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航路移民——明清闽粤移民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研究

 

西洋航路移民——明清闽粤移民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研究

林德荣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

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

杨国桢 主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西洋航路移民——明清闽粤移民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研究

林德荣 著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6.4

(海海中国与世界丛书 杨国桢主编)

ISBN 7-81075-713-X

.西........移氏-研究-福建省-明清时代 移民-研究-广东省-明清时代 IV.D634.3

中国版版图书馆数据核字(2005)第116672

 

洋航路移民——明清闽粤移民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研究

林徳荣 著

江西髙校出版社

(江海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邮编;330046 电话:(07918513396 8504319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江西太元科技有限公司照排部照排

印刷:江西教育印刷厂

20064月第一版 20064月第一次印刷

850mm X 1168mm 1/32 11.25印张 200千字

印数:12500

定价:29.00

ISBN 7-81075-713-X /D.047

 

 

作者简介

 

林德荣,1965年出生,福建厦门人。198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62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Amsterdam university)亚洲研完中心(CASA)进修学习。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同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杨国桢教授。20017月至9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习。200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学习。现任职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餐饮企业经营与管理》、专著《福建宗教史》(与人合著)

责任编辑:蔡卫红

封面设计:揭同元、王瑞英

 

内容简介

 

本书以荷印与海峡殖民地闽粤海洋移民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与侨乡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明清时期闽粤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起始动因及特点,论述了移民在侨居地的经济活动和移民的婚姻、家庭及社会组织所存在的历史特征及其功能,指出了闽粤務民对侨居地与侨乡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总序

 

20世纪后期,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大幅提高,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潜伏的危机。随着陆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已成为国际共识。21世纪的海洋开发与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焦点之一。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西部大开发与东出海洋是实现经济腾飞、民族复兴的两翼,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走入海洋,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大趋势。中国能否抓住发展机遇,建成海洋强国,与海洋世界产生良性的互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能否经受西方海洋霸权的挑战,消解遏制与对抗,在海洋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生存之地,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这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是21世纪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对历史的学术兴趣从陆地转移到海洋,对海洋发展陆地化描述的历史文本产生了怀疑,开始酝酿对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和海洋人文社会学的探索。由于自知这是一项艰难的研究计划,需要聚集力量,长期冷静思考,不断探索,不能为浮躁之风所动,以时髦理论虚构历史,或急于求成,追求轰动效应,故设想结合博士生的培养来进行研究,指导他们各选择一个专题,用3~4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一届又一届地做下去。我的设想和思路得到博士生们的响应和认同,师生几经切磋,于是有一批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虽有几个失败无成,但大多间有新见,为中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做了基础性的学术积累。

 

1996年,江西高校出版社独具慧眼,支持我挑选一些博士学位论文加以修改,编成丛书,申请列入国家重点图书规划,并主动承担出版任务。在他们的热心支持和鼎力帮助下,《海洋与中国丛书》(8册)在上个世纪末面世,并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促使我下定决心与时俱进,拓展研究计划,争取2010年前在主要领域都有开拓性、创新性的成果,夯实中国海洋史学的基础。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套丛书(12册),便是《海洋与中国丛书》的延续,又是厦门大学“211工程第二期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以海洋中国与海洋世界的互动为研究平台,进一步深化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破除忽视海洋发展的观念、心态和认识的盲点,用翔实的历史人文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论证海洋是沟通中外的大通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海洋对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安全具有重大的国家利益,海洋国土是历代先人开拓经营的结果,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海洋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和传统的学科结构,实现多学科理论、方法的渗透和融合,推动海洋史学的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分析中国海洋发展与海洋世界互动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现实和未来的实践提供借鉴。

 

纳入本丛书的各书,是从博士学位论文和国家、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及国外合作项目成果中选取的。作者大多风华正茂,都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善于吸收国内外学界的新成果、新经验,有的已有多年积累,又经多年潜心研究,虽然水平难求一致,但均有创新的亮点。本丛书的内容分别涉及中国历史上的海疆政策、海洋经济管理、海神信仰、海上走私与反走私、海洋灾害,东南海洋区域、海上山东、环黄渤海经济圈的生态环境、经济开发与社会文化变迁、环中国海沉船、南海纷争与海洋权益、西洋航路移民、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的研究,多属立足学术前沿,扣紧时代脉搏的问题。在指导思想、研究主题、研究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顺序上,实现从陆地本位向海洋本位的转换,把海洋视为一种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的进程,而不仅是单纯的区域概念或产业概念;站在历史学的立场,整合海洋考古、宗教史、环境史、灾害史、科技史、海洋经济地理、海洋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和成果,填补研究空白,为海洋史学整体框架添砖加瓦,体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特色和风格,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勇于面对时代需要,追求传统与变革连续性的新思路,发挥学术的社会功用,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增强学术著作的可读性和扩大读者群,作者在通过论文答辩或课题成果评审之后,又对标题和文字作了大量的加工,或作章节调整,重新改写。所有引文都经査核原书,反复校对,力求准确无误。

 

我们深知,上述内容在中国海洋历史文化领域还仅是沧海一粟,要完成最初的构想还任重而道远。一代有一代的学术,让非主流的海洋史学登上中国的学术殿堂,是我的梦想。感谢膩H大学的研究经费资助和江西高校出版社的精诚合作支持,给我圆梦的机会。人文社会科学对研究对象的阐述和说明不会有终极的结论,只要学术界承认我们努力过,尽心了,就是最高的褒赏。至于是否能够二十年磨一剑,形成具有独特风格、气派和特色的中国海洋史学,还要看今后的努力和学术的检验。

 

由于海洋发展在国史上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造成资料信息的大量流失和断层,今人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些断面或碎片。即便如此,从民间和海外发掘史源,还有很大的难度。由于资料分散,检索不易,不少还需实地调查才能获得,受到人力、时间和资金的制约,埋藏地下和海底的文物证据更有待考古的新发现,加上文理、古今、中外之间,学科专业分工过细,往往有好的选题,却一时难竟全功。特别是外国档案文献的利用,缺乏通晓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阿拉伯等语言的学术专才,需要培养引进方能解决,有关从海洋世界看中国的许多课题只好延后处理。此乃时势使然,非不战"之罪,敬请读者见谅。

 

历史事实是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海洋史学的成熟有助于海洋人文社会学科的发达。这是可以期待的。我们希望以书为媒,广交关注海洋的学术与职业背景不同的有识之士,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为提高海洋意识,弘扬中国海洋文化,繁荣海洋事业而努力。作为新兴学科,有许多新的发展空间,需要许多新人的参与、继承、开拓和超越。相信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海洋史学将在中国大放光彩。

 

 

杨国桢

2003年元旦

 

 

致读者

 

早期闽粤的海外移民与我国海外交通尤其是海上贸易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认为,自从有了民间的海上贸易,沿海的闽粤人就可能因贸易之需而在马来半岛或马来群岛各贸易据点住番(注1)。

 

明清两代,是中国沿海各省尤其是闽粤两省人民向海外移民的一个重要时期。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后期,无论是国内形势还是国外形势都处于社会大转折阶段,由于内外诸因素及海洋移民传统观念的影响,伴随着西洋航路的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沿海闽粤人纷纷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移民。从国际海洋移民的视角来看,明清时期也是世界海洋移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活动不断兴起,伴随这个活动而出现了大规模的世界性的海洋移民。明清闽粤的海洋移民活动,是世界海洋移民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空前的世界移民活动中,闽粤移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哪些具体因素促使闽粤两省出现大规模的海洋移民?在整个移民过程中他们是否具有自身的特征?作为接受移民的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如何,两地殖民者的殖民政策异同是否会对闽粤移民的规模、移民社会及其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荷属东印度和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的社会组织与婚姻家庭结构有何异同?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在从移民社会过渡到定居社会,亦即从移民到华侨,再从华侨到华人的转变过程中,对侨居地及侨乡——故土的社会发展、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影响与作用?以上这些问题不仅令人感兴趣,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探讨明清闽粤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个中一些定义和时空界限。首先是关于移民的定义。对于移民的定义,国内外的工具书和专门的著作中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西方的学者站在欧美的立场上,往往强调移民的国际特点,甚至以是否具备国际移民性质作为移民的标准。(注2)葛剑雄教授等人根据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特点,把移民界定为: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注3)曾少聪博士在其论著中所采用的定义是:指从甲地迁到乙地,或指从甲国迁到乙国,并且定居的人或人群。而海洋移民是指通过海路从甲地迁到乙地,或从甲国迁到乙国并且定居的人或人群。(注4)笔者认为曾博士有关移民的定义比较吻合闽粤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情况,是以采用其—定义。

 

本书有关移民的论述中,时有"唐人华侨、“华民”与“华人”等字眼出现,这些在本书中都是移民的意思。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唐人华人中国人中华人,亦或称为北人闽粤人中国贸人华民华工华商者,其含义都是指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注519世纪末叶,华侨一词开始使用,复经同盟会人的广泛传播,逐渐取旧名而代之,成为移居海外中国人的通称,其含义仍然是指移居海外的中国人。

 

其次是有关闽粵移民的起始动因问题,亦即闽粵移民为什么要离乡背井?这也是研究移民问题的每一位学者都要面对的问题。早在19世纪末,美国社会地理学家莱文斯坦(E. G. Ravenstein)就试图对移民的迁移规律进行总结。他认为:人口迁移并非是完全盲目的无序流动,而是遵循着一定规律,左右人口迁移的动力,是推拉因素作用的结果。虽然百年来移民潮风云变幻,但在莱氏立论基础上形成的剖析移民动因的推拉模型",仍为后续者不断引用并不断拓展。在推拉模型中,推力指原居地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它可以是战争、动乱、天灾、生态环境恶化等对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因素,也可以是某一小群体遭遇的意外或不幸。拉力则是移入地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可以是大量呈现的新机会,也可以是仅仅对于某一小群体的特殊机遇。

 

伴随着一些研究者对“推拉”因素之罗列与剖析的不断细化和深化,该模型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主要批评意见可归纳如下:其一,推拉模型将“迁移”描述成某一群体被动地被“推”、被“拉”的过程,无视移民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是片面的。其二,'‘推拉模型无法回答当移出地或移入地原先存在的推拉因素发生变化之后,为什么移民行为并不一定立刻终止;反之,在另外的个案中,某些推拉因素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移民行为却为什么减少。其三,在相似的推拉因素的作用下,同一群体中有的人走上了移民道路,有的人却依旧故我,安于现状,原因何在?其四,移民行为完全是推拉因素作用下的理性选择吗?其中难道不存在偶然的恣意行为吗?(注6

 

对于闽粤移民的起始动因,本书将作为主要问题之一进行探讨,寻求规律,提出观点。

 

再者,从时空的视角来看,闽粤海洋移民属中国移民总体的一个流向,明清时期闽粤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是世界移民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自宋代以后,海疆的开辟逐渐被重视,以东南沿海地区为根据地的海外贸易与拓殖也渐受瞩目,而经由海路的文化接触更取代了以前西向陆路的关系。业师杨国桢教授指出:明清中外海洋势力在南中国海的接触与碰撞,(中国)海外移民潮不断,成为国际移民中一股强劲的力量。(注7)本书所探讨的对象即是属于中国海洋移民范畴的闽粤移民,所研究的范围仅限于闽粤移民到荷属东印度(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尤其是以雅加达为中心的地带)与英属海峡殖民地(即今天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榔屿)。由于明清时期西洋航路上闽粤移民流动性的特点,选择荷印与海峡殖民地作为本书研究的范围,有助于分析比较两地移民社会的异同与各自的特点。而把移民范围仅限于闽粤,是因为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中国移民中大部分来自闽粤两省,尤其是来自闽南的漳泉移民所占比例很大,所以,福建移民尤其是漳泉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关于古代中国人民“贩番”及移居海外(尤其是包括荷印与海峡殖民地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研究,前辈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和学术范围做了相应的探讨,也有一些学者对荷印以及包括海峡殖民地在内的英属马来亚华侨有关问题分别做了研究。

 

有关国人到海外从事贸易或避战乱而移居境外的记载始于汉代。在《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东夷列传》中都有中国人与东南亚各国往来贸易的记载。自两汉到唐宋,由行商到住商,商人加上元明逃避战祸的难民,构成了早期中国移民的主体。到了明代,中国典籍(正史和游记)对东南亚地区的华民多有记载。明代曾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和巩珍回国后分别写成《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详细具体地描述了爪哇岛北部、苏门答腊南部和加里曼丹西部等沿海地区中国移民村落的生活情况,显示出中国移民在当地已有一定势力,并在不同程度上被当地社会同化。明代福建漳州人张燮的《东西洋考》分别对东西洋针路以及早期从事海上贸易的华商所经由的西洋航路各国的概况做了介绍。最早一本由华人移民记载移民自身活动的专书是关于印尼吧城(今雅加达)的《开吧历代史记》。它以编年体例详细记载了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乎)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爪哇华人移民的重要活动。

 

到清代,关于海外华人移民的记载更多,包括船员的口述和游者的记录,还有外交官员的笔记。其中由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的《海录》(后由冯承钧作注,名《海录注》)较为著名。谢清高(1765-1821年)为嘉应州(今广东梅县)金盘堡人,18岁时即随外轮出洋,在海上共14载,遍游从中南半岛上的越南到半岛西北沿海一带的地区,31岁时双目失明。《海录》较详细地记载了18世纪后期华人在上述地区的垦殖、采矿、商业活动。王大海的《海岛逸志》(据考此书成于1806年)较详细地记述了爪哇地区中国移民的生活风尚。王大海为福建龙溪(今天的漳浦)人,1783年到爪哇,侨居多年,游踪几遍其北岸诸港。书中所记皆为作者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之事。因此,《海岛逸志》成为研究东南亚尤其是荷印移民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晚清政府曾派遣一些外交官出外任职或出国访问,他们的笔记真实地记录了途中所见海外华侨的情况。同治五年(1866年),张德彝奉命往外国游历,途经东南亚一带,回国后写成的《航海述奇》记录了越南、新加坡等地旅居华民的情况。郭嵩素在《使西纪程》中也有关于东南亚华人移民的记述,他说,在槟榔屿,“居民十四万,闽广人十万有奇”。这些游记的特点是真实,但对所记资料选择性较强。(注8)到清末,有的学者或任职于毗邻国家,或任教于东南亚地区,有机会接触当地华侨,对华侨问题渐生兴趣,他们对华侨的境况及当地风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从民国建立到上世纪20年代末,已有数十种关于华侨移民的书籍出版(根据何汉文的统计为45种,但他的统计很不完整),其中除个别是由华侨在当地出版的(如沈铁崖的《荷领东印度史》、荷属华侨学务总会编的《荷印华侨教育鉴》等)或非卖品(如《侨魂》、罗理等著《荷属华侨废约运动》等)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三家出版,且主要是关于东南亚华侨的,描述编译为多,研究分析较少。(注9)较有分量的如薛平山的《华侨与革命》(1926年)、张相时的《华侨中心之南洋》(上、下)(1927年)、瞿世英编《华侨与平民教育》(1928年)、胡炳熊的《南洋华侨殖民伟人传》(1928年)、郭韶九的《南洋华侨血泪史)(1929年)等。而温雄飞的《南洋华侨通史》(1929年)可以说是20年代对南洋华侨历史研究的综合。此外,还有暨南大学刘士木的《南洋概况》、李长傅的《华侨》和《南洋华侨移殖史》等著作。

 

上世纪30年代是华人移民研究的一个高峰期。1929年成立的侨务委员会对方兴未艾的华侨研究无疑是一个推动。一批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如商务的《南洋华侨》(1930年)、张敬熙的《华侨问题之研究》(1931年)、鲍明铃的《在外华侨之地位》(1932年)、王云五、李圣合编的《南洋华侨》(1933年)、王辟尘的《各国待遇华侨苛例概要》(1933年)、中华书局刘士木和徐之圭合著的《华侨概览》(1935年)、刘伯周编《海外华侨发展史概论》(1935年)、朱华雨的《华侨社会生活与教育》(1936年)、陈直夫的《澳洲及旅澳华侨》(1937年)、薛典曾的《保护侨民论》(1937年)等。这时期对华侨的研究已开始从描述性进入了理论性的探讨。华侨的定义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抗日战争客观上成为国人对华侨问题研究的一种新的推动力。这是由于:首先,一批有识之士逃到当时的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等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在政治上曾一度相当活跃,成为中国抗日时期知识分子的大本营,因而推动了对东南亚地区华侨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03月成立的新加坡中国南洋学会,该学会对中国研究海外华人史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在由于日本入侵而经济衰败之时,闽粤等沿海地区主要靠侨汇维持生活,侨汇也成为后方的重要财政来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学者对华侨问题研究的兴趣。再次,华侨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极大的政治热情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学者对华侨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这更促使他们对华侨社会进行研究。

 

此外,当时不断有学者从东南亚回国,在后方继续从事华人移民历史的研究。1942年,重庆政府的侨务委员会和教育部合办了南洋研究所,这是国内第一家专门研究东南亚的正式机构,为后来的华侨华人研究也打下了基础。几位后来对华侨研究颇有贡献的学者(朱杰勤和姚楠等)均在重庆的南洋研究所工作过,并发表了一些著述,如姚楠的《马来亚华侨史纲要》(1943年)、《马来亚华侨经济概况》(1946年)和《中南半岛华侨史纲要》(1946年),罗香林的《罗芳伯所建婆罗洲坤甸兰方大总制考》(1941年)等。除历史研究之外,这时期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华侨保护、华侨教育和华侨经济上。丘日庆的《华侨保护论》(1941年)和余俊贤的《侨民教育实施方》)(1943年)涉及了找争中华侨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华侨经济成为研究重点则与侨汇很有关系,这方面的著作有姚曾荫的《广东省的华侨汇款》(1943年)、郑林宽的《福建华侨汇款》(1940年)、《福建华侨经济》(1940年)和中国经济研究会出版的钱承绪所著《侨务回溯与侨民经济》(1940年)等。

 

民国时期,研究移民问题的著名学者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达,他曾发表过多部研究移民的专著,如《中国移民——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1923年)、《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年)和《华南侨乡》(英文,1940年)等。可以说,他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专业学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华侨华人研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资料整理到系统研究的转变。这段时期我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与封闭阶段(19501966年);停顿与华工资料整理阶段(1966-1976年);系统研究启动阶段;(从1977年至今)。我国学者在这50余年里大致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创办有关刊物;第二,收集整理有关华侨华人历史的资料;第三,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各种交流与合作,翻译大量有分量的著述;第四,在华侨华人专题史、地区史和国别史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

 

在海外,欧美等国的殖民官员和学者也很早就开始注意到了以闽粤移民为主的中国移民问题,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英国驻槟榔屿与新加坡的公务员沃恩(J. D. Vauhan)1879年出版《海峡殖民地华人习俗》一书,论述了早期闽粤移民的婚丧喜庆、各种节日习俗以及家庭生活习惯、娱乐活动、华文教育、吸食鸦片等问题,保留了不少有关19世纪海峡殖民地华人移民社会生活情况的资料。英国的维克多布塞尔(Victor Purcell)的《东南亚华人》一书,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述了东南亚各国华民的发展概况,其中涉及中国文化背景、清朝侨务政策、闽粤移民原因等多项内容,资料丰富翔实,被公认为东南亚华人研究的名著。

 

而侨居或定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学者中,研究西洋航路的中国移民(华侨)问题较为著名的有王庚武、廖建育、林天佑、颜清湟等。另外,还有一些我国台湾的学者和日本学者对此问题亦进行了研究。

 

以上诸前辈的研究成果,促使有关中国海洋移民——华侨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我们现在乃至将来展开研究的基础。但是,以往学者对这项研究大多局限于从华侨史的视野研究国外的海洋移民。例如研究中国海洋移民荷印或海峡殖民地时,往往把它当作当地华侨史的一个部分。谈到中国海洋移民国外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华侨史。至于移民在什么情况下离开祖籍地、在侨居地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家庭结构、祖籍地与移居地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等问题,则研究得不够。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书拟作为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在论述过程中,本书拟以前辈学者的著作和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的其他学者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和论点为依据,以闽粤移民尤其是闽南地区的移民为研究对象,以荷属东印度和英属海峡殖民地为研究范围,力图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相关的经济学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闽粤人民移徙上述两地的历史过程所具有的特征,重点分析闽粤移民的婚姻与家庭特征及其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移民对侨居地的贡献和侨汇对闽粤侨乡社会发展的各种影响,以期得出移民与侨居地和侨乡变迁关系的一般性结论。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历史学的研究,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去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史料、典籍、方志和有关族谱等档案资料。海洋移民史的研究也不例外。在大量收集有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也充分利用侨乡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曾多次到移民的祖籍地漳泉地区以及本人的故乡---清朝时期称之为海澄县三都镇而今属厦门辖区的海沧侨乡调查,以印证史料或补充史料的不足。

 

在拥有比较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社会经济史理论,尤其是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科际整合的研究方法,借鉴移民史、人口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整合文献档案资料与田野调查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

 

全书以西洋航路上闽粤海洋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与侨乡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为五章,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围绕西洋航路移民的历史过程,探讨明清时期随着西洋航路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在明清不同阶段由于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闽粤人民移居马来半岛与群岛地区的移民现象,同时论述闽粤人民移居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起始动因与移民构成特征。

 

第二章,围绕西洋航路移民的经济活动,论述荷英殖民政权对待闽粤移民的殖民政策的异同及其对移民规模、移民结构以及移民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明清不同阶段上述两地闽粤移民的人口与职业结构特征以及移民的经济活动,以揭示闽粤移民的经济结构特征及其对荷印与海峡殖民地开发与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章,着重探讨闽粤移民社会的婚姻与家庭问题。以婚姻关系组成的家庭是移民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闽粤移民社会得以繁衍持续的重要因素。

 

从移民婚姻家庭的组成,可以窥视移民社会内部的宗法关系、宗族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移民社会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关系。因此,对移民婚姻与家庭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荷属东印度和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社会特征的了解。

 

第四章,重点论述闽粤移民社会的组织形式,比较分析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社会的组织形式的异同及其所存在的特征。着重论述移民的半官方社会组织、地缘组织以及血缘组织的形式、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闽粤移民社会组织的对外联系方式与内部结构特征。

 

第五章,围绕闽粤移民的历史作用,着重论述移民对侨居地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对外交流与联系,以及对侨居地的经济与文化的开发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历史影响;同时,分析闽粤移民对侨乡的形成,侨乡社会的经济、丈化建设以及我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作出的贡献。

 

本书认为,闽粤移民的起始动因,总的来说,还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当然,其中分为主动移民和被动移民、因政治动因出洋或经济动因出洋以及跟随亲属出洋等。但在整个闽粤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历史过程中,大规模移民还是在1840年以后。可以说,在这之后,包括闽粤沿海民众在内的中国移民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活动达到高潮。在移民过程中,闽粤先民在侨居地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为侨居地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当然,由于闽粤移民来自不同的方言群,有着不同的地域历史和社会习俗,导致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出现差异性或异质性。那么,移民经济活动的异质性,是否与方言异质性一样导致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的移民群体的分离呢?它对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社会是否产生影响呢?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探讨了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的婚姻、家庭与社会组织的结构、形式与存在的特征,特别是对十七八世纪荷印闽粤移民的婚姻形式与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那么,当上述两地的闽粤移民尚处于移民社会阶段时,移民的婚姻、家庭与社会组织形式是否有别于华侨的定居社会的婚姻、家庭及社会组织形式,或者说,当移居荷印与殖民地的闽粤先民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发展时,他们的婚姻与家庭等形式是否发生变化?此外,荷印与海峡殖民地的闽粤移民社会是否存在异同呢?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移民问题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移民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更是学者们感兴趣的课题。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闽粤移民对侨居地与侨乡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闽粤移民对自己祖国革命的开展乃至最后所取得的胜利、对家乡的社会经济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移民对侨居地与侨乡的影响除了积极的一面外,是否存在消极的影响?二战后,印尼曾经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排华事件,而小规模的排华案件更多,这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是否存在深层的历史原因?这些问题同样都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本书由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论文从选题、构架到具体的写作,都是在导师杨国桢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修改过程中,导师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深深地感谢业师杨国桢教授多年来对我的辛勤指导和学业上的帮助。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聂德宁教授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史料支持,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厦门大学历史系的曾玲教授也常常关心书稿的写作进展情况;南洋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的张大勇老师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诸多资料查阅上的方便。2000年至2003年,我有幸多次陪同厦门大学历史系郑振满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文学院的丁荷生教授、多伦多大学历史系的宋怡明博士,以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聂德宁教授、厦门大学人类学所的李明欢教授、厦门华侨博物院的原院长陈毅明老师等多次到厦门市海沧区及泉州晋江一带进行田野调查,并得到了侨乡许多人的热情帮助和支持。在做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也同时从上述诸位教授的严谨的治学精神中得到很多教葢。正是有了充实的材料及田间调查作为基础,本书的写作方能得以顺利进行。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还要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家人。当我忙于本书写作时,正逢家母病重,是家父和两位妹妹、妹夫极大地分担了我照看母亲的责任,给予了我

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而我的内人更是在精神和物质上给我的学业予以最大的支持。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书中论述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祈望方家批评指正。

 

 

 

目录

 

总序

致读者

 

第一章 西洋航路移民的历史过程

西洋航路与闽粤海外移民

一、西洋航路的开辟

二、西洋航路上的闽粤移民及其特点

移民的历史背景及构成

一、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闽粤移民构成

 

第二章 西洋航路移民的经济活动

荷英殖民政权对待闽粤移民的政策

一、招徠与限制

二、而治之和间接统治

移民在荷属东印度与海峡殖民地的经济活动

一、17-18世纪闽粤移民的人口与职业构成

二、19-20世纪初华人人口与经济活动

 

第三章 移民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闽粤移民的婚姻

一、移民的婚姻形式

二、唐人登记注册结婚程序

三、移民的婚姻结构

闽粤移民的家庭组织

一、移民家庭类型和结构特征

二、家庭的功能

 

第四章 移民社会组织

半官方社会组织

一、唐人公堂的设立

二、唐人公堂和甲必丹制在华人社会中的功能

地缘组织

一、地缘组织的形成

二、地缘组织的功能

血缘组织

一、血缘组织的形成

二、血缘组织的结构

三、血缘组织的职能

秘密会党组织

一、秘密会党的传入

二、机构设置及组织管理

三、秘密会党的职能

四、秘密会党的局限性

 

第五章 西洋航路移民的历史作用

闽粤移民对移居地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

二、文化方面的影响

移民对侨乡的影响

一、侨乡的形成及其特点

二、移民对侨乡发展的影响

 

注释

参考文献6

Abstract

 

附录一 薛福成《出使奏疏》中收录的两份华商□供

附录二 槟榔屿三都联络局章程

附录三 重兴龙池古剥碑记

附录四 大祖、二祖的来历

附录五 重修龙山宫碑记

附录六 盂兰盆节

附录七 吧国缘主碑记

附录八 重修世德堂祖庙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