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

 

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

黄卓才著.修订版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2016.5重印)



自序

 

本书的基础是《古巴华侨家书故事》。

 

之所以推出新版,首先是因为《古巴华侨家书故事》问世后的几年里陆续发现了不少新的很有价值的文物史料,而这些文物和史料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是国内外的热心读者和华侨研究专家帮助发掘出来的。同时,无论是古巴华侨社会或者是书中描述到的广州、中山、台山侨乡,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果不把这些新材料补充进去,不更新必须更新的内容,那将会是很遗憾的事。

 

《古巴华侨家书故事》付梓之前,虽然责任编辑和多位专家、作家朋友都给予了大力肯定,但我仍然有点儿忐忑不安,担心读者对这样一批私人的家书及其背后的一个普通华侨家庭的故事是否有兴趣。书,终于战战兢兢地出来了,社会反响的强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北京、广州、中山、台山四家电台、电视台做了专题访谈节目,十多家报刊发了消息和评论。网络推介、对外广播和第四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国际会议”更让它插上翅膀,飞出国门……

 

很多读者是把它作为一本纪实文学作品来读的。他们年龄层次不同,从十多岁的青少年,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说读着读着就流了泪。贵州省一位优秀班主任、高三语文老师告诉我,她选择了一些父子情深的人性光辉片段在课堂上朗读,学生听得非常入迷。她说,这是由于内容非常真实的缘故,尤其是艰苦年代那些细节,更加让人揪心。

 

而另一部分读者,是把它当作史学著作来阅读和收藏的。他们认为这本书以背景故事阐释家书内涵的创新表达方式,真实记录了20世纪古巴华侨的人生沧桑,尤其是50—70年代特定历史阶段那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加勒比社会主义岛国华侨的情状,是别人没有破解过的,因而“填补了古巴当代华侨史的空白”。我出书20余种,其中有的印数达三五十万册,但还没有哪一本像此书一样,与读者产生如此密切的、饶有情趣的、卓有成效的互动。

 

一群中青年读者(70—90后)在网上给力推介,热议心得体会,还有的读者来信或致电向我叙说读后感想和收获。一位叫做“加勒比游客”的读者(后来知道是古巴华人)在网上谈论本书,他写道:“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火车上,我几乎要当着别人面,莫名其妙地流下眼泪。以前算命的人说我要到41岁才开始成熟,如果年轻时,我会翻几页就去看别的书了,体会不到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情感,现在经历过的地方和事情多了,开始有所感悟……这不是小说,是一个普通华侨从1952年开始,直到1975年客死异乡,给家人的40多封平常书信,人性中所有的优点都在字里行间以巨大的震撼力显现了出来,太平常了!太不平凡了!实在是难以吞咽这种感觉。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推荐给成长中的人们看看。这是一本人性教育的好书,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精力和孩子交流,如果孩子还在怨恨父母,如果有人在感叹命运和现实的不公,请看看此书。”读者的激情和感受反过来又教育和感染了我,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华侨先辈的优秀品德,认识到平凡的父亲把深挚的亲情、爱情、乡情和国家民族之情化。

 

为一种终生不渝的责任,把无私奉献视为自己永恒的义务,这是多么高尚和伟大!于是,我觉得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特别令我感佩的,是刘博智教授和谭艳萍小姐。2009年夏天,刘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美籍华人摄影家,时任美国堪萨斯大学设计学院摄影系主任;谭艳萍小姐是当时在北京工作的曾留学古巴的海归。他们受本书的感动,相约专程到古巴去寻访老侨,到我父亲的侨居地去追踪湮没的先辈的足迹。他们冒着酷暑,忍受物质的匮乏和交通的不便,深入古巴中部小城大萨瓜(大沙华)访问、拍摄。其中刘教授春季已经去过一趟,两次历时共计40多天,耗资不菲,人更瘦了一圈。当我从照片上看到他们两位历尽艰辛,终于在我父亲生前古巴友人的家族墓地找到坟茔,并给先父献上一束鲜花时,我不禁潸然泪下!

 

还有朱霖先生、袁艳博士和吕美枝(LUIS Mitzi Espinosa)女士。朱霖是北京人,有个搞怪的网名叫做“三环路上的幽灵”,生活中却是个非常开朗、乐于助人的小伙子。他也曾留学古巴进修西班牙文,毕业后留下来当过汉语教师,对古巴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他读了《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后,热情地在网上推介,并两次从北京飞来广州跟我交流探讨。这次修订,他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图片。袁艳博士是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学生。她为做博士论文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找资料。在翻阅40多年前的古巴华文报纸《光华报》时,竟然慧眼发现了一篇我父亲纪念抗日战争20周年讲话的报道。原来,她读了我的家书故事后就深深记住了我父亲的名字。吕女士是古巴华裔学者,热心华侨华人研究,2008年来广州暨南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们有幸认识。她不懂中文,我只能靠蹩脚的英文或借助别人翻译西班牙文与她交流,但她却能与中国亲人共读我的书,说“很有趣”。她在古巴中华总会馆周卓明总书记的助力下,发掘了不少相关史实,找到了我父亲的好些人脉线索。

 

像这样的热心读者、专家还有不少。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各适其适,但都出于一片挚诚,同为推动我深入研究的动力。正是他们的推动,使我感到必须出一个修订新版,而且要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让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以报答读者和专家的厚爱。

 

期盼大家继续多多赐教。我希望,即使是读过《古巴华侨家书故事》的读者,也不会觉得这个新版是一个重复。或许,还能从中获得新东西,有新感受。

 

黄卓才

2011年春于暨南园

 

代序

“抵万金”的张力 立体的信史

 

黄卓才先生的《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一书,曾在2011年获得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近年来受到从读书界到文学界、史学界和传媒的广泛注意,屡获好评。出版社因应市场的需求,推出装帧印刷更加精美的新版。作者也趁此机会进行修订,令内容更完美。

 

这一本富于张力的著作,我越往下读越体味出其丰富与独特。新版问世,更抑制不住向读者推荐的冲动。

 

顾名思义,“家书”是“纪事”张力的引擎。在20世纪下半叶的漫长岁月,电话并不流行,更没有互联网,华侨与母国亲人的联系,完全依赖“走水客”或邮局传递的书信。借这些陈年家书,作者“穿过历史的隧道,走进中、古两国几十年前那个特殊的年代,走进一个老华侨的生活领地和内心世界”。所谓“家书抵万金”,其价值,不但在互道境况、互通情愫,还在于构建立体的家国信史。

 

我以为,这一部书具有两方面举足轻重的价值。

 

首先是历史价值。在微观历史层面,特定时期两个国家(古巴和中国)的政经形势,一个家庭(侨居地的父亲和在国内的著者)的悲欢歌哭,可以形诸多种文本,讲求时效的有新闻报道,具备史料价值的有日记、回忆录。而论互动性之强,立体感之凸显,书信无疑是最得宜的“切口”。所谓“一花一世界”,这种具体而微地呈现大洋两岸老百姓彼时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文字,不但能为以“国家”“时代”为关键词的“宏大叙事”填空,而且能够为因意识形态禁忌而偏离真实的史书纠偏。

 

其次是文学价值。这本以真实取胜的散文体纪实文学作品,有三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以家书串起散落的万里亲情。“纪事”的缘起,在于作者的父亲黄宝世先生从侨居地古巴邮寄来的43封家书。作者保存下来的最早一封,写于1952年,是作者在台山永隆村祖屋的箱底发现的,无邮戳,中式信封和信笺有水渍。这封托“走水客”连汇款一起带交的银信,有对刚刚以优异成绩考进初中的儿子的教诲与嘱咐,还有对汇款的详尽交代。为什么后者的篇幅超过前者?原因不但在于写信人忙于生计,无暇抒写乡愁,写信人也未必愿意向下一代袒露感情的软弱部分;更在于这一笔笔“养家银”,是男子汉有担当的证明,是物化的亲情,是爱的深层表白。在海外受尽屈辱与艰辛的先侨,唯一的安慰就是把实实在在的钱寄回家去,让家属把这笔钱用到该用的地方。

 

和侨汇一样,“回国”是越洋家书的另一主题。落叶归根,是黄宝世先生晚年唯一的追求。彼时的中古两国,关系阴晴不定,使得“回家”成为最大的悬念。其间的梦想、筹划、试探、幻灭,个人卑微的命运和世界风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意识形态之争结合得如此紧密,实在耐人寻味。

 

二是通过诠释家书以比较同年代的跨国人生。由于显而易见的客观原因,著者寄给父亲的所有书信,都无从寻觅,不可能一并在本书披载,成为互相诠释的“两地书”。好在著者别出心裁,凭借感情丰沛的笔致,以父亲写每一封家信的特定时空为前导,铺陈相关背景和史料。两种人生的并列、对照,加上分析,这种生动具体的比较,使这本书的意蕴格外深沉。当时的古巴和中国,实行大同小异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浪漫激情的古巴人和拘谨认命的中国人,经历类似的革命狂欢之后的精神困惑以及迫在眉睫的物资短缺,书中都有感性的反映。

 

1968年,在古巴的国有化运动中,黄宝世老先生的个体杂货小店,像所有的华侨中小企业一样被政府没收,曾经繁荣的华人社区风雨飘摇,老侨生活陷入困境。退休后,“我的退休金由古巴政府发给,每月四十元,仅可糊口。如买多少黑市货,就无法应付”。同一年,中国正轰轰烈烈地进行“文革”,作者在红旗下长大,年纪轻轻却被与落难的“牛鬼蛇神”关在一起,月工资被降到20元,也只好在逆境中痛苦跋涉。1971年,73岁的老人在信中诉说,作为古巴经济命脉的食糖业,由于甘蔗歉收而产量减少,无法向外换取物质。“近来黑市非常厉害,猪肉每斤八元,米六元,鸡近几年来没有配给,黑豆每斤十元,薯芋果蔬异常渴市。”

 

那一年,担任中学教师的著者所在的广东中山,虽史上以富庶的鱼米之乡著名,但也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肉类、鱼、粮食、食油、布、肥皂等凭证、限量供应,手表、自行车等不但凭证供应(一个单位一年最多分到一两张票),而且价格很高(比如一只上海牌手表200元,相当于一个医生或中学教师4个月的工资)”。同处于艰难困苦中的两代人相濡以沫,老父亲千方百计把从前经商的微薄积蓄寄回;同时,把回乡梦化为争分夺秒的行动。可惜,夙愿难偿,终归客死他乡。

 

三是展现国际宏大视野下的家族命运。读这本书,我们岂止重温侨乡普通人家的沧桑家史,真切品尝弥漫于岁月风尘下的人生百味;在宏阔的国际背景下,它还以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命运折射出中国的巨变。

 

1925年,著者的父亲婚后不久即赴古巴,时年27岁。1937年回乡时,向妻子透露了人生理想:出去再熬他十年八载,最多一二十年,赚了钱就回来,在家乡附近的瓶身山开金矿,在家里种果树、养鸡。然而他的回乡梦给加勒比海的怒涛吞没了。著者作为广义的“金山伯”的后代,前半生历经劫难,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境遇有了彻底的改变。从中学教师升到大学教授,首创《经济写作》和《旅游写作》等系列教材,出版专著20多种。退休后,勤于笔耕,和同甘共苦的伴侣一起,运动、旅游,晚年堪称写意。和祖父的人生成为更鲜明对比的,是著者的后一代。长子黄雅凡和女儿黄炼,都出生在父母落难的岁月。当时,远方的祖父看了两张照片,在回信上提及“雅凡聪明听教训”“亚炼康健肥硕可爱”,为之“无限欢喜”。祖孙之情只能到此为止。雅凡在暨南大学毕业后,赴美加留学,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植物生物工程公司首席科学家、总裁,取得多项专利,并登上美国科学院的讲台,到处讲学周游世界。201411月,公司荣获Agrow Awards Winners 2014国际农业奖,他代表公司前往荷兰首都领取了这项被誉为农业奥斯卡的大奖。年底,雅凡当选加拿大植物生物学会会长。女儿黄炼,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后在芝加哥的媒体工作,由记者干到主编。次子黄鹄,在广州任公司经理和省业余羽毛球联谊会会长。这棵扎根于中华大地、在时代的风雨中生长的家族之树,正是世代飘零的华侨及其后裔奋斗不息的缩影。

 

这样一本既富于华侨特色,又具有思想深度的纪实之作,获得读者的喜爱是理所当然的。我回国期间无意中获悉这样的插曲:2009年,曾留学古巴后在北京担任西班牙语翻译的谭艳萍小姐,这位读了本书上一个版本《古巴华侨家书故事》而成为粉丝的台山籍青年白领,被书中的真情实境和感人细节深深打动,不止一次流下了热泪。她把这本书推荐给美国堪萨斯大学设计学院摄影系主任刘博智教授。刘教授是著名摄影家,为了拍摄华侨题材而奔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教授读罢这本书,决心循家书的线索,以镜头收集古巴先侨遗迹。他的这一打算获得谭艳萍的呼应,她请了长假,和刘教授在古巴会合。他们花了27天时间,投入紧张的寻访,终于在古巴中部小镇大萨瓜找到了黄宝世先生生前的华裔与西班牙裔朋友,由他们带领,前去祭拜黄宝世先生的墓。就此,中、古两国几位读者和著者成了亲密的朋友……现在,作者已将这些信息写入书中。

 

千里迢迢成挚友,万里寻踪觅线索。一本纪实作品竟有如此之大的张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我想就是源自“立体信史”固有的史学价值和文学特性。

 

刘荒田

(本文作者是旅美华文作家,著名散文家、诗人)

 

旧话重提

——《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前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何止是唐代诗人杜甫感时恨别的咏唱呢?这是世世代代背井离乡者发自内心的感叹!而在电子通信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很少执笔写信。家书,不经意间,竟成了需要抢救的文化遗产!20054月,40多位名学者、名教授呼吁,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出面,组织了一个“抢救民间家书委员会”,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就是做这件事情的。华侨中文家书在重点抢救之列。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珍存父亲的家信。相隔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点数一下,还留下40多封,时间的跨度达20多年(1952—1975年)。虽经六次搬家、十年浩劫,这些信件有点儿残缺、有点儿发黄,但毕竟保存下来了,实属万幸。

 

我父亲是一个古巴华侨,1925年从家乡台山出国谋生,直到1975年在古巴逝世,他在那个遥远的国度生活了50年,其间只回国探亲一次。在那漫长的50年里,他由苦工变成小商,以其艰辛的劳动,克勤克俭地赚取低微的收入养家糊口。他一生没有什么辉煌成就,但的确是老一代华侨中的优秀分子。凭着出国前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文化基础、经常阅读书报的习惯以及聪明好学,他很好地掌握了中文和西班牙文。他见多识广、为人厚道、广交友朋、乐于助人,在华人社区威望很高,长期连选连任侨居地中华会馆主席,服务侨胞,死而后已。

 

这些家书发自同一个地点:古巴大萨瓜市——我父亲的侨居地。

 

40多封家书是40多只翻飞的鸿雁。在20世纪50—70年代没有民用越洋电话、没有e-mail、没有别的通信渠道的情况下,只有它,从古巴凌云振翅,越过浩瀚的加勒比海,或越过太平洋,或辗转欧亚各地,历经大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然后来到中国,把天各一方的夫妻、父子和其他亲人联系在一起。

 

当我从传家宝樟木箱箱底翻出这些发黄的家书时,眼眶充满了泪水。当年,这些信都是我认真读过的,但那时候还年轻,好些事情未必能够深刻理解;而以后,工作忙碌,岁月匆匆,我竟顾不上多读两遍。现在,退休了,才有时间把它再次整理出来,重新阅读,细心品味。这些家书,父亲当年是一笔一画十分用心地写下来的,内容丰富,文字简朴,书法秀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生活的真实记录,发自心底的肺腑之言。它信手写来,无拘无束,即使东拉西扯,也有一个主题贯穿全部家书的始终,那就是“回国”和“侨汇”,如果再加以浓缩,那就是一个字:爱!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也爱古巴。落叶归根是老一代华侨萦绕终身的心愿。父亲身处特殊环境的古巴,这种愿望更为强烈。晚年,他朝思暮想、东奔西走,为的就是回国团聚;寄钱养家,以侨汇和捐助为兴业、强国添砖加瓦,是老一辈华侨自觉承担的义务。他竭尽所能,倾囊奉献,为的就是妻儿老小的幸福、祖国的富强。父亲家书的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老一辈华侨的崇高理念和可贵品质,为后辈树立了榜样。这是一份可以从中反映出一个家庭、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一份可以交子传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巴,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改革开放成为两国共同的潮流。我们这个华侨家族由19世纪末第一代旅美先侨算起,历经百余年,逐渐发展、壮大,足迹分布更广。后来者居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一代,即我的儿女一代,不但改变了祖辈从苦力起步的状况,以高学历直接进入侨居国社会的中上层,而且在事业上迅速崛起。这样,为家族、为祖国、为世界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也就成为可能。在第三、四代中间,已经涌现出三名博士,还有教授、作家、科学家、记者、企业总裁等职衔。尤其可喜的是,正处于青年成长期的加拿大华人科学家黄雅凡博士,以其在国际上领先的作物抗旱保收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应邀于200644日登上了美国科学院的演讲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先侨当年背井离乡的苦泪没有白流,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这对于读者认识人生奋斗的价值也会有所启发。

 

家书本来是私密的东西。但古巴老华侨越来越少,数十万古巴华裔的中文程度有待提高,新移民多借助电子通讯,来自这个遥远国度的中文家书变得稀缺。在历史上,20世纪50—70年代是一个冷战、动荡的年代,而在中国和古巴的社会舞台上也演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活剧。我想,如果把它稍加整理,可能就是一份有价值的华侨史料。如果再多花点儿工夫,说明背景,演绎有关的人物故事,则或许还会引起读者回忆往事的兴趣。中国读者可以随我神游古巴,海外华侨华人读者则可从中了解中国侨乡。

 

正因此,考虑再三,我决定把它编撰成书,公之于众,与读者分享。

 

黄卓才

2006年秋

 

目录

 

自序 黄卓才

代序 刘荒田

旧话重提——《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前言 黄卓才

1.读书人本色(19524月)

2.生意没有起色(195712月)

3.古巴新政府成立(19594月)

4.结婚是终身问题(19594月)

5.古巴政府禁绝侨汇(19615月)

6.回国手续如何办理(19625月)

7.处境与愿望(19634月)

8.要节俭、勤奋(196310月)

9.古巴蔗糖减产(19644月)

10.人生终有一别(19652月)

11.今年古巴糖造丰收(19654月)

12.关心岳母和妻妹(19655月)

13.古巴局势仍未转好(19659月)

14.古巴人移民美国(19661月)

15.中古歧见似乎缓和(19665月)

16.非常挂念(19668月)

17.我仍在工作(19674月)

18.为文化大革命不安(19681月)

19.归家心切(19688月)

20.退休金仅可糊口(19688月)

21.望眼欲穿(19691月)

22.勿过分悲观(19694月)

23.关注祖国新闻(19695月)

24.回国观光非常困难(19698月)

25.鼓励研究学习(19698月)

26.站高望远看时局(196912月)

27.在社会主义国家(196912月)

28.靠自己创业(19703月)

29.每月退休金六十元(19705月)

30.继续找寻办法回国(19709月)

31.姨丈在秘鲁去世(19711月)

32.古巴糖产为国家命脉(19711月)

33.细心培养儿女(19715月)

34.预料中美关系改善(197110月)

35.老侨们非常失望(19726月)

36.收到证明即交中华总会馆(197210月)

37.如果我生命许可……19733月)

38.关于华侨财产继承(19737月)

39.心系家乡(19739月)

40.教育儿女长大自然有出路(19743月)

41.古巴医疗、教育、技术发展迅速(19743月)

42.儿子来古接受父业……197410月)

43.小孙写得优秀文章(197412月)

44.侨汇与回国:家书贯彻始终的主题(19754月)

45.永远飞扬的余波(19756月)

参考文献

书末几点说明 黄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