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 中國報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柔佛
- 亚音港中华迎新生 全校15學生 歷來新低
(峇株巴辖25日讯)全柔学生人数最少的微型华小——亚音港中华华小,今年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数降至15人,创历史新低。
该校校长柯丽悯指出,该校今年迎来3名一年级新生,采取单班制上课,加上学前教育班5名学生共有20人,其中5人是友族;去年一至六年级则有18人,其中3人是友族。
她说,该校目前一及六年级采用“复式”方式上课,全校老师共6人(包括校长),另有书记、学前教育助理各1位、保安员及清洁工各1位。
该校预备班及一至六年级今年毕业的共两个班6人,明年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数将保持在15人。
校长王樱桦说,她指出,今年20名学生大部分都来自新山,只有1人来自吉兰丹及3名港外学生。
该校董事长林伦伦说,董事会每年都在为兰边及亚音港路一带铺接招生,但由于这一区人口外流严重,导致招生人数越来越少。
“教育部”10年前曾建议迁校, 后来考量华裔学子求学需要而搁置。除非事非到必要迁校的情况, 目前暂无迁校的打算。
该校设备基本齐全,除了科学实验室、课室、图书馆, 还有篮球场、电脑室、图书馆、体育室等,还设有工艺室等设备。
该校在1928年开办学前教育班,学生人数创历年来人数最多是110人,但由于过去几年教育部学费全免, 吸引不少学生到华小就读。
- 亚音港中华学校因靠近海边 海风侵蚀,地面下沉
亚音港中华学校因靠近海边,面对海风侵蚀、地面下沉及校舍设施残旧等问题,其中一间课室更沦为危楼无法使用。
该校董事长林伦伦说,该校位于亚音港沿海地区,长期面对海风侵蚀、地下水位高,以及海风侵蚀等问题,就算使用白铁或锌板等建筑材料,因材质也抵不住,因此董事会每年都要花费约3万令吉维修损坏的设施。
“这些费用主要靠附近社团、社团、企业的捐献,以及村民的善款来维系。”
他也感激仁余堂多次助该校,包括最近一次赞助2万令吉,把该校旧窗户换成白铝窗,预计今年的维修预算为1万5000令吉更换篱笆。
- 林妙君:人口外流剩85户 学生来源不继原因
亚音港渔村因人口外流,目前仅剩85户华裔村民。
亚音港中华学校校协主席林妙君指出,亚音港人口外流情况严重,其中以华裔为主,原居村民占半左右。
亚音港中华渔村华青约有330人,粗估约有三分之一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及假日才返回。
她说,亚音港村民去年4月21日收到各县土地局发出通知函,以非法占用政府土地为由,限令全村在4个月内搬离。后在州政府、县议会及“村民行动委员会”,终达成新渐进式动员展期给无新屋业权村民。
目前,因迁村行动暂时不了了之。
有渔民透露最近又正在进行新一波的测量,不知是否(即日起至2027年12月将在该渔村(Kampung)、龙引、柔佛再也兴建防波堤,坚信亚音港仍难逃迁村命运。
- 配图文字:
- 亚音港中华学校在经济推动下,在校内设立环保角道,进行资源回收活动,左起林伦伦、林妙君、阙利惠及王樱桦。
- 亚音港中华学校学前教育班学生在设备完善的专属课室上课,并由专属的老师指导。
- 亚音港中华学校“全校照”,最后排左起5林妙君、林伦伦、阙利惠及王樱桦。
- 亚音港中华学校近年来3名一年级新生,采取单班制上课。
- 亚音港中华学校其中一间课室因长期受海风侵蚀等问题,其中一间课室更沦为危楼无法使用。
- 亚音港中华学校被海水分成两区域,其中其一课室因地面下沉及设施残旧无法使用。