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是“亲巫政策”

  当代马华文存3经济卷 80年代

新经济政策是“亲巫政策”

郭仁德

 

193212月,陈祯禄在呈给海峡殖民地总督金文泰爵士的一份备忘录中,曾以明晰有力的措词,指责英殖民政府的亲巫政策,将会使到本邦华族子孙的权益与福利受到威胁,同时也将会在这国家造成种族不和的危险。

 

在这份备忘录中,陈祯禄强调:英政府的“亲巫政策”,是分而治之的政策,不符合公正平等对待一切人的原则,其真正的是在分裂本邦巫人与华人及其他非巫人

 

他列举数项事实,证明英政府在本邦推行“亲巫政策”,如:不允许本邦定居的华人与其他非巫人获得土地耕种;雇用巫人为政府人员,不雇用土生华人、印人及其他非巫人;为巫人设立教育机构,不兼顾他族;在各州造成由英籍官员及巫人控制的更专制政权的地方分权计划;以及优待巫人,牺牲其他亚洲民族的其他措施;这些都表明英政府政策的趋向,这做法将使到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自我矮化(其他非巫人也是如此),对自己在本邦权益的安全、将来前途以及子孙的前途,感到严重不安与忧惧。

 

他指出:“这种优待一族,歧视他族的政策,将有下列后果:(一)在马来亚史上,第一次使巫人与住在半岛的其他非巫人(特别是华人与印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这种做法历久之后,必然扩大为二者间的公开仇视。(二)将逐渐造成一种阶级门阀制度(Caste,根据种族而将马来亚社会分成三大部分。英人为统治阶级,巫人为第二等阶级,华人及其他种族则为最卑贱的阶级,诸如首陀罗阶级或巴里亚阶级。

 

陈祯禄难挽狂澜

 

陈祯禄是马华公会的创办人,他在1949年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担任会长。这位华裔伟大的领袖,早在55年前,就已经发出上述真知灼见,他的预言在今日成为事实。华社的困境、前途的忧惧、种族的裂痕、两极化的日益严重,早在战前殖民地时期,就已种下了祸根。

 

可惜,当年的陈祯禄,纵有崇高理想,也难以独挽狂澜,无法阻止英政府在本邦推行制造种族裂痕的亲巫政策

 

如今,我国摆脱英殖民统治独立已30年了,虽然国家社会是在飞跃成长中,资源富庶,但是,这些年来,政府一些政策的实施,看来仍然还是仿效英殖民地时期的做法,公开推行亲巫政策,华族的命运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目前的华社,还是与55年前陈祯禄所说的情况一样,正在为自己民族与子孙前途感到不安与忧惧。

 

例如,从1970年开始推行迄今的新经济政策,很明显的,基本上就是一项亲巫政策

 

虽然,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高尚的,目标是堂皇的,据说是要不分种族地消除贫穷,及重组社会来消除种族间的不平衡,以促进国民团结,但,这也许是美丽的幻想或谎言。

 

华裔陷严重困境

 

事实毕竟是残酷的,在堂而皇哉的理由下,为了消除巫人的贫穷,这17年来,政府在保护巫人与限制公平竞争的措施下,已成功地通过少数代理人,以土著的名誉来搜集和占有财富,而华人在这政策下所能自由驰骋的余地显然已越来越狭窄,特别是在经济、就业、教育等方面,陷入严重的困境。

 

我们研究这些年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发觉在长期保护巫族与限制公平竞争的做法下,我国的财富已高度集中在巫族少数军事集团、宗教集团、官僚集团、贵族集团的手中,一些政府代理人与巫籍精英,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利用本身的特殊地位,来增加个人的财富,国家经济的负担无端加重,舞弊与贪污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然而,大多数的巫人,在新经济政策施行17年后的今天,仍旧还是贫穷。

 

因此,这项崇高政策的推行,实际上,在消除贫穷方面的努力是不成功的,但在重组股权方面,少数巫人集团已成功拥有和控制国家三分之一的企业资产,却也因而在巫族内部出现了新的不平等现象。

 

无论如何,这种在保护巫族利益藉口下限制与损害华族利益,而为少数巫人集团搜集财富的做法,是不对、不公正的、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各民族的团结,政府应停止继续推行不利华人的亲巫政策

 

随着以20年为期的新经济政策将要期满,政府已决定在1990年后以新计划来取代新经济政策,希望这新计划将是一个公平与平等的计划,不再是新瓶装旧酒的亲巫政策

 

取消保护主义,不再偏袒单一个种族,鼓励各族公平竞争,这将是真正照顾全民利益的开明措施,华族的不安与忧惧也将随之消逝,可为创造一个公平、繁荣与进步的社会奠下巩固的基石。

 

20-08-1987《马来亚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