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迅速成长背后的隐忧

   当代马华文存4经济卷• 90年代

经济迅速成长背后的隐忧

麦青远

 

我国经济在过去9年来均取得平均8%的成长率,人民平均收入也已大大地提升;目前平均年收入为近4千美元(折合1万零吉),正迈向2020年宏愿目标。

 

笔者并不是一个“嫉妒东亚经济的西方人士”,也不是所谓的末日论者,写本文的目的只是要读者诸君,尽可能在这表面上看来情势一片大好的蓬勃经济成长中,感受到一些隐忧。

 

或许,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及尝试逐一回答,将有助于理解拙作所要说明的几点:

 

•近年来的经济快速成长,是否全盘统一(across-the-board)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收入后,都获得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成长率?

•近年来的经济快速成长,是把贫富鸿沟拉近了,还是拉宽了呢?

•经济成长是否使商业市场与工业领域更趋竞争化,而直接地惠及广大的消费者?还是极高收入的人挥霍无度,已使到商家注重此一市场胜于关照和惠及广大的消费群?

•过去水深火热的下层人民和捉襟见肘的中产阶级,今日是否已过着像西方国家、新加坡、日本、台湾、或香港中产阶级那样的生活,即不单生活过得舒服,又有不少钱可供储蓄以备退休之用?

 

一个大家庭的剖析

 

笔者有个大家庭,父母两方的家庭算在内,总共也有30多个家庭单位,虽不能强说是大马典型的家庭例子,但将之剖析,或多或少也能告诉我们一些端倪。在这30多个家庭单位之中,有一半是做生意的(其中有6家是搞保险或直销的),其余的不是政府公务员、教师,就是私人企业、机构的受薪人员。

 

在经济能力与生活条件方面,那些有自己事业的,收入都很不错,最多的月入近10万零吉,最少的也有7千零吉或8千零吉。这些事业有成的亲戚,就算不是出入开马赛地轿车,至少也有入口的日本簇新轿车代步。家庭生活方面,更不在话下。卡拉0K系统、镭射系统、电脑,什么新玩意儿大都有之;太太不是帮丈夫忙事业,就是开车出外瞎拼,反正老公有的是钱。人家1个月的伙食费,可能只够这些创业者家里其中一个孩子的其中一科的补习费而已!

 

如果家家情形都有如以上所述,那可没讨论的必要了,大马今日也已达到了先进国的目标。问题就在于,另一半家庭的情形。

 

这些受薪人士当中,有的是三代政府公务员,有的是两代教师,更有不少是没读过大学而在私人界当主任级的人。这些亲戚的家庭月收入介于千多零吉至4千零吉或5千零吉。有的在工余时间又从事一些直销生意而多赚几百零吉;有的当教师的则在课余教一些补习而多加了几百零吉至2千零吉不等的收入。

 

笔者观察了这些家庭多年,发现其中有一部份在日常花费方面比较跟得上那创业的一群,而另一些则比较没有消费热,有的甚至是能省则省,花费以必需品为主。

 

这些受薪阶级者中过着奢侈生活的,平日也没什么储畜,大家的潜意识理解是目前薪金待遇状况会继续下去。

 

令笔者感到兴趣的,是那些平日生活过得比较简单、能省则省,而在工作上只是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敬业乐业,没有拍马屁想往上爬,也没有害人之心的人,这包括当政府公务员、教师及私人公司主任者。他们都住在城市里,生活虽不奢侈,但却也很难在一年365天内存下什么可观数目的储蓄。

 

这些亲戚当中,近乎百分百都想要孩子上大学。这些月入千多零吉的家庭,从来没有奢望有一天能送孩子出国留学;一直以来都少有晚间出外应酬或娱乐,而是陪孩子读书,希望孩子争气,考到好成绩,进入本地大学读书。全部孩子一起进,全年总费用每人才2千零吉,省吃俭用供孩子读完本地大学4年课程,应没问题。

 

但在物价猛涨、原本不收费的服务也要缴费的今日,一般预测本地大学一一如果考得进的话年(不久后)也需要好几千零吉(据政府的统计数字,七八千零吉是平均每位大学生的一年总费用)。这时候,使到月入只有千多两千零吉,平日已很难存下什么大笔存款的家庭为之一震:大学教育,或者也只是一个奢望。

 

2020年的美好社会

 

当我们达到2020年宏愿时,那应该是个中、下层阶级人民,那些安份守己的受薪人员,也有相当强的购买力(不必由日益猛升的薪金水平来达到,亦可由日益竞争的商业社会促成),并且也能像今日的台湾、新加坡、香港、日本、及西方人那样,中产阶级者也有相当大比例的每月收入,可放入储蓄或投资户口,以供老年退休、长假、孩子教育之用。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有本事进入大学,社会制度应有允许中产阶级父母赚钱供完孩子4年费用的机会。大学教育,在90年代及21世纪里,应成为人类一个基本的教育权利,而不是新时代的奢侈品。况且,在竞争白热化的21世纪国际商场上,受高深教育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最佳武器。

 

20-08-1996《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