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比『昌明』更实质的教育愿景

 星洲日报2023.12.13


需要比『昌明』更实质的教育愿景





需要比『昌明』更實質的教育願景oi

[斥日公布的2022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1SA )评估结果显 尹丄示,我国学生在数学、科学与阅读方面的表现都下滑。

虽然这不是唯独我国オ面对的问题,但是依然值得我们省思。疫 情期间近乎两年的“学习损失”或许是ー个近因,但是更多的主 因其实是长年积累下来的结果。

在更早之前的ー场分享中,P1SA之父施莱歇尔就指出,大 马!5岁中学生中,有高达三分之ニ无法清楚分辨自己所接收的信 息内容。我相信,这样的观察是建立在2022年P1SA评估所收集到 的数据样本上。数据样本是不会说谎的,端赖于我们如何去诠释 它。

这种能力趋弱的表现,存在着表面与深层的意涵。其中,表 面的意义有两个。第一,我们在资讯素养与批判性思考方面的教 育工作严重匮乏;第二,我国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的基础依然薄 弱。此外,其深层的意义在于,未来世代的国人依然没有足够的 能力与素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发展中站稳脚步。

<2013年至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大蓝图》的其中一个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大蓝图推行了 1()年后,我们的表现 依然挣扎。教育部的目标是希望,2025年前我国能在P1SA与国 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週査(T1MSS )中挤进前三分之一的 排名。但是内部的全国调查分析却间接暗示,我们距离这个目标 还非常遥远。吊诡的是,在学生表现不尽人意的另一个极端,则 是老师们在高阶思维技能相关的教学方面,取得了相当卓越的表 现。因此,我们需要去厘清,这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反相关 的、无相关的。

团结政府上台执政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似乎依然处在摸索的 阶段之中。大家都引颈期盼多年的,无疑是这个政府能够纠正国 家长期以来的各种弊端。然而,大家的目标放在各种制度性的改 革,包括政治、经济与司法等等。如果说这些方面的改革カ度不 尽人意,那么政府在教育这ー领域的作为必然是让人大失所望。

冋想2018年希盟政府上台执政,当时的教育部长马智礼大力 推动了几项政策,包括校鞋政策与免费营养餐计划。这些政策立 刻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马智礼也在一片争议之中黯然辞职下台。 相较之下,现在的教育部相对安静许多,偏向于维持既有的教育 政策方向,偶尔突发奇想提出学生洗厕所、巴勒斯坦团结周即兴政 策〇

在团结政府的第一份财政预算中,教育部与卫生部是其中两 个获得最多拨款的部门。这说明团结政府对于这两个部门的重视。 然而,获得拨款多,是一回事,如何将钱花的刀口上,却又是另ー 回事。至少,政府应该告诉我们,这些钱应该怎么转换成更实质的 教育成果。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需要“昌明”的理念与口号,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可实现的教育愿景。

我们都同意,不应该盲目追求各种国际排名,但它如实地反 映了我国当下的教育处境。现在处在学龄阶段的学生,会是在将来 支撑起这个国家的国民。素养与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它们 不会像灵光乍现般,突然改变ー个人。当下的教育失灵,是以未来 作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