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仅存第五代传人 Awang Batil吟说老故事

 星洲日报2024.01.11


玻仅存第五代传人 Awang Batil吟说老故事







大北馬

玻僅存第五代傳人

,余

隆利:面具圖譜呈現角色

・七

0

隆利(左)认为哈菲兹有潜质,所以主动要收为徒。

衝出海外出場費水漲船高

嘿〜〜敲鉢吟唱召集觀衆

m

□□

到 表

f吟诗说故事者在 演出时会用上2副漆上 亮红色的面具,已有数 十年历史。


報道/攝影,張潔盈


flll

从前科技不发达,只有流动性的 演出给人们带来娱乐,当中有说 故事者、舞台戏曲、川剧等。 在北马,早年盛行说故事者的 演出,其中“吟诗说故事者” (Awang Batil )是最为著名的 表演,可惜随着时代变迁,这 种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表演已近 失传承,目前只剩下玻璃 市仍保留这个传统表 演。

值得一提 的是,“吟诗 说故事者”于 2015年获颁国 家文化遗产名 人;最令人感 到惋惜的是, 玻璃市的这名 “吟诗说故事 者”也只有 唯一的传承 者——隆 利马哈

, L—L 是第 五代 传 人。

r尸・


有着白色胡子的面具代表算命师。

須牢記古代王室故事

・利受访时说,其实要当个“吟诗说故事

I座者”并不是易事,除了要有节奏感,以便 能有节奏地敲击钵,同时也须记得多则古代王室的 故事,是民冋鲜少听闻的事迹,只能靠当时的说故 事者来对外传唱,所以内容并不能随自己的喜好去 增删,就如背剧本般,否则说出来的故事就无法顺 利连接得来,听众也会听得一头雾水,而且无趣。

他笑言,其实“吟诗说故事者”的故事,正 是他小时候的睡前床边故事。父亲通常会在睡前给 他说故事,那些都是“吟诗说故事者”表演中的故 事,正所谓“熟能生巧”,听久了就牢记在他的脑 海中。

“Awang Batil有很多故事,不过我们必须随时 代而改变,经过演出期间的反馈及故事内容过滤, 现在我只保留11则故事。”

他补充,他有时会据现场情况,来穿插ー些 即席内容,只要确保是符合“吟诗说故事者”的故 事性发展即可,如果观众多且反应热烈,故事内容 就会加长,反之他会缩短故事,以免把场面气氛搞 砸。


Z


Awang Batil于 .2015年获颁国’家文化遗 产名人。

A Balil是吟诗说故事者的名称。阿旺(Awang )是古时候马来社

Awang会英雄的象征,当时很多英雄都以“阿旺”命名,所以说故事 者就以“阿旺”取を至于Batil则是钵,说故事者在表演时会抱着ー个钵在敲击, 为故事主轴的引领,将听故事的公众带入故事中。

69岁的隆利马哈慕来自玻璃市甘榜波各先那,从小跟随在父亲马哈慕身边, 处去参与“吟诗说故事者”演出,那时候除了他父亲,还有数名“吟诗说故事者” 演者,但是他们后继无人,只有隆利愿意当父亲的接班人。

隆利解释,除了钵,吟诗说故事者在演出时会用上2副漆上亮红色的面具,只有 半张脸的面具代表王室保镖(huluhalang ),有着2颗用真珠蛤制作的“牙齿”;另ー 副整张脸、有着白色胡子的面具则代表算命师(Wak Nujuin ) 〇

自制马来竖笛吹奏配乐

他解释,一般上他都是戴着王室保镖那副面具来说故事,因为内容以王室故事 居多,偶尔オ会换上算命师而具,扮演一名旁观者的演说家角色,象征角色替换。

“面具都是用木制,代代相传,所以我手上的2副面具已有数十年历史。”

为了要让演出更引人入胜,隆利也自制了一把马来竖笛来吹奏配乐,不然单靠 ー个钵,有点单调



“「匝〜〜又吵又吵,我要开始说故事 驟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指 着我,我指着你;你笑我,我笑你;你瞪着我, 我瞪着你;你眨眨眼,我抽动胡须,嘿〜〜故 事就这样升始了...” ( Hei! Riuh renclah gegak

gempita, Inilah hamba nak inula cerita, Hang tengok kat aku, aku tengok kal hang. Hang knit aku, aku kuil kat hang, Hang gelak kat aku, aku gelak kat hang, Hang jeling kal aku, aku jcling kal hang, Hang kejip mala, aku kenyul misai, Hei beginilah inula cerilanya.)

“嘿〜〜(Hey.) ”是Awang Balil准备开

始说故事的开端,也是特色之一,接着就会边敲 击钵边吟唱,把观众给召集来。

隆利坦言,这一句“嘿〜看似简单,实 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它有一定的音质,否 则唱出来会少了那份韵味。

隆利自制一把马来竖笛来吹奏配 乐。

啓利的第一场正式演出于1997年,在玻璃市著名的默

I性拉迪湖,当时他已年届42岁,历经27个年头,Awang BaHl已经冲出海外,获得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青睐,带若他到 多个国家包括日本和新加坡等国演出。

他说,以前的演出平均每个月ー两次,现在至少有四五 次,收费也因他的文化地位,水涨船高,从当初的500令吉, 增至今天的2000令吉,每次演出15分钟至半小时。

隆利说,一般上一场演出耗时约半小时至1小时,但是现 代人没有耐性,而且演出时冋也有限,他只能修改内容,配合 情况调整。

“而且,现在要让年轻人接受这么老艺术,必须要加入其 他元素,譬如早前的戏剧元素,Awang Balil在ー旁说故事,另 一端则有人在表演故事内容,何尝不能呢? ”

開啓傳承之路 音樂家“玩鉢”受寵若驚

仅2人掌握唱出韵味

他说,此前曾有五六人找他讨教,甚至有意 拜师,可是至今只有2人可掌握,而且这2名徒弟 都是歌乐手,有艺术基础,很快就能跟上敲击钵 的节奏,也能掌握吟唱的音质韵味。

他说,自己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在练习,即便 还未继承衣钵,只是跟着父亲岀门演出,坐在ー 旁的他也会跟着吟唱说故事。

“现代人很难每天在练习,毕竟有各自的 工作,除非认真勤劳,像我的其中一名学生哈菲 兹,他是音乐人,而且対文化遗产有浓厚兴趣, 真的很勤カ去学习。"

只有隆利愿意当已故父亲马哈慕 的Awang Batil接班人っ

不出马大音乐家哈菲兹(49岁)在活动上看过“吟诗说故 攻事者”的演出,有惊艳之感,但是他深知这是ー项具 有历史性的传承演出,并不是人人可接棒,所以未曾开口要求 拜师,直至他与隆利的关系日渐熟悉后,后者突然开口让他玩 钵,他オ受宠若惊!

哈菲兹说,为了隆重起见,他不敢随意敲击钵,并要求隆 利在其住家,有个正式的仪式来让他尝试,那也开启了他传承 “吟诗说故事者”的路……

他说,其实他也只不过学了不足一年,只学会皮毛,很多 能力还有待改进,譬如吟唱“嘿〜〜”、敲击钵的手势,都还 需要师父来指导。

“其实最难的部分是,要勇敢地站在台上演出,因为它不 是ー个普通的说故事者,就如我说的,基础必须掌握好才能上 台,否则就会搞砸ー项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