 

同年123日到5日,郑良树又与祝家华应邀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他被礼邀作为开幕主题发言人之一,并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后又访问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并在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作演讲。

 

七、关注华文教育提升汉学层次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作为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的郑良树,便十分关注大马华文教育,为提升华教层次作过许多工作。他所撰述的《灵根自植》、《十年传灯》以及《说因缘》中便有大量的华教事业的论述。作为教育部委派的马来西亚师训学院华文课本重整委员会委员,他以汉学研究家的目光关注华文课本之现状,提出改革措施。其中〈全国华校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调査报告〉和〈马来西亚师训学院华文课本的重新设计和编注〉两文,在广泛调査和分析问卷的基础上,提出过中肯可行的建议。作为郑良树学术人生的一个层面,他始终以巨大的热情,关心关注大马的华文教育事业。

 

2003年再返祖国后,他继续关注华社的华文教育,在不同场合屡屡发表意见,言人所不能言,以汉学家身份时时提出精到意见,以促使华教在更高层次上适应社会需要。

 

20031114日《东方日报》名家专栏,陈雪风以专稿形式报道了郑良树在中华文化在多元社会的承传和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诸多见解。

 

他比较了自己曾在台湾攻读、大马任教和香港任教的经历,坚决不移地支持大马华文高校开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如果中文系未讲习中华文化,没有触及汉学的研究,便无以称为中文系。针对某些年轻学子从台湾留学返大马后倡仪与民族文化断奶的问题,他说:我看不出和母体文化断奶有什么优点,难到说和母体文化挂钩竟是一种忌讳吗?如果依循着这个逻辑无限上岗的话,写方块字、说普通话也是一种忌讳了。他比较台湾、香港、马来西亚三地的华文教育,分析说:我在台湾念书的那十年(1960-1971),民风非常淳厚,生活也非常朴素,是个念书的好地方,那个时候,海峡两岸敌意还很浓,但是,台湾本岛却非常宁静安平,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整个宝岛,如今想起来,令人神往。

 

他曾在记者面前畅谈马、港及台中文系的异同:

 

那个时候,台湾的读书风气非常盛。从我们台湾大学来说,中文系开的课非常完整。我们一年级有文学概论,三年级有文字学,三年级有声韵学,四年级有训诂学。一年级的深都是通论、概论,二年级以后才是中文系的本科。

 

这些本科,包括了经部(台大开了尚书、诗经、周易、论语、孟子、左传、仪礼等)、史部(台大开了史记、国语)、子部(台大开了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列子、老子)以及集部(台大开的集部专书非常多,有楚辞、苏辛词、李杜诗、唐宋文等,无法尽列)。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是中文系的三把锁匙;有这三把锁匙,才有办法读通古书,所以,这三门功课非常重要。“198384年我回台大母校担任一年的客座教授,中文系的课程基本上还是不变,也添了不少新課,显得史加周全了。

 

我在香港教了14年书(1988-2003,发现香港中文大学文系的课程也相当传统。文字学、声劫学是中文系的必修科,训诂学却是选修的。在文字学方面,还开了古代及现代汉语。各部的专书也开了不少,史部还开了汉书及后汉书,听说早期还开了三国志。经部少了尚书,美中不足。

 

我在马大教了17年书(1971-1988)。过去马大中文系分三组,A组可以说是迷你型的传统中文系,课虽然不很多,但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课都会设法开设。我离开马大已经15年了,现在的情形就不太清楚。

 

缕述了三个不同地区的中文系开设的课程,他总结说“台湾及香港的中文系,从开课的情况来观察,主要是在培芥养者、汉学家,而不是作家。修读过这些课程之后,基本上已经能够自己阅读古籍、原典了。掌握不到这种能力的人,是没法子从事研究的工作的。”“香港的资料比较丰富,海峡两岸的资料都是香港搜罗的对象;台湾这几年的资讯也一日千里,所以,在港、台学习中华文化、研究汉学,有其方便的地方。大马资讯还落后,藏书也不够,学习和研究都不方便。此外,师资也是个问题;有了学位,并不代表就有学问,除非再努力,否则还是空的,大马在汉学研究方面还有待努力。这其中将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视作三把阅读中文古籍的锁匙之比喻,对大马华社中文专业的学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值得年轻人深思的。

 

作为一位文化教育工作者,郑良树屡屡利用各种场合引导青年学子学好中文,报效祖国和华族。2004414日,在南方学院毕业典礼上他殷切劝导年轻的学生订下5年学习目标,每5年掌握一种专门学问,到了40岁便可以掌握几种学问,他说:

 

一个人如果只拥有一种学问,那是在门缝中看月亮,必须不断地努力,每五年増加一种新学问;到了中年时,拥有二、三种学问,就进入庭中赏月的境界。但是他还看不到整个天空,庭院边的墙壁和树木挡住了树木。再努力追求的结果,就可进入天台上玩月的境界,那是到了年届六十时,可以拥有四五种学习(注16)。

 

这是郑氏式的阐释学问“三境界”,由“门缝窥月”而“庭中赏月台上玩月这三种境界,承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自强不息的传统,以永不滿足现状,不断进取的品格应时以变来开创人生辉煌的坦途,以应付社会日新月异的挑战。郑良树娓娓话来,溢人神智,给人以醍醐灌顶之启示。

 

八、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

 

2003年,南方学院为了更完善地保存和发扬柔佛地区华族的史籍和文化,将原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提升为华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并邀请中心原建议人郑良树为首任所长。研究所宗旨为收罗及保存大马华族各种史料,为南方学院以及院外研究提供学术资源和研究讯息,策划各种学术计划,为南院及柔佛区开发新的研究领域,并且鼓励南方学院学术人员打破科系限制,作跨学科的学术合作。大马华人社会中,南方学院的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与輔江学院华人文化馆、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成为三大研究重镇。

 

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创设伊始,便承担一项重大学术项目。早在研究中心阶段,己与柔佛州十一间潮州会馆合作,在州内推行潮人口述历史的田野作业,经费由柔佛州潮州会馆资助。南方学院发动多名学术人员与学生在州内各主要据点进行地毯式搜寻及探访。这次大规模的田野作业开大马院校科学实证研究先河,经两年努力,研究中心将所收寻到资料合集出版,即《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和《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计划工作纪行》。研究中心提升为研究所后,研究所继续与华社各方言群合作,推动口述史学活动。

 

200464日,峇株巴辖潮州会馆主办柔佛潮人史料巡回展暨柔佛潮人史料专辑推介礼,展出由郑良树任总策划、安焕然任执行主任、搜集柔州潮人史料工委会近年的研究成果。安焕然从2002年到2004年间,率领五十位南方学院学生组成的口述小组,在各地潮州会馆配合下走访乡亲及寻找遗迹,获得诸多的珍貴史料,这个巡回展曾在麻坡、昔加末及居銮等地展出,甚得佳评,参与这一工作始终的安焕然在带领学生进行口述历史研究时颇有感触,他说:新生代不懂得方言,所以他们无法与不懂华语的老一辈沟通。他认为,华族只做本身的历史研究并不足够,仍需与其他族群沟通,把华人的历史与文化介绍给其他族群,研究工作应包括史料收集、注释、推介、翻译及交流。(注1720031129日出版的《东方日报》以《百人耗2年半制作,南院学术丛书揭潮史》为题报道了这一南院开办以来最伟大的一部学术作品的问世。

 

研究所另一项举措是创办研究所“学术单刊”,并免费赠阅:直至现在,已出版以下几种:

 

第一种:南大精神与民族教育座谈会(李元瑾、李业霖、陈松沾)

第二种:日本战前的南洋移民(郑良树)

第三种:学术文化讲稿二篇(郑良树)

1.《春秋》万言,只在一字褒贬

2.打造文化,带领历史。

第四种:抗日事迹讲演会(诸家)

第五种: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图书馆现况调查报告与探讨(何蔚芳)

第六种:麻坡与新山一一柔佛州双城记(郑良树)

 

企盼南方学院的研究所所创办的“学术单刊”能源源不断问世,以更高的学术水准展现于东南亚华社面前,吸引着更多的年轻读者来阅读他、利用他;也企盼在学术单刊中看到更多的华社学术新秀产生,并以此为台阶登上学术的殿堂。

 

九、为新山文化筹建三鼎足

 

南方学院设有“马华文学馆”,专门典藏马华文学作品,为阅者提供专业性服务;而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作为研究机构专为柔佛州策划、执行大型研究计划,提升南院学术水准,此为新山文教事事两鼎足。位于新山报馆街的陶德书香楼,为一热心文教人士所筹设的带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图书收藏民间机构,郑良树曾几度去参观或陪同外来学者参观,他为民间人士热心公共图书事业而感动。感动之余又略有遗憾:如何使一间民间书香楼充分发挥作用,使物尽其用,以缔造新山的书香纷围。他深知,一间书香楼的社会效果关键是拥有众多知音,充分利用所藏来吸引挚爱书者;在新山市,南方学院是文化人及书生集中之地,如果能使陶徳书香楼挪移位置,置于南方学院之中,那么,它的所藏图书更能发挥其价值,更有效地造福于新山文教界。于是,郑良树经过思考,揭文于《星洲日报》提出期待新山文教单位三合一的建议:

 

书香楼作为一个文教单位,当以提供文教学术资讯服务,改善及提升本区的文化学术环境为最高目标。为了达到个崇高的目标,书香楼应该撤迁到一个交通方便、泊车容易、环境清纳的地方,并且长期提供专业性的管理、服务及交流等;苟能如此,书香楼才显示其价值和意义。

 

为此,笔者斗胆向书香楼本莫诸公建议:应该孝虑将书香楼掇迁到南院来,和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所完所鼎足而三,使'二馆一所'三合一,成为南院及南马区的‘学术铁三角。书香楼需要专业性的图书管理员,需要学术人员的指导、协助,需要清雅的读书环境,更需要摆脱缴付租金的重担子,这些,恐怕在南院里都可以找到。

 

新山区素来有一个优良传统——中华公会秉承义兴公司的伟大传统,即五帮不分的古庙带神,各方言群不分彼此,大家精诚团结,为华社及华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书香楼的设置目标,和‘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完所相同,都是为华社、华族文化尽一己之力,因此,很难有理由自立于门外,不知书香楼诸公以为然否。(注18

 

建议见报后,马上引来华人社会的反响,《星洲日报》200489日署名“夭月乐见新山文化三足鼎立之展现为题,表示支持赞同郑良树的建议:

 

新山一群文化人所创立的陶德书香楼,是新山文化活动轨道中一颗新星,它的存在,是文化栽体的硬体象依之一,与南方学院的‘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是本区域文化研究与文化拓展的铁三角。这,也是新山华裔社会中的特有的文化軟硬体结构。这铁三角如能相互补益,交织为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文化连锁结构,对新山华社人文教育的推进与华族历史印逑的确立,当能发挥极大的功效。

 

郑良树博士高瞻远瞩,倡议上述三个组织在不失独立性的前提下三合一,确然是高见,也是现今本区域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之可供认真探求其成事的建议,能坐下一叙,寻求共识,则民族幸甚,文化幸甚!

 

同日《星洲日报》“大柔佛”版也以“陶德书香楼是良心工作:回应郑良树教授为题刊登了刘隆昌的回应文章,回顾书香楼成立的初衷和初创时的艰辛,表示同意郑良树的意见。文章说,陶德书香楼是一群生意人、记者和读者目睹文化环境的变迁,以及彼岸新加坡文化生态的转型,华文价值观蜕变,使许多书籍因无人阅读而入焚化炉。于是两岸(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一群朋友们出于对华文文化的热爱,以对文化的良心"来从事这项挽救华籍,保存历史的行动。刘隆昌坦言,我们对华文书本有激情、有傻劲,可以说只是一个对文化的良心,这个草创时期的简单理念,“宛如收留一个文化弃婴儿般的单纯。但是,收养容易,教养难。从第一天开始,我们想到‘书香楼'有了书后,又要如何?如何保证书香楼10年、20年的发展及经费,又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于是招来一班朋友,把屋子租下来,才慢慢把它定位,以良心对待华文书本的精神,全力以赴去好好保留它。同时以朋友通知朋友及报馆朋友,透过舆论宣传,暂为新山华社各界人士有了一个书香楼的讯息。通过艰辛运作使这项文化苦旅工作走上征途,于是经10年、20年点滴收集,如工蚁般,一件件越过长提,集合在朋友的住家,不计成本经费以对文化的傻劲开创一项图书馆事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学术人员、文化人,我们汇集了一般爱书人,一个条件,只是热爱书本,我们的目标都是为缔造新山书香社会尽一点绵力”,这是华社为缔造书香社会,延续文脉的一个传奇故事,作为良心工作的陶德书香楼原则上同意郑良树的建议,以便是书香楼更好地造福于华社。

 

同时,书香楼理事会发表文告,认为郑良树的建议为“可行之办法,将更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可提升本区的文化学术环境,对提供教学资讯服务更具积极意义。(注19

 

郑良树返乡后关心社会之举措,使许多人为之“肃然起敬”(注120),他们赞赏他爱护华社宽广的胸襟以及不自我关闭,关心社会,呼吁现今社会,的确需要多一些象郑教授这一类关心型的学者,不自鸣清高,与世隔绝,而能与主流社会相结合,为华族的利益而共同努力,以自己的地位形象学识影响力来对华社提出更多的可行性意见。

 

十、大马华教史巨制竣工

 

郑良树在癸未年学术上有一巨大工程告竣,即《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四分册出版,使这项埋首三十年,先后花费七、八年时间撰述的学术工程杀青,成就了前无古人后待追者的名山大业。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便开始了这项工程的前期资料收寻工作,也许是一股文化使命感的驱使,自己又从事华文教育工作,促使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关注这方面研究的资料和进展。而早期酝酿阶段,有关这一课题的著述甚少,与己有两百年之久的马华教育历程及不相称,可査考之己有著述仅仅是陈翼经于七十年代所撰述发表于《光华日报》特刊的华教史单篇短制和柯嘉逊在八十年代一册相关著作以及陈绿漪以英文撰述的讨论1950年到1960年大马华教的断代性专书,这些著作或是单篇文章,或是简略的史志,或是断代研究,均离全史的距离甚远,于是,郑良树决心以毕生精力业完成自18世纪开端,延续至今的二百年华教事业。厘清从槟城五福书院到今日韩江、新纪元、南方学院的二百年华教发展脉络,并作学理意义阐释和归纳。

 

开笔之初,他便预见到这项工作绝非易事,但远远没想到,整个资料捜寻与撰述过程竟会长达三十余年,他在1971年至1988年曾先后在马来亚大学任教17年,这一时段便开始留心搜集资料,1988年到2003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学,他又携在马来亚大学所捜集资料来港,好在中文大学的宿舍空间极大,使得史料得以归类、安放。为寻求研究的后盾支持,在中文大学时以此写作计划向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申请补助,该会经审査同意了在三年内提供200万元新台币资助。后因新台币贬值而又不得不再觅资助,以成全全书出版。

 

撰史是十分艰辛的工作,史料的翔实可靠决定了全史的可信度,丝毫容不得取巧。当前三册付梓后,己觉得身心俱疲,长时间的伏案笔耕,成为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重要工作之一。2003年返回新山时,他又将所有资料携回故乡,同时在2003年到2004年间,一鼓作气,再贾余勇,完成这总共长达百万言的煌煌巨作。

 

当然,在30余年撰述工作中,他利用间歇时间又不断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充补史料,北京、厦门及暨南诸大学与各地图书馆中,他往往惊喜地发现更多以前未曾注意的新史料,中国大陆的北京图书馆特藏室,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以及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因收藏的历史的渊源,藏有许多大马未曾收藏的资料。这些史料,大大充实了华教史的内容,使华教史实部分更加扎实丰满。在申请到蒋经国学术基金后,他又从新加坡购置百余卷《叻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的微缩胶卷,并细心过滤其中有关华教的资料。而《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的微缩胶卷只收集到1956年为止,他又不得不向董总借阅,并将大捆大捆的报纸合订本从吉隆坡运至南方学院。这些相加长度愈数公里、重量数十公斤的收藏品,他一一披阅,并产生了约十公斤的手写稿,终于成就了四大分册百万言之巨作。

 

郑良树在清晰地述叙华教1960——2000年历史发展脉络时,将长期在狭缝中挣扎求存的重要因素一一作了阐释,作为后世的借鉴,作为当代教育史独一无二的个案案例,具有不分时空的史鉴作用。从1976年上海书局出版的《说因缘》中〈华文中学特刊提要〉出版后记2003年发展史第四分册问世,郑良树所从事的华教史研究差不多近三十年,以一人之力撰述二百年华教史,是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学识。今后任何人在继续研究华教史时,必将以郑著为基础,成为无法跨跃的和回避的一个台阶,这部大书其史料价值和学理内涵将永载于教育史册。

 

、十年之后当思我

 

在郑良树撰述《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的漫长过程中,由于广泛而深入地披阅巨量华教史料,尤其是华教斗士林连玉在各个阶段的言论,他将这些零散分布于各报刊的言论收集。按时间顺序厘订编纂为《林连玉先生言论集》,成为研究华教发展史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副产品。

 

林连玉为争取华教地位和民族权益威武不屈,至死不渝,对任何权势不奴颜婢膝、谄媚奉承,他于1956年所书七律是他一生最逼真的写照:

 

飘零作客滞南洲,

时序浑忘春也秋。

幸有嶙峋傲骨在,

更无慕夜苞苴差。

横挥铁腕批龙甲,

怒奋空拳搏虎头。

海外孤雏孤苦甚,

欲凭只掌挽狂流。

 

郑良树在上个世纪曾有《华族社会第一世家——敬悼林连玉先生》、《论林连玉人格和情怀》以纪念林氏。在发展史撰述中,以许多篇幅记述作为华教斗士的林连玉言行,以及他在大马华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林连玉的著述在他1985年去世以后,吉隆坡林连玉基金会曾先后出版了《连玉诗存》、《吴钩集》、《什锦集》、《华文教育呼吁录》、《风雨八十年》、(上下)、《林梁公案》以及《林连玉公民权案》等著作,其著作囊括了诗集、杂文、回忆、论战等诸多文体,可以全面窥视作为大马华人傲骨林连玉的一生轨迹。这册汇录林氏156言论,是郑良树通过义卖字画而筹集出版资金的。《亚洲周刊》20031214日,新书栏曾以文化傲骨捍卫大马华教为题发表了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何启良的书评文章。这册《言论集》文字明白畅晓,多为林连玉演说词和报告或记者笔录的访谈,言约旨远。从中可见林氏一以贯之的执著与用心。也不难看出作为一位学者型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段是在南下北上奔波中渡过,而非在书桌上渡过。《言论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林氏既效忠马来西亚又为华文华教的尊严据理力争,在以大局为重的呼吁中,又对涉及民族的母语教育生存作抗争。从中可以看出,1965年马来西亚的联盟政府剥夺其公民权,而反观他的言论,得出与当局轴相反的结论,使今日大马的青年华族成员可以通过翔实的原始资料,了解事件真相。

 

这册《林连玉先生言论集》虽为“辑纂”之作,但辑纂人郑良树所化功夫不亚于撰述一本专书。在每一篇言论前为使读者易于了解,每则前皆綴案语数十百字,提供该则言论之背景及缘由,而这数十百字(注21)又必须交待清楚复杂的背景和缘由,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辑纂人极为熟悉华教史,在案语中能清晰地描述背景及缘由,使今日年轻的阅读者更能明了林连玉言论的历史意义。

 

郑良树的这个“副产品”可属辑佚学。由该书的出版引发了学人对林连玉还有众多未见天日的书信辑篡的呼吁,何启良说:真正要深入了解林连玉的内心意识和精神思维必须要读他写给朋友和家人的书信。这方面文字的辑築和出版,是我们股勤期盼的。

 

十二、潮人研究的新成果

 

早在上个世纪,郑良树从事学术研究时候已开始了马来西亚潮州籍人口、社团研究及潮州民间宗教德教研究,为丰富潮州学内涵作出努力,其成果为《潮州之人口及其分布》、《潮州之社团》、《论潮州人在柔佛的开垦与拓殖》以及《德教的草创与南播》、《德教的教义与师尊》等单篇论著,分别载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文化史论丛》和《潮州学国际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其中所提供史料及论说为许多后继研究者所征引。而在大量田野作业成果上所撰述的《柔佛州潮人拓殖与发展史稿》在史料史实上有长足的扩充,尤其是口述历史记录的采录更为研究奠定了扎实史实基础。

 

2004117日,在南方学院召开潮人国际学术讨论会暨搜集潮人史料合作计划成果发表会,这次会议由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主办,并由柔佛州11间潮州会馆联办,作为搜集潮人史料合作计划总策划人郑良树携新著参加并主持会议,在会上,郑良树发表如下意见:全国共有八千多个华团,其中一半是宗教团体,其余则是血缘、地缘和文教团体。众多宗乡会馆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目前,应该注入新的活力,以更新的面貌迈向21世纪。林水檺在大会上对郑良树著《柔佛州潮人拓殖与发展史稿》作了讲评。

 

他表示,“搜集潮人史料合作计划”在各方研究的基础之上,以田野调査、口述历史和搜集官方档案等方式,以求增补及建构更清晰的柔佛潮人开拓史。

 

林水檺在评介《柔佛州潮人拓殖与发展史稿》时表示,如果没有潮州人及义兴公司,就不会有今天的柔佛州。他表示,义兴是个私会党,它对柔佛州的开发有着巨大的貢献,也是当年唯一受柔佛苏丹所允许存在的私会党。柔佛州早期获颁港契,以开拓荒地的港主几乎全是潮州人,他们皆与义兴公司有关。林水檺认为,《柔佛州潮人拓殖发展史稿》一书共有10章,共10万余字,他表示,书中交待了潮州人拓殖柔佛的贡献。他认为,这本书意义在于能让年轻一代更了解柔佛州的开辟史。他表示,本书脉络分明、结构紧密且内容丰富,不但是治柔州历史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大马华族史的重要著作。

 

1:傳承得《以传立史与阅读郑度树》,我毛策《郑良树评传》,大将出版社2002年版。

2:《元诗别裁集》

3: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383星洲人物专栏。

4:马来西亚《中国报》2002414今日柔佛专栏。

5: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004415A7

6: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3615名家"专栏

7: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078日,王维兴《民办[院合一有利华社;合并大学凝聚力强》。

8: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078日,王维兴《民办三院合一有利华社;合并大学凝聚力强》。

9: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078日,王维兴《民办三院合一有利华社;合并大学凝聚力强》。

10: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078日,王维兴《民办三院合有利华社:合并大学凝聚力强》。

11: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4715名家专栏,潘永强《院校调整有多种模式》。

12: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004426日,《郑良树:将作画赋予积极意义,义卖字画人生最乐》。

13: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004611

14: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4710

15: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4813

16:马来西亚《星洲日报》415大柔佛

17:详见《亚洲周刊》20031130,林友顺《华社为新一代寻找座标》。

18: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4827言路版。

19: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4915大柔佛

2020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4829阿叔家书

21:《林连玉先生言论集·凡例》,林连玉基金出版。

 

 

 

 

学术单刊:

第一种:〈南大精神与民族教育〉座谈会(李元瑾·李业霖·陈松沾)

第二种:〈日本战前的南洋移民〉(郑良树)

第三种:学术文化讲稿两篇(郑良树)

1.〈春秋〉万言,只在一字褒贬

2.打造文化,带领历史

第四种:〈抗日事迹讲演会〉

第五种:〈马来西亚华文学校图书馆现况调查报告与探讨〉(何蔚芳)

第六种:〈薜坡与新山——柔佛州双城记〉(郑良树)

 

Occasional Paper No.7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Ethnicity & Culture Southern College

欢迎翻印,以广流传。

20057月出版

 

Southern College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P. O. Box 76,8 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07-5586606(ext.136/155)

Fax: 07-5563306

Email: researchinstitute@sc.edu.my

http://www.sc.edu.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