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迈向国家发展前路

 当代马华文存4经济卷• 90年代

共同迈向国家发展前路

张燦泉

 

第一经济展望纲领(1971-1990)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经历了整整20年的漫长岁月,已经在充满着争议、疑虑和褒贬声中,悄然消失了。继之而来和代之而起的是另一项为期仅10年的第二经济展望纲领(1991-2000)行将推行的国家发展政策。

 

我们反覆翻查研究,发现到两项政策纲领基本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因为两者都以强调土著利益和实施种族固打制作为扑灭贫穷和重组社会两大长远目标的主要手段。后一项政策显然是前一项政策的延续,是实行了长达20年的新经济政策往后延伸10年的另一部分,至少精神实质是如此。

 

国家发展政策虽然是在充分检讨了新经济政策推行上的得失利弊,也参考了各界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国家经济协商理事会为1990年后的经济政策所提呈的报告书,才加以制订的,但它依然没有逾越新经济政策的框架,仍然过于重视土著利益,并继续推行种族固打制,这是美中不足的,也是值得检讨的。

 

第一经济展望纲领检讨总结

 

为了正确了解和掌握第二经济展望纲领下的国家发展政策,以配合国家共同迈向发展前路,我们必须认真看待和研究推行第一经济展望纲领在推行新经济政策的检讨报告及其经验总结。

 

在新经济政策下,政府不仅在消除贫穷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而且在改变土著社会经济地位,建立土著工商社会和重组公司股权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

 

在过去这段悠长的日子里,尽管马来西亚经历过多次国内外经济局势出现险象环生的困难情况,国家经济大致都表现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仍能达致6.7%的增长率,比起一些当时深受能源危机拖累的西方工业先进国家,可说略胜一筹。在物价方面,由于政府采取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使通货膨胀率能够成功地控制在平均每年只是4.6%的水平。出口贸易的増长率平均每年达到9.2%,比原定7.2%的目标高出2%。这期间投资总额的平均年增长率是9.6%。单单1990年这一年则高达35.1%,增长率相当可观。

 

国家经济结构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改变最大的是制造业的崛起与迅速成长,这使它在国内生产总额所占的比率从1970年的13.9%增长至1990年的27%。农业领域则继续面对成长下降的趋势,其在国内生产总额所占的比率,已由1970年的29%,降至1990年的18.7%。自70年代中期开始,矿业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增长,已为国家经济作出巨大的贡献。现将第一经济展望纲领期间,国内各经济领域预定达致的目标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列表比较如下:

 

占国内生产总额比率

预定目标

取得成果

农业与材业

19.7%

18.7%

矿业

2.6%

9.7%

制造业

26.2%

27.0%

建筑业

4.7%

3.5%

服务业

48.3%

42.3%

税务及银行费用调整

-1.5%

-1.2%

       

在股权重组方面,新经济政策的预定目标,在使土著所占公司的股权从1970年的2.4%提高到1990年的至少30%,非土著公民从32.3%提高到40%,外国公民则由63.3%减至30%。经过了20年的努力,国内公司的股权终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使是根据官方所公布的下列数字,也可窥见其变动可观的程度:

 

占公司股权%

1970

1991

土著

2.4%

20.3%

非土著公民

32.3%

46.2%

外国公民

63.3%

25.1%

信托机构

2.0%

8.4%

       

1983年政府提出马来西亚联合公司概念,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和私人领域在商业方面从事合作的关系。1986年推出第一工业大蓝图以后,私人领域不仅在工业化建设方面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更在农业现代化、经济作物多元化、农业产品商品化、农作物翻种计划、原产品就地加工制造和发展人力资源等方面积极参与,大显身手。

 

私人领域已经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实施第一经济展望纲领后期,政府甚至提出私营化计划,准备将国内300多项由官营机构所管理的企业逐步私营化,以借助私人企业所具优越潜能,为公共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其运作效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私营化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管理人才的罗致以及公司的股权合理的分配。

 

当国家迈入更加富有挑战性的90年代之际,私人领域已经在第一经济展望纲领结束之前,崛起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和经济成长先锋。经济策划部门已为我国在下一世纪成为工业先进国制订了一项全面的与完整的经济发展架构,并且采取了一项与传统作法有背的大胆策略,由私人领域带头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公共企业则只扮演辅助的角色。在国家发展政策下,私人企业必将受促大事参与国家各种重大的基本建设,包括交通、公路及公用事业的发展、土地开发、种植、建屋和发展工业区,以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工业发展。

 

第二经济展望纲领策划目标

 

第二经济展望纲领将在未来10年中,在第一经济展望纲领的基础上推行其国家发展政策,包括第6和第75年发展计划,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并为马来西亚计划在30年内达致其工业先进国的经济目标奠定重要的基础。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政府在这一时期所要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发展计划,按照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有把握的投资领域,在知已知彼的情况下,独力或是联合可以联合的力量,不论土著或是非土著,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计。

 

国家发展政策是1990年后政府施政的方针和国家发展的指南,主要目标仍然是强调加速消灭贫穷和重组社会的过程,以纠正社会经济和州与州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通过扩大经济成长的途径而不是采用以往硬性分配财富的方法,来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和促进全民的团结,这显然是明智的作法。

 

在第二经济展望纲领中,政府将在国家发展政策中保留种族固打制,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未竟的目标,使土著在企业领域所拥有的公司股权至少达到30%,只是没有规定达致这项目标的期限。新的政策虽也继续强调将在各个领域优先照顾土著的利益,特别是鼓励土著积极参与工商业的活动,不过政策所侧重的是土著参与的素质而非数量,这意味着政府将通过教育和训练的途径来提高和加强土著在工商领域中经营和管理的能力。鼓励土著与非土著在这些领域中精诚合作,共同创业,则是国家发展政策具有创意的可取之处。

 

国家发展政策也明确指出将继续根据国家宪法与国家原则来建立一个各民族团结一致的马来西亚,确保不会有任何一族感受到彼等的权益在政府所推行的计划中受到侵蚀或威胁。显示了我国将继续以议会民主、法治精神和民主协商来管理国家,照顾全民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已经表明将根据公司股权增长的原则来推行国家发展政策,使各族群都能获得更公平的财富分配。可是最近公布的公司股权数字,并非依照国家经济协商理事会建议分成土著、非土著、外资和信托机构4个项目加以统计,也没有如所建议确认非土著拥有35%的公司股权,土著19%,外资25%以及信托机构21%的统计数字。这意味着已公布的数字可能不是最精确的,也不是最完整的,如果以此作为纠正经济发展偏差和分配国家财富的根据,或有欠缺妥善之嫌,似应重新予以检讨,以利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团结和繁荣的国家。

 

1991-2000年间,经济策划增长的指标是平均每年达到7%,1971-1990年的平均增长率是6.7%,到了2000年,国民失业率将下降至4%,工业飞跃发展,贸易稳健成长,其他生产事业也分别取得良好进展。现将各领域策划指标比较如下:

 

第二经济展望纲领策划目标

 

第一经济展望纲领(目标)

第一经济展望纲领(完成)

第二经济展望纳領(目标)

1宏观目标

每年%

每年%

每年%

国内生产总额(%

8. 0

6.7

7.0

出口(实数)

7.1

9.2

6.3

入口(实数)

5.2

10.0

5.7

就业率

3.3

3.4

3.1

劳动力

3.1

3.3

2.9

失业率

3.6

6.0

4.0

 

1990(完成)

1990(完成)

第二经济展望纲領(目标)

国民生产总额比率(%

 

 

 

储蓄

16.5

30.3

35.2

投资

22.3

35.1

34.6

 

 

 

 

 

   

 

第一经济展望纲领(目标)

第一经济展望纲领(完成)

第二济展望纲领(目标)

 

1990(目标)

1990(完成)

2000(目标)

2.领域目标

国内生产总额比率(%

 

 

 

农业及森林业

19.7

18.7

13.4

矿业(包括石油朝气)

2.6

9.7

5.7

制造业

26.2

27.0

37.2

建筑业

4.7

3.5

3.5

服务业

48.3

42.3

45.4

税务及银行费用调整

-1.5

-1.

-5.2

总就业分配(%

 

 

 

农业及森林业

35.1

27.8

20.0

矿业(包括石油朝气)

1.5

0.6

0.5

制造业

16.8

19.5

23.9

建筑业

3.6

6.4

7.4

服务业

43.0

45.7

48.2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将在未来10年中有其出色的表现,它不仅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可观的比率,预料在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和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下,每年的平均成长率也将高达10.5%。今后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将尽量减少对传统领域的劳工密集工业、电子和电机工业的依赖,转向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元化生产事业,鼓励能够引进先进工艺科技和扩大生产新产品并以我国为永久生产基地的工业,推动那些足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以及充分利用本地天然资源为主的工业。在发展下游工业方面,政府则将通过鼓励胶基工业、木基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金属加工业等以发展更多增值产品,扩大市场,增加出口收益。

 

国内中小型工业也将进一步受到鼓励,使之不仅可以辅助大型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扩展中重要和有效的推动力量,也可使本身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规模的工业公司。为了达成上述的目标,政府将对中小型工业提出加强现代化管理和工艺发展计划,并且提供必要的技术与财政援助。

 

农业在第二经济展望纲领中虽然只有3.5%的平均年成长率,在国家经济中,尤其是乡村地区,依然占有支配性的重要地位,使政府必须继续支持农业、发展农业,不过政府的目标在使农业朝向商业化、多元化和使农产品增值的方面发展。除了传统的经济作物,政府也鼓励种植粮食作物、蔬果、花卉及水产养殖,并且将继续推行园丘翻种计划。

 

我国正迈向工业化全面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国内服务行业必须相应发展起来,包括加强现代化的基本设施,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国际贸易网络,以支持工业发展的步伐。除了发展目前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金融、银行、保险、航空、海运、邮电和一般交通运输体系,当局也将特别注意资讯技术、电脑服务、证券经纪、旅游以及咨询服务等行业。

 

政府也将确保能源领域全面和充分的发展,使能源的开发利用多面化多样化,以应付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开发更多能源,发展能源基础工业及其下游工业,加速工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则鼓励更多有效地利用天然气资源,尽量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并且输出更多本身的石油,开源节流,一举数得。根据统计报告,石油产量已从1995年的每日446,400桶増至1990年的622,470桶;同一时期,天然气的产量也从每天的9.46亿立方尺,增至13.77亿立方尺。在石油工业领域中,国家石油公司将尽可能只是参与上游活动,下游领域方面将提供更多商业机会给私人界,尤其是本地的企业家。在第65年计划下,估计私人界在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高达262.64亿,较第55年计划多出2倍。

 

推动房屋发展政策,是为了我国人民尤其是入息低微阶层能有栖身之所,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政府的房屋政策也将配合农业与工业发展的需要,这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鼓励各州和私人界在工业园、农业地带和乡区兴建大量廉价住屋,以解决劳工居住问题;另一项任务则是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基础设施,以支持乡镇地区的经济与工农业发展,缩短城乡发展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以国家发展政策为基础的第2经济展望纲领,已经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发展国家的人力资源以及把科学和工艺技术列为国家发展的主流,作为90年代推动教育事业、培训专门人才、发展经济、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和建设国家的重要策略。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国家需要大批科研人才、科技和科技辅助人才、熟练工人、企管人才以及大量与此有关的学者、专家和人才,发展人力资源显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急务。发展人力资源的其中一项要素,便要提供机会,让私人界在这一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培养大批能使大马在本地区具有更大竞争能力的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才,共同为实现我国成为工业先进国的目标而努力。

 

我国也将继续采取开放的投资政策,欢迎外来投资,简化外商前来我国投资设厂的程序,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缚节,也制订了不少奖励投资的办法,外来投资者甚至可以拥有大多数的股权,只要彼等所从事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不过政府将不再鼓励劳工密集的工业,而是支持和奖掖高工艺技术而且有助于引进尖端科技的工业,尤其是争取外资以及包括土著在内的本地私人企业参与诸如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等重型工业的发展。

 

华资企业如何配合国家发展

 

我们已经检讨了第1和第2经济展望纲领所已推行的和行将推行的两项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至深且钥的政策,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政策措施,肯定有助于鉴定何者是行之有效并可持之以恒的政策,而何者又是屡行无效应予立即废止的措施。我们相信,国家发展政策及其有关措施便是在吸取了新经济政策及其有关措施推行以后的经验而制订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比较实际可行的,比较公平合理的以及比较能够引起各族人民共振共鸣的,这无疑是积极的和可喜的进展。

 

我们华资企业必须正视国家在许多重大的政策上,特别是经济、教育和土地政策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转变的趋势,把握时机,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号召,从各个不同的领域,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全面介入国家的发展事业,共同迈向国家繁荣进步的前路。

 

我们也必须充分了解,政府为了在未来10年中达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7%的目标,必须努力加强各领域的经济效能,鼓励私人投资,推动非土著更广泛地参与农业和土地开发利用、加速私营化计划以及发展人力资源,这意味着华资企业可以把注意力比较集中地放在这些领域,以配合政府实现这项既订的经济成长指标。

 

正是由于政府十分重视私人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所具有的非凡潜能,华资企业应该因势利导,通过有效的途径,采用多种形式,争取参与私营化计划,协助政府落实马来西亚联合公司的构想,在管理方面分担更多的责任。

 

在国家发展政策下,政府将落实区域发展的策略,减少国内各州经济发展上极不平衡的现象,改善在发展上仍然比较落后的沙巴和砂劳越的经济,包括兴建更多基本设施,促进其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鼓励私人企业界前往这些州属从事木材加工制造的下游工业的发展。华资企业不少是从事木材加工制造业的先驱,显然可以参与包括这一领域在内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事业。吉打、玻璃市和吉兰丹,经济也较为落后,可供参与发展的机会也较多,同样值得注意。

 

新经济政策虽然已经推行了20年,但是非土著在农业及土地开拓方面的参与比率,仍然较低。有监于国内大片土地的开发和农业发展,受惠者绝大部分是属于土著的事实,我们必须通过群策群力,向有关当局争取适当分配土地予华人开发利用,以发展农业和提高生产力,改善特别是那些新村和乡区的华裔贫穷阶层,协助达致不分种族、消灭贫穷的社会经济目标。农业在1990年占了国家出口收益总额的四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和总就业率的三分之一,其地位之重要,于此可见。

 

华人社会现正致力于在各个领域中开拓新境界,我们认为华资企业除了应该在私营化计划下参与投资,在重工业计划下参与有关辅助工业的活动,介入天然资源开发及其下游工业,参与营利与非营利的私人教育事业,共同发展人力资源以及争取一切具有工商业潜能的其他投资机会。我们也应该将国内那些由华裔所经营的中小型工业组织起来,并且设立一个统筹统办的出口贸易机构,将它们的产品有效地推销到国际市场上去。这和贸工部正在策划筹设的并将由私人界管理的贸易促进机构的目标,可说殊途同归,并且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值得推动。

 

政府已经计划通过改善管理、合并及征购方式,将小型生意,特别是零售生意合并,使这些商业最终能在大型生意的经营下,加强企业竞争力,为国家扩大出口贸易奠定基础,进而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促销新的产品,使贸易领域扮演由生产-入息T就业T赚取外汇的角色。华人企业应该组织起来,积极参与较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活动,争取更大的利益。

 

在第65年发展计划下,政府决定拨款5.339亿元推动国内旅游事业,包括用来增添旅游区寄宿设备、旅游设备和改善基本设施,增添公众易于接受的旅舍、渡假村、露营地和美化全国各地的旅游区,这也是值得华资企业参与的事业。

 

华裔工商机构尤其应该关注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华人新村的家庭工业,协助它们朝向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促请政府提供更多廉宜土也、低息贷款、各种奖励与训练措施,促进中小型工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华裔工商团体也应该成立特别部门,协助这些中小型企业向政府申请已然准备提供的低息贷款。

 

我们吁请所有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和聪明能干的华裔企业家,重视国内外已然出现的经济现实和许许多多工商业的发展机会,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备,配合政府的政策,一道为推动国家经济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努力。

 

26-08-1991《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