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吉和贬值

   当代马华文存3经济卷 80年代

零吉和贬值

缪进新

 

去年10月,我国金融界掀起了一场贬值风波,零吉对外币的兑换率跌幅惊人,特别是对美元,兑换率一度达到2零吉5角,这比起6月间1美元保持在2零吉3角的水平足足跌了8%强,不能说是小事。之后,随着辟谣,中央银行进场干涉,零吉总算能够稳住,徘徊在2零吉4角上下。

 

1984年即将逝去的前夕,经济学家眼见美国经济下半年的进展有缓慢的现象,再加上庞大的赤字预算,普遍上认为美元的坚强挺势在1985年将不能持续。如果这成为事实的话,我国的经济情况虽然并不美好,但零吉至少可以拿到个字。谁知,当时间跨入新的一年,美元并不管那么多,依然节节上升,到了昨天,零吉对美元的汇兑率已跌至2零吉48的地步了,而这种趋势,短时间内似乎没有扭转的迹象。

 

奇怪的是,对这次事件,大家似乎没有像上一次的反应那么强烈。我想,这大概是心理早有准备,认了!如果说去年10月的贬值风波比作一个人不断地打喷嚏,旁观者当然特别关心而问东问西,当事人则一面打喷嚏一面说没什么,没什么。现在,当事人害了感冒,旁观者了解到天气的确不好,害了感冒也就无需大惊小怪啦。但是,为贬值而担心的人却大有人在,特别是搞进口生意的,他们目前必须用更多的零吉去还银行到期的押汇票子了。

 

贬值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马币是否真的贬值了?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贬值这两个字在今天已经和70年代以前的含意有很大的区别。70年代以前,各国的货币基本上是直接和黄金挂钩,那时候的货币贬值(Devaluation),根本的意义就是同样的一块钱所能换取的黄金少了。例如,当我国在19676月,中央银行首次发行零吉为我国的货币单位时,每零吉规定含有0.290299克的黄金。换过另一头来计算,那就是每克黄金等于3零吉44分左右。但是,在今天,我们却要付出28零吉4角才能买到1克黄金,涨了八倍多,换句话说,零吉对黄金的价值是大大的贬值了,然而,人们现在却说黄金真便宜,可见,如果用过去的贬值概念来解释现在货币跌价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以黄金为本位的货币政策已经一去不复返。实际上,自从70年代以来,经典的静态经济理论已由新兴的动态经济理论取代,世界各国先后釆取了货币自由浮动政策,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由的尺度是随各国而异,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管制比较严谨。所谓货币自由浮动政策基本是让各国的经济力量和个别的货币供求情况来决定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这是一个相对和暂时的关系,而所谓贬值(Devaluatin)也由另一个大家比较不丢脸的名词(Depreciation)取代,对读华文的人来说,还无法找到恰当的翻译,故仍然叫做贬值

 

如果我们同意这个观点的话,那么,马币对美元的贬值只不过是反映了我国这几年来经济成就表现较差的一种调整,考虑到英镑和马克对美元分别贬值了40%30%,我们大可阿Q一下,来个五十步笑一百步吧。假使我们回头望远一点到60年代的初期,那时,1美元可以换得马币3元,现在虽能兑换2零吉48,结个总账,零吉倒要说是増值呢。

 

那么,从国内来看,零吉是否已经贬值了呢?这个问题很有趣,就以1982年来比较吧,那时鸡蛋一粒卖18分,现在如果还是卖18分,零吉就不能算是贬值了。那时一间双层排屋喊价18万元现在15万元也可以买到了,这么一来,你又怎能说零吉贬值呢?所以,我认为大家暂时不要为零吉是否贬值而烦恼,我看今天最烦恼的倒是零吉去了哪里?

 

13-01-1985《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